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

bookmark

僅僅兩場激戰,七千齊軍全部被殺,着實把劉益嚇壞了,他的膽子本來就很小,兩場兵敗後,他的危機感更加強烈了。

一連三個晚上,他做夢都是陳慶率軍攻進了京兆城,陳慶親手把他的腦袋砍掉,掛在城頭上示衆,從噩夢中驚醒,他再也睡不着了,把幾個妻妾都叫到身邊陪着他。

這天清晨,天色剛剛亮,便有侍衛跑來稟報,“唐都統有急事求見!”

劉益被折騰得有點神經質了,立刻跳起身喊道:“快讓他進來見我!”

不多時,唐少清匆匆走進內府,在內堂上見到了劉益,他躬身行禮道:“卑職參見王爺!”

“唐都統,又有什麼急事?”

“卑職是想向王爺彙報陳慶軍隊的動向。”

“他現在在哪裡?”

“回稟王爺,之前陳慶軍隊在華州,但昨天又殺回京兆府了。”

“什麼!”

劉益嚇得心臟都要停止跳動了,他摁在胸口顫抖着問道:“那個....魔頭又殺回來了?”

“王爺不用害怕,他殺回來不是衝京兆城而來,而是走涇源道北上了。”

“他走了?”

“應該是走了,卑職的手下確定看到他的軍隊進了涇源道,卑職認爲,他本來就是要去平涼府,只不過借道從我們走而已。

卑職推斷一定是平涼府空虛,他率軍殺向平涼府去了。”

劉益長長鬆了口氣,一顆心落下,陳慶走了,他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

但等一等,京兆城兵力太少,他無法安心,劉益連忙道:“既然陳慶走了,那就可以把華州和同州的軍隊調到京兆來,集中保衛京兆。”

唐少清苦笑一聲道:“王爺,其實京兆的兵力足夠了。”

“足夠?”

劉益瞪大的眼睛,“那你給我解釋一下,七千人是怎麼回事?陳慶軍隊又傷亡多少?”

“這個......”

唐少清一時無言以對。

劉益重重哼了一聲,“就這麼定了,先調鄭縣和馮翊縣的六千軍隊增援京兆,我再要求皇兄向關中增兵!”

..........

陳慶的軍隊進入涇源道五十里後,又重新折道返回關中,他們藉助夜色的掩護,藏進了一片丘陵山坳中,隨即派出百名斥候兵分數隊去華州和同州打探敵軍的動向。

他們在賭劉益性格怯弱,一定會調兵充實京兆城。

當天晚上,陳慶得到了斥候急報,三千齊軍已經離開鄭縣,正浩浩蕩蕩向京兆城趕來。

這個消息讓衆人十分鼓舞,也使張曉正式成爲了陳慶的幕僚。

陳慶在地上用樹枝畫了一個簡易地圖,對衆人道:“不管鄭縣齊軍走渭河南岸還是走南面官道,他們都要經過臨潼縣,我們可以在臨潼縣設伏,各位的想法呢?”

楊再興沉吟一下道:“臨潼縣佔地很大,設伏點有好幾個,我們需要選一個最好的地點。”

楊元清笑着問張曉,“張先生對臨潼縣熟悉嗎?”

張曉搖搖頭,“我對臨潼縣不太熟悉,不過我建議最好在距離縣城近一點的地方設伏。”

“爲什麼?”

“因爲鄭縣齊軍主將韋琨就是臨潼縣人,大軍經過臨潼縣,他一定會回家看看,這個時候應該是他和軍隊警惕性最低的時候,非常適合伏擊。”

衆人都暗暗誇讚,這個張曉對人心分析得很透徹,確實有幾分本事。

陳慶欣然道:“現在才三更時分,我們立刻出發前往臨潼縣!”

..........

韋琨是齊軍統制,年約三十歲出頭,他出身京兆韋氏家族,不過他不是正堂,而是臨潼縣的驪山堂,原本是宋軍的涇源軍指揮使,富平之戰中投降了金兵,後來又成爲齊軍一員,被封爲統制。

齊軍入關中,因爲他是關中人而被選中,被封爲華州防禦使,率領三千軍隊駐守華州。

韋琨接到了秦王的緊急命令,要求他立刻率軍前往京兆城駐防,其實他並不願去京兆,在華州他是頭,可以說一不二,但到了京兆,首先上面就有最高主帥秦王,還有都統制、副都統、都虞侯,都在他官職之上。

但韋琨沒有辦法,秦王的軍令他不敢不從。

韋琨率領三千士兵沿着官道一路浩浩蕩蕩向京兆進發,他並不擔心路上安全,他接到的鴿信中說得很清楚,陳慶已率宋軍從涇源道北上了。

中午時分,大軍進入了臨潼縣,韋琨就是臨潼縣人,他妻兒和父母都在縣城內,既然路過臨潼縣,他當然要順道回家去看看。

距離臨潼縣還有二十里,韋琨命令軍隊放慢行軍速度,他自己帶着十幾名親兵加快速度向縣城奔去........

