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糧食

bookmark

金兵在大散關慘敗帶來的戰局變化對宋金雙方都影響深遠,完顏兀朮被免去西路軍都元帥之職,金國內部的完顏兀朮一派也受到打壓。

完顏昌得勢,在完顏昌的建議下,宋金開始談判,用被俘的一些次要宋人換取大散關的女真戰俘,這裡面就包括天子生母韋太后。

由於宋軍在西線大勝,宋朝主戰派佔據了上風,大散關之戰後不久,範宗尹受到魏滂牽連而被罷相,貶爲宣州司馬。

張浚因西線大勝而回京入相,改由兵部侍郎朱勝非出任川陝宣撫使。

由於完顏昌得勢,僞齊國的勢力進一步擴張,金國暫時撤出熙河路,把陝西路和熙河路交給齊國經營。

僞齊皇帝劉豫任命知樞密院事郭振爲鎮西元帥,兼西北兩路宣撫使,率十五萬精兵接手陝西路和熙河路。

由於金兵撤離熙河路,機會出現了,新任川陝宣撫使朱勝非在臨安和張浚交接後,還在上任路上,朱勝非便連發數道任命。

任命都統制關師古爲平涇總管,率軍一萬軍隊進駐平涼府和原州、涇州,又任命都統傅選爲鳳隴總管,率八千軍進駐鳳翔府和隴州。

與此同時,西夏軍也趁機南下,一舉吞噬了德順州、鎮戎州、慶州、保安州以及半個慶陽府,加上之前西夏吞併的石州、河州、蘭州、會州等地,實際上,西夏趁機吞併了宋朝大半個熙河路和陝西路北部邊境各州。

宋、齊、西夏在西北勢力犬牙交錯,形勢異常複雜。

陳慶的階官升了、軍職升了,還得了爵位,但他的派遣官卻沒有變,依舊是秦州制置使。

三月初,在大散關休整了半個月後,秦州率領五千軍隊前往秦州上任,這不是去作戰,司馬曲鴻遠只給了陳慶五天的糧食。

從此以後,糧草就得靠他自己解決了。

此時金兵已經撤離了秦州,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大山,一條官道一直向西延伸,官道南邊滔滔渭河,而北岸則是廣袤的麥田,綠油油的冬小麥長勢喜人,不時可以看見農民在麥田裡忙碌。

“朝廷沒有遠見啊!關鍵時候不向西北增兵,就憑這三萬人馬,要和西夏鬥,還要和僞齊鬥,夠用嗎?”

鄭平一路抱怨,金兵撤走,連西夏人都知道趕緊增兵吞併熙寧路疆土,這麼好的機會,朝廷卻無動於衷。

“行了,一路就聽你的碎碎念,別抱怨了,上面比咱們清醒,咱們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吧!草料和糧食都快沒了。”陳慶沒好氣道。

“草料問題不大,現在是春天,哪裡找不到幾口草吃?關鍵是糧食,哎!你我都心知肚明。”

“怎麼說?”陳慶瞥了鄭平一眼。

“咱們一把火燒了多少糧食,金兵的糧食從哪裡來?你覺得秦州的官倉裡還會有糧食?”

鄭平雖然囉嗦一點,但總是能一針見血。

說話間,大軍抵達了成紀縣,成紀縣是秦州州治,是一座大縣,城池周長約有二十里,宣和年間也有上萬戶人家,雖然成紀縣沒有遭到金兵的殘暴屠城,但覆巢之下,也不會有完卵,成紀縣一樣百姓流離失所,人口驟減,現在只剩下兩千餘戶人家,不到兩萬百姓。

縣城內也破敗不堪,到處是坍塌的房屋,剛剛下了一場小雨,地面十分泥濘,灰濛濛的天亮,破敗的城池,給陳慶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

“呼延雲,你帶一些弟兄去找找可以用作軍營的地方!”

呼延雲負責後勤,這是他份內之事,他點點頭,帶着百餘騎兵分頭去尋找駐營地,陳慶又讓楊元清帶軍隊先去在城外就地休息。

陳慶則和鄭平以及幕僚張曉來到了州衙,州衙和縣衙都在一起,面對面的兩座官衙,縣衙看起來就是一座破敗不堪的城隍廟,屋檐腐朽,上面的瓦片掉了大半,一隻佈滿灰塵的破鼓矗立在門口,兩扇大門只剩下一扇,用一些爛木頭破席子堵住另一邊。

儘管大宋的縣衙沒幾座像樣的,但這名破敗的縣衙,衆人還是第一次見到,衆人面面相覷,幕僚張曉笑道:“不如先去州衙看看吧!”

州衙看起來稍微好一點,但也是年久失修了,衆人走進了官衙,官衙內空空蕩蕩,看不到一個人影。

陳慶有些惱火道:“給我搜,找一個會說話的人出來!”

數十名士兵衝到各個房間,不多時有士兵大喊:“這邊找到一個!”

片刻,一名文吏被推了出來,文吏不滿道:“我自己會走路,不用你們推!”

這聲音有點耳熟,待文吏走近,陳慶一眼認出來,“你是.....杜敏!”

這個男子就是箭筈關管倉庫那位文弱書生杜敏,他也曾上城參戰,戰爭結束後,陳慶給了他五十兩銀子,讓他回汧陽縣了,沒想到居然在這裡遇到了。

“是陳將軍!”

