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

陳慶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茶館事件,居然讓韋氏家主韋寧遠來拜訪,看來這個韋寧遠很關注自己,他居然知道李清照和自己有關係。

陳慶把韋寧遠請到會客堂,茶童進來上了茶。

陳慶笑眯眯道:“上次迎賓客宴請士紳,好像沒有看見韋家主啊!”

韋寧遠歉然道:“上次正好我感恙,臥牀在家,我便讓長子替我去了,或許他是晚輩的緣故,不敢出頭。”

說到這,韋寧遠取出裝有房契和地契的信封,放在桌上推給陳慶,“這是茶館的地契和房契,請經略使轉給易安先生!”

陳慶沒有接,看了一眼信封,淡淡道:“家主覺得那份契約合理嗎?”

韋寧遠一怔,“經略使指的是什麼?”

“比如所有人,再比如價格,一千貫是不是太低了。”

韋寧遠嘆口氣道:“那份契約是我四弟籤的,嚴格說起來,他也有權出售,茶館不是族產,是我母親三十年前開的,至於價格, 一千貫雖然少了點, 但如果能滿足我們一個小小的條件,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知韋家主說的小小條件是指什麼?”

“很簡單,龍鳳茶館這塊牌子是我母親創立的,這是爲了紀念我母親, 茶館可以轉讓, 但龍鳳茶館這四個字不轉讓,我們會在附近重新找一塊地, 重建龍鳳茶館。”

陳慶點點頭, “既然茶館可以轉讓,那就重新簽署一份協議, 價格就按照市場來,這樣大家心裡都舒服, 也算是彼此尊重, 至於龍鳳茶館牌子可以在契約中寫清楚, 這塊牌子不轉讓,新茶館必須更名。”

韋寧遠是情商極高的人, 陳慶一句‘彼此尊重’, 他就沒有再堅持下去, 別人不缺那幾千貫錢,自己若堅持要賤賣, 反而會讓別人以爲是強權霸凌,反而會壞了陳慶的名聲。

“那好吧!就由我和易安先生重新簽署一份轉讓協議, 按照三千貫的價格出售,我們保留龍鳳茶館的牌子。”

陳慶隨即派人去找李清照過來簽約,難得這個機會和韋氏家主聊天,京兆兩大家族, 一個韋家一個杜家, 在京兆的影響都很大,陳慶和杜家的關係不錯, 杜家甚至還希望和他聯姻,只是被他婉拒了。

而韋家他卻是第一次接觸,如果能得到韋家的全力支持,這對他們穩住關中局勢會有幫助。

“關中我們瞭解不是太多, 韋家主認爲我們治理關中的重中之重在哪裡?”

韋寧遠微微笑道:“既然經略使問得這麼坦率, 那我也實話實說,我一直認爲,經略好陝西路的關鍵在於邊界和關中,而經略好關中的關鍵又在於民生和土地, 民生我就不多說了,事實上經略使做得很好,鹽價銳降,糧價也大幅度降低,還宣佈了三年免稅,五年稅賦減半的好消息,可以說,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都對這些措施都歡欣鼓舞,但土地似乎還沒有啓動,我建議經略使在土地問題上要慎重。”

“哪些方面要慎重?”

“土地的歸屬,關中沃野千里,在金兵入侵之前,幾乎沒有空白土地,金兵入侵後,大量人口被屠殺,加上逃亡南方的人口,富平之戰後,關中幾乎十室九空,後來僞齊國又從陝北大量遷徙民衆來關中種田,分給他們土地,可一旦這些土地的真正主人返回,肯定會產生嚴重的矛盾,還有大量官方土地,所以我建議經略使在土地問題上切不可操之過急,要緩緩圖之。”

陳慶點點頭, “多謝家主的金玉良言,我會盡量謹慎!”

這時, 士兵帶着李清照進來了,陳慶迎上去笑道:“韋氏家主來了, 我建議你們重新簽約,價格就按照三千貫轉讓, 咱們也不佔他們的便宜。”

李清照點點頭,“那就重新簽約吧!”

停一下,李清照又對陳慶道:“大官人最好回去一趟,呂老爺子派人從臨安送信來了。”

.......

陳慶送走了韋寧遠,又匆匆趕回了府宅,他知道,呂頤浩必然給自己帶來了重要消息。

客堂上,兩名送信的家人將一封信呈給了陳慶,果然是呂頤浩的親筆信。

陳慶打開信看了一遍,信中提到了對自己的封賞,升爲校檢工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出任陝西路宣撫使,爵位改封秦國公,另外,自己的妻兒也會正式得到誥命和封賜。

這些封賞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獨佔熙河路時,趙構就恨不得殺他而後快,可一旦他奪取陝西路,趙構就會反過來安撫他,討好他,這其實就是竊鉤者和竊國者的區別。

“老爺子還有什麼交代嗎?”陳慶放下信問道。

爲首家人躬身道:“太老爺說,孫姑爺子嗣單薄,要夫人給孫姑爺多娶幾房妾。”

“這不是對我說的吧!”陳慶笑道。

“這是給夫人的口信,別的口信就沒有了。”

陳慶點點頭,“你們長途跋涉辛苦了,每人賞你們五十兩銀子,下去休息吧!”

