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

bookmark

玉沙縣百姓的感恩之情着實出乎陳慶的意料,黑豆捐獻了一千石,也是因爲玉沙縣盛產水稻而不產黑豆。

做成肉條的醃肉、風肉足足有十幾萬條之多,全部捐給了軍隊,分文不取,每個士兵都攜帶了十幾條肉乾,還有乾糧、草料和黑豆,光肉乾就有三四十斤。

士兵們也無法再騎馬,只得牽馬而行,次日一早,一萬大軍告別了玉沙縣,選擇一條沿長江的官道,浩浩蕩蕩向漢陽方向殺去........

兩天後,軍隊抵達嘉魚縣,陳慶的軍隊在這裡和鄭平的一萬水軍匯合,鄭平率領一百艘千石車船和二十艘三千石的大船,使陳慶軍隊人數達到了兩萬人,成爲一支力量強大的主力援軍。

一頂大帳內,陳慶指着地圖上的戚口鎮道:“趙小乙的情報上說,僞齊軍的巡視範圍在三十里左右,而這座江邊的戚口鎮距離漢陽約四十里,老鄭的水軍在戚口鎮與我匯合,然後我們再根據情報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都統是想尋找敵軍的漏洞嗎?”

陳慶點點頭,“他們最大的漏洞就是不知道江陵的戰況,所以不能讓他們提前發現我們,只有出其不意地襲擊對方,我們纔有獲勝的希望。”

在嘉魚縣做出定調後,兩萬大軍繼續低調向漢陽方向殺去......

目前,漢陽被七萬僞齊軍團團包圍,漢陽軍有三萬五千人,包括漢陽倉城的五千守軍,主帥正是李綱。

激烈的戰鼓聲中,僞齊軍從三個方向大舉進攻漢陽城,護城河的南北西三面各有一段被泥土填平,使護城河失去了防禦的作用。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箭矢如雨,在空中密集交織,一架攻城梯被掀翻,梯子上二十幾名僞齊軍士兵慘叫着從空中墜落。

在一個角上,數十名僞齊軍奮勇殺上城,城頭上,雙方激戰在一起,兩邊的援軍都源源不斷趕來,形成一場慘烈的城頭爭奪戰,最終宋軍付出了陣亡數百人的慘重代價,將衝上城頭上的敵軍一個個殺死,最後十幾名敵軍被迫跳下城去。

董先在遠處觀戰,這已經是第三次攻城,僞齊軍投入兩萬軍隊,而宋軍投入一萬人,宋軍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打退了敵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這時天色將晚,董先看了看天色,又往戰場上望去,爭奪了整整一天,齊軍始終沒有能佔領城頭,三次攻上城頭都被擊敗,他見士兵已經疲態盡顯,只得下令道:“傳令收兵!”

‘當!當!當!’

收兵的鐘聲敲響,攻城士兵如潮水一般退下,連同受傷的士兵也一併擡走。

整整一天的攻城,僞齊軍傷亡近六千人,宋軍傷亡也達到了三千四百餘人,漢陽城依舊堅固無比,稍事休整後,夜戰即將開始。

..........

幾名斥候騎兵從東面疾奔而來,抵達了戚口鎮,爲首斥候騎兵正是趙小乙,他奉主將陳慶的命令,先一步趕到戰場探查情報。

趙小乙和幾名斥候在戚口鎮等候半天后,陳慶率領一萬騎兵抵達了戚口鎮。

“卑職參見都統!”趙小乙躬身行禮。

陳慶翻身下馬笑道:“辛苦了,漢陽情況如何?”

“回稟都統,漢陽城的攻打基本上處於一種消耗狀態,僞齊軍攻勢很兇猛,但他們攻城的手段並不多,和江陵城一樣,缺乏大型攻城武器,主要是靠攻城梯,目前雙方都傷亡慘重,僞齊軍傷亡近兩萬,宋軍的傷亡也超過一萬人,”

“僞齊軍的水軍呢?”

陳慶最關心的還是僞齊軍的水軍,只要他們有足夠的戰船,將隨時威脅巴陵縣的安全。

“僞齊軍的戰船有一百艘左右,水軍四千人左右,卑職已經打探清楚,僞齊軍的水軍是明州統制徐文投降後得到,徐文駐紮在蕪湖,有六十艘戰船,四千餘人,估計是被高官厚祿誘引才投降了僞齊軍,他們還洗劫了蕪湖縣,罪惡深重。”

陳慶又問道:“他們後來奪取的四十艘戰船,就是宣撫使留給我們四十艘戰船嗎?”

