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縣官帶着一羣官差從外面急急慌慌奔了進來,他們拿着水火棍,也就二三十人,能解決什麼事?
一名管理武學宿舍的小吏氣喘吁吁跑來道:“你們暫時不要回去,等事態平息了再說。”
呼延通一把抓住他問道:“到底出了什麼事?”
小吏苦着臉道:“武學生和太學生打架了,太學生被打傷,消息傳開,太學生就開始鬧事了。”
武學生和太學生是混住在一起,有矛盾很正常,但沒想到這麼快就爆發了矛盾。
陳慶又細問,很快便知道了原委,原來是王薄等人惹出來的事端。
今年武學是第一屆,管理比較嚴格,不準武學生在外面租房子居住,王薄這些衙內哪裡願意三個人擠一間,便打上了太學生宿舍的主意。
太學生宿舍中有十幾座別院,是給上舍學生居住,三個人一間院子,每人單獨一間屋,只是沒有這麼多上舍學生,有三座別院空關着,王薄等人便強行搬了進去。
這些單人別院其他太學生都十分眼紅,怎奈沒有資格。
自己都住不了,怎麼會允許別人去住,十幾名太學生跑去理論,結果雙方動手了,太學生哪裡是武學生的對手,吃了大虧。
消息傳開,三千太學生羣情激昂,將武學生宿舍團團包圍起來,要求武學生賠禮道歉,滾出太學。
陳慶和呼延通面面相覷,今天才是報到第一天,後天才正式開學,居然就鬧出這麼一個妖蛾子。
.........
到了一更時分,事情還沒有解決,宿舍管理官員拿來幾十條毯子,讓他們慶陽樓內打地鋪睡覺。
陳慶卻睡不着,索性讓官員把他的弓拿出來,又借了一壺箭,去小校場練箭。
這一個多月,陳慶可沒有生手,每天苦練不綴,就算坐船來臨安,每天晚上船隻靠岸休息,他也要上岸練習射箭。
陳慶的騎射已經沒問題了,但他弱點還是基礎不夠紮實,而基礎就是眼力,練眼力的辦法很簡單,日射銅錢眼,夜射香頭火,陳慶選了的是後者,每天晚上,他會點燃一炷香,在百步外射這一點香頭明火。
四周格外寂靜,只聽見一片蟲鳴,宿舍那邊還在爭執不下,陳慶則獨自一人苦練射箭。
百步外,普通人早已看不見一點香頭之火,陳慶卻看得格外清晰,他緊緊抿着嘴,抽出一支箭,在橫向疾步奔跑中一箭射出,香頭火倏然消失了。
在不遠處一棵大樹背後,偷偷摸摸的呼延通看得張大了嘴,我的乖乖!陳大爺的箭法這麼高明啊!
..........
天剛亮,呼延通一陣風似的跑了過來,“老陳,事情鬧大了。”
陳慶搖搖頭,把睏意驅去,坐起身問道:“怎麼回事?”
呼延通左右打量一下,陳慶居然在房間外面的走廊上睡了一夜,他瞪大眼睛。
“你還真能睡,這可是冰涼的大青石啊!毯子也沒有,你居然能睡着?”
“習慣了,說說正事。”
“那些太學生要求賠禮道歉,王薄他們是什麼人,怎麼可能賠禮道歉,官員們千哄萬哄,好不容易把事態先平息下來,但官員們剛走,一羣太學生又跑來聲討,結果雙方再次扭打起來,十幾個太學生被打得頭破血流,還有兩人被打斷了胳膊。”
“然後呢?”
“這下太學生們被激怒,全部跑去大內那邊靜坐示威,事情鬧大了。”
陳慶一陣頭大,這些太學生閒得蛋疼嗎?爲了幾間破房子,還跑到行宮那邊示威去了,有這精力,還不如去前線支軍。
雖然王薄很討厭,但太學生卻是針對全體武學生,也包括陳慶本人,涉及自身利益,陳慶當然也對太學生不滿。
“這件事在年初就有伏筆,當初決定從太學中切一角出來辦武學,就遭到了太學生聯名反對,兵部再三保證,不會侵犯他們的利益,武學才辦起來,結果昨天的事情一出,太學生就炸窩了,新帳老帳一起算。”
陳慶冷笑一聲,“看樣子他們是鐵了心要把我們趕走。”
“沒錯!”
呼延通嘆口氣,“這件事一出,我估計武學一時半會也開不了學。”
..........
