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特使

bookmark

這天上午,東面官道上來了一行人,爲首是兩名騎馬之人,後面跟着幾名隨從。

騎馬之人是兩名男子,年長一點的是名四十餘歲的中年男子,身材中等,相貌清瘦,看外貌就是一名飽讀詩書的文士。

年輕一點的男子約三十歲左右,身材也中等,但皮膚白皙,相貌俊秀,只是眉眼之間略有幾分陰鷙之氣,破壞了他清朗陽光的形象。

這二人都是從臨安城過來,中年男子叫做徐蘊,官任諫院左拾遺,專門負責瞭解各地民風民情,這次也是公派來睦州瞭解民風。

而年輕之人叫做王渙,出任監察御史,他是奉御史臺公派,前來調查睦州京觀事件。

一個月前,陳慶全殲一千餘名亂匪,將他們人頭割下,掛在城頭上示衆,這件事在睦州沒有什麼影響,但消息傳到朝廷後,卻引起了朝廷的軒然大波。

但消息卻是以誤傳誤,到了朝廷就變成了陳慶殘殺數千降卒,斬下人頭構築京觀,引起相國的範宗尹強烈憤怒,要求御史臺派人調查此事。

參知政秦檜暗中給御史中丞沈萬求打了個招呼,改由監察御史王渙前往睦州。

徐蘊來睦州只是和王渙順路,他是來考查睦州的民風民情,還要轉道去嚴州,爲睦州和嚴州合併做前期準備。

眼看要到淳安縣,徐蘊勸道:“王御史,我的意思是說,不能聽到一些傳聞就過早地妄下結論,哪怕京觀是真,也要結合現實來評判,它的存在是否合理,而不是不管其對錯,先一棍子打死。”

王渙冷冷道:“京觀是女真人殘殺漢人的血腥之舉,它居然出現在臨安,這種殘暴的行爲若要縱容,又將我大宋的治國之本,禮義仁德置於何地?”

“但這些只是傳言!”

“所以御史臺派我來睦州調查,左拾遺不用多勸,我王渙公正嚴明,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惡徒!”

徐蘊暗暗嘆了口氣,這個王渙的善惡立場本身就有問題,他的調查哪裡會談得上公正?

這時,身後忽然出現了一支軍隊,嚇了二人一跳,他們閃到一邊,軍隊很快奔上前,並不是衝他們來的,而只是從他們面前經過。

這支軍隊約有兩千人,個個精神飽滿,士氣高昂,每個士兵身穿盔甲,手執長矛盾牌,後背弓弩箭矢以及水葫糧袋,還有軍用毛毯卷,各種負重加起來至少有三四十斤。

士兵奔跑的速度很快,雖然滿頭大汗,卻步伐矯健,隊伍整齊,徐蘊暗暗誇讚,“這支軍隊不錯啊!堪稱精銳之師了,這是哪裡的軍隊?”

“徐前輩!”

忽然有人喊徐蘊,徐蘊回頭,見是一名騎馬的將領在喊他,看起來有點眼熟,“你是——”徐蘊確實想不起他是誰了。

“晚輩呼延通啊!”年輕將領笑道。

“啊!你就是那個到處闖禍的呼延五郎?”

呼延通跳下馬,不好意思撓撓頭道:“晚輩現在已經不闖禍了。”

“好啊!這下就不用挨你父親的板子了,聽說你跟了韓都統?”

呼延通點點頭,“正是!”

徐蘊指指軍隊笑問道:“這是韓都統的軍隊?”

“不是!這就是我們帶來剿匪的官兵,他們以前是西門廂軍。”

徐蘊瞪大了眼睛,“這是西門廂軍?”

“以前是,現在訓練得脫胎換骨了。”

呼延通見士兵跑遠了,連忙道:“我先走一步,回頭再來拜訪前輩!”

呼延通抱拳行一禮,翻身上馬催馬追了上去。

王渙望着呼延通走遠,好奇地問道:“徐拾遺和此人熟悉?”

徐蘊呵呵笑着解釋道:“談不上很熟,我和他父親打過幾次交道,也算認識,這個呼延通從前在東京汴梁號稱魔王刀,整天惹事生非,我當時任京兆府任職,沒少去他府上告狀,他的伯父呼延德,曾任御史中丞,你應該也認識吧!”

