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

bookmark

孔琇是傅選帳下幕僚,和傅墨山關係十分密切,傅墨山升爲統領後,必須要和文書打交道,但他卻不識字,爲了解決這個尷尬的問題,傅選便安排孔琇做了傅墨山的記室參軍,專門執掌傅墨山軍中文書。

孔琇在軍棍的伺候下,實在熬不住了,只得一五一十交代了他給傅墨山寫信的經過,以及書信內容。

但傅選還不滿意,又逼他承認這件事是他出的主意,實際上就是把主謀栽給了孔琇。

傅選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他知道只要查下去,侄子傅墨山難逃脫罪責,說他是蠢貨就是蠢貨,居然在自己當值之時射箭,你要幹也應該選別人當值的時候啊!

這件事估計吳階也知道是傅墨山乾的,傅墨山和陳慶、鄭平有私怨大部分人都知道,有動機又是他當值,這件事不給吳階一個交代,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這時,一名親兵快步走進大帳,將一份口供交給傅選,“這是孔琇最新的口供!”

傅選連忙打開口供細看,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就變成了傅墨山和鄭平有矛盾,喝酒時他說漏了嘴,孔琇便給他出主意,讓他借金兵之手殺了鄭平,口供中絲毫不提陳慶之事。

這個口供讓傅選很滿意,他當即令道:“把孔琇勒死,就說他上吊畏罪自殺。”

“小傅將軍怎麼處理?”

傅選有點爲難了,不處理傅墨山,或者處理輕了,吳階都不會善罷甘休。

他一咬牙道:“革去他的一切軍職,打斷他的兩條腿,送去成都!”

當天下午,傅墨山被傅選的親兵打斷了兩根大腿骨,交給軍醫驗傷後,便立刻由數十名親兵用馬車將他送離了大散關,一直送去成都。

傅選已經看明白了,這個侄子無可救藥,不能留在自己身邊,必須送走,其他罪責只能自己來承擔了。

.........

亥時,傅選找到了吳階。

“這件事是我疏忽了,我無意中說漏了嘴,把鄭平之事泄露給了我侄子,但我萬萬沒想到他會這麼愚蠢,不識字也不辨是非,被小人慫恿後做下了蠢事。”

吳階看完兩份口供,目光嚴峻地問道:“你打算怎麼處置?”

“孔琇已經畏罪自殺,至於我侄兒,我已將他革除一切官職,打斷了他的兩條腿,送去了成都,剩下的責任由我來承擔吧!”

吳階半晌道:“這件事確實比較嚴重,關鍵是鄭平是鄭太后的外侄,如果他死在金兵軍營,你我都責任重大,我也是期待他不要出事。”

傅選點點頭,嘆口氣道:“如果鄭平出事,不用吳都統交代,我肯定會拿那個畜生抵命。”

“這樣吧!傅都統的軍權暫時由本帥代爲掌管,等戰爭結束後,我再把軍權還給傅都統,此事我就暫時不向宣撫使彙報了。”

此事關係到大散關的安危,雖然傅選嘴上說是因爲傅墨山的愚蠢,可涉案人死的死、走的走,真相到底怎麼樣,吳階也無從查起。

但吳階不敢有半點大意,既然傅選說剩下責任他來承擔,那吳階索性就直接將他停職,等戰爭結束後再酌情處理。

“請傅將軍暫時去漢中修養幾個月吧!戰爭結束後,我自會把軍權交還。”

吳階很想直接罷免傅選的軍職,可惜他沒有這個權力,這個權力掌握在張浚手中,吳階最多隻能暫停他的軍權。

傅選黯然,吳階果然不會放過自己,居然停了自己的軍權,雖然他承諾把軍權還給自己,但誰知道他會不會趁機在軍隊安插他的心腹?

傅選沒有辦法,他的把柄已經捏在吳階手中,他此時除了咒罵侄子的愚蠢外,也只能接受現實,如果事情鬧到張浚那裡,自己的都統領可就保不住了。

“卑職遵令!”

傅選萬般無奈,只得被迫交出了軍權,帶着十幾名親兵去漢中了。

吳階隨即命令統領楊政爲軍務監察官,繼續追查傅墨山私通金兵一案,嚴查是否還存在漏網之魚,這件事事關重大,對大散關的安全不能留下任何隱患。

與此同時,吳階還得給陳慶一個交代,傅墨山做出這種惡劣之事,不光傅墨山要嚴懲,傅選也必須要承擔相應責任,而且一旦鄭平出事,那就不是停職那麼簡單了,傅墨山也必死無疑。

.........

