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

bookmark

第一次試探進攻,宋軍傷亡一千五百餘人,被燒燬了七架重型攻城梯,兩座浮橋也被燒燬,進攻宋軍狼狽撤退,城頭守軍一片歡呼。

儘管只是試探性進攻,卻敗退得如此狼狽,李綱的臉色也十分難看,他不滿地哼了一聲,轉身返回大營去了。

這時,一名士兵跑到陳慶面前道:“陳都統,宣撫使請你去帥帳!”

陳慶點點頭,對手下道:“你們先回營,注意警戒,我去見見宣撫使!”

衆將行一禮走了,陳慶這纔跟隨士兵前往主營。

帥帳內,李綱心煩意亂地來回踱步,有軍士稟報,“陳都統來了!”

“讓他進來!”

李綱心中嘆口氣,他發現自己對陳慶越來越依賴,這場攻打襄陽之戰,成敗就在陳慶身上了。

片刻,陳慶掀開帳簾走了進來,躬身道:“參見宣撫使!”

李綱擺擺手,很無奈道:“今天這一戰,陳都統怎麼樣?”

“今天的戰況在卑職的意料之中,宋軍表現頑強,但光靠頑強是攻不下襄陽,對方一樣堅韌善戰,依憑着高大堅固的城池和先進的兵器,如果不使用更強大的攻城武器,不可能攻下襄陽城。”

這時,折彥質和解潛也走進了帥帳,他們沒有打擾陳慶和李綱的交談,站在一旁細聽。

“最強大的攻城武器是指什麼?”李綱問道。

陳慶不慌不忙道:“卑職印象最深刻攻城武器就是巢車,它是迄今最強大的攻城武器,就算火油拿它也沒有辦法。”

旁邊解潛忍不住道:“可是這麼寬的護城河,談巢車又有什麼意義?”

陳慶微微一笑,“巢車不一定非要在陸地上行走!”

折彥質立刻醒悟,“陳都統是指船?”

陳慶點了點頭,“如果把船打造成巢船,一樣是攻城利器,我從巴陵縣調了二十艘大船過來,稍作改造,就能用作巢船攻城。”

原本情緒低落的李綱再度情緒飽滿,他捋須笑道:“陳都統需要多少時間改造?”

陳慶豎起三根手指,“卑職需要三天時間!”

“好!三天後,我們將拭目以待。”

陳慶告退走了,李綱問解潛和折彥質道:“陳都統說三天後可以拿下襄陽,你們怎麼看?”

解潛搖搖頭,“巢車並不是萬能的,巢船也一樣,且不說襄陽城牆距離護城河還有一丈遠,士兵必然要衝過一丈長的天橋,只要對方用強大的牀弩封鎖,這一丈長的天橋就很難衝過去,用盾牌也不行,何況對方還有猛火油和火器,卑職並不看好陳都統的巢車之戰。”

“折副使呢?”李綱又轉向折彥質。

折彥質沉吟一下道:“用船來攻城,歷史上戰例不多,這也是因爲很少有城池有像襄陽這樣寬的護城河,之前陳慶在常德府用船攻城成功,這是一個先例,但襄陽和常德縣沒有可比性,一旦襄陽做好充足的準備,用戰船攻城絕非易事。”

“襄陽守軍會猜到我們將使用戰船攻城?”李綱不解問道。

折彥質點點頭,“之前孔彥舟攻打江陵也東施效顰,使用戰船攻城,雖然他失敗了,但至少說明僞齊軍是知道陳慶會使用戰船攻城這一招,襄陽的護城河和江陵相似,董先豈能不防?”

李綱的信心有點不足了,他呆立半晌道:“無論如何,讓陳慶先試一試吧!”

.........

北城頭上,董先帶着衆將觀察擋板後面的情形,宋軍已經露出端倪了,擋板上方出現四根粗大的立柱,董先對衆將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對方要麼是在搭建一座大型眺望臺,要麼是在組裝一座超大型的投石機。”

“如果是超大型投石機,放在南城外不更好一點嗎?”一名大將不解問道。

“那就是你不懂了,你以爲陳慶怎麼攻城?他一定會像攻打常德城一樣,用船隻來攻城。”

說到這,董先一指西方江面的一溜大船道:“那邊有幾十艘三千石大船,如果我沒猜錯,那就是陳慶的攻城武器。”

幾名大將臉色變得凝重起來,都統制王楓道:“元帥,如果對方用戰船攻城,威力不亞於巢車,對方士兵能很輕易地殺上城頭,襄陽城會陷入失守危機,我們必須要有應對之策。”

董先點點頭,“這個問題我早就想到了,之前我沒有把牀弩搬出來,就是爲了留着對付陳慶,不光牀弩,我還要讓他嚐嚐火油球的厲害。

...........

