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奇兵

bookmark

夜晚,一支三萬的騎兵在空曠的黃土高原上疾速而行,除了三萬騎兵外,還一萬頭駱駝滿載着補給跟隨。

這支軍隊由劉瓊和副將唐騫統領,他們原本是四萬人,從長安向東出發,在宣撫使司的軍事文報中, 這支軍隊的目的地是延州,也膚施縣爲後勤依託,駐紮在黃河西岸,他們的任務是負責牽制河西路金兵援助西夏。

但實際上,四萬大軍在東去兩天後便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大張旗鼓沿着洛水道北上,僞裝成四萬大軍的氣勢,而另一路三萬軍主力則折道返回,無聲無息進入了涇源道。

這支進入涇源道的三萬人正是劉瓊和唐騫率領的三萬騎兵,他們執行陳慶的第一階段佈局,從葫蘆河川殺入西夏,奪取應理縣。

他們便是陳慶佈下的奇兵,爲了掩護他們成功,陳慶不惜將二十萬大軍和無數糧草輜重部署在千里外的蘭州,甚至他本人和軍部都去了蘭州,就是爲了讓西夏乃至金國都相信,他會從蘭州進攻西夏。

但事實上, 陳慶還是會從傳統路線派奇兵北上。

從涇源道北上,抵達平涼府後再繼續北上,進入鎮戎州,然後沿着鎮戎州的葫蘆河川向北而行,抵達蕭關, 穿過蕭關就進入了西夏境內,這條道自古就是塞北遊牧騎兵殺入關中的重要通道,秦朝時爲了北擊匈奴,更是修建了著名的秦直道。

劉瓊率領的三萬騎兵正是沿着秦直道而行, 天亮時,他們抵達了蕭關,蕭關之前被西夏軍佔領,駐軍三千人,但蕭合達叛亂迫使西夏朝廷從各路調集兵力,蕭關的軍隊全部也調回了興慶府,臨走時,他們將蕭關的城牆關隘破壞殆盡,目前沒有軍隊駐紮,長滿了一人高的雜草,葫蘆河就在左側的深溝內激盪向北流去,咆哮聲數裡可聞。

宋軍並沒有在蕭關停留,穿過蕭關後繼續北行,又連續跨過了西夏的十幾座險關要隘,陳慶之前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功課,這些險關要隘已經廢棄了十幾年,尤其靖康之後,陝西路淪陷,西夏勢力南擴, 這些險關要隘已經失去了防守的意義, 除了蕭關之外,其餘關隘都被廢棄了。

三天後,三萬大軍進入了寧夏平原,地勢陡然變得平緩,遠處可見大片森林和草原,葫蘆河水也變得開闊,水流平緩,這裡距離黃河已不到五十里,距離應理縣約八十里左右。

隊伍在一片樹林內駐紮下來,唐騫派手下斥候指揮使楊瑞率兩百名斥候騎兵前往應理縣探查情況。

應理縣的南面便是黃河九渡,這裡黃河河面十分寬闊,寬達十里,水流十分平緩,用一隻中型羊皮筏子便可將一人一馬運送過黃河。

楊瑞率領手下沿着葫蘆水走了一天,一直來到黃河邊,雖然沿途都是豐美的牧場,看他們看不見一個牧民,也看不見一隻羊,走了數十里,都是荒無人煙。

當然,楊瑞不知道,這一帶原本是羌人的地盤,在蕭合達和朝廷的對抗中,羌人選擇了支持蕭合達,使朝廷震怒,派軍隊來強搶羌人的牛羊,大批羌人逃往西部,南部牧區形成大片無人區,宋軍斥候看不到任何牧民和羊羣都很正常。

楊瑞做出決定,留二十名士兵看守戰馬,他率領一百八十名斥候在夜色掩護下,乘坐皮筏子渡過了黃河。

黃河北岸又是另一番景象,沒有了草原,只有戈壁和荒漠,遠處是一條巍巍山脈,一直向北方延伸而去,那就是賀蘭山脈,賀蘭山脈的另一頭則是莽莽的騰格裡沙漠。

在荒漠中,一條平坦的軍道一直向東面而去。

這時,已是三更時分,也是巧,他們剛到軍道旁,西面便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楊瑞大喜,立刻喝令道:“大家都趴下,用絆馬索!”