事情確實鬧大了,太學生的示威遊行驚動了官家趙構,此時趙構正在垂拱殿御書房聽取韓世忠彙報江北的情況。
趙構也很年輕,和陳慶同歲,身材中等,長得白皙文弱,相貌十分清秀。
趙構一點都不想打仗,當年他被金兵抓爲人質,那段在金兵軍營內噩夢般的經歷,讓他從骨子裡畏懼女真人,但金兵攻勢凌厲,非要滅了大宋,他沒有選擇餘地,只能咬牙抗金。
這時,相國呂頤浩匆匆走進御書房,他見御書房有人,遲疑一下準備退下去。
“呂相公有什麼事?”趙構叫住了他。
“陛下,微臣有急事稟報!
“你說吧!”
呂頤浩看了一眼韓世忠,便道:“陛下,太學生在東華門前面靜坐示威!
趙構頓時一陣頭大,靖康之難那幾年,太學生運動一直貫穿其中,他的各種示威遊行屢試不爽,已漸漸形成了一派政治勢力,趙構絕不希望自己治下又出現了太學生運動。
“是怎麼回事?”
“回稟陛下,還是和上次一樣,太學生和武學生之間的矛盾導致。”
呂頤浩便把昨晚發生的事情詳細向趙構彙報了一遍,最後道:“這次是武學生比較驕橫,強佔宿舍引發了衝突,微臣認爲,陛下應該以懲處武學生來平息這場示威。”
趙構眉頭皺成一團,十分不滿道:“朕辦武學是要選拔人才,不是培養這種仗勢欺人的混帳,武學第一次辦就出現這種事情,讓朕以後怎麼堅持辦下去?”
韓世忠在一旁忍不住道:“陛下,能否容臣說兩句?”
“韓愛卿請說!”
“回稟陛下,這次武學微臣也很重視,正如陛下所言,這是在爲大宋軍隊培養人才,爲此,臣昨天還特地去了一趟武學,發現一些情況讓人極爲擔憂。”
“什麼情況?”
“陛下,臣發現第一個情況就是來自軍隊的武學生只佔了三成,其餘七成都是靠各種關係塞進來的,基本上都是宦官權貴子弟,大部分還都是從前的侍衛,他們顯然只是來混一個武學的名頭,然後授官上任,陛下,這樣辦學已經違背了朝廷辦武學的初衷,也辜負了陛下的期待。”
趙構臉上有些發熱,其實適當照顧一下功勳子弟也是他同意的,但他沒有想到會塞進這麼多人,七成名額都被這些權貴功勳子弟佔滿了。
“那依愛卿看,有沒有什麼辦法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
“辦法有,有兩個辦法,微臣給它們起了通俗的名字,一個叫利刀法,一個叫鈍刀法。”
呂頤浩也有興趣了,笑問道:“韓帥能否詳細說一說,何爲利刀?何爲鈍刀?”
韓世忠微微一笑,“利刀法很簡單,直接將這七成的官宦子弟割掉,趕出武學,這就叫利刀法!”
“不妥!”
呂頤浩一口否決,他對趙構道:“陛下,既然已經招錄了,再把他們趕出去,這會寒了很多大臣的心啊!”
“朕明白,這個辦法確實不妥,朕也不贊成!”
韓世忠知道他們不會答應,便又笑道:“既然利刀法不妥,那就試試鈍刀法,強化訓練,不斷磨練他們的心志,把這些養尊處優的官宦子弟培養成爲合格軍人!”
“這個辦法不錯,可以接受!”
趙構欣然接受了鈍刀法,不過遠水不解近渴,怎麼解決太學生示威纔是當務之急。
“這些太學生是什麼訴求?”趙構問道。
“陛下,太學生的訴求只有一個,要求武學生立刻搬出太學。”
趙構負手來回踱步,這件事年初就鬧過一次,朝廷也決定在城外修建武學,文武混在一起,確實容易引發事端。
“南城外的武學什麼時候建好?”
“陛下,至少還要兩個月時間。”
“那就告訴太學生們,兩個月後就讓武學搬走。”
呂頤浩嘆了口氣,“陛下,恐怕不行,他們要求武學生今天必須搬走,他們怨恨極大,要求武學生今天就滾出去。”
“難道朕就願意文武混學?”
趙構着實有些惱火道:“若有場地,武學也不會和太學混在一起了,臨安百廢待舉,現在去哪裡找房舍空地,難道要朕暫時停辦武學,讓他們再回去?”
韓世忠笑道:“陛下既然同意微臣的鈍刀法,不如現在就實施,先找一些有難度的事情給武學生們去做,他們就不用呆在太學內了,同時也考驗他們的能力,磨練他們的心志,等他們把事情做完,武學新學校也該建好了,陛下需要的人才也會從他們中間脫穎而出。”
趙構和呂頤浩對望一眼,找事情給武學生去做,這個辦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