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軍寨

bookmark

戰場清理得差不多,天也漸漸亮了,這一戰他們損失八十餘名士兵,女真騎兵也戰死二百餘人,加上一百多名金兵漢軍。

一比四的戰果,已經堪稱輝煌大勝了。

但陳慶卻高興不起來,這樣的戰鬥他們會經常遇到,一次就損失七八十人,他的五百人能拼幾次?

副將楊元清明白他的心情,安慰他道:“女真騎兵確實非常強悍,光憑騎兵一對一作戰,宋軍從無勝算,如果不是夜戰,如果不是半路襲擊,打他們措手不及,如果不是將軍殺死了對方主將,導致金兵沒有了指揮,這一戰我們必敗,那就不是七八十人的傷亡了,其他宋軍但凡有我們三成的戰果,大宋就不會二帝被擄,差點亡國了。”

陳慶點點頭,“其實我也明白,只是.....我還可以做得更好,算了,一步一步來吧!”

幾百具金兵屍體被剝去盔甲,赤條條地堆積起來,下面架着乾柴垛焚燒,一時間烈火滔滔,濃煙沖天,數十里外清晰可見。

這時,楊樺帶領士兵揪來幾名官員。

“將軍,城裡的士兵都跑掉了,卑職就找到這幾名官員。”

爲首縣令王苗磕頭哀求道:“將軍,我們也沒有辦法,金兵來得太快,守城軍隊又開城投降,我們若不委曲求全,全城百姓怎麼辦?”

陳慶淡淡道:“你們的表現朝廷會清算,與我無關,我只是奉劉都統之令去大散關,路過岐山縣而已,你們給我準備五十輛大車,其他就與你們無關了!”

“願爲將軍效力!”

幾名官員跑回去準備大車,陳慶把金兵的兵甲和糧食裝滿了大車,大軍離開岐山縣向南而去,走出二十餘里又走另一條小路折道向北,繞道前往麟遊縣。

一路上沒有發現金兵探子的蹤影,估計情報有誤導致金兵戰敗,他們也嚇得逃掉了。

下午時分,鳳翔府主帥完顏沒立率領三千餘人趕到了岐山縣。

縣令王苗被抓到完顏沒立面前,完顏沒立手執皮鞭,半坐在凳子上冷冷問道:“那支宋軍呢?”

“回稟萬夫長,他們帶着糧食和兵器向南去了!”

“他們是什麼人?”

“好像.....好像是劉錡的軍隊,奉命去大散關,路過岐山縣!”

“胡扯!”

完顏沒立眼睛一瞪,“劉錡的軍隊在涇州,怎麼可能過得來?”

縣令王苗嚇得連忙道:“是他們自己這樣說的,卑職哪裡知道真假?”

“簡直一派胡言,他們去大散關走岐山縣做什麼?這不是繞了一個大圈子嗎?”

旁邊一名將領自作聰明解釋道:“渭河那邊防備嚴密,繞道走岐山縣雖然遠一點,卻沒有什麼阻礙,要不是被發現,完顏克力率軍攔截,他們一路都是暢通無阻。”

完顏沒立狠狠瞪了他一眼,多嘴的將領嚇得低下頭,不敢吭聲了。

完顏沒立心裡清楚,從涇州確實可以翻山越嶺來到鳳翔府,但對方是騎兵,顯然這個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這裡面疑點頗多,必須謹慎對待。

完顏沒立沉思片刻又問道:“戰死士兵的屍骨呢?”

縣令王苗戰戰兢兢道:“被宋軍燒成黑炭,卑職又帶百姓挖深坑掩埋了,屍骨首級都在,完好無損。”

女真人本來就崇尚火葬,完顏沒立只是擔心首級被割走,聽說首級都在,他也鬆了口氣,回頭對副將道:“立刻各派一千軍隊去麟遊縣和普潤縣追查。”

麟遊縣和普潤縣只有少許漢軍駐防,維持秩序,雖然有一些義軍,也不成氣候,但完顏沒立壓根就不相信縣令的話。

他對這些漢人官員從骨子裡不信任,哪怕他們再奴顏婢膝,他也會提防。

尤其這支宋軍騎兵很強悍,居然以五百人擊敗了一千金兵,裡面還包括五百女真騎兵,對方首領殺死了千夫長完顏克力,着實令完顏沒力震驚,他很懷疑,這支騎兵會不會就是偷襲京兆,斬殺都元帥完顏婁室的那支騎兵?

如果因爲自己的大意讓這支騎兵漏網,四王子追查起來,恐怕自己小命難保。

想了想,完顏沒力又下令道:“傳我的命令,鳳翔府各地再增加一倍的探子,並懸賞三千貫尋找這支宋軍騎兵的下落。”

……….

麟遊縣是關中著名的風水寶地,東障童山、西臨鳳凰山,兩座山脈像鳳凰的兩隻翅膀將麟遊縣環抱其中,這裡青山綠水,風景秀麗,南面又有大片麥田,農業十分發達。

隋朝最著名的仁壽宮就位於童山和鳳凰山之間的天台山上,隋文帝楊堅就駕崩在仁壽宮內。

只是幾百年過去了,曾經壯麗的仁壽宮早已在唐朝毀於洪水,已蕩然無存,只是在天台山仁壽宮的原址上修建了一座軍寨,叫做麒麟寨,最多時有上千士兵駐守。

之所以在山上修軍寨,是因爲山中有多條秘密山路直通百里外的涇源道,只是這些小路十分險要,既不能走糧草大車,也不能走騎兵,所以金兵不感興趣,在麟遊縣也沒有駐紮女真士兵,只駐紮了兩百名投降的漢軍,讓他們維持縣城秩序。

陳慶沒有直接去縣城,而是繞過縣城來到了天台山麒麟寨,軍隊穿過一條長長的山谷,山谷地面平坦,夯得十分結實,這是隋朝的遺蹟,迄今地面寸草不生。

兩邊都是參天大樹,藤蔓茂盛,走了數裡,便來到山谷盡頭,士兵們紛紛下馬,牽着戰馬,趕着牛車,沿着低緩的斜坡盤旋而上,不多時,便到了位於半山腰的麒麟軍寨。

這裡氣候涼爽,夏天最高溫度只有二十度左右,是避暑勝地,但現在是初冬,關中今年秋冬格外潮溼寒冷,麒麟寨也同樣寒氣滲人。

楊樺帶來一名守寨老者,老者跪下磕頭,“小人楊三,參見將軍!”