斥候經驗豐富,他們立刻佈下道絆馬索,軍道兩邊只留二十餘人,其餘都遠遠趴着,防止被對方發現。

不多時,遠處出現了兩名西夏送信騎兵,他們打馬疾速飛奔,夜色中,很難看見地面的絆馬索,前面戰馬措不及防,被絆馬索絆倒,一聲長嘶,連人帶馬摔倒在地上,後面騎兵大吃一驚,他騎術十分高明,連跳過三道絆馬索,一個黑影忽然從地上飛身跳起,將這名騎兵撲下了戰馬,周圍宋軍士兵一擁而上,將兩名西夏士兵死死按倒在地上,用繩子捆綁起來,堵住嘴,用黑袋子將頭套上。

衆人牽着兩匹馬迅速離開了軍道,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

天亮時,兩名西夏騎兵被拷打得奄奄一息,但宋軍也拿到了想要的情報,這兩名騎兵就是從應理縣前往興慶府送信,向朝廷彙報陳慶已經抵達蘭州的消息,除了騎兵走陸路送信外,還有鷹信也會同時發出,這樣就確保了情報的萬無一失。

宋軍不關心他們要送的情報,他需要的是應理縣的情報,楊瑞立刻派兩名士兵返回大軍駐地彙報,他則率領其餘斥候繼續前往應理縣。

天亮時,劉瓊得到了應理縣的情報,他沉聲對唐騫道:“應理縣竟然有六千西夏軍,在西面三十里外的沙陀關還有六千人,看來西夏是下了血本防禦蘭州的主力大軍了。”

唐騫是斥候統領,他是劉瓊的老搭檔,也是第一次作爲副將出徵,陳慶考慮到這次出奇兵實際上就是一種大型斥候行動,所以他才讓更有斥候頭腦的唐騫作爲副將跟隨劉瓊出征。

唐騫想了想道:“我們的最大的優勢,就是敵軍不知道我們存在,我覺得拿下應理縣問題不大,但我認爲更重要是守住城池和通道。”

“唐將軍的意思是,我們需要留一部分兵力守住葫蘆河川的沿途關隘?”

唐騫點點頭,“我們不知道從蘭州過來沿途的情況,萬一道路被摧毀,就像我們摧毀烏仁一樣,那麼我們主力還是得走蕭關過來,所以我們必須守住葫蘆河谷這條通道。”

劉瓊沉吟一下道:“唐將軍的擔心,可能性非常大,這樣吧!我們先拿下應理縣,然後我們再分兵,看看他們有多少糧草物資。”

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905章 疫散第四百零三章 巢車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967章 圍堵第1440章 任務(下)第1120章 棘手第1465章 隱憂第五百五十一章 鑄錢第1336章 建國第1048章 禮物第1510章 西訊第1386章 拉攏第959章 鄭家第1117章 漢陽第948章 遇險(下)第834章 崩潰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825章 激戰(下)第1171章 和解第1191章 破裂第1249章 初談第818章 借船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第754章 覆轍第三百八十三章 春耕第770章 霍邑第六十二章 磨刀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隱情第1465章 隱憂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雙戰(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七百二十五章 楊家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900章 党項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試探第1301章 戰起第972章 破洛(上)第790章 公審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機第1050章 震怒第四百九十四章 櫃坊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六百四十一章 開價第796章 巡視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高麗(下)第三十四章 奇石第944章 泄密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攻第956章 內患第1072章 鼓動第九十五章 面親第五百三十章 探子第1419章 海商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攻(下)第1096章 南瓜第四百八十二章 滅任(下)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1364章 居庸第一百三十四章 補牢第940章 綿布第七百零四章 處置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四百四十二章 河州第1012章 勸說第1264章 夜襲第1503章 密謀第三百章 承諾第948章 遇險(下)第六百零九章 斷後第四百零四章 歸來第1202章 相投第1231章 意外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859章 談判(上)第851章 接觸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七十章 出遊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七十六章 後勤第七百三十八章 醴泉第二百三十三章 漢中第五章 狹路第1165章 攔街第913章 阻擊第1018章 密使第五百三十五章 膚施第五百二十九章 北關第891章 新官(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站隊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1456章 奪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