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情報

bookmark

陳慶當然明白,經略熙河路最重要的資源是人口,確切說是漢人百姓,這些農奴對西夏人來說,只是異族奴隸,党項人才是西夏國寶貴的資源,所以西夏人不會在意這些農奴的生死。

但對陳慶而言卻恰恰相反,他一點不在意党項人的生死,漢人農奴才是他的寶貴資源,要善待他們,拿出資源來安撫他們,分給他們土地,讓他們穩定下來,成爲河湟地區的自耕農,而不用再住在骯髒破舊的泥屋內。

就在他公開宣佈了分田返糧方案後不久,棚戶區開始敲鑼打鼓,所有百姓都衝出家門歡呼起來,男女老少又蹦又跳,簡直比過年還要歡欣鼓舞。

陳慶的承諾立竿見影,很快,士兵們開始挨家挨戶發放羊皮,每家三張,春寒料峭的夜裡,它們的保暖效果很好,尤其對老人和孩子,簡直就是救命的神物。

陳慶又下令給阿幹縣的百姓也每戶三張羊皮,阿幹縣的百姓大約有兩千戶,一萬餘人,阿幹縣內燒死了兩萬五千名西夏士兵, 已成凶煞之地, 沒有人願意再回去了。

所以陳慶便考慮把他們遷徙到洮河河谷,那邊漢人百姓太少,大片大片土地都荒蕪了,之前已從巴蜀招募了幾千戶百姓, 再加上這兩千戶漢民, 每戶分配一百畝土地依舊沒有問題,再免去十年稅賦, 洮河河谷應該能漸漸發展起來。

陳慶正在巡視阿幹縣百姓的情況, 大部分阿幹縣百姓都被安置在一些空屋和寺院內,只有少數百姓住在帳篷內, 帳篷並不是搭建在大街上,而是搭建城內的幾處空地上。

幾名老者聚在一起曬太陽, 陳慶坐在旁邊的大石上笑問道:“聽口音, 幾位老人家好像不是阿幹縣人?”

“我們是隴州人, 好多年前就來到阿幹縣了。”

“如果回不去阿幹縣,幾位老人家不會遺憾嗎?”陳慶又問道。

幾名老者呵呵笑道:“談不上遺憾, 就算是本縣人也不遺憾, 對我們這些升斗小民來說, 遠離戰爭纔是最重要的。”

“以後可能會把大家安排在洮河河谷,那邊倒是遠離戰爭, 都知道了嗎?”

幾名老者點點頭,“已經給我們宣佈了, 其實住在哪裡都不重要,重要的土地和糧食,尤其官府分配百畝土地,直接免十年稅賦, 這兩條讓人無法拒絕, 我們就害怕陳節度使說話不算話,免了兩年稅賦, 又後悔了,重新開始徵稅了。”

幾名老者都不知道眼前這位年輕將領就是他們口中的陳節度使。

陳慶微微一笑,“陳節度使向來是一諾千金的人,他既然做出了承諾, 就絕不會改變!”

.........

和幾名百姓簡單聊了幾句, 陳慶又繼續向前走,這時,楊再興上前低聲問道:“都統承諾免稅十年,對軍糧會不會有影響?”。

陳慶淡淡一笑, “栽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誰願意來熙河路種地?至於軍糧,不用擔心,我們可以收購他們的糧食,那十萬斤白銀,總要發揮點作用吧!”

楊再興忽然明白主帥的思路了,由衷讚道:“都統果然高明!”

陳慶想了想又道:“臨洮府和蘭州之間有大片牧場,現在被党項人佔據,回頭把他們全部趕回西夏,我準備用這片牧場把洮河谷地西岸置換出來,這樣洮河谷地西岸也能開闢農田,吸引更多的漢人過來種田,五萬軍隊的糧食問題就能解決了,不用再去巴蜀購買糧食。”

“卑職建議這兩天就把阿幹縣百姓送去洮河谷地,聽說那邊土地很肥沃,墾荒會就能直接耕種,還能趕得上種植一季春小麥。”

陳慶點點頭,“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這件事確實不能久拖,我明天就命令軍隊護送他們去狄道縣,具體讓狄道縣官府來安排。”

兩人正說着,有士兵在身後稟報道:“湟州斥候過來了,在軍營等候都統。”

陳慶大喜,他現在最想知道湟州的情況。

.......

