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破敵

bookmark

和尚原的激戰持續了大半個月,雙方並沒有出現完顏烏魯所說的對峙,而是相隔三五天就是一場激戰。

宋軍沒有了西路金兵的掣肘,全軍駐防和尚原,一次次擊敗了金兵的進攻,金兵傷亡上萬人,卻始終難以攻入和尚原一步。

這天中午,都統制吳階騎馬趕到了西路大營,西路大營目前是王彥的駐地,王彥率領五千八字軍負責西路抗擊金兵。

王彥正在大帳內和副將傅選商議軍情,有士兵在帳外稟報,“啓稟都統,吳帥來了!”

“這麼快就來了!”

王彥笑着迎出大帳,吳階翻身下馬,把繮繩扔給親兵。

吳階快步走進大帳問道:“子纔有什麼急事?”

王彥微微笑道:“最近敵軍攻勢很急,我倒有了一個破敵之策。”

吳階眼睛一亮,頓時有了興趣,連忙催促道:“趕快說來聽聽!”

王彥來到地圖前,指着地圖上一處黑旗,“這是前天剛剛出現的一頂大帳,從這頂大帳的規格來看,應該萬夫長的營帳,肯定不會是完顏活女,應該是完顏沒立,我認爲金兵把進攻重點放在了西路。”

吳階若有所思,點了點頭,“繼續說!”

“我在想,完顏沒立爲什麼把重點轉到了西路,他是不是希望和完顏烏魯的軍隊匯合,對我們進行腹背夾擊?”

吳階眉頭一皺,“完顏沒立會不知道箭筈關的事情?”

“如果他知道箭筈關攔截了西路金兵,他一定會派軍隊去支援,但到目前爲止,他並沒有派兵,我大膽猜測,他還不知道,而且他認爲這幾天完顏烏魯的大軍就會殺到西路,進攻我們的後背,他才親自來到西路。”

“所以你覺得這是一個破敵的機會?”

王彥點點頭,“如果我的軍隊突然倉惶後撤,完顏沒立一定會認爲是西路金兵殺到了,我們便可誘敵深入,然後主帥則從後面截斷他們的退路,他們除了向西退守牛首輔,別無去路!”

牛首輔位於和尚原西面,地勢低窪,戰馬難行,戰略位置極爲不利,宋軍一直希望金兵進駐牛首輔,但金兵怎麼可能上當。

吳階當然知道這個方案比較冒險,但沒有西路金兵的話,他們目前的軍力和金兵也是勢均力敵,只要自己軍隊配合得好,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關鍵是完顏沒立上不上當?

“你有多大把握讓金兵上當?”

“大概有七成把握!”

王彥又仔細看了看地圖,考慮良久,緩緩道:“可以試一試!”

..........

這天上午,和尚原西部的宋軍忽然倉惶撤退,監視他們的金兵探子急奔回大營稟報。

主帥完顏沒立確實就在西面大營內,他這幾天壓力很大,四王子完顏兀朮責令他儘快拿下和尚原,全殲吳階的軍隊,但沒有西路金兵的配合,他們想攻下和尚原談何容易。

完顏沒立這兩天在西面大營,就是希望聽到西路金兵的消息。

“什麼?”

完顏沒立騰地站起身,“你是說宋軍倉惶撤退?”

“正是!原本在各個關口的宋軍紛紛撤退,甚至營帳都來不及收拾,就像遭到襲擊一樣,大隊士兵亂隊伍都沒有整理好,就急匆匆向南面趕去了。”

完顏沒立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一定是西谷那邊發生變故了,西路軍殺到了。”

“主帥,當心有詐!”一名大將勸道。

完顏沒立搖搖頭,“戰機稍縱即逝,我們必須抓住,西路軍再怎麼慢也該趕到了,這是我們擊潰宋軍的天賜機會,傳我的命令,大軍殺上去!”

兩萬金兵也來不及收拾,他們在完顏沒立統領下迅速向和尚原西部殺去,不多時,便佔領了原來的宋軍大營。

看得出宋軍撤退很倉促,帳篷未收,很多士兵的毯子和私人物品也來不及收拾,中軍大帳內更是亂成一團,滿地的地圖和文書。

這時,一隊金兵抓到了一名宋軍士兵,把他揪到完顏沒立的面前。

士兵嚇得面如土色,磕頭求饒,“小人只是一名做飯的伙頭兵,求大帥饒命!”

“你老實交代,我可以不殺你,你們爲何倉惶南撤?”

“小人也不能肯定,只是....聽說昨晚西谷那邊出事了,西谷守軍被偷襲,全軍覆滅,具體怎麼回事,小人就不知道了。”

完顏沒立大喜,果然是西路金兵殺到了,打了宋軍一個措手不及,南北夾擊的機會來了。

完顏沒立立刻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全軍向南追擊!”

.........

兩萬金兵來不及收拾戰利品,又繼續向南追趕,一路上看見宋軍遺失的物品,使金兵更加頭腦發熱,一口氣追出十幾裡,他們奔入一條長長的谷口,這條谷口長約七八里,寬約一里,外形像一個三通,除了南北谷口,西面還有一條通道,通往窪地牛首輔。

完顏沒立探頭看了看天空,黑壓壓的烏雲翻卷,像是一場大雨即將來臨,他心中忽然生出一種不祥之感,他似乎感覺哪裡不對,但一時又想不起來。

金兵的先頭部隊三千女真騎兵剛到谷口,忽然一聲鼓響,數百部牀弩出現在他們面前,寒鴉箭如暴風驟雨般地射向女真騎兵,一時間人仰馬翻,慘叫聲一片。

女真三千騎兵連人帶馬被射殺過半,兩邊埋伏的宋軍殺出,女真騎兵被殺得鬼哭狼嚎,死傷無數,剩下的數百女真騎兵已嚇破了膽,掉頭便逃........