杜敏頓時又驚又喜,“喲!還有鄭都頭,你們怎麼來秦州了。”

陳慶笑道:“我來秦州很正常吧!倒是你,你不是在汧陽縣嗎?怎麼跑到秦州來了。”

“哎!說來話長,箭筈關之戰沒多久,有人向縣衙舉報我替宋軍做事,知縣人不錯,暗中派人通知我趕緊跑,被金兵抓住就麻煩了,我娘子是成紀縣人,我就帶着家人逃到岳父岳母家,岳父託人替我在州衙裡謀個職。”

“州衙和縣衙怎麼都沒有人?”

“縣衙早就廢了,州衙一直兼縣衙,王通判兩天前就帶着都監和弓手們下鄉去收稅去了,要明後天才能回來,其他官員趁機溜回家了,就我一人守在這裡,還有幾個班頭,剛纔還在,不知跑哪裡去了。”

“那知州呢?”

杜敏搖搖頭,“知州當年和知縣他們一起逃了,現在就只有王通判,他既是知縣也是知州,然後還有李都監和幾個參軍,我是主管倉庫的幕職官。”

“倉庫內有多少糧食?”陳慶急問道。

杜敏苦笑一聲,“倉庫所有錢糧物資都運去大散關了,倉庫裡只剩下一些木頭和磚石,渭河上還有幾艘官船,還有一些土地,這就是官府所有的財產了。”

鄭平看了陳慶一眼,那眼神分明在說,‘我說得沒錯吧!’

陳慶懶得理睬他,又問道:“這個王通判是誰任命的,他到底是金國、僞齊國還是大宋的官員?”

“這個比較複雜,將軍說的三者他都不是,他其實是城內士紳們集體推舉出的官員,他從未當過官,金兵也不管,就這麼糊里糊塗做了三年通判。”

陳慶倒也理解,很多州縣都是這種情況,朝廷任命的官員跑了,金國也沒有任命官員,社會治安十分混亂,都是當地大戶士紳集體推舉一人來主政,麟遊縣的徐寧就是這樣。

現在的官員是否合法倒沒有關係,關鍵是他現在迫在眉睫的問題怎麼解決?

“我們的糧食還能支持多久?”陳慶回頭問道。

張曉想了想道:“到明天晚上!”

“將軍沒有軍糧了?”

陳慶點點頭,“有沒有什麼辦法?”

“官倉沒有希望了,要麼只能去外面買。”

陳慶大喜,“外面能買到糧食?”

“能買到一些,但不會太多,不過小人還有一個辦法?”

“還有什麼辦法?”

“秦州西面和南面生活着不少羌人,他們以放牧爲生,可以問他們買羊。”

這也是個辦法,目前陳慶手中的錢是足夠的,他光白銀就有二十萬兩,從平涼府得到的白銀,寄存在仙人關,他已經拿到手,另外他們在終南縣還藏匿了大量錢財,過段時間,陳慶就會想辦法把它全部取回來。

這時,楊元清已經找到了臨時軍營,在西北角,實際上是之前金兵的軍營,雖然金兵駐軍只有五百人,但他們卻強佔了兩百畝地,平整了一個很大的跑馬場,金兵撤走了,留下的軍營正好給陳慶他們所用。

陳慶當即下令大軍在西北角紮營,並把官倉裡的磚石木頭都運來,修建圍牆和哨塔。

很快,去買糧食的呼延雲回來了。

一共運了五十輛大車,其中三十輛大車裝着糧食,另外二十輛大車是蔬菜肉蛋之類。

呼延雲上前向陳慶抱拳道:“啓稟統制,一共只買到三百石糧食,還是跑了所有糧鋪。”

“才三百石!”

陳慶眉頭一皺,三百石也就三千鬥,分給五千士兵,每人半鬥左右,才六斤,也就夠吃三天,節省一點吃四天。

這怎麼行,就算現在去找羌人買羊,來回也要好幾天,他們手中這一點點糧食,能支撐那麼久嗎?

第三百二十四章 決戰(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國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夜襲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二百零二章 新將第三十六章 消息第1508章 滅金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點第四百五十二章 廷議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770章 霍邑第三百零一章 漢陽第810章 偷襲第1110章 上任第1479章 兵變第1419章 海商第898章 赤塘(上)第1307章 撤退第967章 圍堵第七十九章 背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強勢第六百三十七章 發榜第915章 穩定第1233章 敲醒第三百四十八章 破相第1062章 意外第二百零二章 新將第1165章 攔街第一百零六章 離去第1449章 勢危第1187章 運籌第三十九章 備戰第837章 罷相第790章 公審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四百五十二章 廷議第三百一十八章 江陵(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籌備第五十九章 任務第1037章 清理第1370章 大興(四)第938章 佯雷第1071章 建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958章 後臺第五百八十五章 博弈(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驚夜第三百零六章 混撤第1154章 衝突(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建軍(下)第995章 再貶第五百三十六章 撲朔第1265章 絕境第1226章 棒喝第二十五章 重返第862章 反殺第1324章 要價第六百二十六章 醉酒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箭第六百二十六章 醉酒第832章 平叛第826章 選擇第1113章 截江第七百二十八章 奪城第827章 行刺第四百零三章 巢車第1389章 投誠第1213章 易策第1288章 任務第1026章 攔截(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將計第六百二十二章 算帳第1170章 請罪第1520章 西使第四百九十五章 抽薪第三十八章 首戰(下)第二百零六章 保川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986章 爭汝(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窮寇第五百五十五章 東征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七百三十章 穩局第1025章 攔截(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防禦第二百七十七章 放棄第六百零九章 斷後第821章 趙鼎第1423章 棘手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五十八章 勇擔第1271章 任務第936章 異動第1433章 燒眉第1093章 處理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783章 地氣第1514章 韋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