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

bookmark

攻下了武陵縣,自然免不了一番清洗,尤其賊軍首領的家眷,要說不受連累在宋朝是絕不可能的,最低也是一個流放之罪,但這些都是由朝廷來決定。

三日後,陳慶用十首戰船將楊幺以及他手下十三名大將,還有重要賊首的家眷一起押送往臨安。

緊接着,陳慶又派出十隊騎兵,每隊一千人,在洞庭湖周邊地區清剿水賊餘孽,恢復秩序。

此時已經到九月中旬,轉換成陽曆也是十月中旬了,南方秋收已經開始,逃亡外地的百姓也陸陸續續返鄉,參加到喜氣洋洋的秋收之中。

這天下午,幾名從江北趕來的送信兵來到了巴陵縣,帶給陳慶一個悲痛的消息:王彥不幸陣亡。

大帳內,幾名大將心情沉重的站在一旁,陳慶低着頭,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好一會兒,陳慶嘶啞着聲音問道:“老都統是怎麼陣亡,詳細給我說說!”

“回稟都統,王知府率領五千江陵軍駐紮在當陽,他接到襄陽鎮撫使桑仲的緊急求救,說襄陽兵力太少,已經快守不住了,王知府便親自率領五千軍隊趕赴襄陽支援,結果在石樑山被數萬僞齊軍包圍,王知府幾次突圍失敗,身負重傷,因傷勢太重,不幸在石樑山腳下去世,副將李英率領殘軍拼死突圍,李英也不幸陣亡,五千人幾乎全軍覆滅,只逃出不足百人。”

“然後呢?”

“後來宣撫使才知道,襄陽守將孔彥舟已經殺了襄陽鎮撫使桑仲,秘密投降了僞齊,他們利用桑仲的印符誘騙王知府北上,落入了僞齊實現部署的埋伏圈。”

“僞齊軍的主帥是何人?”

“回稟都統,是劉豫封的僞兵部尚書、河南安撫使董先,原本是大宋商州知事,文武雙全,去年投降了劉豫,被劉豫重用,封爲兵部尚書,這次他和潁王劉銘率十萬大軍進攻荊襄。”

陳慶又看了一遍李綱給他的親筆信,問道:“現在宣撫使在哪裡?”

“在荊門軍長林縣和三萬僞齊軍對峙,兵力已不足兩萬,形勢相當不利,宣撫使懇請都統制儘快出兵救援。”

“我知道了,你們先下去休息,我安排稍稍安排一下就出兵。”

這時,王彥的侄子王鐸衝進大帳,哭倒在地上,“懇求都統爲我叔父報仇!”

陳慶扶起他,安慰道:“我們都是八字軍出身,我更是視老都統爲父,他不幸被賊軍所害,我豈能袖手旁觀,放心吧!我一定會讓僞齊軍血債血還。”

陳慶隨即下令三軍裹素舉哀,又召集衆將商議出兵之事。

謀士張曉對陳慶道:“卑職建議都統分兵兩路,水軍去漢陽,騎兵去長林縣。”

“爲什麼這樣安排?”陳慶不解問道。

張曉不慌不忙道:“湖廣宣撫使司官衙在漢陽,那邊有倉庫羣,儲存了大量錢糧物資,僞齊軍豈能不眼紅,他們既然已經奪取襄陽,完全可以順着漢水南下,漢陽就位於漢水入江口,兵力空虛,宣撫使在長林縣和僞齊軍對峙,正是僞齊軍奪取漢陽的機會啊!”

陳慶深以爲然,他沉思片刻對楊元清和張曉道:“我們分兵三路,楊將軍和張司馬率兩千人守巴陵縣,我們家眷都在這裡,巴陵縣不可大意,要防止敵軍圍魏救趙,偷襲巴陵縣。”

楊元清點點頭,“請都統放心,卑職絕不大意!”

陳慶又對鄭平道:“你和牛皋率八千軍隊乘船趕赴漢陽,淩統領率三千水軍留在漢陽協防,老鄭率船隊再返回江陵,作爲我的後勤支援,牛皋則率一百艘車船載三千軍隊沿漢江北上,繞到長林縣的背後,聽我的命令。”

幾名大將起身行禮,“遵令!”

陳慶又道:“我親自率一萬騎兵北上,支援長林縣!”

衆人分頭行動,陳慶又將趙小乙和呼延雷找來。

他抽出一支軍令遞給趙小乙道:“小乙率百名斥候先行,在長林縣一帶打探消息,順便告訴宣撫使,我今天便親自率軍北上,請他放心!”

“卑職遵令!”

趙小乙接了令箭先走了。

陳慶又對呼延雷道:“還是老規矩,你帶二十名特殊探子分頭潛入襄陽,買下一座酒樓作爲情報點,我需要了解襄陽的情況。”

所謂特殊探子,就是指探子中不一定都是年輕男子,裡面有中年人和女子,他們都是從家眷中招募的,專門負責潛入敵後探查情報。

襄陽必然會成爲這次僞齊軍南侵的後勤重地,掌握襄陽的各種情報,對判斷敵軍的動向極其重要。

呼延雷點點頭,他們已經駕輕就熟,經驗十分豐富,基本上不會暴露自己。

.........

