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安民

bookmark

李伯良最終沒有能逃脫,他被宋軍士兵拖到陳慶面前,嚇得癱軟在地上。

“將軍,我也沒有辦法,女真人太狠了,宋人在他們眼中就像豬狗一樣,我也想保民,保不住啊!”

金兵撤退時一路燒殺搶掠,三千多百姓被殺,數百名年輕女子被擄走,無數人家破人亡。

陳慶注視着他冷冷道:“你但凡稍有點血性,就會棄官而走,而不是在金人面前卑躬屈膝,爲了取悅金人,不斷出賣百姓利益,這九天來,你做了多少傷天害理之事,你自己心裡沒數嗎?”

“我是被逼的,將軍,那個賣畜糧的掌櫃出賣了你們,最後是我把他殺掉的,我....我也有功勞啊!”

陳慶上前逼視着他胖臉道:“你知道我什麼一定要殺你嗎?因爲我很清楚,你一定會出賣我!”

李伯良慌忙擺手,“我不會,我向你保證,我絕不會出賣將軍!”

陳慶搖搖頭,目光變得殘酷起來,“我的原則是,寧可錯殺,絕不會放過,況且.....你本來就該死!”

陳慶站起身,一揮手,“推出去,斬!”

“將軍,饒命啊!饒命!”

李伯良被拖了出去,一路哭喊,最終被宋軍士兵摁在地上砍掉了腦袋,人頭懸掛在縣衙上,還是有無數百姓跑來用石頭砸他的首級,將他恨之入骨。

這些天,李伯良帶着一羣漢軍士兵挨家挨戶去搜年輕女子,進獻給女真士兵糟蹋,這些女子又繼續被漢軍士兵糟蹋,最後上吊、跳井死了一半。

至於收刮豬羊更是不計其數,還有一個多月就是新年,百姓們準備過年的肉食幾乎都被他搶光,獻給金兵揮霍。

陳慶不僅殺了縣令李伯良,同時還殺了縣尉閔武以及李伯良的幕僚杜璡,同時任命前寶雞主簿韋清爲臨時縣令,並搭棚熬粥,賑濟大雪中斷糧的難民。

韋清出身京兆韋氏家族,不過他是庶出,宣和六年進士,授寶雞縣主簿之職,建炎三年,完顏婁室率大軍殺入關中,先後攻佔京兆府和鳳翔府,韋清帶着妻兒老母棄官逃到麟遊縣,開了一傢俬塾養家餬口。

這次是韋清主動挺身而出,幫助陳慶重建縣城秩序,他在麟遊縣生活了一年多,對麟遊縣的情況非常瞭解。

縣衙內,韋清給陳慶倒了一盞熱茶。

“指揮使,現在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百姓尤其是難民的吃飯、居住問題,住在街上的難民都被大雪掩埋了,昨天晚上就凍死了七十多人,很多人家都斷糧了。”

“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其實辦法很簡單,就是籌備錢糧,目前縣倉庫有糧食七百六十石,銅錢三百五十貫,還差得遠,還得從其他渠道籌錢籌糧。”

“需要糧食我能理解,爲什麼還要籌錢?”陳慶不解地問道。

“指揮使,解決難民住宿最好的辦法還是幫他們租房居住,其實縣城內很多人家都有空房間,只是不願白白拿出來。

現在房租非常便宜,一個月只要五十文銅錢就能租到一間屋子了,一貫錢可以租一年半,但就算五十文錢大部分難民人家都拿不出,只能露宿街頭,所以必須由官府籌錢。”

陳慶想了想道:“軍隊手中還有兩千多兩白銀,都是從金兵手中繳獲的,如果再抄李伯良和閔武的家,估計還能搞到幾千貫錢,應該可以解決租金不足了吧!”

韋清大喜,白銀可是硬通貨,一兩白銀可以兌五貫錢,“指揮使,光銀子就足夠了!”

“但白銀我只能給你一半,我留一半準備用來招兵,倒是可以把李伯良和閔武的家產全部充公,包括糧食,李伯良倉庫內的糧食就超過了五百石,他在縣裡還有一座小田莊,我估計還藏有錢糧。”

韋清猛地想起一事,一拍桌子道:“指揮使說得對,他之前強徵了三千石糧食,說是給金兵軍糧,但最後金兵只耗用了兩三百石,其他糧食在哪裡去了?

我問過縣吏,縣倉庫的糧食一直就沒有動過,所以我敢肯定,剩下大部分糧食一定被他和閔武貪污了。”

陳慶冷冷道:“只要糧食還在,哪怕掘地三尺,也要給它挖出來!”

........

軍隊開始行動起來,查抄了李伯良和閔武的家,連同李伯良在城外的一座幾百畝地的田莊,由都頭鄭平率三十名騎兵前去抄查。

與此同時,在縣城門處,應募宋軍的青壯排成了長隊。

陳慶騎馬來到了城門處,遠遠聽見楊元清大喊:“參加我們軍隊,不要想着當兵吃糧混俸祿,我們的軍隊是要和金兵血戰,是要保家衛國,隨時會犧牲在戰場,每個人都考慮清楚了。”

一些排隊的青壯離去了,但大部分青壯男子依舊沒有離去。

這時,一名身材高大強壯的年輕男子抱拳道:“在下鹿貴,華州渭南縣人,原是涇源軍的一名伍長,富平兵敗後,我逃回家中,不料父母妻兒都被金兵所殺,房子也被燒成白地,我一心要爲家人報仇,懇請將軍收錄!”

