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迂迴

bookmark

西夏軍營大火一直燒到次日才徹底熄滅,兩萬頂大帳被燒燬,三千多名士兵和近萬匹戰馬沒有逃出來,喪身火海,還有大量糧草軍資來不及搬走,全部被大火燒燬。

中午時分,大火滅了,十幾里長的大營被燒成了一片白地,四周的營柵也被燒成焦炭,有了倒伏,有的還黑漆漆地矗立在泥土裡,

空氣中瀰漫着屍體的焦臭,隨處可見燒成黑炭的屍體,已分不清是人還是戰馬。

在大營外的曠野裡,一隊隊西夏士兵垂頭喪氣,被宋軍押解着前往甘泉堡。

昨晚一場夜間追殺,西夏士兵被殺六千餘人,被俘約八千人,這也是因爲夜裡視線不好,還是被大量西夏士兵跑掉了,另外還有數千外圍巡哨士兵也得到全身而退,撤回了保川縣。

儘管如此,李良輔帶來的七萬大軍在一場場激戰中被宋軍殲滅了大半,最終撤回保川縣西夏士兵不足兩萬人。

當然,陳慶在和完顏昌的交換中嚐到了甜頭,這八千戰俘足以讓他好好敲詐西夏一筆。

.......

商州,一支兩萬人的金兵正疾速南下,爲首主將正是金兵西路軍元帥完顏撒離喝,他的漢中方案得到都元帥完顏昌的批准,便立刻開始實施。

兩萬金兵已經過了上洛縣,沿着另一條崎嶇狹窄的官道直線向南,這邊屬於秦嶺餘脈,和伏牛山的交界,這一帶叫做鶻嶺,山巒衆多,但也並不是難以逾越的大山,有很多河流穿山而過,使得山體比較破碎。

雖然可以走戰馬,但不像商洛道可以走輜重大車,這條道走不了輜重大車,兩萬金兵便步行,讓戰馬以及上萬只騾驢馱運糧草等物資。

這其實是一條通往漢中東線道路的捷徑,儘管很難走,但只要不攜帶輜重,兩萬金兵還是能沿着甲水穿過鶻嶺,抵達漢水。

進出漢中不光有南北向的川陝通道,還有西面前往熙河路的秦鳳道,也就是北仙人關通道,另外從襄陽沿着漢水西進,也能從東面進入漢中,這就是東路的漢水通道。

完顏撒離喝打的就是這個主意,迂迴千里,走漢水通道殺宋軍一個措手不及,進入漢中。

這個迂迴戰略有幾個關鍵節點,一個是上津縣,奪取上津縣,漢水通道的大門就打開了,他們就能騎馬在平坦的官道上向漢中疾奔,加快速度。

第二個關鍵節點是西城縣,西城縣是金州州治,屬於漢中,頗有錢糧,奪取西城縣就意味着他們能及時得到糧草補給。

第三個關鍵節點是饒風關,漢中的核心是興元府南鄭縣,西軍的後勤重地以及川陝宣撫司官衙都在這裡,而饒風關就是興元府以及南鄭縣的東大門。

一旦奪取饒風關,南鄭縣就唾手可得了,所以饒風關也是這次完顏撒離喝漢中策略中最重要的一個節點。

完顏撒離喝現在的目標,就是奪取第一個節點,上津縣。

上津縣只是一座山區小縣,緊靠漢水支流甲水,人口只有幾千人,這天清晨,上津縣的守城士卒和往常一樣開啓城門,等候在城外的農民紛紛進城賣菜,氣氛十分祥和,這裡遠離關中,也沒有戰爭之憂,大家都彷彿生活在一座世外桃源內。

兩名開城門的士卒打了個哈欠,準備回去再眯一會兒,就在這時,城外忽然出現一陣騷亂,無數百姓在拼命奔逃。

兩名士卒向北面望去,頓時呆住了,只見一支金兵浩浩蕩蕩從北面殺來。

.........

吳階着實鬱悶,他以爲朱勝非緊急召自己來南鄭有什麼大事,原來竟是要調自己去巴蜀剿匪,這讓吳階一時間無言以對。

吳階從宣撫使司官衙走出來,他有點茫然,朱勝非是川陝宣撫使,他確實有權力調任自己,但如果是一兩個月前他去巴蜀剿匪也沒有什麼,可是現在......十萬僞齊軍屯兵渭河南岸,隨時可以攻打大散關,在這個節骨眼上調自己去巴蜀剿匪,讓傅選出任大散關主將,這合適嗎?

更讓吳階心中憤懣的是,去巴蜀剿匪竟然沒有一兵一卒,讓自己去巴蜀招募兩萬人,實際上就是變相剝奪了自己的軍權,而把軍權交給傅選。

吳階在大街上沉思了片刻,隨即催馬向興元府府衙而去。

“喲!是哪陣風把老吳吹到我這裡來了?”知府劉子羽大笑着迎了出來。

吳階苦笑一聲道:“這陣風太大了,你這裡只是路過,馬上就把我吹去巴蜀。”

劉子羽微微一怔,“晉卿老弟這話從何說起?”