完顏沒立已經想到了哪裡不對,不管是宋軍大營,還是一路丟棄的物資,什麼都有,但就是沒有糧食。

可是他們自己也沒有攜帶乾糧啊!

就在這時,前方一陣驚恐大喊,後面也開始騷亂起來,有士兵奔來大喊:“元帥,前鋒被宋軍伏擊,死傷大半!”

後面一名騎兵飛奔來報,“元帥,我們後路被宋軍截斷,後軍兄弟傷亡慘重!”

前後報告將完顏沒立驚得目瞪口呆,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中計了。

完顏沒立當即下令,“傳令全軍向牛首輔撤退!”

剛踏上了逃往牛首輔的道路,一場山間大雨便席捲而來,風雨大作。

金兵又冷又餓,軍心崩潰,宋軍士氣如虹,在後面追擊不放,金兵全線潰敗,爭先恐後逃命,道路泥濘狹窄,士兵們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這一戰宋軍誘敵深入,大勝金兵,兩萬金兵在牛首輔連戰連敗,最終只有一千多人從山路逃回大營,幾乎全軍覆滅,連同主帥完顏沒立也死在亂軍之中。

東路主將完顏活女聽聞主力大敗,主帥身亡,也顧不得收拾營帳,連夜率一萬女真騎兵向京兆方向倉惶撤退,吳嶙軍隊隨即佔領了渭南大營,數千名來不及撤退的僞軍紛紛投降。

在進攻和尚原二十天後,數萬金兵最終以慘敗告終,十幾萬石糧食和無數錢糧物資都被宋軍奪取,宋軍取得了富平慘敗後的第一次大勝。

.........

火攻箭筈關進入第八天,關城經過無數次戰火洗禮,依舊傲然矗立,但木製的大門已經徹底燒燬,露出了城內的兩塊頂門巨石和密密麻麻的沙袋。

而完顏烏魯攜帶的二十架投石機也徹底損壞,無法再實施火攻城池的計劃,戰場上迎來了短暫的寧靜。

下午時分,陳慶一臉神秘地將幾名大將找來,這裡面除了楊政,楊政已經在五天前離去,返回和尚原報告箭筈關的戰況,把增援的五百士兵留給了陳慶。

“指揮使,究竟有什麼好事,神神秘秘的?”衆人笑問道

“裡面來看這個!”

陳慶從大帳內拿出用紙包好的一捆物品,小心翼翼放在一塊大石上。

他把紙解開,裡面是一根根長約一尺的繩子,約小拇指粗細。

“這是什麼?”衆人不解地問道。

“這就是前兩天我在太陽下暴曬的東西,叫做導火索,或者叫做火繩。”

衆人面面相覷,還是一頭霧水。

“就是用毛紙裁成長條,上面刷一層水,均勻撒上火藥,邊上刷一層漿糊,一卷就成一根根的繩子,再暴曬乾透就可以使用了。”

“可是,它有什麼用?”楊樺忍不住問道。

陳慶取一根火繩放在地上,從士兵手中接過火把點燃它。

‘嗤!嗤!’火繩迅速燃燒起來,片刻便燃燼了。

陳慶笑道:“把這種火繩插在火藥桶內,就不用紙來點火燃燒了,用紙危險不說,還容易熄滅。”

衆人恍然大悟,楊樺拍手笑道:“這樣太好,十幾桶火藥有了用武之地,要不我們試驗一桶?”

陳慶微微笑道:“我昨天在松林那邊已經試驗過了,火藥數量有限,不用再試了,十幾桶火藥上我都插上了火繩,到時你們知道怎麼用就行了。”

“什麼時候使用火藥?”楊樺問道。

陳慶搖搖頭,“我也不知道,看情況吧!形勢危急使用。”

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負荊第1499章 瑞兆第874章 當塗第五百七十一章 使者第860章 談判(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十二章 分歧第772章 西河第七十一章 激辯(上)第996章 突襲第1121章 上書第二十九章 警訊第783章 地氣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1390章 獵鷹(上)第1520章 西使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二十八章 境界第七百一十一章 勸服第994章 捷報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1444章 又刺第783章 地氣第一百五十三章 咸陽第五百零四章 平涼(上)第1494章 防疫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浡泥第三十九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五百一十一章 建言第1096章 南瓜第八十六章 舞弊第878章 溯源第1095章 寶貝第1216章 讓路第1051章 苦勸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火槍第六百一十二章 低迷第1028章 激戰(上)第1160章 北歸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三十二章 婚禮第九十三章 清照(上)第975章 內探第二百二十三章 路襲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驚悉第1193章 首戰第1204章 水寨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舊城第六百七十五章 虎謀第六百三十二章 問計第880章 架空第七十章 獎懲第1079章 偷襲第1285章 無功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岔第二百六十章 壽宴(二)第1032章 木馬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國策第1059章 滅梟第1426章 購島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三百章 承諾第1040章 舉報第二百五十章 難任第四百八十五章 鹽爭(下)第二百四十章 交易第825章 激戰(下)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二百七十三章 軍報第三十五章 奪關第1514章 韋滅第1185章 備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819章 解密第1393章 策劃第五百六十章 警訊第七百一十三章 合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1382章 航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壽宴(四)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921章 加入第五百零七章 勸說第777章 方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玉沙第1464章 訪問第一百三十四章 補牢第768章 黃蘆第1155章 草谷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隱藏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浡泥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1408章 線索第957章 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