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談判

bookmark

就甘泉堡兩萬僞齊軍全軍覆滅的同一時刻,被圍困在平涼縣的兩萬宋軍糧食斷絕,都統關師古率軍出城向僞齊軍投降。

郭振隨即率領大軍殺入秦州,疾速向熙河路進軍,而這時,吳嶙的一萬五千軍隊已經撤入仙人關,僞齊軍隨即佔領了鞏州、臨洮府、洮州、河州、積石州等地。

而西夏則在金國的強大壓力下,被迫退出了之前搶佔的德順州,僞齊軍得以順利佔領德順州,至此,除了甘泉堡外,宋軍在大散關以北的土地盡失,消息傳到臨安,滿朝文武震動。

要知道,在一個多月前,朝廷還在慶祝重奪熙河路,可這勝利就像曇花一現,剛剛盛開就凋謝了,着實令天子趙構和朝廷備受打擊。

御書房內,相國張浚痛心疾首,痛訴朱勝非無能,毀掉了得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陛下,微臣再三提醒他,僞齊向關中增兵十五萬,金兵撤退不是放棄鳳翔府和熙河路,僞齊必然會大舉出兵,我們兵力不足,不可貪多分散,必須集中兵力守住熙河路和秦州,待擊敗僞齊軍後再擴張。

但朱勝非根本不聽微臣的勸說,一意孤行,全面出兵,最後導致宋軍被各個擊破,關師古兩萬精銳大軍全軍覆滅,微臣辛辛苦苦打下的局面毀於一旦,令人痛心疾首啊!”

御書房內一片沉默,秦檜嘆口氣道:“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朱宣撫使,從臨安到漢中路途遙遠,他上任路上就走一個多月,敵軍就利用了這個空檔期調兵遣將,完成了部署,等他到了漢中再想應對就已經來不及了,在某種情況下,這確實是一種天意。”

“天意?”

張浚可不認可秦檜替朱勝非的辯解,他對趙構道:“微臣臨走時,賦權給吳階,讓他視情況派兵北上,鞏固大散關的戰果,原本是吳階任命關師古爲熙河路兵馬總管,任命陳慶爲秦州制置使,鳳翔府無險可守,拼兵力我們不是對方的對手。

但朱勝非還在路上,就否定吳階的任命,任命他的心腹去守鳳翔和隴州,貪心不足,又分兵去守平涼府和原州,我們一共纔多少軍隊?把軍隊都分散了,漢中誰來守?巴蜀腹地誰來守?

更要命是他剛上任就下達了一道命令,停止北上軍隊的軍糧供應,讓他們自籌軍糧,陛下,金兵已把糧食收刮一空,讓宋軍士兵自籌糧食,軍隊去哪裡籌糧?軍隊無糧,士氣低迷,一戰即潰,這就是大軍敗亡的根源啊!”

張浚對朱勝非川陝分家的理念非常不認可,沒有四川的錢糧援助,漢中拿什麼去和金兵對抗,根本就支撐不住。

趙構很無奈道:“朱愛卿剛到川陝,確實不瞭解情況,有失誤是難以避免,朕覺現在暫時還不是追責之時,我們該怎麼應對目前川陝的被動局面?”

這時,一直沒有吭聲的呂頤浩緩緩道:“西北的局勢雖然是一片黑暗,但黑暗中還是有一點亮光,秦州制置使陳慶在甘泉堡大敗僞齊軍,全殲兩萬敵人,據說在此之前,他已和西夏軍有數次交手,皆連戰連勝,救回了數萬被擄走的宋朝軍民,至少我們在西北沒有一敗塗地,還有希望。”

趙構眼睛一亮,他只關心丟掉西北的敗績,卻沒有注意到獲勝的一面,居然全殲兩萬敵軍,關師古也不過是兩萬人覆滅,這不是旗鼓相當嗎?

“這個陳慶還真讓朕驚喜啊!”

呂頤浩微微笑道:“是陛下有先見之明,任命他爲秦州制置使,所以他纔不負陛下的期待。”

趙構心中略有安慰,對張浚笑道:“這是張相公有識人之明,這個陳慶用得好!”

張浚見天子並不想追究朱勝非的責任,心中也很無奈,只得躬身道:“陳慶文武雙全,膽識過人,在大散關之戰中就屢立奇功,微臣一直對他寄予很大的希望,這次沒有帶他回臨安,也是希望他在川陝再樹奇功,他果然沒有令微臣失望,在一片黑暗中爲陛下、爲朝廷點燃一支希望之火,這樣的大才應該重用,卑職推薦他升爲都統制。”

秦檜有些不滿道:“陳慶去年才升爲統領,兩個多月前才升爲統制,現在又要升爲都統制,這升官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

副相國趙鼎在一旁淡淡道:“陛下一向賞罰分明,有罪不罰,有功不賞,這可不是陛下的風格!”

