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

bookmark

陳慶着實沒有想到天子會把張浚派來談判,一方面是想用宰相的地位來壓迫陳慶,另一方面,趙構也是想打人情牌,用私人交情來獲得談判優勢。

但只能說,趙構打錯了算盤,陳慶固然可以以低姿態來接待張浚,但並不代表他在談判桌上會讓步, 原因也很簡單,陳慶並不是一個人,他身後還有千千萬萬人的利益。

馬車在陳慶面前停下,一名童子扶着張浚從車內下來,張浚呵呵笑道:“陳都統,別來無恙啊!”

陳慶連忙上前行禮,“沒想到會是張相公親自來京兆, 一路辛苦了。”

“很多年沒來了,再次故地重遊,也算了結一樁心事。”

陳慶又安排手下一一上前見禮,這才笑道:“天氣寒冷,張相公先上馬車,我們坐下再細談。”

張浚點點頭,對陳慶笑道:“陳都統,一起上來坐坐吧!”

陳慶呵呵一笑,“我就不上來了, 在車窗前騎馬跟隨!”

張浚知道這是陳慶在和自己保持距離了,看來他對自己的到來還是十分警惕, 張浚心裡有數了,這次恐怕押上人情籌碼也壓不住陳慶了。

他心中苦笑一聲,坐上了馬車, 陳慶翻身上馬,跟隨馬車旁邊。。

“陳都統自己應該有對比吧!現在的京兆城和當年你單挑完顏婁室時的京兆城, 不一樣了吧!”張浚笑問道。

陳慶點點頭, “變化確實很大,尤其這幾個月,我們持續賑濟了三十萬石糧食後,京兆城的饑民也完全消失,糧價也降到每鬥三十文,布價和鹽價甚至比宣和時期還低。”

“怎麼做到的,能不能說說經驗?”

陳慶笑道:“其實道理大家都懂,就是大量投入,但我們做得更好的一點就是把糧食物資送到了真正的饑民手中,只要饑民消失了,那麼糧食物資短缺的氛圍就沒有了,糧價和物價自然就平抑下來,簡單說就是先補一隻木桶的最短板,讓桶能盛水,再慢慢補其他缺陷。”

張浚讚許道:“說得好,先補短板!”

一行人來到貴賓院,陳慶親自安排張浚住下,張浚笑道:“都統如果沒事,我們先聊幾句,放心,不談巴蜀。”

陳慶笑着點點頭,“謹遵相國之令!”

兩人在大堂坐下,張浚問道:“金國的情況怎麼樣了,都統瞭解嗎?”

陳慶沉吟一下道:“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是,金國皇帝完顏晟在兩個月前駕崩了,新皇帝叫做完顏亶,只有十六歲,完顏宗翰、完顏兀朮和完顏昌等人都在爭奪輔佐大臣之位,聽說完顏昌佔據上風,將出任相國,金國內部權力之爭基本上到尾聲了,恐怕到明天開春後,金兵勢力又要南下了。”

“都統覺得我們江淮一線守得住嗎?”張浚擔憂地問道。

“荊襄一線由岳飛鎮守,應該問題不大,薄弱點就在於東線,但我認爲,只要宋軍能把淮河利用好,對方騎兵優勢發揮不出來,就有希望形成對峙狀態,像火油、火藥、牀弩、神臂弩等先進兵器要大量利用,尤其猛火油在江面燃燒成一片,是對付金兵皮筏子的最犀利武器。”

張浚猶豫一下道;“火藥、牀弩和神臂弩都不缺,唯獨沒有猛火油,都統能不能支援我們一些猛火油?”

陳慶笑道:“問題不大,我可以支援朝廷三萬桶火油。”

“爽快啊!”

張浚輕輕嘆口氣,“等火油運到臨安,看誰還敢再說都統是亂臣賊子?”

停一下,張浚又道:“關於朝廷方面,你沒有什麼要問的嗎?”

“我當然是比較關心呂相公,他的情況怎麼樣了?”

“我出發之前拜訪過他,呂公身體確實不太好,在府中深居簡出,聽他的意思,他更希望二弟呂青山出來挑起呂家大梁。”

呂頤浩的兩個兄弟陳慶都見過,他不喜歡老三呂大同,傲慢、刻薄,據說當初強烈反對自己和呂繡的婚事,從骨子裡瞧不起武將,老二呂青山相比就厚道得多,厚道中不失精明能幹,陳慶對他印象很好。

如果呂頤浩的身體不行,肯定是由呂青山挑大樑了。

“但我聽說呂青山被貶黜爲縣尉,這不是太過分了?”

“這不很正常嗎?呂家和你的命運息息相關,因你而貶,也會因你而升。”

陳慶沉吟一下又問道:“如果我娶顯德帝姬爲平妻,會怎麼樣?”

張浚一怔,“難道顯德帝姬還在你這裡?”