“正是!當時四十艘戰船停泊在漢陽長江邊上,士兵都上岸了,只有少量船伕留守戰船,結果被他們偷襲得手,現在一百艘戰船也停泊在漢陽江邊,不過對方很警惕,四千水軍都在船內,連岸都不上。”

陳慶負手來回踱步,要建立一支水軍是很困難,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用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才能打造出來。

現在所有的戰船都是北宋留下的存貨,包括楊幺水軍的大量船隻,也是從宋軍手中繳獲得來。

陳慶很清楚一旦僞齊軍或者金兵得到一支水軍後的嚴重後果,他們可以隨時殺過長江,侵擾宋朝疆土,殺戮宋朝百姓,搶掠財物,使宋軍不堪疲擾。

這次陳慶率軍救援漢陽的真正目標,並非漢陽,而是僞齊軍的船隊,他必須要將這支船隊徹底消滅。

傍晚時分,鄭平率領一百二十艘戰船也抵達了戚口鎮,陳慶隨即在一艘大船上召集衆將,部署他的出兵計劃。

鄭平手下有一名水軍指揮使,叫做李師宏,他是湖廣水軍將領,年約三十歲,江夏人,有十年的水軍作戰經驗。

陳慶問他道:“現在水軍一般是如何作戰?”

李師宏躬身道:“啓稟都統,水軍作戰也和陸地作戰一樣,講究陣型,陣型部署得當,往往就出現幾艘船圍攻一艘戰船的情況,這樣就佔據上風,在擊沉或者繳獲敵軍一半船隻後,敵軍就得撤退了,一般不會死拼到底。”

“具體的作戰方法呢?”

“也分遠中近三種作戰方式,遠距離作戰,比如相距百步左右都是用弓箭,或者用火藥箭燒對方的船帆,中距離是指三十到五十步左右,用石砲比較多,三十斤重的圓石,擊發出去,五十步以內,能將對方船隻砸穿一個大洞。”

“火器和火油呢?”

“火器和火油的作用都是引火,一般是近距離使用,比如兩船挨在一起,但說老實話,一般用得不多。”

“爲什麼用得不多?”陳慶不解地問道。

李師宏苦笑一聲道:“因爲比較麻煩,船隻挨在一起,被鐵鉤鉤住,其實就和戰場沒有區別了,這時候誰還會用火器?不等你點燃,對方一箭就把你射殺了,沒有意義,還不如衝上去和敵軍激戰,火器在水戰主要用火藥箭。”

鄭平也笑道:“都統,我們雖然用火油球摧毀了楊幺的車船,但在長江中對付戰船水師,火油球還真沒有什麼作用。”

“說說理由!”

“啓稟都統,火油球對付固定不動的船隻是不錯,比如用來攻城的船隻,或者槳輪被漁網纏住的車船,它們動彈不得,一口氣扔幾十個火油球,很快就全面燃燒了。

但航行中的戰船不行,隔着五六十步遠,江面起伏,速度很快,火油球很難擊中對付,運氣不錯,擊中了一顆,但燃燒面積很小,別人用一牀溼漉漉的被褥就解決了。

如果是近距離扔火油球,對方的水軍全殺到你的船上來了,燒燬對方的船隻又有什麼意義,搞不好無法脫鉤,兩艘船一起燒燬,就是李將軍剛纔那句話,船隻挨在一起就和戰場沒有區別了。”

陳慶點點頭,對楊再興、劉璀和劉瓊道:“你們三人各率三千騎兵在外圍遊走,襲擾敵軍,不要正面和敵軍作戰,給我拖延時間,等我和鄭將軍消滅了敵人水軍後,我們再對敵軍發動攻勢!”

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徒第1261章 宣戰第1302章 搶關第七百零九章 凱旋(下)第三十四章 奇石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機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898章 赤塘(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密道第1448章 鼓密第1086章 削藩第936章 異動第783章 地氣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1026章 攔截(下)第1190章 奪島(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1352章 現實第1451章 質變第1375章 逆轉第1201章 理由第1210章 北上第1206章 夜襲第1459章 殺異第1397章 營救(下)第1149章 北訊第1369章 大興(三)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圍城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輪槳第1333章 情商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待第二百六十七章 述職第四百零四章 歸來第六百零九章 斷後第三百二十一章 水戰第857章 是他第六百五十九章 強募第1394章 啓發第1057章 設網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1480章 搜查第七百二十三章 案例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1340章 想法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教誨第三百七十九章 小別第二百五十四章 異議第941章 春暖第893章 老將第六百五十五章 奇兵第六百零六章 狹路第六百六十章 接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上)第1187章 運籌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984章 驅逐第1323章 條件第1283章 報復第四百零五章 急訊第四百八十二章 滅任(下)第1359章 準備第1005章 原因第924章 試探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將第1239章 態度第965章 方案第1267章 空城第1157章 全殲第四百七十章 糧盡第810章 偷襲第四百四十四章 官衙第1197章 軍報第1207章 解惑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負荊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宴第1482章 遭遇第882章 行臺第891章 新官(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燭道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一百二十二章 競技(下)第815章 交換(下)第1181章 考覈第1120章 棘手第五百三十六章 撲朔第三百六十一章 燕爾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九十八章 賭箭(中)第1036章 官窯第904章 府谷第917章 織造第六百六十二章 暗溪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962章 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