呂頤浩也笑道:“其實秦相國說得也有幾分道理,陳慶還很年輕,升官太快對他沒有好處,況且我們只看到了幾封飛鴿傳信,具體很多細節都不知曉,微臣建議最好把情況瞭解清楚,再考慮賞罰。”

趙構點點道:“呂相公說得對,畢竟我們只看到一封簡信快報,對具體情況還不瞭解,是需要把情況瞭解清楚,朕決定再派遣駕部員外郎李願撫諭川陝,調查這次兵敗的實情,有罪就要嚴懲,有功就要重賞,朕賞罰分明,絕不含糊!”

............

這天上午,甘泉堡來了一名郭振派來的使者,陳慶認識,正是平涼知府陶爽,他運氣不錯,無論金國還是僞齊都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依然讓他繼續出任平涼知府。

陳慶請他進大帳坐下,又讓手下上茶,笑道:“我還一直擔心陶使君的命運,以爲會被金兵所害!”

陶爽苦笑一聲道:“平涼府士紳集體替我擔保,他們也需要人穩定局面,金人就沒有動我,這次我勸關師古投降,郭振還認爲我有功!”

“使君爲何要勸關師古投降?”

陶爽冷冷道:“他若不投降,平涼縣幾萬百姓都要餓死,我只管百姓的命運,不會考慮他的名節!”

陳慶點點頭,立場不同,他也不好多說什麼?

“然後郭振讓使君來做什麼?”

“和統制談判,關於張仲熊和一萬四千戰俘。”

陳慶笑了起來,“這不應該來找我吧!應該去漢中找朱勝非談判纔對。”

“統制有所不知,郭振是個很務實的人,他知道找朱勝非未必有用,如果雙方的協議損害統制的利益,統制會放人嗎?肯定不會,所以郭振認爲找朱勝非不如直接找你。”

這倒也是,如果朱勝非只想滿足他的面子,而損害自己的利益,自己肯定不會接受。

當然,陳慶也知道,這樣一來朱勝非必然會更加嫉恨自己,但陳慶已經不在意了。

“陶知府能不能先告訴我,郭振爲何急於談判,而不派軍隊攻打甘泉堡?”

“我聽說談判是完顏昌的意思,好像是西夏皇帝派使者來給完顏昌說了什麼?具體我也不清楚,只是聽說一些小道消息。

原來真正談判的對手是完顏昌,郭振不過是替完顏昌出頭罷了,看樣子完顏昌的意圖也和保川縣有關,陳慶笑道:“那你說說條件?釋放戰俘,我能得到什麼?”

“郭振也會拿宋軍戰俘置換,就是關師古的手下,一比一,但關師古是主動投降,他不可能再回來了。”

陳慶呵呵一笑,“如果關師古回不來,那郭振就得用另外的條件交換張仲熊,或者是郭振根本不在意張仲熊的死活?”

陶爽搖了搖頭,“完顏昌很看重張仲熊,張仲熊肯定要釋放,就看陳統領用什麼條件交換了。”

陳慶沉吟一下道:“我同意一比一交換戰俘,但交換張仲熊,我有兩個條件!”

第1126章 組建第三百七十七章 廷論第1433章 燒眉第三百零一章 漢陽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二百二十章 黑錦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四百四十二章 河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婚禮(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824章 激戰(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決心第927章 鬧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郿縣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1502章 重歸第1307章 撤退第828章 保皇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悔第五百二十九章 北關第七百九十一章 驚耗第六百七十七章 靈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效呂第1451章 質變第二百一十六章 奸細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五百八十四章 博弈(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查第886章 兵訊第1173章 病倒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八十八章 決賽第863章 求情第1253章 溝通第974章 破洛(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安置第四百八十二章 滅任(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煤炭第1278章 偷香第1323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七章 鄭縣第992章 空城第七百零八章 凱旋(上)第1356章 出兵第1292章 押司第836章 嚴懲第三百九十九章 喜訊第838章 藏秘第四十三章 火攻第1158章 貪功第二百六十章 壽宴(二)第1474章 證人第七百零九章 凱旋(下)第三百章 承諾第827章 行刺第1253章 溝通第五百一十一章 建言第1438章 新宮第1253章 溝通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1085章 戰敗第七百四十九章 交換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宮第762章 條件第1107章 義助第968章 全殲第六百八十二章 遭遇第一百九十三章 奪財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四百九十章 途中第六百二十一章 重用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將第三百七十五章 煤炭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綁架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夜報第1475章 送功第1154章 衝突(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解權第1436章 抓捕第二百五十六章 微變第1376章 交接第1433章 燒眉第962章 底線第1389章 投誠第1445章 借刀第820章 試刀第1244章 棋子第1433章 燒眉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醒第1105章 訴苦第三百三十一章 絕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江陵(下)第1167章 詢疑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鎖(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