“她一直在我身邊,她母親喬才人就是被韋太后害死,所以她堅決不肯回宮。”

張浚搖搖頭,“既然你問我了,那我就實話實話,你莫說娶她爲平妻,就算娶她爲正妻,也沒有任何意義,娶她還不如娶呂繡。”

“我的意思是說,娶她爲平妻會不會不妥?”

張浚還是搖搖頭,“靖康以前不可能,但靖康之後,帝姬的光環早已經消退了,你還記得成德帝姬趙瑚兒嗎?”

陳慶點點頭,鄭平父親鄭統全救回來的帝姬,“我知道她,她怎麼了?”

“她回來還不到一個月就嫁給了光祿寺卿陶泓的兒子,去年她被陶家送回宮了,原因是她不能生育,也沒有人再願意娶她,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因爲她們曾被金國擄走,朝廷百官也只是口頭上同情她們,但實際上都很嫌棄,哪怕她們貴爲帝姬也一樣被夫家休掉。”

陳慶理解了,難怪那一批救回來的女子中還有幾個是宮妃,朝廷根本就沒有接她們回宮的意思,藉口是名冊都毀了,不知身份真假,其實就是嫌棄。

也難怪這麼多年,朝廷對趙巧雲始終不聞不問,恐怕趙構還是希望她留在金國最好。

陳慶明白了,趙巧雲怎麼也不願當帝姬,她看得比自己透徹啊!

“我知道了,此事以後不提。”

張浚淡淡笑道:“你娶她爲平妻,或許有一天,官家就會對她刮目相看了。”

..........

陳慶告辭走了,張浚負手在大堂上來回踱步,他稍稍試探了一下陳慶,便感受到了他對大宋發自內心的關切,毫不猶豫拿出三萬桶火油支援,沒有附加任何條件,說他是亂臣賊子,簡直就是胡說八道,這也讓張浚看到了一線解決巴蜀危機的希望。

這時,李回和黃龜年走進大堂,一起躬身施禮道:“參見相國!”

張浚一擺手,“兩位請坐!”

李回和黃龜年坐下,李迴向張浚詳細彙報了他第一次和對方談判的經過,受篇幅限制。他寫給朝廷的鴿信只是最簡單的結果,過程一個字都有沒寫。

張浚聽完彙報,沉思片刻問道:“他們說的五免三減半可是真的?”

黃龜年在一旁道:“完全屬實,卑職先後訪問了幾百戶普通人家,證實了官府有這個承諾,熙河路已經免了三年,今年的稅賦陝西路也免了。”

“難怪他支撐不起二十萬大軍,稅賦都免了,拿什麼支撐,如果早知道這個五免三減半,我就能推斷出陳慶一定會攻佔巴蜀。”

張浚微微嘆息一聲,又問道:“黃少卿的調查可有報告?”

“有!卑職寫了,有三萬多字,回頭卑職取給相國。”

“可有抄本?”

黃龜年猶豫一下道:“陳宣撫使也很看重卑職的調查報告,借去抄了幾份,卑職明天去要一份抄本回來。”

“無妨!給我一份抄本就行了。”

張浚又對李回道:“談判可以繼續進行,但本相不參與,本相居幕後,告訴你該怎麼談?”

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戰(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鹽爭(上)第857章 是他第1320章 方案第1146章 勸諫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1152章 新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華容第978章 開導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1465章 隱憂第六百三十二章 問計第944章 泄密第五百章 鉗制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991章 分歧第四百一十九章 隴幹第五百章 鉗制第一百八十一章 接風第三百二十三章 擒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名將第七百五十二章 重蹈第一百三十三章 險棋(下)第851章 接觸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夥第1457章 借刀第四十五章 再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備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攻城(上)第1195章 黃雀第1185章 備戰第1138章 真相第1172章 使女第929章 強硬第1326章 挖人第三十章 推薦第803章 悟道第877章 報復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查第1019章 施壓第六百八十五章 迫攻第二百六十七章 述職第1236章 開導第992章 空城第七十九章 背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倭軍第1168章 嚮導第一百零四章 反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生變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隱藏第1255章 透密第五百二十二章 演練第1233章 敲醒第十七章 晉升第928章 處理第1342章 工部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密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滿第六十三章 兵器第782章 太原第1151章 招才第1237章 奪船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靈州第三百一十章 泄密第978章 開導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十四章 單挑第1314章 火攻第1197章 軍報第六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1106章 小店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1507章 全殲第1338章 斷念第四百五十七章 收網第五百二十三章 出兵第四百八十四章 鹽爭(上)第1039章 掘財第1457章 借刀第988章 再戰第1056章 突來第五百九十八章 求援第1159章 察訪第四百一十七章 遷徙(下)第794章 難民(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1089章 鳴冤第三百六十章 婚禮(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1147章 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