第1158章 貪功

完顏迪古乃率領六千騎兵殺奔徐州,他有兩個任務,一個是摧毀西軍的黃河戰船,其次便是搶掠糧食、豬羊以及財物和人口。

完顏迪古乃率先抵達蕭縣,蕭縣是一座小縣城,人口不多,但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是中原進入徐州的門戶,在這裡屢屢爆發戰爭,這裡的百姓對戰爭十分警覺,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刻逃命,根本不需要再三動員。

和北面的楚丘縣一樣,蕭縣也是一座空城,城內百姓跑得乾乾淨淨,連個老人都沒有留下,女真士兵掘地三尺,連一粒米、一個銅錢都沒有找到。

完顏迪古乃氣得破口大罵,卻又無可奈何,他決定暫時放過對人口財物的劫掠,先去摧毀西軍的戰船。

歷史上,完顏迪古乃能夠成爲海陵王,不是沒有原因,他的大局觀很強,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掠奪財物和糧食雖然很重要,但比起摧毀西軍的戰船,又根本不算什麼了。

摧毀西軍戰船才真正的大功,而且冬天結冰,戰船被凍在河裡無法動彈,這是摧毀戰船最好的機會,也是唯一的機會。

完顏迪古乃率領六千騎兵在荒涼的黃泛區內奔行,四周荒無人煙,連棵樹都看不到,天地間一片蕭瑟。

完顏迪古乃運氣比阿魯補好,他們經過豐縣時,搞到了一千多石糧食,每個士兵分到幾鬥糧食,他們就不會像阿魯補軍隊一樣,只有兩天時間,完顏迪古乃的時間就比較充裕,沒有時間上的緊迫。

傍晚時分,六千女真騎兵抵達了彭城縣,這裡就是黃河水軍的後勤駐紮之地,冬天時,幾百艘戰船就應該停泊彭城縣外的水面上。

完顏迪古乃當即派出二十隊探子,在彭城縣方圓五十里內尋找西軍水軍下落。

和北面的平原不同,彭城縣周圍低山比較多,山上還有大片樹林,數千女真騎兵在一處避風的山坳裡駐紮,升起十幾堆火,也沒有野味肉食,只能一邊烤火,一邊就着鹹肉幹吃米飯。

到了夜裡,派去探查的隊伍陸陸續續回來了,帶來了讓完顏迪古乃失望的消息,別說戰船,連一艘普通的小漁船都沒有找到。

這時,一名千夫長對完顏迪古乃道:“將軍,卑職覺得找不到很正常,西軍堅壁清野,將所有百姓都遷入城內,戰船自然也不會留在外面,卑職估計也都在城門。”

“戰船進得了城門嗎?”

“城門很高,如果把船隻的桅杆放下來,就算三千石的戰船也進得去。”

完顏迪古乃沉吟一下道:“我們也沒有攻城武器,更不知道徐州城內有多少西軍,這一趟難道白跑了嗎?”

“啓稟將軍,卑職有個建議!”

千夫長矢不烈鼓動道:“既然我們手中糧食充裕,不如我們向南走,傳說揚州是天下一等富裕之地,不如我們去劫掠揚州。”

完顏迪古乃來中原比較晚,他不知道揚州屢經戰亂,被金兵多次洗掠,財富早就被掠奪殆盡,加上運河不通,揚州已成一潭死水,哪裡還有財富給他們搶。

再說,宋軍在沿淮部署了十幾萬大軍,他們六千人殺下去,連給宋軍填牙縫都不夠,要知道現在的宋軍可不是靖康時的宋軍了,現在都是江淮子弟,戰鬥力很強,加上又是名將劉錡、王建、田師中、張子蓋等人統領。

只能說,這個千夫長的建議簡直是昏了頭,偏偏完顏迪古乃年輕氣盛,總是嚮往前輩女真鐵騎以一萬騎兵擊潰宋軍數十萬的輝煌歷史,他也渴望自己能有此功業,一時激情滿懷,完顏迪古乃當即點頭道:“此計甚好,明天一早,我們南下江淮!”