在距離縣城約十里處,分佈大片樹林,東面是一望無際的農田,南面遠處便是一條連綿不斷的山巒,那邊就是驪山了。

陳慶立馬在樹林邊上,望着百步外的官道,就在剛纔一名大將帶着十幾名騎兵疾馳而過,應該就是敵軍主將韋琨,他先趕回家去探親,卻把三千士兵丟在後面。

過了不到一刻鐘,遠處白雪皚皚的原野上出現一支長長黑線,陳慶的經驗十分豐富,他一眼便看出敵軍的行軍狀態,沒有任何警惕,三千人的隊伍居然長達數裡。

當然,這也很正常,只有在戰時狀態下,軍隊纔會集結在一起行軍,普通的行軍,沒有催促,隊伍之間相距就比較遠了。

齊軍三千隊伍越來越近,距離埋伏的宋軍已不到半里,陳慶輕輕舉起來右手,這是準備戰鬥的命令,命令迅速傳遞,兩千五百騎兵紛紛抽箭搭弩。

宋軍騎兵們用的是軍弩,射程達三百餘步,一百五十步內可以射穿敵軍的皮甲,他們距離官道一百步,正好在殺傷射程之內。

隊伍終於從前他們面前經過了,最前面是百名旗兵,高舉着上百杆大旗,後面則是浩浩蕩蕩的齊軍步兵了,每個士兵肩扛長矛,腰挎戰刀,其中一部分士兵還揹着弓箭,另一部分士兵手執大盾和戰刀,另外還居然有三百名騎兵。

其實齊軍步兵的編制和宋軍一樣,講究一二三四,一成騎兵,二成刀盾兵、三成弓弩手、四成長矛兵。

所以軍隊有三百騎兵很正常,一般都是斥候和主將親兵,甚至他們盔甲都和宋軍一樣,不過各軍也有各自的特點,比如陳慶五行屬土,所以他的軍隊尚黑,秦州軍的盔甲都塗成黑色,軍旗也是赤底黑龍旗。

而劉豫崇尚火,他認爲自己是赤龍天子,所以他的軍隊都帶着紅色的標誌。

眼前這三千軍隊頭盔就是紅色的,在陽光下十分刺眼。

軍隊已過半,眼前出現九百名弓弩手,陳慶喝令道:“射擊!”

樹林內梆子聲急促響起,兩千五百騎兵一起舉弩射擊,密集的弩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九百弓弩手,敵軍措手不及,一片片中箭栽倒,官道上響起一片慘叫聲,九百弓弩手一大半都倒下了。

“出擊!”陳慶再次下令。

“嗚——”

低沉的號角聲響徹原野,兩千五百騎兵殺了出來,風馳電掣,如海潮一般向敵軍席捲而去。

齊軍大亂,他們沒有任何作戰準備,宋軍騎兵便殺進了隊伍中,揮刀劈砍,挺矛疾刺,殘酷地殺戮一切,橫掃一切。

騎兵率先將剩下的兩千餘齊軍一切爲二,立刻兵分兩路,陳慶率領楊再興和劉璀和一千騎兵向前軍殺去,後面的長矛士兵交給了楊元清。

齊軍的長矛士兵拼死抵抗,他們一羣羣結陣和騎兵對抗,銳利的長矛也從四面八方戳穿了騎兵的身體,不斷有戰馬嘶鳴着倒下.......

“放箭!”

楊元清見騎兵傷亡加大,立刻改變了戰術。

數百騎兵飛馳而至,舉弩向抵抗最頑強的一羣敵軍射去。

‘嗖!嗖!嗖!’強勁的弩矢射穿了百餘名齊軍士兵的身體。

一片片敵軍慘叫着倒下,接着另一羣抵抗頑強的齊軍陣型也被強弓硬弩瓦解。

隨着兩百多名精悍的齊軍士兵倒在強弩之下,齊軍長矛士兵終於崩潰了。

剩下的七八百名齊軍士兵再沒有抵抗意志,士兵們撒腿向雪原中逃去,丟盔棄甲,拼命奔逃,宋軍騎兵在後面追殺,毫不留情,在皚皚雪原上對逃亡士兵展開了血腥的屠殺。

唯一逃掉的是敵軍的三百騎兵,他們沒有戀戰,縱馬向臨潼縣奔去,最後他們帶着主將韋琨逃過一劫,衝出臨潼城向京兆城逃去。

第1456章 奪兵(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三百四十六章 毒計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一百六十二章 尋蹤第797章 建議第1285章 無功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二十五章 重返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城(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議第1368章 大興(二)第1317章 追殺(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1262章 壽春第1090章 血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局第1276章 沐浴第五百一十四章 涼州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1221章 突變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窘況第1034章 破城第835章 微訪第1458章 後路第1209章 夜追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幺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844章 剷除第855章 智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軍(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站隊第五百五十一章 鑄錢第1059章 滅梟第1431章 借錢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東征第1519章 遼探第九十三章 清照(上)第1496章 緊急第一百零四章 反擊第1355章 北訊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下第二百零四章 試攻第1410章 廷議第1390章 獵鷹(上)第三百八十章 下廚第1004章 撤離第三百一十九章 玉沙第二百八十八章 初戰(上)第十九章 軍寨第六百四十九章 上島第一百六十六章 擊殺第1134章 增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站隊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境第二十章 買糧第1505章 遭遇第848章 分兵第966章 連擊第四百章 夜襲第1262章 壽春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三百零六章 混撤第890章 商談第1445章 借刀第799章 瓔珞第三十四章 奇石第813章 線索第三百零五章 瘟疫第813章 線索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春第四百八十五章 鹽爭(下)第900章 党項第1005章 原因第1481章 序幕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奪(下)第1048章 禮物第1150章 清野第1220章 單挑第835章 微訪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隱藏第六百五十四章 滅口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涼(中)第五百零四章 平涼(上)第994章 捷報第899章 赤塘(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膚施第五百一十八章 心機第1433章 燒眉第1043章 認慫第1125章 再談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