“進去說吧!口渴了,先給我倒碗涼茶來。”

劉子羽連忙把吳階請進內堂坐下,又讓隨從上茶,片刻,兩名隨從送茶進來。

щщщ◆ тtκan◆ ¢〇 吳階喝了幾口涼茶,這才嘆口氣,把今天和朱勝非見面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

劉子羽頓時大驚失色,在這個關鍵時刻,朱勝非竟然把吳階軍權剝奪了,讓傅選去守大散關,那個混蛋可是有通金的嫌疑啊!

“他這是幹什麼?你究竟哪裡得罪他了?”

吳階沉吟一下道:“估計和前段時間商議成立軍情所之事有關係。”

朱勝非要效仿張浚成立軍情所,要時時刻刻掌握軍情動向,指揮前敵作戰,朱勝非是宣撫使,他提這個要求無可厚非,吳階也完全同意。

但在軍權的細節問題上,他們出現了巨大分歧,那就是朱勝非不肯放權,前敵指揮權必須由他掌握,所有的部署作戰決策必須經過他的同意。

朱勝非的要求過份嗎?在宋朝,這個要求一點都不過份,文官掌握軍權就是這個意思,武將只負責在戰場上打仗,但具體怎麼打?野戰還是攻城戰,還有需要調動多少兵力等等都是文官來決定。

打個比方,假如某天大散關守不住了,吳階急着要調仙人關的軍隊來支援,對不起,吳階必須先打報告申請,等朱勝非批准同意以後,仙人關的軍隊才能動,假如援軍來得太晚,大散關已被攻佔,那責任也是吳階的,和朱勝非沒有關係。

張浚剛開始也是這樣,富平之戰完全就是由他決策並指揮部署的,根本不聽將領們的勸說,導致最後慘敗,二十萬軍隊被擊潰,傷亡過半。

張浚也是吃了這個大虧以後,才勉強把戰時指揮權力移交給吳階。

而朱勝非現在還沒有吃大虧呢!他怎麼可能讓權?

所以他一口否決了移交戰時指揮權這種看似荒唐的做法,他要求吳階時刻派人騎快馬來南鄭縣向自己請示彙報,然後由自己來決定怎麼打仗,怎麼調兵。

吳階當然也知道朱勝非不是張浚,不可能再按照張浚那一套來實施,他便提出了三個條件,第一,希望朱勝非在戰時坐鎮大散關;

第二,如果朱勝非實在不肯坐鎮大散關也可以,軍情所設在大散關,然後通過信鷹往來。

第三,請朱勝非給予自己一定的戰時緊急處置權。

這三個條件朱勝非全部否決,也導致了建立軍情所之事不歡而散,令朱勝非惱火萬分。

劉子羽嘆口氣道:“這個朱勝非在朝廷就是出了名的心胸狹窄,剛愎自用,他怎麼可能接受你的條件?你還是先答應他吧!總比被剝奪軍權去巴蜀賦閒要好。”

吳階搖搖頭,“若答應他,我就要成爲丟失大散關的罪人了,我寧可賦閒,也不擔這個罪責!”

就在這時,外面有隨從疾奔而來,在堂下稟報道:“宣撫使請劉知府立刻去宣撫使官衙,有急事相商,如果吳都統在這裡,也請一併前往!”

第1289章 線索第四章 競技第四百三十五章 狄道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談判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四百七十章 糧盡第四百五十七章 收網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1431章 借錢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海戰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伊吾第1261章 宣戰第842章 內訌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機密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1151章 招才第七百五十一章 入城第1436章 抓捕第三百九十章 試攻第1339章 房產第1503章 密謀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徒第1236章 開導第898章 赤塘(上)第1321章 分財第1334章 勞力第957章 廷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770章 霍邑第1398章 突圍第1182章 交代第770章 霍邑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點第五百一十一章 建言第1447章 秘議第三百三十九章 仙圖第四百一十四章 礦山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下)第874章 當塗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三十八章 首戰(下)第1058章 夜襲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1154章 衝突(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1029章 激戰(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四百章 夜襲第1195章 黃雀第四百八十二章 滅任(下)第946章 任務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突破第四十三章 火攻第三百一十章 泄密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911章 變故第870章 促和第1411章 妥協第835章 微訪第822章 重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澠池第1066章 澄清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警報第四百六十一章 坍塌第1102章 僵局第1374章 燕山(下)第1410章 廷議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二百四十四章 孿生第1267章 空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選擇第1519章 遼探第1096章 南瓜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七百零三章 決戰(六)第1442章 效忠第1249章 初談第1396章 營救(中)第1357章 豐州第1399章 丹灞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第951章 黃金第1134章 增兵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第1368章 大興(二)第847章 海船第990章 情報第1380章 利弊第777章 方案第1350章 兵變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1137章 詭異第1412章 寒心第三百七十章 態度第四十七章 攻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毒計第964章 反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