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入城

bookmark

中午時分,鍾麟心情鬱悶地回到家中,他是京兆府高陵縣人,正因爲這樣,他沒有跟隨李成去汴梁,留在了京兆,頗受完顏昌器重,把他提拔爲都統。

鍾麟也是西軍出身,富平之戰中投降了金國,那時他還是一名指揮使,可短短四五年時間,他就被提拔爲都統制,這時他才三十出頭。

他旳爲難之處就在這裡,他考慮過率軍投降,但又丟不下都統的高位,陳慶自己也才都統而已,可能給自己高位嗎?

可如果不投降,他的一萬軍隊擋不住宋軍主力,肯定會被全殲,他自己也可能喪命。

鍾麟悶悶不樂在書房裡喝茶,這時,院子裡傳來重重的咳嗽聲,是他父親來了。

鍾麟連忙走出院子,“父親,你怎麼來了?”

鍾麟的父親叫做鐘不疑, 年約六十歲, 鬚髮皆白,背有點佝僂,腿腳也不便,常年拄着一支杖。

“我有件事要問問你!”

“父親進來坐!”鍾麟連忙把父親攙進屋。

他們府宅隔壁便是京兆最大的瓦子, 商業繁華, 鐘不疑每天都去喝茶,他對時局瞭解得很清楚。

鐘不疑坐下問兒子道:“聽說宋軍主力已經發動對陝西路的進攻, 現在攻打到哪裡了?”

“我也不清楚, 有消息說,宋軍主力在涇源道, 但我也聽到一個說法,說同州出現宋軍,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管哪裡出現宋軍, 他們的目標都是京兆城, 爹爹想問你,你打算怎麼辦?”

鍾麟嘆了口氣, “我最希望完顏喝離撒趕緊率軍來京兆城接管防務, 但女真軍就呆在鳳翔不肯過來, 我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辦了?”

“那你就沒想過迴歸大宋?”

鍾麟一時沉默了。

鐘不疑又緩緩道:“當年你投降金國是爲了保全性命,也保住我們全家的性命, 爹爹不怪你,但這些年我心中總有根刺, 有時候茶館裡的說書人講楊家將,我都聽不下去,趕緊離開,我現在年紀越來越大, 估計也沒幾年了, 我就怕見到列祖列宗時該怎麼交代?你知道我是什麼意思。”

“父親,你別說了。”

鍾麟無可奈何道:“其實我不太想投降陳慶, 那邊沒我的位子,父親如果一定要我投降,那我投降就是了。”

“爹爹也不是一定要你爲陳慶效力,你不喜歡他, 到時候你也可以辭職, 爹爹只是希望你能夠保住京兆城,尤其約束好手下,不要出現亂軍搶掠京兆城的事情,上午我喝茶的時候, 就聽說韓家錢鋪和老順綢緞店昨晚被亂軍搶了,有這回事吧!”

鍾麟點點頭,“我明白爹爹的意思了,我會約束軍紀,實在不行,莪就把軍隊帶出城去。”

鐘不疑欣然捋須道:“只能你保住京兆城,我相信陳慶絕不會虧待於你。”

.........

鍾麟回到軍營,立刻命人把副將劉江找來。

片刻,劉江匆匆趕來,躬身行禮道:“參見鍾將軍!”

鍾麟沉着臉道:“昨晚京兆城內發生四起大案子,都是洗劫店鋪,董知縣告訴我,都是幾撥士兵所爲,昨晚軍營是誰當值?怎麼把人放出去了?”

劉江連忙道:“昨晚是卑職當值,但卑職保證,夜裡軍營大門緊閉,絕對沒有放士兵出去,卑職覺得,很有可能是夜裡巡哨士兵所爲,但有兩千人夜間巡哨,他們也不會把搶來的財物放在軍營內,實在不好查。”

“你也承認是我們的人乾的?”

劉江苦笑一聲道:“卑職沒有任何證據說是我們人乾的,但卑職知道,士兵人心惶惶,軍心浮動,很多人都想撈一票回鄉, 我也很擔心類似的搶劫案子會越來越多。”

鍾麟沉思片刻道:“如果軍隊爆發騷亂, 搶掠全城,恐怕我們最後誰都活不成,我決定把軍隊帶出城,改駐灞橋軍營!”

“那巡哨士兵呢?”

“所有士兵都帶走, 一個不留, 治安和城門都交給官府!”

劉江點點頭,“這樣也好,如果情況有變,我們可以隨時撤離!”

當天下午,鍾麟下令全軍集結,他率領一萬軍隊離開京兆城前往二十里外的灞橋軍營駐紮。

..........

三天後,陳慶率領八萬大軍抵達了京兆城,八萬大軍先來到灞橋軍營,在軍營外擺下了陣型。

陳慶派人去招降這支萬人軍隊,在將領們的一致要求下,鍾麟接受了陳慶的招降,無條件投降。

營門大開,一隊隊僞齊軍舉着白旗出營投降,他們集中放下兵器,脫去盔甲,被騎兵領到一片空地上原地休息。

鍾麟帶着二十幾名將領來到陳慶戰馬前,單膝跪下行禮,“僞齊將鍾麟率部下向經略使投降,願爲經略使效犬馬之勞!”