前來送信的斥候是呼延雷的手下,目前呼延雷還在湟州,他派這名手下扮做商人,跟隨一支商隊前去狄道縣,斥候又轉道來到蘭州。

陳慶看了一遍呼延雷的信,呼延雷已經查到了那批白銀的下落,就在湟州總管府的地下倉庫內,信中說,任得敬原本有在熙河路建國的打算,沒想到陳慶橫空殺出,令任得敬恨之入骨。

陳慶冷哼一聲,居然想在熙河路建國,就算自己不在熙河路,西夏人會容許他建國?簡直是想當然。

信中又講到了任得敬的兵力分佈,一共兩萬軍隊,全部由任得敬的兄弟兒子掌控,其中湟州有一萬軍,西安州有三千軍,廓州有兩千軍,河州部署了四千軍,還有一千軍隊跟隨任中羣去了銀礦。

這兩萬軍都是僞齊軍的裝備,訓練還算不錯,其中湟州還有五千騎兵,目前任得敬就在湟州,

陳慶看完信,又笑問斥候道:“看你們的情報打探得不錯,呼延將軍在湟州混得還不錯吧!”

斥候點點頭,“確實不錯,呼延將軍買下了一座酒樓,這座酒樓的主人正好是任得敬總管府的法曹參軍,叫做徐沛,是湟州本地大族,急用錢,便就酒樓賣了,呼延將軍又把酒樓還給一半,兩人目前各佔酒樓一半的份子,所以關係很密切,而且呼延將軍幫了他一個大忙。”

“幫他什麼忙?”

“徐沛想送兒子去成都讀書,呼延將軍便幫他找一個關係,就是呂知縣的岳父,他幫忙推薦進府學。”

呂緯的岳父便是成都府通判李迥,這個關係肯定是通過呂緯來找,這樣一來,徐沛不就知道呼延雷身份了嗎?

“這個徐沛知道呼延將軍的身份?”

“沒有直接捅破,但卑職感覺他應該猜到一二了,否則他不會把軍隊部署的情況和白銀下落告訴呼延將軍。”

陳慶點了點頭,這應該是徐氏家族站隊了,爭取到當地豪族,這倒是一件好事!

陳慶忽然想到一事,問道:“你們是怎麼度過黃河的?”

“啓稟都統,卑職出發時,湟州那邊的黃河還沒有完全解凍,還能在冰面上行走,不過現在應該解凍了。”

說到這,斥候從懷中取出厚厚一疊地圖,交給陳慶,“這是呼延將軍搞到了三州地圖和湟州城,是任得敬繪製的,包括湟州、西安州和廓州,非常詳盡,請都統過目。”

陳慶大喜,連忙接過地圖鋪開,裡面果然是兩份地圖,一份是三州地圖,確實詳盡,包括官道、河流、橋樑、森林、麥地、哨卡、驛站、村莊、縣城、軍營等等,一應俱全,是一份非常適合軍用的地圖。

另一幅是湟州城地圖,準確說是湟州城防圖,城牆、城門、官署、軍營、倉庫等等重要建築都標註得清清楚楚。

陳慶沉思片刻又問道:“徐家在湟州有多大勢力?”

第七百三十六章 防禦第1307章 撤退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835章 微訪第1429章 崩潰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五十二章 決戰(下)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994章 捷報第三百九十八章 偷襲第二十九章 警訊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二十五章 重返第1091章 獵殺(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變(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低迷第1470章 臨璜第1134章 增兵第1320章 方案第六百五十章 朝會第1498章 瑞兆第六百九十五章 雪擊第1130章 成交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舊城第840章 科舉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鎖(上)第1371章 大興(五)第1310章 抓夫第914章 入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宴第1451章 質變第1222章 潰敗第二百七十三章 軍報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051章 苦勸第946章 任務第770章 霍邑第三百四十七章 失信第三百二十二章 壓力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1134章 增兵第四百六十章 補牢第七十八章 反擊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1479章 兵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七百四十三章 尺度第962章 底線第1331章 歸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斷路第1141章 誠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線索第1480章 搜查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者第七百九十一章 驚耗第1368章 大興(二)第1337章 否認第二百五十四章 異議第1458章 後路第九十三章 清照(上)第1415章 聚心第758章 絕望第1497章 懷柔第895章 呂憂第1273章 宰豬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六章 死士第一百零二章 對立第1138章 真相第1111章 默契第1265章 絕境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二百四十章 交易第六百九十三章 拉攏第1325章 濟助第五百二十二章 演練第1024章 頹勢第二百九十二章 逃兵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五百五十五章 東征第1248章 任命第二十三章 血戰(中)第1292章 押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爾虞第853章 發酵第七百零四章 處置第900章 党項第三百八十六章 特使第900章 党項第三百八十三章 春耕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幺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1405章 事件第1352章 現實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一百九十四章 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