當天下午,陳慶和楊再興、劉瓊等大將率一萬騎兵渡過了長江,他們沒有去江陵府,而直接向長林縣殺去。

與此同時,鄭平、牛皋等江陵率領八千軍隊和數百艘戰船浩浩蕩蕩殺向漢陽,保護漢陽後勤重地的安全。

.........

這天上午,一支千餘人的女真騎兵護衛着完顏昌的車輛緩緩進入了襄陽。

僞齊軍進攻荊襄的戰略實際上是完顏昌制定的,是爲了配合東線的停戰和西線的備戰,是三線聯動之一。

金兵在全殲了劉光世的五萬大軍後,實際上就已經在東線掌握了主動權,稍微在江北有點風吹草動,就把宋朝皇帝嚇得半死,竭盡全力佈防長江沿岸。

這樣一來,中部必然兵力空虛,加上楊幺在洞庭湖造反,耗光了湖廣宋軍近一半的兵力,進攻中線的時機便成熟了。

孔彥舟的投降,無疑加快了中部進攻的速度,僞造軍在短短一個月內,便接連拿下了鄧、隨、房、襄、郢四州,又擊敗了王彥的軍隊,導致王彥重傷身亡。

可以說,僞齊軍在中部勢如破竹,進攻十分順利,如果再全殲李綱的湖廣軍,幾乎整個長江以北的荊襄之地都要被僞齊軍拿下,如果齊軍再順着峽州攻入巴蜀,那麼金兵在秦嶺損兵折將完不成的任務,就要被僞齊軍完成了。

也正是到了這個關鍵時刻,完顏昌親自來襄陽督戰,他擔心僞齊軍會在最後一刻功虧一簣。

帥帳內,董先指着旁邊的降將孔彥舟對完顏昌笑道:“啓稟都監軍,這位就是孔彥舟將軍,這次多虧他的鼎力相助,才使我們兵不血刃拿下襄陽重鎮,也正是他的計策,誘引王彥北,才使我們成功殲滅王彥之軍,使王彥這頭猛虎死於戰場。”

孔彥舟年約三十歲左右,長得十分兇悍,他連忙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參見都監軍!”

完顏昌第一眼就比較欣賞此人,不僅外表兇悍,而且看得出很機靈,這一點很重要。

完顏昌坐下道:“我這次趕來襄陽,是擔心你們前期太順利,會產生輕敵的想法,尤其陳慶在湖廣,我估計很快就會參戰。”

董先連忙道:“卑職也擔心陳慶,但他現在應該被楊幺拖住,無暇顧及荊襄的戰役。”

完顏昌搖搖頭,“楊幺一個小小的水賊拖得住陳慶?”

孔彥舟也連忙抱拳道:“卑職也鎮壓過楊幺叛軍,鐘相就死在卑職的手上,他楊幺作戰非常靈活,利用對洞庭湖的熟悉屢屢擊敗宋軍,而且擅長偷襲,加上他們有車船這種水上利器,陳慶想短時間剿滅他,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完顏昌看了他們一眼,淡淡問道:“你們是什麼時候得到的消息?”

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第1051章 苦勸第七百三十九章 線索第771章 軍城第944章 泄密第六百五十五章 奇兵第977章 疑陣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招供第十一章 反戈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1138章 真相第一百零五章 妥協第889章 財源第851章 接觸第五百七十二章 開業第1280章 安撫第1316章 迫撤第六百一十二章 低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解權第1040章 舉報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1168章 嚮導第971章 穿山第1253章 溝通第1127章 談成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770章 霍邑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836章 嚴懲第1234章 查漏第六十章 報功第六百一十四章 違令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柄第一百四十五章 平涼(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郿縣第五百八十三章 博弈(五)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決策第841章 審訊第1141章 誠意第1028章 激戰(上)第973章 破洛(中)第851章 接觸第一百二十五章 偷襲第四百三十七章 往事第1142章 會見第1361章 狹路第796章 巡視第868章 絞殺第四百六十二章 雙戰第1106章 小店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1356章 出兵第852章 夜刺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1005章 原因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806章 夜爆第1261章 宣戰第1318章 追殺(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將計第1172章 使女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四百八十四章 鹽爭(上)第1024章 頹勢第833章 夜動第二百六十九章 生變第1222章 潰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補牢第一百二十三章 敵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攻第1161章 殺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險棋(下)第759章 敲詐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1496章 緊急第1425章 陷阱第1350章 兵變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901章 搶麥第七百三十六章 防禦第二百一十五章 復仇第1084章 對抗第一百零七章 詩集第1042章 配合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964章 反間第1154章 衝突(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火鷂第一百六十章 終南第二十三章 血戰(中)第948章 遇險(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1470章 臨璜第1377章 告狀第三百零一章 漢陽第968章 全殲第二百零一章 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