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返回

第1224章 返回

大營內,陳慶接見了投降的主將李成。

陳慶和李成打交道很多年了,雖然彼此爲敵,但他對李成印象不錯,首先能約束軍紀,不屠戮普通百姓,身先士卒,愛兵如子,作戰十分勇猛,頗有幾分名將之風,可惜他先效忠僞齊軍,又效忠金國。

李成單膝跪下道:“感謝殿下饒卑職性命,卑職別無所求,只懇請殿下能放卑職回鄉歸農,了此殘生。”

“李將軍是哪裡人?”陳慶淡淡問道。

“卑職是開封府陳留縣人。”

“今年貴庚?”

“三十八歲了!”

陳慶點點頭笑道:“還不到四十,只比我略長几歲,這就打算歸農養老嗎?”

李成沒有吭聲,陳慶又道:“等你百年後墓碑上該怎麼寫,前金國都統制李成之墓,你覺得你的子子孫孫能以此爲榮?”

陳慶的話如刀一樣,刺穿了李成脆弱的內心,他已是淚流滿面,雙膝跪下,哽咽着聲音道:“懇請殿下給李成指點一條明路!”

陳慶緩緩道:“去河西戍邊贖罪吧!或許有一天伱會替我重建北庭都護,你去世後,你的墓碑就會刻上漢將軍李成之墓,你的子子孫孫才能擡起頭做人。”

“卑職願爲殿下效犬馬之力,願去河西戍邊。”

陳慶當即封李成爲沙州都督,率軍兩萬去鎮守沙州敦煌,等待機會收復北庭,十年後,已升爲河西節度使的李成率五萬大軍在天山北麓大敗西遼二十萬軍隊,收復伊犁河谷,重置庭州、西州和伊州,陳慶封爲他爲第一任北庭節度使,加爵昌國公,這是後話不提。

十天後,三百艘萬石大船抵達歷城縣,這些大船是東海島沿海岸線北上,再進入濱州的濟水河口,一路逆行,抵達濟南府。

大軍將所有繳獲的錢財物資都搬運上船,這次三百艘大船將走黃河,由黃河水軍護航,直接駛到陝州,再改用三千石的貨船走天寶渠進入關中,把錢財物資運到京兆,路途遙遠,至少要走一個多月。

十幾天來,陳慶一直在接見山東路各州縣的官員,山東路整體要比河南路好得多,首先是沒有遭受太多戰爭的摧殘,百姓沒有大量流離失所,其次也沒有黃河決堤改道對河南路影響巨大,但對山東路影響稍小,再次便是社會穩定,沒有擱荒的土地,氣候也好,農業發達。

也是這個緣故,完顏兀朮更看重山東路,可惜他還是保不住。

山東路的貪官污吏當然也有,但這不是陳慶的事情,這是吏部司的事情,陳慶要做的事情是收復山東路,安撫住山東路,保持穩定,他隨即在山東路各州府頒佈了一系列的法令。

主要是廢除金國的稅賦,改用川陝稅賦條例,大幅度降低戶稅、田稅、商稅,這三大稅暫免兩年,鹽價由每斤四百文降爲一百一十文,其餘各種稅賦一律廢除,要求各縣設立常平店,保證最底層百姓的生活。

一系列的稅賦政策頒佈,山東路全境歡騰,家家戶戶敲鑼打鼓,歡慶他們的重獲新生。

陳慶隨即任命劉璀爲山東路兵馬使,率五萬大軍坐鎮山東路,又任命湯懷爲海州都督,率一萬軍隊坐鎮海州和東海島,又將蛟龍營駐紮東海島。

軍政大致安排完成後,陳慶率領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離開濟南府,向西迴歸關中。

這裡面需要說明一點,就是李成的四萬三千降軍經過整編後,全部補充爲西軍,使陳慶手下兵力大增。

當塗縣縣城大街上熙熙攘攘,格外熱鬧,自從當塗縣重建碼頭後,規模越來越大,已經成爲長江下游僅次於揚州和鎮江的港口,它的吞吐量甚至超過了蕪湖港。

當塗縣靠水樓臺先得月,商業迅速發展起來,縣中百姓人人都有活幹,家家都能掙錢,經濟也隨之繁榮起來。

在靠近南城門有一座悅來客棧,生意非常好,每天都住滿了客人。

這天上午,掌櫃正在櫃檯前算帳,他若有所感,一擡頭,只見住在二樓上房的王東主出現在他面前,掌櫃笑眯眯問道:“王東主有什麼事需要我效勞?”