衆將齊聲道:“願爲經略使效犬馬之勞!”

陳慶擺擺手笑道:“鍾將軍和各位將軍約束軍隊,保全京兆城,這就是莫大的功勞,我絕不會虧待各位,各位將軍請起,歡迎大家加入熙河軍!”

陳慶隨即命令劉璀接管降卒,投降將領按照規定要集中培訓三個月,然後重新啓用,這也是爲了分辨優劣,把優秀將領留下,淘汰劣質將領,同時也是爲了把他們和投降軍隊分隔開來。

安排了降軍,陳慶下令全軍進入京兆,五萬大軍舉行了進城儀式,京兆城內頓時萬人空巷,全城百姓都來到朱雀大街兩邊載歌載舞,歡迎宋軍光復京兆,

陳慶騎在戰馬之上,望着兩邊熱烈歡呼的人羣,無數人熱淚盈眶,很多人甚至跪在地上失聲痛哭,儘管陳慶曾經兩次奪取京兆城,但那都是匆匆過客,遠遠談不上光復。

而這一次是東征的勝利,正式光復京兆城,所有百姓都知道這次是宋軍真的殺回來了,數十萬百姓羣情激昂,振臂高喊,“萬歲!宋軍萬歲!”

一陣一陣的歡呼聲如海潮一般,此起彼伏。

這時陳慶看得了一處熟悉之地,當年他斬殺完顏婁室的地方,圍牆和青石板完全沒有變化,周圍的房舍也一如既往。

但人卻變了,原來他是抱着必死的決心來長安,僥倖殺死完顏婁室後又倉惶逃走。

可誰又能想到,五年後,自己竟然率軍盛大地進入京兆。

正如他五年前對一羣老人說的那樣,‘我還會回來的!’

現在他真的回來了,陳慶的眼角不由有些溼潤了。

..........

五萬宋軍從北城門出城,去軍營駐紮,呼延通則率一萬軍隊駐紮城內,維持京兆城秩序。

陳慶在數十名親兵的護衛下前往縣衙,在距離縣衙還有數百步時,見上千百姓在一家店鋪前排起了長隊。

陳慶對一名親兵道:“去看看什麼情況?”

親兵飛奔而去,不多時回來稟報,“啓稟都統,那是一家糧鋪,因爲宋軍進城,降低糧價出售,周圍居民都跑來排隊買糧。”

“便宜了多少?”

“便宜了十文,一斗麥子只要七十文。”

陳慶眉頭一皺,“原來一斗麥子豈不是要八十文嗎?”

“這還是陳麥子的價格,新米、新麥子都要一百多文了,剛纔聽排隊人說,很多人家斷糧,在外面挖野菜、捉田鼠、捋榆錢,很慘。”

陳慶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一言不發。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縣衙,金人已將原來的長安縣和萬年縣合二爲一,叫做長安縣,長安知縣名叫董偃,年約四十歲,進士出身,倒是長得很斯文。

不過因爲橫徵暴斂的緣故,他的名聲很不好,但今年他意識到了形勢不太妙,所以在催稅方面並不積極,以至於去年的稅賦到現在爲止才收了不到兩成。

董偃心裡很清楚,如果真把百姓逼到賣兒賣女的地步,那自己的小命就難保了。

董偃聽說陳慶到來,慌忙迎出縣衙,“下官不知經略使到來,有失遠迎!”

陳慶淡淡笑道:“我想了解一下城內的情況,知縣可否有時間?”

董偃受寵若驚道:“卑職有時間!”

陳慶點點頭,“那煩請知縣帶我去倉庫看看。”

第1425章 陷阱第911章 變故第1483章 突襲第二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976章 威壓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834章 崩潰第1484章 攻奪第一百二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陵第1313章 傳信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1249章 初談第768章 黃蘆第五百三十五章 膚施第一百七十四章 拔寨第五百五十章 真相第789章 狗性第1350章 兵變第二十六章 安民第1433章 燒眉第1048章 禮物第863章 求情第1374章 燕山(下)第1143章 坦誠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四章 競技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861章 行刺第六百六十六章 算帳第1194章 戰機第966章 連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敦煌第三百一十七章 江陵(中)第1081章 反間第1223章 歷城第899章 赤塘(下)第七十八章 反擊第1255章 透密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負第925章 入甕第七百零四章 處置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800章 報復第997章 兵臨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徒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1237章 奪船第1027章 對壘第807章 鐵雷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1122章 廷議(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逃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泄密第1180章 軍詢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886章 兵訊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先禮第1154章 衝突(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1134章 增兵第九章 絕境(下)第1467章 實習第五百九十九章 鉅商第五百一十八章 心機第1501章 試攻第三章 排擠第1343章 原理第1108章 集合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五百三十六章 撲朔第1289章 線索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第1178章 滅患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809章 成功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第1287章 審問第五百二十九章 北關第二百六十七章 述職第1090章 血案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1249章 初談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城(下)第1357章 豐州第1168章 嚮導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1175章 線索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二十七章 神槍第三十五章 奪關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1094章 條件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一百零八章 獵殺第七百四十九章 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