入夜,陳慶來到了北城外的工地上,高高的擋板擋住了他的身影,幾天來這裡一直真忙碌,一千名士兵在這裡晝夜不停挖掘三條地道。

在擋板背後還堆放着數十根粗壯的巨木,甚至還有四根高高的木柱,看起來就像在安裝幾架超級投石機,事實上,這只是一種欺騙戰術而已,爲了陳慶真正的目的,他真正的目的是爲了挖掘一條百丈長的河道,但明着挖掘河道會讓董先一眼看出他的企圖。

所以陳慶先挖掘三條地道,把挖掘河道的工程量完成大半,在最後一夜將三條地道改掘成河道,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敵人就算髮現他的企圖也來不及了。

指揮使王泰上前見禮,“卑職參見都統!”

“挖掘進度如何?”

“回稟都統,已經完成大半了,明天下午三條地道就能挖掘完成!”

“方向準確嗎?”陳慶又問道。

“絕對沒有問題,對準了入城漕河!”

陳慶點點頭,又笑道:“明天把幾根拋竿擱在擋板上,別讓城頭總猜測我們在幹什麼?給他們吃顆定心丸!”

“卑職明白了!”

陳慶又望着遠處的河道,心中暗暗忖道:‘恐怕誰也想不到,把河道裁直纔是破城的關鍵!’

..........

三天時間一轉眼便過去了,北城的士兵已經看到了幾架大型投石機的雛形,他們已經見怪不怪,但士兵們卻沒有注意到,擋板在不知不覺中加高了至少一丈,越過擋板,只能看見遠方的河流。

西大營的主將大帳內,十幾名將領聚集一堂,主將陳慶在做最後的部署。

木匠用木頭做了一個簡易的襄陽城模型,呼延雷在給衆人講述城內的佈局。

前段時間,僞齊軍大舉進攻漢陽時,襄陽沒有了外部威脅,曾經放鬆過一陣子,呼延雷和他的手下應募爲民夫,去城外採石伐木,趁機逃脫了。

“軍營在東南角,和倉城一起佔據了襄陽城的三成面積,軍營內就有上城甬道,一旦城頭敲響警鐘,軍營內的警鐘也會一同敲響,士兵就會直接從軍營上城,城內軍隊大概有三萬人,這支軍隊我見過他們訓練,坦率說要比東京汴梁的禁軍強得多,士氣比較高昂,訓練也很認真,不像東京禁軍整天一副慵懶的模樣。”

呼延雷就是東京汴梁人,少年時候是汴梁街頭混混,後來才進呼延府成爲家丁,所以他對東京的禁軍十分了解。

“說說漕河和水門!”陳慶又提醒道。

呼延雷用木杆指着水門道:“水門高兩丈,寬一丈五尺,有前後兩道水柵門,都是由城頭控制,水門比較寬,如果不是樓船,桅杆也能放下,基本上兩千石的船隻都可以駛入,從水城門出來就是兩條漕河,一條直通東南角的倉城,這條漕河只能軍用,另一條漕河向西走,主要用於民船,水城門處基本上沒有駐軍,城內也沒有船隻,基本上處於一種棄用狀態。”

陳慶點點頭,對衆將道:“今晚四更時分發動進攻,分爲明暗兩條線,我們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定要在天亮前拿下襄陽城。”

第九十七章 賭箭(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二百二十章 黑錦第三百七十二章 激將第六十章 報功第787章 詐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追查第849章 報館第1263章 同行第1428章 驚訊第773章 斬首第四百零五章 急訊第1497章 懷柔第二百一十四章 換俘第二百一十六章 奸細第1417章 嫡次第1370章 大興(四)第1317章 追殺(上)第985章 夜遇第1309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1230章 嫌疑第1472章 順藤第811章 教訓第1140章 擔憂第1357章 豐州第一章 求生第八十三章 競跑第五百零五章 平涼(下)第1288章 任務第1114章 收買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營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091章 獵殺(上)第1176章 抓捕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932章 反擊第五百一十一章 建言第990章 情報第六百四十一章 開價第1369章 大興(三)第1493章 突圍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先禮第1508章 滅金第二百三十三章 漢中第三十五章 奪關第1511章 圍城第1127章 談成第1181章 考覈第772章 西河第893章 老將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第一百五十章 虎穴第1061章 巡視第1480章 搜查第三百五十章 審問第1503章 密謀第784章 內幕第1505章 遭遇第三百二十八章 內訌第1181章 考覈第三百八十三章 春耕第四百五十九章 獵探第1404章 再臨(下)第二十六章 安民第1500章 備戰第1187章 運籌第五百九十三章 博弈(十五)第三十八章 首戰(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六百九十二章 曹府第1479章 兵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城(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堡寨第三百八十章 下廚第三百七十八章 密議第六章 死士第1157章 全殲第二百二十八章 迂迴第1294章 抓捕第一百三十七章 屠場(上)第十章 人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253章 溝通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六十六章 特使第1521章 報泄第一百三十章 東進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1370章 大興(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寵第972章 破洛(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七百四十三章 尺度第1329章 太學第五百一十九章 截殺第五百五十一章 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