王東主是臨安過來的商人,據說準備在當塗縣投資建商行,這段時間專門在當塗縣考察。

“我昨天聽說當塗要駐紮大量軍隊,是真的嗎?”王東主問道。

掌櫃一怔,“沒有啊!就只有三千撼天軍,我沒聽說會大量駐軍,王東主是哪裡得來的消息?”

“茶館裡和一個當地茶客聊天,他說一個多月前駐紮了兩萬軍隊。”

掌櫃想了想,笑了起來,“那是西軍路過吧!在這裡休整了三天,然後又坐船走了,聽說是去海州,反正經常會有西軍路過休整,我們習慣了,不會是長駐軍隊。”

王東主驚訝道:“西軍休整,難道和撼天軍不發生衝突?”

“怎麼可能呢?”

掌櫃向兩邊看了看,壓低聲音道:“我們這裡都有傳聞,這支撼天軍其實就是西軍,統領王青的妻兒從京兆過來探望他,當時就住在我店裡,我知道他們娘倆是從京兆過來。”

“我知道了,看來當塗縣很有前途,值得我買地投錢。”

“肯定不錯啊!我們都深有體會,生意會越來越好。”

不用說,這名王東主便是秦檜派來的密探,他是秦檜妻子王氏的堂侄,叫做王渙,十幾年前他出任監察御史,彈劾在睦州平定匪亂的陳慶,反而被革職。

但有秦檜的扶植,他很快又出任宣城知縣,宣州知事,去年調入朝廷升任御史中丞,這次天子趙構下旨秘密調查張俊,御史臺和刑部分成四個組分別調查張俊在各地的情況,王渙親自帶隊來到當塗縣調查。

王渙已經調查了五天,他越調查越心驚,很多事情都是公開的秘密,朝廷卻一無所知,當塗知縣馮前明是京兆人,曾經在西軍中任職,所有的倉庫都屬於西軍,三千撼天軍表面上是張俊的私軍,但實際上是西軍假扮,還有一百多艘戰船,主將王青也是西軍統制。

西軍乘船東來都會在當塗縣休整,當塗縣實際上已經是西軍的一個據點了,卻被張俊隱瞞住了,這必然是張俊和陳慶達成了某種秘密協議。

從客棧掌櫃口中得到了主將王青是西軍將領的證據,王渙意識到問題嚴重,當天下午他便率領幾名手下乘船返回了臨安。

第852章 夜刺第四百零七章 匪患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漏洞第1365章 榆關第826章 選擇第三百九十九章 喜訊第五百二十二章 演練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941章 春暖第927章 鬧事第1156章 宋城第六十五章 裙帶第1297章 警訊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伏兵第三百八十章 下廚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911章 變故第881章 逼官第1100章 科舉第1165章 攔街第1471章 大案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競技(下)第三十九章 備戰第1436章 抓捕第1335章 遠景第1202章 相投第873章 交易第五百零一章 防備第920章 長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爾虞第1081章 反間第1431章 借錢第六百一十一章 危漸第1129章 炒房(下)第1010章 述職第932章 反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郿縣第783章 地氣第1495章 遷徙第1151章 招才第1349章 效忠第1035章 入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案例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832章 平叛第一百七十四章 拔寨第1220章 單挑第五百七十二章 開業第十五章 決戰第1054章 狙擊第七百四十三章 尺度第七百二十三章 案例第三百六十三章 淪陷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815章 交換(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妥協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帳第1328章 破裂第1043章 認慫第1396章 營救(中)第888章 調研(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敵第1288章 任務第1172章 使女第四百四十二章 河州第976章 威壓第880章 架空第942章 勸諫第832章 平叛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第957章 廷議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雷神第三百零五章 瘟疫第六百六十九章 安置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873章 交易第1039章 掘財第1033章 威懾第三百六十五章 奇兵(上)第757章 困獸(下)第1489章 來賓第1451章 質變第1433章 燒眉第1339章 房產第1365章 榆關第830章 消息第1382章 航道第四百六十九章 蘭州第1307章 撤退第二百二十五章 密道第六十四章 偷襲第1095章 寶貝第1471章 大案第六百六十二章 暗溪第1197章 軍報第926章 多慮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應第1189章 奪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