女真軍千夫長們沒有猜錯,既然是堅壁清野,怎麼可能把戰船孤零零留在外面任敵軍摧毀,其實就算不死堅壁清野,到了冬天,戰船都要回港修繕保養,換掉破損的船板,刷上桐油,更換繩索和船帆。

陳慶把徐州定位爲黃河水軍基地,就是爲了給數百艘戰船找一個修養的港灣,徐州城門很高大,三千石的船隻都能駛入城內,此時,所有的戰船都駛入了城內,甚至包括周圍所有的民船也駛入城內暫避。

西軍黃河水軍都督叫做李勤功,最初是宋軍長江水軍指揮使,在抗擊完顏昌入侵荊襄時,投靠陳慶,便一直跟隨他東征西戰,後來成爲楊元清的水軍副將,跟隨楊元清鎮守江陵,前年成立黃河水軍,李勤功被調來出任水師副統制兼任黃河水軍都督。

牛皋率領戰船襲擊大名府的羊肉補給船,牛皋只是名義上的主帥,實際指揮作戰的將領正是李勤功,牛皋回太原繼續坐鎮,李勤功便成爲真正的水師都督。

清晨,李勤功此時站在城牆上,注視着西面的動靜,他已得出消息,六千女真騎兵駐紮在二十里外的一座山坳裡,無數小隊在彭城縣四周尋找戰船。

李勤功暗暗好笑,城外連一個百姓都沒有,還能找到戰船?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居然想來摧毀西軍的黃河戰船,什麼時候冬天會將船隻凍在冰面上?

彭城縣內有八千軍隊,都是水軍,雖然人數比對方多,但對方是騎兵,況且水軍並不擅長陸戰,把八千水軍派出去只會被對方全殲,還不如死守縣城。

這時,一名斥候騎兵從城外奔來,奔至城下大喊道:“李都督可在?”

李勤功探身出去,“我在這裡,有什麼事?”

“啓稟都督,六千女真騎兵南下了。”

“什麼時候的事情?”李勤功急問道。

“一個時辰前,天還沒有亮他們就出發了。”

“知道他們去哪裡嗎?”

“不知道他們的目的地,只知道他們並沒有過黃河,而是沿着黃河西岸一直南下。”

沿着黃河西岸南下,那就是走邳州,邳州被黃河一分爲二,東岸屬於金國,西岸屬於宋朝,對方走的是西岸,那就不是退回去,而是去騷擾宋朝了。

邳州也是黃泛區,百姓不多,只有一座大縣,宿遷縣,因爲這裡是宋朝的最北邊界,所以宋軍在邳州駐紮了重兵。

宿遷縣可是有王建的兩萬軍隊駐守,由於邳州不是西軍的管轄範圍,沒有實行堅壁清野,如果金兵在邳州搶掠民財、姦淫婦女的話,王建一定會出兵。

李勤功和王建的關係很不錯,雖然王建是酈瓊的死對頭,但李勤功卻認爲王建很厚道,而且守規矩,有時候徐州沒有一兵一卒,王建也絕不會逾越邊界一步。

王建尤其善待百姓,這一點連雍王都很欣賞王建。

李勤功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王建,這支軍隊並不是女真鐵騎,而是東胡騎兵,兩萬宋軍完全可以與之一戰。

李勤功當即派出兩名斥候騎兵攜帶他的親筆信,騎雙馬疾速趕往宿遷縣報信。

第二百五十四章 異議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1348章 立威第七百零八章 凱旋(上)第1010章 述職第783章 地氣第四百一十五章 復相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水災第976章 威壓第六百一十五章 反攻第1005章 原因第910章 變化第1349章 效忠第1327章 掠商第1488章 陷阱第1498章 瑞兆第六百四十一章 開價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1162章 危戚第1009章 太行(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負第四百二十五章 同步第六百八十三章 協商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第1142章 會見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夜殺第1260章 妥協第832章 平叛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涼(上)第1349章 效忠第782章 太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輪槳第1281章 買藥第779章 合兵第1121章 上書第997章 兵臨第一百七十六章 窮寇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拓邊第941章 春暖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四百五十二章 廷議第1075章 北商第五百七十八章 入蜀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第1315章 草盡第1046章 巡河(下)第五百九十章 博弈(十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危漸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六百二十六章 醉酒第六十一章 解圍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902章 義軍第918章 建議第833章 夜動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防範第1348章 立威第1325章 濟助第1057章 設網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七百四十四章 偷襲第942章 勸諫第四百零九章 假匪第915章 穩定第二十章 買糧第四十五章 再戰第1122章 廷議(上)第1496章 緊急第二十章 買糧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城(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北征第1475章 送功第七百一十八章 機密第七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1133章 求援第1467章 實習第一百四十八章 泄密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1068章 清剿第854章 抵達第五百八十章 博弈(二)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六百九十三章 拉攏第六百八十三章 協商第1385章 惹事第二百七十九章 出遊第1180章 軍詢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1325章 濟助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六百四十九章 上島第三十三章 任務第三百二十三章 擒王第六百一十章 水殺第三章 排擠第898章 赤塘(上)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