“老丈不必多禮,請起身說話!”

士兵將老人扶起,老人嘆口氣道:“自從義軍走後,老兒一直擔心金兵會來燒寨,擔心了五六天,沒想到宋軍先來了,萬幸啊!”

“義軍有多少人?爲什麼會離去?”

“義軍有百餘人,首領叫楊果,其實是小老兒的遠房侄子,他聽說劉都統在招募散軍,便帶着弟兄們翻山越嶺去涇州了。”

陳慶心中一動,“從這裡可以去涇州?”

老人指着遠處的高山道:“翻過這條山脈就是涇州,大概有數十里,有好幾條山道。”

陳慶望着遠方霧氣籠罩的山頂,翻山居然可以去涇州,這倒出乎他的想象。

他不露聲色又問道:“以前義軍靠什麼爲生?”

“鄉親們支援一部分,然後在山中打獵,這一帶獵物很多,鹿、山羊、獐子、野豬,關鍵是他們成立的時間也不長,才幾個月,所以糧食不是大問題,只是想謀個前程纔去了涇州。”

“草料呢?”

“他們沒有馬和牲畜,也不需要什麼草料。”

“哦!原來如此,煩請老丈先帶我看看軍寨吧!”

天台山位於鳳凰山脈的半山腰上,形成一片很大的平緩之地,故名天台,這片空地足有數百畝之大,隋朝的仁壽宮便修建在這片空地上,仁壽宮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空地變成高山牧場,十幾戶農民住在這裡,靠養羊爲生。

軍寨只佔半山小平原的一小部分,約四十餘畝,修建了五十多間房屋和練兵場。

在駐兵最多的時候,軍寨內甚至還開了瓦子,也就是商業區,酒館、妓院、腳店、雜貨鋪都有,現在軍寨內已經空無一人。

士兵們在忙碌收拾營房,楊樺帶着數十名士兵出去打獵,同時查看地形。

陳慶站在懸崖邊,極目遠眺,可以看見遠處二十里外的縣城,再向南就是一望無際的麥田。

楊三指着遠處縣城道:“將軍,今天是十一月初二,已經算是入冬了,再過一個月,整個關中就開始下大雪,我們這裡的降雪量很大,道路都被冰雪封鎖了,將軍需要什麼東西,趕緊派人去縣城買回來。”

“什麼時候河水結冰?”

“一般是十一月中旬,但我這裡會早幾天,估計過兩天河面上就會有薄冰了,徹底凍住要到十一月中旬。”

楊元清笑道:“指揮使,要不明天卑職帶幾個弟兄去縣城買點油鹽和燈油吧!”

“還有草料,咱們帶的草料不多,堅持不了幾天。”

“指揮使,買草料的話,恐怕很容易暴露。”

陳慶淡淡道:“咱們不是五十人,是五百騎兵,還帶着幾十輛大車,這一路北上不知被多少人看到了,金兵探子又怎麼可能發現不了?既然咱們選擇了這條路,那就不要抱什麼僥倖,金兵很快就會殺來,咱們必須儘快準備充足。”

楊元清慚愧道:“卑職把問題想得簡單了!”

陳慶笑了笑道:“所以還是我去吧,我還想順便逛逛縣城呢!”

他雖然率軍殺進了京兆城,但那是半夜,天剛亮又離去了,他還真沒有逛過宋朝的城市,令他十分期待。

第759章 敲詐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六十五章 裙帶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1057章 設網第1135章 平江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易第1489章 來賓第1498章 瑞兆第四百五十章 脅迫第1312章 蠟丸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1323章 條件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779章 合兵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1120章 棘手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050章 震怒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1056章 突來第七百四十一章 招供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1467章 實習第1159章 察訪第1131章 調查第一百零四章 反擊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976章 威壓第842章 內訌第1272章 會子第860章 談判(下)第1292章 押司第1319章 喜憂第二百二十二章 火攻第1242章 新生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二百六十三章 壽宴(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使者第1347章 離間(下)第1266章 牛山第963章 新詞第三百一十五章 回師第1149章 北訊第六百零六章 狹路第六百二十二章 算帳第三百九十章 試攻第七百九十一章 驚耗第877章 報復第1330章 編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咸陽第1062章 意外第1168章 嚮導第四百四十六章 契機第772章 西河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四百九十章 途中第十五章 決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第十五章 決戰第754章 覆轍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漏洞第六百九十二章 曹府第975章 內探第1251章 初勝第三百五十九章 婚禮(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追查第994章 捷報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計第1008章 太行(中)第1418章 搬家第821章 趙鼎第1504章 告發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907章 突圍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密第1289章 線索第二百二十三章 路襲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835章 微訪第1150章 清野第一百七十四章 拔寨第1380章 利弊第1054章 狙擊第一百七十章 我詐第1166章 視察第1518章 殿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海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1466章 補救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警報第二百二十八章 迂迴第四百四十五章 面試第五百七十八章 入蜀第1076章 除夕第四百九十一章 傳聞第902章 義軍第1189章 奪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