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朝覲

呂繡極爲聰明,一下子聽懂了丈夫的話,她吃驚道:“夫君覺得呂家會控制冀兒?”

陳慶搖搖頭,“我沒有說呂家,你父親不會,呂緯不會,呂帆也不會,雖然他也是呂家人,但你大哥城府太深,他的外戚身份加上這麼深的城府,你說我怎麼能不擔心?”

呂繡沉默了,她忽然想起半年前大嫂常來找自己閒聊,就有兩次提到了把小云許給冀兒,她當時只是覺得小云比冀兒大兩歲,不合適,壓根就沒有往別的方面想,現在丈夫提醒自己,她才意識到大嫂來找自己是有意圖的,很有可能就是大哥指使。

想到這,她後背生寒,原來大哥一直在打冀兒的主意。

“我明白了,這樣的話,還是二哥當家讓人放心一點。”

陳慶微微笑道:“你大哥人是不錯的,你並沒有懂的意思,我並不是說,呂家一定要有人當宰相,我信任呂緯並不是因爲他是你的二哥,而是他跟隨我多年,我瞭解他這個人,沒有城府,心中藏不住事,遇到打擊就容易沉淪,作爲個人性格,確實不太好,但往往君主就喜歡這樣的人。”

“夫君需要我去勸勸二哥嗎?”

“有機會你和李梅說一說,接替呂青山之人是胡云,至於周寬,我打算再讓他做一任,七十歲讓他退仕,讓你二哥好好爲太原百姓做事,做出真正的政績來,耐心地做,我不希望再發生第二個廣運潭事件。”

........

次日一早,陳慶剛到御書房,蔣彥先便趕來彙報,外貿署署令晁昆帶着浡泥國王子來京兆朝覲,晁昆同時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好消息,雍朝水軍在三佛齊國外海大敗朱羅國船隊,朱羅國水軍全軍覆滅,十萬朱羅國大軍葬身海底。

很快,三佛齊國王也將派王子前來京兆朝覲,願意成爲雍朝的附屬國。

這種外交事務幾乎都是同步而來,陳慶同時也接到了安西的快報,西遼國王耶律大石去世,目前西遼是耶律大石的妻子蕭塔不煙執政,她已派使者前來京兆,願意和雍朝和解。

這個消息當然令陳慶感到高興,他現在需要時間和精力鞏固安西,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時間經營,才能真正將安西收進大雍帝國的版圖,他沒有精力考慮繼續西征,西遼來求和是最理想的結果,應該是安西軍大勝以及高定在金山北全殲三萬西遼聯軍徹底壓倒了西遼。

西遼使者過來至少還有兩個月時間,陳慶當即太極大殿接見了浡泥國王子巴里麻,並接受了巴里麻上的國書。

陳慶也作爲君主正式表態,雍朝看到了浡泥國的誠意,也很願意接受浡泥國爲屬國,陳慶當即封巴里麻爲浡泥國公,實際上就是承認了巴里麻爲浡泥國王位的繼承人。

陳慶隨後又專門接見了晁昆。

“微臣參見陛下!”

“晁愛卿請坐!”

陳慶請晁昆坐下,笑眯眯問道:“現在泉州和南洋的商業往來頻繁嗎?”

“回稟陛下,原來只有一年兩趟,但現在安裝了輪槳後,已經可以一年走四趟,去南洋變得很容易,基本上也沒有船隻失事的消息,不過獲利也低了,以前跑一趟有十倍的厚理,現在跑一趟只有三成獲利,如果直接賣給港口坐商,又去掉一半,獲利確實很薄了,沒辦法,每年只能多跑幾趟。”

“高麗和日本國呢?”

“高麗已經不去了,那邊很不友好,商人去那裡輕則沒收船和貨物,重則喪命,我們都是在耽羅島補給後,直接去日本國,官方購買白銀,普通商人則購買其他貨物。”

陳慶點點頭,“說說南洋的土地吧!”

這纔是陳慶召見晁昆的主要目的,他需要在南洋建立支點,雍朝向西擴張比較困難,但向北,向海外擴張卻容易得多,都是大片大片無人居住之地。

尤其是美洲和澳洲兩大機遇,都和宋明失之交臂,不得不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遺憾。

“我說的土地拿到了嗎?”

