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箭

bookmark

發生在紹興二年六月間的幾件大事可謂波瀾起伏,牢牢鎖住了天下人的眼球,一是金兵從漢水攻進了漢中,消息傳開,頓時讓天下人都擔心四川能否保得住?

但形勢纔過去十天就出現了逆轉,金兵又被統制陳慶率軍趕出了漢中,不等衆人放下漢中之事。

緊接着,另一個消息又震驚了天下,陳慶率軍攻佔了京兆,俘虜僞齊國坐鎮西北的秦王劉益以及鎮西元帥郭振。

這無疑是一個嚴重的政治事件,對於金國和僞齊國威望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完顏兀朮上書痛斥完顏昌和完顏撒離喝的陝西策略,放棄了金兵強大的戰鬥力,效仿宋軍的千里迂迴,最後狼狽撤軍,令天下恥笑。

金國皇帝完顏晟當即下旨罷免完顏撒離喝的西路軍元帥之職,同時完顏昌不再兼管陝西經略,重新任命完顏兀朮爲陝西六路經略使、都元帥,率軍五萬進入關中,重新實施川陝戰略。

發生在漢中和關中的一連串重大消息也通過欽差李願的八百里加急快報傳到了臨安,與此同時,李願也在緊急返回臨安的途中。

一個接一個的消息傳到臨安,臨安朝野乃至民間都被西北的局勢吸引住了,整整十幾天,整個臨安的酒樓、茶館都在談論西北局勢,陳慶這個名字成了家喻戶曉的傳奇將領。

御書房內,官家趙構負手來回踱步,他現在遇到一個難題,朝廷和金國的東線停戰協議下個月就要到期了,到底要不要續簽,他拿不定主意。

從趙構的本意來說,他很想續簽,但朝廷抗金派佔據了上風,紛紛反對續簽停戰協議,要求渡江收復江淮,這顯然是受到西線抗金的鼓舞,趙構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使他不敢輕言和談。

“停戰協議要下個月纔到期,續不續簽看局勢變化以及談判情況再說吧!現在言之過早。”

趙構不想過早下定論,便將趙鼎關於廢止停戰協議的諫議書擱置在一邊,他等於告訴御書房內的幾名相公,現在他不想談這件事。

這時,張浚躬身道:“陛下,丟失漢中,朱勝非責任重大,李願的報告也說得很清楚,朱勝非上任一個多月,沒有協調好將帥關係,熱衷安插心腹,排擠吳階、陳慶等有功將士,廢除了微臣耗時三年才建立的抗金辦法,才導致漢中被金兵輕易攻佔。

他又在關鍵時刻逃離戰場,這不是一個主帥的擔當,陛下,事實證明,朱勝非不適合川陝宣撫使這個職務,微臣懇請陛下換帥。”

旁邊秦檜陰陰笑道:“張相公,打仗是看結果吧!最後的結果是金兵狼狽撤出漢中,這怎麼變成了彈劾朱勝非的理由?我倒覺得這是朱勝非的策略,說他誘敵深入也好,說他唱空城計也好,最後的結果是金兵敗退,說明朱勝非的策略成功了,我倒覺得朱勝非應該褒獎。”

“漢中勝利是吳階和劉子羽堅持抗金的功勞,是陳慶千里支援的結果,朱勝非逃回成都了,最後戰果與他何干?”

“張相公這話就說得很沒有見識了,自古戰果都歸主帥,大將立功也是主帥用人得當,爲何要喧賓奪主?”

“你們二人不要爭了!”

趙構不耐煩地打斷張浚和秦檜的爭論,他對呂頤浩道:“趙相公提出破格升任陳慶爲都統制,呂相公怎麼看?”

呂頤浩很瞭解官家的心思,他這樣問自己,就是不想破格提升陳慶,應該還是和太后在背後反對有關.

呂頤浩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如果陳慶不和太后和解,他就永無出頭之日。

呂頤浩沉吟片刻道:“陳慶既然是陛下任命的秦州制置使,他就應該向陛下彙報秦州的情況,微臣建議召陳慶來臨安述職,陛下和各位相公再好好傾聽他的見解,能否破格提升就有答案了。”

這是一記緩轉,讓贊成者和反對者都有了探討的餘地。

“也好!用加急金牌召他進京述職!”

............

入夜,秦檜回到了自己府中,從年初以來,他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

由於東線簽署了停戰協議,顯得局勢平靜,使朝野都把目光投到了西線,而西線抗金的不斷勝利,導致朝廷抗金派明顯佔據了上風。

當然也使得秦檜這個主和派領袖的日子不好過。

雖然日子難過,但也因爲官家趙構暗中支持,秦檜依然掌握着御史臺和諫院,這算是秦檜最大的本錢了。

回到書房內,秦檜剛坐下,妻子王氏便端來了一盞茶,她把茶盞放在桌上,笑道:“今天薄兒送來一方好硯,在我那裡,我去給老爺拿過來。”

秦檜擺擺手,“我暫時不需要,你自己留着用吧!”

