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

bookmark

陳慶對吐蕃人還抱着強烈的警惕,他接受阿桑的長身跪拜大禮,卻一口回絕了舉行篝火夜宴的邀請。

但這種看似無禮的拒絕邀請非但沒有讓對方生氣,反而讓他們更加敬畏,畢竟宋軍殺氣尤在,連最強大的西海部在宋軍面前都不堪一擊,更不用說他們了。

宋軍強大的拳頭將他們征服,阿桑主動提出,送他兒子去成紀縣讀書,陳慶欣然同意了。

至始至終,陳慶都沒有表現出兄弟般的情誼,而是以一種統治者的姿態俯視阿桑和他的隨從,他可不是來拜訪積石部,而是巡視自己的地盤。

當天下午,陳慶正式任命阿桑爲熙河路積石州團練使、撫遠將軍,任命虞秀明爲積石州通判兼積石縣知縣。

陳慶在積石縣沒有久呆,次日一早,便率領兩千騎兵離開積石縣,返回了西寧州。

陳慶奪取湟州和西寧州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爲了獲得河湟谷地,使自己的軍糧徹底得以保障,當年湟州的十萬斤粗銀也是他志在必得的軍費。

從今年以來,川陝宣撫司的軍俸就已經停止撥付了,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他必須未雨綢繆,防止朝廷用軍俸來卡他的脖子,他可不想成爲第二個吳階,被文官鉗制得幾乎要窒息。

相比積石州的一日遊,陳慶卻把大量時間放在河湟谷地內。

河湟谷地是由三條大河沖積而成,北面的通河,中間的湟水和南面的黃河,面積數萬平方公里,土地肥沃, 灌溉便利, 還有湟水優良運輸條件,歷朝歷代,河湟谷地無論在軍事上和農業上都有着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西海雖然周圍地域廣闊,但它是鹹水湖, 不能灌溉農田, 也不適合人畜飲用,再向西都是高原山地, 生活艱辛, 各族人都向往有淡水有水草的河湟地區。

可以說,誰控制了河湟地區, 誰就控制了周圍方圓千里的各民族,令他們臣服、順從。

所以隋唐以來, 中原王朝就和吐蕃激烈爭奪河湟谷地, 大規模的戰爭一直延續了整個唐王朝。

所謂的不斷會盟, 其實就是想用這種方式逼迫對方承認自己控制河湟的法律地位。

宋朝雖然羸弱,但並不代表它沒有戰略眼光, 伍約之戰後, 吐蕃分裂, 青唐王朝的弱小以及親宋使宋王朝看到了機會,王安石變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就是向西拓邊,控制河湟谷地, 從西線對西夏形成巨大的戰略壓力。

陳慶無疑是幸運的,他擊敗西夏後,面對的河湟西羌和吐蕃勢力,卻是千年來最弱小的時刻, 他便採用了殺一儆百的方式, 利用鹽湖爭執屠戮了西海部落,震懾了其他河湟地區各部落。

他現在的當務之急, 就是抓住這個機會,加快加大河湟谷地的開發,儘快牢牢控制河湟地區。

這天上午,陳慶帶領一隊騎兵來到安隴城, 這裡是通水和湟水的交匯之處, 分佈着一望無際最肥沃的土地。

安隴城是一座小軍城位於湟州東部,距離蘭州不遠,這裡之前一直是西夏控制之地,數萬漢奴被西夏人集中在這裡屯田種糧。

之前陳慶進攻湟州經過這裡, 這裡還是荒無人煙的大片麥田,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處可見白色的帳篷,往往是幾十頂或者上百頂帳篷聚集一起,這其實就是村落的雛形了。

近十一萬百姓離開蘭州城,拖家帶口來到這裡,陳慶的承諾給了他們巨大的誘惑,每戶百畝土地,免稅十年,他們還得到了臨時居住的帳篷,當然可以告別破爛的貧民區,來到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重建家園。

春小麥的種子已經播撒了,百姓們開始結成互助組修建房屋,基本上都是幾個或者十幾個大家族聚集成一個新村落,村落都坐落在一條條小河邊。

陳慶在官道上看見了兩裡外有一片帳篷,大約有八九十頂,還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樹林另一面,一座座草屋已初具雛形,還有一條小河穿村而過,河裡長滿了水草。

陳慶對百餘名親兵笑道:“看看去!”

他們調轉馬頭,下了一條田埂小路,沿着小路向大樹方向走去。

一隊騎兵的到來早驚動了村裡的百姓,十幾名老者迎了出來,爲首老人忽然認出了陳慶,嚇得他連忙跪下,“小民參見節度使大人!”

聽說是節度使,其他老者紛紛跟着跪下。

陳慶笑道:“各位老丈請起,我就是來看看你們,瞭解一下情況!”

“節度使請去帳篷那邊坐吧!”

“我先看看你們造的房屋!”