晁昆連忙欠身道:“回稟陛下,我們先後談判三次,已經拿下來,麻六甲海峽的北岸,縱深三百里,卑職已和對方國王簽署了協議,以一萬貫錢的價格買下來。”

“已經買下來了嗎?”陳慶追問道。

“已經買下來了,現在兩萬日本勞工在靠海灣的麻六甲河邊築城。”

陳慶點點頭,可以把南洋安撫使司遷徙過去,雍南島只是暫時的,島嶼只能駐軍,真正的行政官衙還是需要在陸地上。

晁昆又道:“還有另外一片土地,就是浡泥國送給我們土地,位於通拉河東岸,面積不小,和雍南島一樣,最後曹使君和微臣商量決定,還是用五千貫錢買下,不接受贈送。”

“爲什麼要送我們土地?”

“回稟陛下,通拉河西岸就是三佛齊國,浡泥國抵擋不住三佛齊國的蠶食,便把我們安插進來,阻擋三佛齊的東擴。”

陳慶讚許道:“小國有小國的生存智慧。”

這其實就和後世小國允許大國在他們領地建立軍事基地一樣,也是爲了怕被另一個大國吞併。

“那片土地去看過嗎?”陳慶又問道。

“卑職去看過,非常肥沃,是種植水稻最理想的地方,一年有三熟,那邊還有一座小城,叫做泗屋城,有幾千人口,他們的官員和駐軍都撤退了,目前被我們的五百駐軍接管。”

說到這裡,晁昆輕輕嘆息一聲,“南洋最大的問題,就是能利用的土地太少。”

“這話怎麼說?”陳慶不解問道,

“回稟陛下,南洋各地都是被大片茂盛的森林覆蓋,只能海邊的少量土地可以利用,因爲需要澹水,一般都是在河邊,如果距離河水太遠,那麼海邊也不能利用。”

陳慶倒也理解,正是因爲森林覆蓋太多,南洋各國才能成爲整個世界香料的中心,不光他們去購買香料,阿拉伯人、波斯,甚至東羅馬商人也會過來購買香料。

“朕知道了!”

陳慶點點頭道:“南洋的貿易繼續做,但是要加緊馬六甲新城的修築,還有浡泥國這邊的土地,重點是要招募漢人去居住。”

“陛下,現在招募百姓過去確實比較難,南洋那邊女人多,男人少,如果陛下同意讓士兵留下,他們可以娶那邊的女人,延綿子嗣。”

陳慶想了想,便欣然道:“朕從來不反對士兵留在海外,可以迎娶當地女人,當你們要注意一點,不是讓士兵融入當地,而是要讓當地的女人融入我們,甚至要讓當地百姓都漸漸漢化,讓他們的孩子學漢語,學習中原禮儀。”

“微臣完全明白殿下的國策!”

“你明白就好,還有琉球島朕一直很關注,那邊修建了三座縣城,要加大中原人口遷徙力度,只要人口破一萬戶,就可以獨立建府,成立琉球府,努力吧!朕會讓你成爲第一任琉球府刺史。”

晁昆激動,起身躬身道:“微臣一定會千方百計,增加琉球島人口。”

第七十九章 背鍋第1368章 大興(二)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三百一十四章 中線第八十一章 武娘第1330章 編制第1218章 施壓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小聚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箭第五十二章 決戰(下)第六百零九章 斷後第1326章 挖人第985章 夜遇第三百零七章 募軍第1179章 南歸第一百三十二章 險棋(中)第995章 再貶第1154章 衝突(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戰(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陵(下)第821章 趙鼎第764章 蒲津(上)第1010章 述職第1397章 營救(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885章 貴子第828章 保皇第1080章 救援第901章 搶麥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二百七十七章 放棄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鎖(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攻(下)第1325章 濟助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960章 防爆第1513章 廣南第五百零八章 急令第870章 促和第902章 義軍第六百五十三章 撲朔第七百一十七章 會盟第1047章 凱旋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三百零四章 識破第一百七十三章 渭河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三百章 承諾第968章 全殲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回師第1185章 備戰第956章 內患第三百零二章 長壽第二百四十八章 換策第二十六章 安民第二百六十六章 選擇第1178章 滅患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易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第五百七十八章 入蜀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857章 是他第四百六十八章 驚馬第1150章 清野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第1179章 南歸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1333章 情商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761章 平陽第1342章 工部第1512章 入甕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804章 報館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決策第1040章 舉報第三十六章 消息第1161章 殺人第1443章 補給第二百四十章 交易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夜報第四百四十九章 攤牌第二百七十三章 軍報第787章 詐死第914章 入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妥協第四百六十六章 俘獲第七十章 獎懲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寵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1485章 計劃第858章 機會第1375章 逆轉第1496章 緊急第805章 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