兩名家丁大喜,連忙躬身道:“謝孫姑爺!”

陳慶帶着信返回內宅,他來到自己臨時書房,片刻,餘蓮給他送來一盞茶。

陳慶笑着點點頭,“你去吧!”

餘蓮在外面很乖巧,她只有在主人書房裡纔敢放肆,她一下鑽進陳慶懷中,摟着主人脖子噘嘴道:“本來今晚是奴家伺候主人的,但人家身子不方便,只好阿櫻替我了。”

陳慶在她俏臉和紅脣上親吻兩下,笑道:“什麼時候來的?”

“就今天下午,人家還盼着今晚讓主人好好憐惜呢!”

“那你就好好照顧夫人,讓阿櫻來吧!”

“我和她說好了,這幾天我讓你,等她來了月例,她可要還我的。”

陳慶着實喜歡這對孿生姐妹,一個溫柔,一個火熱,他就盼望着什麼時候享一享齊人之福,但恐怕還需要真正納她們爲妾後纔有機會。

“去吧!回頭我去看看夫人。”

餘蓮又賴在他懷中撒了一會兒嬌才委屈地去了。

陳慶重新拾起呂頤浩的信,仔仔細細又看了一遍,呂頤浩在信中勸他不要和朝廷翻臉,藉助這個契機與朝廷和解。

信中又提到,官家已經下旨重新調查監軍王銑的死因。

這確實是一個重大信號。

他和朝廷關係走向冰點的起因就是監軍王銑之死,雖然他也想把王銑置於死地,但王銑之死確實和自己無關。

陳慶很清楚,王銑之死一定和劉光世有關,王銑本身就帶了上百名護衛,一般盜賊還真動不了他,只有劉光世這樣的帶兵大將才有能力將王銑全滅。

這些情況自己都告訴過調查官員,但對方就盯着自己,說到底,還是趙構想給自己定罪,才把監軍之死往自己頭上栽。

現在又重新調查,不管他們會不會查出真正的死因,但肯定要解除自己的嫌疑,否則調查就沒有意義了。

其實陳慶也很清楚,過早地和朝廷分裂,其實並不符合自己利益,與朝廷和而不融纔是最佳狀態,就像周寬所說,朝廷拿面子,自己得裡子,何樂而不爲?

但陳慶考慮更多的還是利益,包括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尤其是經濟利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陳慶手中有了二十萬大軍後,才知道維持一支二十萬人的軍隊是多麼艱難,每天都要大量的糧食物資供養,光每天宰殺的羊就要近萬頭。

僅僅一個陝西路還是支撐不起二十萬軍隊,更何況陝西路飽受蹂躪,需要休養生息多年,更無法養活他的軍隊。沒有強大的後勤資源,他不可能擊敗正處於上升期間的金國。

現在他只不過是抓住金國政局不穩的機會,接下來,金國必然會大舉反攻。

陳慶想到了秦朝,秦朝之所以能據關隴之地統一中原,根本原因還是得到了巴蜀千里沃野之地,後勤有了保障。

這確實是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巴蜀來承擔自己養軍的重擔,當然,陳慶也知道不可能說服朝廷把巴蜀交給自己,他只能霸王硬上弓,強行控制巴蜀。

陳慶在書房裡來回踱步,考慮着種種方案。

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939章 交易第854章 抵達第1015章 原則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第1066章 澄清第三百六十一章 燕爾第一百三十七章 屠場(上)第六百六十章 接應第1313章 傳信第1277章 投資第912章 意外第1336章 建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將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1347章 離間(下)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海戰第938章 佯雷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海戰第1442章 效忠第862章 反殺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七十八章 反擊第二百七十二章 驚夜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六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七百二十二章 慘重第1180章 軍詢第二百一十三章 談判第920章 長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貨郎第1060章 秋遊第784章 內幕第902章 義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追查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先禮第六百二十六章 醉酒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悔第五百五十章 真相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764章 蒲津(上)第三百零六章 混撤第1110章 上任第1050章 震怒第1348章 立威第1302章 搶關第1487章 大定第921章 加入第1189章 奪島(上)第987章 爭汝(下)第989章 襄城第1031章 虛兵第1224章 返回第二百二十九章 危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壽宴(五)第767章 目標第七百二十五章 楊家第1514章 韋滅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營第1054章 狙擊第907章 突圍第六章 死士第1506章 大戰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四百三十八章 銀礦第1210章 北上第1060章 秋遊第899章 赤塘(下)第1133章 求援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990章 情報第九十一章 房宅第1424章 開導第七十七章 爭營第五百零八章 急令第1359章 準備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907章 突圍第1369章 大興(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投誠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七十八章 反擊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1347章 離間(下)第1416章 誠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下第1217章 火噬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截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四百二十四章 雪川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第1505章 遭遇第1430章 責任第861章 行刺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