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上任

bookmark

張明中一隻象牙椅上坐下道:“我們決定配合金兵發動中線進攻,進攻襄陽荊州一線,我們天子希望大王也在洞庭湖發動攻勢,牽制宋軍,使宋軍無法全力防禦荊州。”

說着張明中取出一份天子的親筆信交給楊幺,楊幺看了看又把信遞給了黃誠。

楊幺極爲精明,他眼珠轉了幾圈,試探着對張明中笑道:“這次你來得很巧,正好陳慶出任嶽州知事,還帶來一支精銳西軍,我想知道,你們發動中線進攻,是不是和陳慶有關係?”

張明中遲疑一下道:“我們知道最近宋廷的人員調動,我們發動中線進攻其實也是針對最近一連串的局勢變化,其實更多是因爲宋軍在東線的失利,導致他們把主力軍隊防守在長江一線,而無暇顧及中線,這個時候正是中線薄弱之時,是一個機會,所以我們才決定發動中線攻勢,和具體某個人沒有關係。”

黃誠看完信,向楊幺點點頭,表示對方的理由可信,可以合作。

楊幺苦笑道:“其實我們已經和宋軍開戰了,就在幾天前,我們一萬多軍隊在華容縣大敗,陳慶實在殘酷,竟然把我的軍隊斬盡殺絕,投降的士兵也全部殺死,一個不留,還在洞庭湖北岸用陣亡士兵人頭構築京觀,簡直殘暴之極。”

張明中點點頭,“他就是以殘暴出名,在西北每戰必殺絕戰俘,被稱爲人魔,以至於齊國幼童聽到他的名字不敢夜啼,其兇殘可見一斑,聽說他被調離西北,陝西路的將士敲鑼打鼓歡慶。”

楊幺聽得目瞪口呆,半晌道:“可是他現在來對付我們了。”

“大王有天下無敵的水軍,何必擔心西北旱狼?”

這個馬屁拍得不錯,楊幺心中大悅,“說得好,我不敢和他在陸地較量,但他若敢下水,我保證送他去見龍王。”

張明中一路辛苦,楊幺派人送他下去休息,他又和黃誠商議道:“我覺得齊國和我們合作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我把陳慶牽制在洞庭湖,能不能牽制住是一回事,但既然齊國有求於我們,那我們是不是該向齊國提一點要求,比如他們一直不肯給我們的火油。”

黃誠笑點點頭,“這個要求我認爲可以提!”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在殿外稟報,“啓稟大王,湖口有急報!”

“帶上來!”

片刻,一名報信士兵進殿稟報,“宋軍戰船隊約兩百餘艘經過長江湖口,聲勢浩大,弟兄們兵力太少,無法應戰!”

楊幺愣住了,宋軍的長江水軍在江州鄱陽湖,只有幾十艘戰船,什麼時候又冒出兩百艘戰船?

.........

陳慶軍隊已經返回江陵府,華容縣的一萬石糧食也通過繳獲的船隻沿着華容水進入長江,送至江陵府,這時,朝廷已將泉州調集過來的近兩百艘戰船送到江州,交給湖廣宣撫使李綱。

李綱接到了王彥的請求,立刻派出船隊趕赴江陵,護衛陳慶的軍隊前往嶽州巴陵縣。

其實主要是通過二十里寬的洞庭湖湖口,也叫荊江口,防止埋伏在湖口內的水賊進行狼羣式進攻。

有了戰船的護衛,陳慶的船隊順利通過湖口,甚至包括騎兵也上船過了湖口,湖口內的賊兵不敢輕舉妄動,不到一個時辰,船隊便通過湖口,使楊幺的空江之計落空。

至於護送呂繡一行回臨安,陳慶沒有動用水軍戰船,他們繳獲了幾艘千石戰船,陳慶派三百士兵乘坐五艘戰船,又從王彥交給他的三千嶽州軍中挑選了一批操船手,駕駛五艘戰船護衛着呂繡一行的船隻返回臨安。

只要離開洞庭湖一帶,路上就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僞齊國沒有水軍,雖然潤州一帶局勢緊張,但他們會提前在蕪湖進入溧水,直接沿着溧水前往太湖,就不用繞遠路走江南運河了。

實際上,現在幾乎所有的商船都走這條線,避開大軍壓境的潤州,商船直接進入西太湖,想去蘇州、常州都很方便,如果想去臨安則橫穿太湖到湖州,再走官塘河就到臨安了,比走江南運河至少節約五天的時間。