自從金國高層去年達成齊國勢力進關中的妥協後,西北地區便一分爲二,陝西路交給了齊國統治,而熙寧路以及秦鳳地區則由金國統治。

關中地區自然也一分二,鳳翔府依舊由金兵控制,而京兆府以及華州和同州則交給了齊國。

齊國在今年春天接手了京兆城,劉豫的兄弟劉益封爲秦王,坐鎮京兆城,齊國爲了恢復關中凋敝的民生,又從陝西路北部各州招募了大量農民來關中耕種。

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自富平之戰後被金兵摧殘得破敗不堪的京兆地區也漸漸有了一絲生機。

目前關中地區有五萬齊軍,主要分佈在幾座大城以及南面秦嶺的各個關隘,而一般縣城最多隻有一兩百士兵看守城門、維持秩序。

時隔一年,陳慶再一次殺到了京兆府。

當然,他沒有驚動京兆城,京兆城內有兩萬齊軍駐紮,他暫時還不想招惹,陳慶現在急需得到糧草補給,尤其是戰馬的草料,只夠他們支持一天了。

黃昏時分,兩千五百騎兵抵達了咸陽縣,咸陽縣沒有一點防備,西城門處十分熱鬧,賣菜的農民大聲吆喝着,準備便宜賣掉最後一點剩菜,然後就收攤回家。

官道上往來行人和商旅絡繹不絕,這時,遠處奔來一隊騎兵,約有兩三百人,速度非常快,塵土飛揚,來勢洶洶,行人和小販們嚇得紛紛向兩邊躲閃。

騎兵很快奔近了,穿着齊軍的盔甲,舉起齊國的大旗,應該是一支齊國的騎兵。

但城頭上的守軍卻有點奇怪,齊國的騎兵怎麼會從西面過來?而且關中的五萬齊軍中只有三千騎兵,都在京兆城內呢!怎麼又從西面跑來一支齊軍騎兵?

但奇怪歸奇怪,守軍也沒有往別的方向去想,更不會想到這支騎兵居然會是宋軍喬裝,宋軍在大散關以南呢!

大散關以北沒有宋軍,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識。

片刻騎兵疾奔而至,守軍都頭大喊:“放慢速度,城內不準奔馬!”

但三百騎兵卻不理睬守軍,直接衝進了城門,惹來城內百姓一片驚呼。

守軍都頭大怒,帶着十幾名士兵衝下城,“我說過了,城內不準奔.......”

守軍都頭和手下都嚇得呆住了,只見三百騎兵一起對他們拉開了弓箭。

瞬間,箭如雨發,甬道上的守軍都頭和十幾士兵被射得跟刺蝟一樣,紛紛慘叫着滾翻下城。

楊再興大喝一聲,縱馬向城頭上衝過去.......

周圍嚇呆的百姓終於反應過來,驚叫着四散奔逃,現在不管是哪裡的軍隊,只要出了人命,雙方打起來,百姓們首先考慮的是保命,城內城外的百姓嚇得跌跌撞撞,沒命地奔逃。

片刻,城門內外不再有一名百姓,全部逃得乾乾淨淨,只剩下滿地狼藉。

西城守軍只有三十人,剛纔一陣亂箭便射殺了十七八人,都頭也死了,剩下的十幾人嚇得撒腿便逃,沿着城牆狂奔。

楊再興也不下令追趕,他的任務是奪取城門,等到後面主力大軍到來。

大約一盞茶後,兩千多名宋軍騎兵從遠處奔來,戰馬激起的塵土鋪天蓋地,在隊伍最前面是一杆大旗,一面是秦州軍的黑底赤龍軍旗,另一面寫着一個斗大的‘宋’字。

主將陳慶一馬當先,率領騎兵浩浩蕩蕩衝進了咸陽縣城。

城內忽然有一羣百姓看見大旗上的‘宋’字,激動得大喊起來,“是宋軍來了!宋軍殺回來了!”

百姓在城內奔跑,大喊大叫,“宋軍殺回來了!”

宋軍入城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城,頓時滿城都沸騰起來。

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1500章 備戰第三百章 承諾第1363章 未盡第1426章 購島第882章 行臺第1336章 建國第854章 抵達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八十七章 機密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湟州第1202章 相投第1037章 清理第1369章 大興(三)第1219章 意外第五百二十七章 廷議第1069章 逛店第811章 教訓第1414章 集會第1049章 提議第1429章 崩潰第三章 排擠第1012章 勸說第767章 目標第1102章 僵局第四十二章 蹊徑第1074章 商隊第四百六十四章 將計第887章 調研(上)第七百零三章 決戰(六)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783章 地氣第984章 驅逐第1290章 先機第一百三十七章 屠場(上)第1408章 線索第1094章 條件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夜報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斷後第1209章 夜追第1056章 突來第947章 遇險(上)第1510章 西訊第一百八十二章 堡寨第889章 財源第三百一十四章 中線第1489章 來賓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四百九十章 途中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夜殺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六百六十章 接應第1380章 利弊第二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二百二十一章 抓捕第955章 蹊蹺第1466章 補救第十九章 軍寨第1250章 遠客第1463章 新居第867章 澎湖(下)第1163章 求援第五百二十二章 演練第一百九十七章 出逃第797章 建議第781章 船攻第1220章 單挑第1478章 教誨第870章 促和第六百六十九章 安置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十二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1119章 襄陽第四百五十二章 廷議第四百三十三章 放將第四百九十六章 構架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1355章 北訊第五百九十八章 求援第934章 交手(中)第864章 離去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1151章 招才第1434章 暗示第一百七十章 我詐第832章 平叛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達成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862章 反殺第835章 微訪第1307章 撤退第五百九十三章 博弈(十五)第1097章 方案第987章 爭汝(下)第四章 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