王氏只是借硯臺來談侄兒王薄之事,她見丈夫不上路,只得挑明瞭道:“老爺,薄兒之事你也要上上心吧!”

秦檜搖搖頭,“你那個侄兒只會吃喝玩樂,風流之名太盛,你讓我怎麼上心?”

“但他是皇宮侍衛班直啊!找個機會把他放出去,去州里做個團練,不也挺好嗎?”

秦檜冷笑一聲道:“放出去要主官批准才行,上次我問了楊沂中,人家反問我王薄長什麼樣子,什麼意思?你那個侄子掛了一個班直的名,就從未去皇宮當過值,自己不爭氣,讓我怎麼扶植他?”

“薄兒不至於那麼不堪吧!”王氏有些不以爲然道

“不至於?”

秦檜冷笑道:“當初他和陳慶也差不多吧!現在陳慶要破格提拔爲都統了,王薄卻連個侍衛都當不好,你覺得他還有什麼大用?”

“不會吧!”

王氏驚訝道:“太后可是親口告訴我,她反對提拔陳慶,認爲他資歷不夠,怎麼又要提拔了?”

太后干政一向是宋朝的政治傳統,從最初杜太后逼趙匡胤立皇太弟,到劉娥太后,到高太后,到向太后,哪個又是省油的燈?

韋太后一回到臨安,秦檜便安排妻子王氏去巴結、結交韋太后,或許兩人都有共同的經歷,所以王氏和韋太后關係極好,王氏三天兩頭都要進宮陪聊。

所以秦檜聽到韋太后反對提拔陳慶,他也一點不奇怪,去年金國提出太后換陳慶,最後因反對太激烈而失敗,以至於韋太后不光恨當事者陳慶,更恨背後策劃的主謀呂頤浩。

“太后是什麼時候給你說的?”秦檜連忙追問道。

“就是昨天!”

秦檜點點頭,他明白了,難怪今天官家沒有明確表態,反而問呂頤浩的態度,明顯有些不贊成,原來是太后在後面施壓。

而且官家也不想處置朱勝非,估計也和韋太后有關,韋太后就是朱勝非親自趕赴汴梁接回來的,應該是韋太后在背後給朱勝非求情了。

但這只是表像,秦檜非常瞭解官家趙構,官家骨子裡和自己一樣,都是主和派,現在朝廷主戰派佔據了上風,有點失去了平衡,這種情況下,官家怎麼可能再貶黜同樣是主和派的朱勝非?

現在知政堂內,呂頤浩、趙鼎、張浚都是主戰派,而只有自己一個主和派,這顯然不是官家想要的格局,他一定在考慮換相。

秦檜心中漸漸有點明悟了,他對妻子王氏道:“你明天帶幾色上好綢緞去宮裡做裙子,適當之時,在太后面前提一提呂頤浩準備招陳慶爲孫婿之事。”

秦檜必須要讓韋太后明白,去年呂頤浩堅決反對用陳慶換太后,並非是出於公心,只要韋太后明白這一點,呂頤浩的相位就呆不久了。

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殺第一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二章 七寸第1330章 編制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突破第1014章 換將第1215章 暴露第1251章 初勝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人第1450章 藏身第四百零七章 匪患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獵探第六百七十章 尋船第1257章 昏招第1270章 銀交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城(下)第1156章 宋城第1520章 西使第955章 蹊蹺第1201章 理由第四百一十四章 礦山第905章 疫散第947章 遇險(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1325章 濟助第四百七十章 糧盡第1506章 大戰第1044章 宋城第895章 呂憂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1339章 房產第857章 是他第1412章 寒心第921章 加入第八十九章 新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境第二百四十八章 換策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904章 府谷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1129章 炒房(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1306章 遇襲第1476章 竇晃第1014章 換將第1442章 效忠第1061章 巡視第七百一十三章 合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攻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1172章 使女第1519章 遼探第1179章 南歸第1170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972章 破洛(上)第949章 搜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第1189章 奪島(上)第1006章 升官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二百二十一章 抓捕第858章 機會第1332章 建署第五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949章 搜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策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824章 激戰(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第八十七章 機密第1017章 收編第1209章 夜追第942章 勸諫第三百五十九章 婚禮(中)第1329章 太學第三百六十五章 奇兵(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構架第1427章 建議第五百零一章 防備第1379章 分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隱藏第1281章 買藥第四百零八章 隴西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1341章 授課第866章 澎湖(上)第1275章 禮物第1293章 識破第1407章 述職第一百九十二章 密道第933章 交手(上)第1258章 封館第1134章 增兵第867章 澎湖(下)第六十三章 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