至於呂繡回臨安後如何籌備婚事,那是後話,現在不必細述。

巴陵縣就是今天的岳陽,在宋朝是一座大縣,縣城城牆在建炎四年因爲鐘相、楊幺造反而重建,新建的城牆高大堅固,才使得幾個月前賊軍沒有能攻破巴陵縣。

這次陳慶出任嶽、鄂鎮撫使兼嶽州知事,他任務是前者而不是後者,不是讓他來治理地方、安撫民生,而是讓他來剿滅洞庭水賊,出任知事也是爲了更好的集中資源給軍隊,至於恢復民生,那是剿滅匪患以後的事情了。

城內有很大一座軍營,可以容納兩萬人,陳慶安排軍隊入軍營住下,又將錢糧物資搬進城內,包括從華容縣轉移過來的一萬石糧食,也一併運入倉庫。

嶽州通判叫做晏筠,是北宋著名詞人,相國晏殊的孫子,年約四十餘歲,進士出身,在官場也混了近二十年。

“都統有所不知,巴陵縣在建炎四年曾被楊幺攻陷過,在城內大肆擄掠,城內百姓損失慘重,後來很多百姓都逃走了,原本近二十萬人的大城,現在只剩下三萬餘人。”

陳慶點點頭,“難怪我感覺城內很空曠,人口稀少,那這樣的話,空房子應該很多吧!”

“當然多,一大半房子都是空着的。”

“是這樣,我帶來很多隨軍家屬,他們也需要住房,目前是住在帳篷,但畢竟不是長遠之計,我就想知道,官府有沒有區分有主房子和無主房子?”

“這個....官府沒有區分過,不過我們有個小訣竅可區分出來。”

“什麼小訣竅?”

晏筠笑了笑道:“很多人只是出去避難,但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家園,他們總會回來看一看,拔掉門前和院子裡雜草,所以如果發現一座房子院子裡和門前長滿雜草,說明這戶人家十有八九不回來了。”

陳慶點點頭笑道:“原來如此,我受教了,另外城內百姓糧食情況如何?”

晏筠搖搖頭,“情況很不好,今年夏糧都被水賊搶走了,城內百姓這幾個月一直靠官府賑濟,接下來還不知該怎麼辦呢!”

陳慶想了想,現在是八月底了,種什麼都來不及了,他又問道:“秋天有糧食可以收嗎?”

“東面有八千畝稻子,是我們搶種的,大家就指望這點稻米了,如果水賊再來搶走,問題就嚴重了。”

陳慶淡淡道:“他們不敢再來了,不僅如此,我們還會反搶他們的糧食,除非他們把糧食種在湖中,既然我來了,那局勢一定要扭轉過來!”

晏筠臉上露出一絲寬慰的笑容,“這一天我們盼望太久了。”

第1405章 事件第四百四十四章 官衙第1247章 危言第1511章 圍城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1053章 炒房第六百六十八章 清除第三百二十八章 內訌第1170章 請罪第1381章 奇人第五百零四章 平涼(上)第1093章 處理第908章 滅亡第1284章 追查第783章 地氣第十九章 軍寨第五百一十九章 截殺第六百五十九章 強募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1005章 原因第876章 輿論第三百八十三章 春耕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待第1103章 出路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攻第1126章 組建第1481章 序幕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待第1312章 蠟丸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876章 輿論第四百三十二章 拖戰第1259章 勢危第1359章 準備第1021章 救嶽(中)第1297章 警訊第1359章 準備第八十六章 舞弊第五百五十五章 東征第1219章 意外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828章 保皇第911章 變故第1164章 耳順第1226章 棒喝第1071章 建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1230章 嫌疑第1075章 北商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415章 聚心第778章 攻心第838章 藏秘第八章 絕境(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失信第一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1288章 任務第七百零五章 分宅第四百零五章 急訊第五百八十章 博弈(二)第895章 呂憂第1446章 傳言第三百四十五章 藉口第七章 絕境(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商第806章 夜爆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推恩第831章 造反第1124章 虛與第1371章 大興(五)第1134章 增兵第六百章 情報第1280章 安撫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命第1204章 水寨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遭遇第六百五十四章 滅口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寵第840章 科舉第1444章 又刺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第760章 血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官司第三百五十六章 冊封第813章 線索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涼(中)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1477章 絕望第四百零一章 集思第919章 掮客第873章 交易第1520章 西使第1174章 小梅第783章 地氣第七十五章 嘴戰第1358章 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