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考題

bookmark

這兩個月陳慶一直着眼於戰事,顧不上內政,桌案上堆積文書如山,好在趙巧雲替他整理得妥妥帖帖,倒也省力了很多。

陳慶有兩個記室參軍,也就是秘書,一個張軒, 一個就是趙巧雲,張軒做事謹慎,但大局觀不夠,在陳慶看來也就是知縣的水平,所以陳慶一直讓他協調外勤,而重要文書的處理, 基本上都交給了趙巧雲。

雖然趙巧雲已經是他的妻子了,但陳慶在機要文書處理上, 還是很依賴趙巧雲。

趙巧雲不僅大局觀很強,而且能從紛繁的瑣碎中抓住關鍵核心,她還很細心,把事情的輕重緩急都一一羅列出來,讓人一目瞭然,更重要是她堅持原則,從不自作主張,深得陳慶信任。

這天下午,陳慶從咸陽回來,便直接來到內政堂,內政堂屬於官衙的一部分,和他的官房相距數十步, 旁邊有一條長長的夾牆通道, 直通陳慶居住的後園,陳慶現在接待官員一般在前面的官房,但處理機要政務都放在內政堂了。

內政堂內部署了八名武藝高強的女護衛,這些女護衛與其說是在保衛陳慶,不如說是在保護趙巧雲, 另外還有幾名端茶送水的使女。

“熱!熱!熱!”

陳慶滿頭大汗走進大堂, 連聲叫喊,一名使女連忙遞上一條溼毛巾,陳慶接過毛巾擦去臉上和脖子上的汗水,抱怨道:“這個天才四月初,怎麼熱得跟夏天一樣?”

趙巧雲替他脫了外袍,笑道:“很正常啊!這段時間下雨不多,比較乾燥,都是晴天,所以就比較熱了,等下兩場雨就會涼下來。”

脫去外袍,陳慶頓時覺得清涼了很多,他坐下咕嘟咕嘟喝掉一杯涼茶,笑問道:“下午有人找我嗎?”

“肯定有啊!周署令催促官人趕緊批了今年的度支方案,蔣長史抱怨駱駝都拿去運軍糧了,沒法運貨去巴蜀。”

陳慶啞然失笑,“我倒忘記了運貨也需要駱駝,讓他想想別的辦法, 算了, 我回頭讓張軒去說。”

趙巧雲嫣然一笑,把她整理的牒文清單遞給陳慶。

“怎麼眼下最急之事是科舉命題?”陳慶看着清單最上面一行, 有些愣住了。

趙巧雲又好氣又好笑,“距離科舉還有四天,但科舉題迄今沒有定下來,勸學署那邊都急得跳腳了。”

“我不是說讓蔣彥先定題嗎?”

“官人只讓他定詩賦題,對策題你說自己來定,官人忘了嗎?”

陳慶撓撓頭,這是一個月前的事情了,他真的忘記了。

說起定題,陳慶又想起一件重要之事,連忙問道:“請你師父作爲評卷主考,她答應了嗎?”

“我師父只答應詩賦評卷,她說對策不行,她眼界不夠。”

“也行,其實我只要她的名聲,其他的不需要她勞神。”

陳慶只需要李清照的名聲,使他的科舉評卷更有權威性。

趙巧雲抿嘴笑道:“官人既然請師父了,她肯定會認真參與的,不會出人不出力。”

“隨便她吧!

陳慶攬住她的腰笑道:“說說對策題,我知道你替我考慮過了,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趙巧雲輕輕的拍了拍陳慶的手,向堂下看了一眼,堂下走廊上還站着兩名使女呢!

陳慶知道她臉皮薄,只得放開她,拉着她在自己對面坐下。

趙巧雲沉吟一下道:“我是想了兩天,我覺得還是應該着眼於實際,不能考那些生偏的題目,像河湟屯田,攻略西夏,絕大部分考生都沒有去過河湟和西夏,你叫他們怎麼寫?”

“有道理!”

陳慶十分讚許,他剛剛想到了河湟經略,被趙巧雲這一說,他又放棄了。

確實是這樣,去過河湟的人少之又少,是什麼地理風貌可能都不知道,讓士子們怎麼答題?

“繼續說下去。”

趙巧雲笑了笑,繼續道:“從另一方面說,既然是科舉,必然要有難度,其實我倒覺得可以考考漢中經略.......”

陳慶眼睛一亮,好題目,漢中位於川陝之間,考生都瞭解它,都可以做題,但要做深做好,難度就大了,它不僅涉及川陝,還涉及南陽、荊襄,也涉及熙河路,更重要是,漢中現在百廢待舉,正需要由頭腦的人出謀劃策。

陳慶心中高興,便一把摟過趙巧雲,在她脣上重重了一下。

“呀!官人當心,我可能....可能有身孕了。”

陳慶一怔,繼而大喜,“真的嗎?”

趙巧雲羞澀地點點頭,“我估計就是官人出征之前那些天,這幾天我有點睏倦,也總是感到噁心,早上我給夫人說了,她有經驗,說我十有八九是懷孕了。”

“那趕緊請王醫師過來看看。”

“她今天正好不在京兆,去臨潼了,明天會過來。”

陳慶一拍額頭,苦惱道:“你若懷孕生子,誰來幫我整理文書啊!”