陳慶翻身下馬,帶着十幾名士兵在大羣老人的簇擁下來到了正在修建的茅屋前,數十名青壯男子紛紛從屋頂下來,站在一旁。

陳慶看了看牆,是用泥土和麥秸混在一起,再用木頭爲骨架,這座茅屋制式延續了幾千年,看起來很簡陋、省錢,實際上也比較保暖,只是不夠美觀,在江南一帶比較容易漏雨,但雨水不多的西北地區,倒也無妨。

而且百姓們都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尤其漢族農民與自然共存的理念比較強烈,比如房屋距離小河都要有一點距離,這也是爲了防止人畜糞便對小河的污染,再比如房屋院子的大門都開在南面,朝陽。

“每家都一樣嗎?”陳慶指了指院落問道。

爲首老者道:“都一樣,我們事先都商量好了,每家每戶都佔地一畝,基本上每戶都是四間屋。”

“什麼時候能全部修好?”

“再過一個月吧!整個村落就形成了。”

陳慶點點頭,又問道:“村落叫什麼名?”

“還沒有名呢!懇請節度使給我們村子起一個名。”

衆人紛紛道:“節度使給我們村子起一個名吧!”

陳慶笑了笑,指着小河道:“這條小河叫做小湯河,估計很多沿河村落都會叫小湯村,這樣肯定不行,我看小河在你們南面轉個彎向東去了,那就叫湯灣村吧!”

衆人大喜,湯灣村這個名字好聽。

幾名老者又把陳慶請到大帳處休息,陳慶在空地上找一條長凳坐下,周圍都圍滿了村民。

“各位有什麼困難嗎?如果能解決,我會盡量給大家解決。”

衆人面面相覷,其實困難太多了,他們一時不知該怎麼提,這時爲首老者道:“要不我先說兩句吧!”

陳慶見老人頗有威望,估計會是村長,他便笑問道:“請問老丈貴姓?”

“不敢當,小人免貴姓陳,陝西路寧州人。”

陳慶呵呵一笑,“咱們是本家啊!陳老丈請說。”

“我們現在最困難就是燃料問題,官府之前說平原上嚴禁砍樹,砍一棵樹要重罰十貫錢,大家都不敢砍樹了,目前只能燒以前留下的麥秸做飯,但我們覺得只要不動樹幹,砍一些樹枝應該沒有問題吧!”

陳慶點點頭,“大家都是陝西路人,都知道樹木稀少的危害,像秦州和鞏州,渭水兩岸還好一點,北面的甘泉堡周圍一棵樹都沒有,還有鞏州中部也一樣,都光禿禿的黃土地,河流很少,真的是生存都困難。

難得河湟谷地這麼富饒,能看到一片片樹林,像江南一樣,所以官員們都希望保護這裡的樹木,大家應該明白,如果樹木沒有了,小湯河就沒有了,我希望所有百姓都愛護樹木,至於燃料,很容易解決,以後大家都燒煤,很快就會供應。”

======

【今天是大年初一,老高可能來不及寫三更,只有兩更,懇請書友們見諒!】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五百九十章 博弈(十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壽宴(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博弈(十一)第1503章 密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堡寨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1373章 燕山(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家眷第1073章 呂逝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平壤第六十三章 兵器第1487章 大定第971章 穿山第757章 困獸(下)第829章 失衡第四百九十八章 談判第五百六十九章 官司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夜報第1223章 歷城第二百五十章 難任第804章 報館第1227章 妥協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負荊第三百五十二章 七寸第993章 破盟第974章 破洛(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第1454章 初談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夜報第五百三十二章 初攻(上)第1519章 遼探第1494章 防疫第六百九十八章 決戰(一)第1164章 耳順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待第六百四十八章 口風第757章 困獸(下)第945章 孟州第三百零五章 瘟疫第1494章 防疫第1487章 大定第1117章 漢陽第一百八十六章 夜襲第六十八章 綢繆第976章 威壓第1447章 秘議第六百七十章 尋船第861章 行刺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第四百八十四章 鹽爭(上)第1414章 集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示第1490章 大敵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第1488章 陷阱第1197章 軍報第二百九十章 初戰(下)第1349章 效忠第八十六章 舞弊第五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四百二十八章 賭鬥(下)第三百一十章 泄密第837章 罷相第一章 求生第1212章 須城(下)第1207章 解惑第一百八十一章 接風第五百九十三章 博弈(十五)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應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一百六十六章 擊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偷襲第一百一十八章 鐵籠第七百一十三章 合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春困第1281章 買藥第四十六章 援軍第1094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二章 火攻第七百三十五章 拉攏第780章 雜鋪第七百四十二章 小鎮第1391章 獵鷹(下)第五十七章 風波第1501章 試攻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845章 啓程第七百五十一章 入城第五百零八章 急令第十七章 晉升第946章 任務第二十四章 血戰(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寵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874章 當塗第1353章 晨事第1513章 廣南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1085章 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