陳慶和楊元清商量過,這次招募新兵以散卒優先,尤其西軍士兵都普遍訓練有素,十分善戰,陳慶是張浚親自任命的營指揮使,專門給了他一千人的編制,只要兵力達到一千人,他們的騰挪餘地就大得多了。

楊元清點點頭,問道:“可會騎馬射箭?”

“卑職會騎馬,會步弓!”

西軍士兵大多會騎馬,這倒是事實,楊元清一指地上的石鎖,“將它雙手舉過頭頂,舉三次!”

鹿貴上前抓住六十斤重的石鎖,大喊一聲,高高舉過了頭頂,一連舉了三次。

六十斤的石鎖一般身強力壯的男子都能舉起,這裡主要測試身上有沒有帶傷。

“你被錄用了,去帳篷內登記吧!”

鹿貴大喜,連忙抱拳行一禮,到後面大帳內登記去了。

這時,楊元清看見了陳慶,讓楊樺代替自己,他笑着走上前,“我還以爲指揮使在縣衙呢!”

陳慶翻身下馬,把繮繩仍給身後的趙小乙,笑道:“雜事都交給韋縣君了,我還是更關心招兵,情況如何了?”

“還不錯,從上午到現在已經招募了三百餘人,基本上都是散兵,也幸虧有那麼多難民,光靠麟遊縣,散兵不多。”

“安家錢給了嗎?”

楊元清點點頭,“按照指揮使的吩咐,每人給三兩碎銀子,讓他們安頓好家小。”

三兩銀子可不是小錢,靖康以後,爲了南逃,豪門富商都在甩賣房產土地,大量兌換金銀,導致金銀價格暴漲,最高時,一兩白銀可以換十幾貫錢,現在雖然有所下降,但一兩白銀依舊能兌換五貫宣和銅錢。

宣和年間發行紙幣會子已經成爲廢紙,陝西路發行的鐵錢也貶值厲害,一文銅錢可以兌五文鐵錢,以至於很多店鋪都不收鐵錢,只認銅錢。

三兩銀子可以兌換十五貫銅錢,一萬五千文錢,夠普通人家用幾年了,這也是陳慶一直以來的理念,只有厚待手下,在關鍵時刻,他們才能賣命和敵軍血戰。

這時,楊元清想到一事,對陳慶道:“早上招募的事情,好幾個應募士兵都提到縣城內有一家箭館,聽說館主是一個專門教射箭的禁軍教頭。”

後面趙小乙脫口而出,“徐神槍!”

“你知道?”陳慶回頭望着他。

趙小乙撓撓頭,上面大將說話,他不敢隨便插嘴,他不好意思道:“其實麟遊縣人都知道,徐神槍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靖康後回家鄉開了一家箭館,對了,劉五也在他的箭館裡學過步弓。”

陳慶啞然失笑,‘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一個很唬人的名頭。

“他叫什麼名字?”

“叫做徐寧!”

陳慶一怔,《水滸傳》中有個金槍將徐寧,和此人有關係嗎?

不過《水滸傳》中的金槍將徐寧在征討方臘時陣亡,會不會這位神槍徐寧就是金槍將徐寧的原型?

但不管怎麼說,他想練習騎射,最好有一位名師指點。

陳慶頗有幾分興趣,便微微笑道:“那就去看一看!”

第1323章 條件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880章 架空第六百七十一章 莊園第1113章 截江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907章 突圍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宮第1196章 交換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一百三十章 東進第1378章 人選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第1346章 離間(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博弈(六)第1417章 嫡次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十九章 軍寨第八十三章 競跑第1122章 廷議(上)第二百六十章 壽宴(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博弈(三)第十六章 鵲起第三百九十一章 提議第五百一十章 手諭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機第1244章 棋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七十六章 後勤第1461章 收穫第1369章 大興(三)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目標第1411章 妥協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一百零四章 反擊第1116章 江夏第1127章 談成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遺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內訌第一百七十七章 絕路第961章 提醒第1292章 押司第三百零五章 瘟疫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示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第1186章 交代第六百九十五章 雪擊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1133章 求援第四百六十六章 俘獲第835章 微訪第三百零一章 漢陽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招供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1223章 歷城第六百二十章 消息第895章 呂憂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1119章 襄陽第四十八章 蔣幹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970章 洛水第843章 抓捕第1450章 藏身第793章 談判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負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第六十章 報功第五百三十章 探子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外第1043章 認慫第878章 溯源第三百二十四章 決戰(上)第914章 入城第六百七十一章 莊園第二百零四章 試攻第1115章 合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夜襲第1436章 抓捕第1174章 小梅第1484章 攻奪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願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夜殺第七百一十章 內閣第1235章 談判第1513章 廣南第1138章 真相第1434章 暗示第898章 赤塘(上)第1115章 合謀第一百二十章 楊柳第1053章 炒房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十五章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