趙巧雲愛憐地摸摸陳慶的頭髮,柔聲道:“我畢竟是家眷,不能過多幹政,大家嘴上不說,但心中都會有想法的,所以這次科舉希望能找到一些真正有才華的年輕士子,我再堅持兩三個月,然後交給新人。”

陳慶點點頭,“不用兩三個月,把這些都交給張軒,遇到頭痛的事情我再找伱幫忙,你要多休息,不能熬夜。”

“也行,張軒其實也能幹,你要多多培養他。”

“他是比一般人能幹,但比起你就差遠了,他確實不適合做我的記室參軍,找到適合人選,我就換掉他,讓他去州縣做官。”

這時,使女在門口稟報道:“二夫人,夫人派人來說,王醫師來了,讓你趕緊回去。”

陳慶笑道:“你趕緊回去吧!這邊暫時不用你管了,注意休息纔是要緊之事。”

把趙巧雲安排回去,陳慶這才翻開一本本牒文,按照趙巧雲給他寫的備註,一一進行批示。

陳慶嘆口氣,把筆放下,這些牒文上的備註寫得多好,簡單幾句話就把事情說清楚了,抓住了問題實質,怎麼解決問題,也給了自己很好的建議,尤其是橫寫,很適合他的閱讀習慣。

就算之前的記室參軍朱遂也做不到這樣妥帖。

其實這裡面不僅僅是一個才華問題,更多是一種信任,他對趙巧雲可以毫無保留的信任,對別人做得到嗎?

陳慶考慮再三,自己可以大量減輕趙巧雲的負擔,也不用她來內政堂了,但一些重要的牒文還是需要她替自己把關。

這時,一名文書在堂下道:“啓稟宣撫使,勸學署趙署令求見!”

“知道了,我馬上過來!”

........

勸學署的署令叫做趙復生,原本是應天府太學博士,京兆府鄠縣人,汴梁淪陷後,他便帶着妻兒回到家鄉,關門做一名地主,陳慶奪取關中不久,韋氏老家主韋湛便向陳慶推薦了趙復生。

陳慶親自上門聘他出山,主管陝西路和熙河路的教育,趙復生畢竟還是中年人,讓他這麼早就居家養老,他心中也有所不甘,便欣然接受陳慶的邀請,出任勸學署署令。

趙復生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勸學署改成國子署,勸學署這個名字讓他有點抓狂,所以他每次見到陳慶都要提這件事,要麼就是要錢,不過現在他什麼事都顧不上了,科舉最重要的題目到現在還沒有出來,他急得有點跳腳了。

“啓稟宣撫使,試卷就來不及印刷了。”

陳慶搖搖頭道:“爲什麼要印刷試卷,你就不怕泄露考題嗎?”

“回稟宣撫使,刻雕版的人和印刷試卷的人都會隔離,不可能讓他們泄露試題。”

陳慶還要搖頭反對,“這個方案不妥,只要利益足夠,看守他們的士兵就會和他們勾結,把題目泄露出去,我還是要求考試開始時才能拆封題目。”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只能用白紙答卷,士兵用木板舉題給世子們。”

“這樣不是挺好嗎,爲什麼不採用?”

趙復生無奈道:“這樣的話,好多規則都要改掉,卑職回去和屬僚商量一下,當時主要是考慮在大帳內考試,舉題的話需要很多人手。”

陳慶微微一笑,“你若需要十萬士兵,我都可以給你!”

“好吧!宣撫使的題目就不急了,卑職告辭!”

陳慶又道:“等考完這次科舉,就把勸學署改名爲國子署,就算朝廷不高興,我也要改了。”

趙復生大喜,“多謝宣撫使!”

“趙署令先別急着走,我還想了解一下這次科舉具體的考題安排。”

第四十章 填溝第六百四十一章 開價第960章 防爆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847章 海船第二百二十八章 迂迴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情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朝覲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攻第919章 掮客第955章 蹊蹺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營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渡第二百三十一章 失守第1321章 分財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一百章 夜訪第五十一章 決戰(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合圍第1428章 驚訊第1420章 燕客第1185章 備戰第793章 談判第1325章 濟助第六百一十章 水殺第四百五十二章 廷議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919章 掮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示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三百一十一章 追查第1512章 入甕第1240章 目標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南使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抓俘第三百六十三章 淪陷第822章 重兵第936章 異動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1225章 救急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1504章 告發第三十四章 奇石第900章 党項第五百九十二章 博弈(十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構架第1052章 妥協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818章 借船第962章 底線第1158章 貪功第六百四十六章 萬禧第1181章 考覈第1252章 南下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伏兵第1474章 證人第三十章 推薦第三百九十九章 喜訊第六百二十二章 算帳第三百零七章 募軍第892章 新官(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宴第1069章 逛店第806章 夜爆第1365章 榆關第1155章 草谷第909章 故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岔第1196章 交換第二百八十八章 初戰(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七百四十五章 時機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浡泥第944章 泄密第二十九章 警訊第六百零二章 奔襲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1104章 授官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出使第801章 轉移第1086章 削藩第七十六章 後勤第七百一十三章 合兵第829章 失衡第三百三十二章 試攻(上)第六十章 報功第1266章 牛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隴幹第1488章 陷阱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1228章 收穫第1156章 宋城第1124章 虛與第1516章 雍南第四百二十七章 賭鬥(上)第921章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