“聽說過!但徐拾遺剛纔說的西門廂軍是什麼意思?”

“呵呵!西門廂軍是臨安出了名的垃圾軍隊,年年軍隊考評都排在最後,沒想到剛纔見到的居然是西門廂軍?有意思,我倒真想見一見這個陳慶了。”

王渙卻在打另一個主意,要不要通過徐蘊收買這個呼延通?

.........

徐蘊和王渙先見到的是睦州知事賀建,既然是朝廷派來的官員,賀建不敢怠慢,安頓他們在貴賓館住下,隨即又在州衙接見了他們二人。

徐蘊表示自己只是來考察民風民情,御史臺的調查和自己無關,他坐在一旁喝茶,不參與賀建和王渙的交談。

“調查睦州殺俘事件?”

賀建眉頭皺成一團,“我有點不明白,是什麼時候的事情?確定是睦州的戰俘,而不是別的地方?”

“沒錯,就是睦州,時間是一個月前,前來剿匪的陳慶殺死了投降的一千多名士卒,並割下他們人頭,構築成京觀......”

“等一等!”

賀建打斷王渙的話,“我明白王御史的意思了,朝廷聽到的不是真相,是誤傳,真相不是這樣的。”

徐蘊在一旁笑問道:“那真相是什麼呢?”

“一個月前,張逵率部夜襲淳安縣,但被陳指揮使料到了,便將計就計,射殺了一千餘名悍匪,並割下人頭掛在城牆上示衆,安撫百姓,也並沒有築什麼京觀,那些人頭懸掛三天後,是我帶人把它們堆起來放一把火燒掉,屍體也一起堆起來燒掉了,估計是有人看見人頭堆起來,就以爲是構築京觀。”

王渙一拳打空,心中有些鬱悶,他不甘心地問道:“爲什麼要堆起來燒掉,不把它們好好掩埋?”

“王御史有所不知,睦州氣候潮溼,山高林密,野獸衆多,這些屍體若不燒掉,容易被野獸拖出來,曝屍荒野會引發疫病,必須要燒成骨灰後深埋。”

徐蘊呵呵一笑,“原來真相如此,看來謠言害死人。”

王渙哼了一聲,“真相到底如何,要詳細調查後才能下結論。”

賀建心中着實有點不舒服,這位監察御史顯然不相信自己的話。

..........

呼延通率軍剛剛跑了一百五十里拉練回來,士兵們正在休息吃午飯。

呼延通說這支軍隊已經脫胎換骨,一點都沒有誇張,一個月魔鬼般的強化訓練,不僅是士兵們的體能充沛,而且武藝大漲,無論槍法和箭法都十分嫺熟,尤其擅長夜戰。

這支軍隊讓呼延通十分動心,他可不想再還給臨安廂軍了,最好是韓都統收下,然後交給自己統領。

陳慶讓呼延通坐下,笑問道:“剛纔賀知州說朝廷派來一名監察御史,叫做王渙,就是你路上遇到的前輩嗎?”

呼延通連忙搖頭,“我說的前輩姓徐,他是諫院的左拾遺,監察御史應該是年輕那位,他來監察什麼?”

陳慶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但可能和我有關係。”

呼延通更是一頭霧水,“指揮使又沒有縱兵擾民,一直軍紀嚴明,難道是覺得你剿匪時間太長,過來督促一下?”

“不會,當時樞密院就給了我兩個月時間,這纔過去一半。”

“他們說要見指揮使嗎?”

“這倒沒有,好像說暫時不見我,不過,我可能也沒有時間見他們了。”

呼延通精神一振,“有張逵的消息了?”

陳慶點點頭,“剛剛得到內線消息,張逵要搶掠遂安縣,然後向衢州轉移,決戰的時刻要到來了。”

一個月前,陳慶殲滅一千多亂匪,將他們人頭掛在城牆上示警,引起睦州震動,沒有人敢私通亂匪,還有不少人家勸說親人下山,甚至還有兩名頭目偷偷派人來送投降信,成爲陳慶的內應,使陳慶能夠掌握張逵的一舉一動。

張逵最大的問題就是糧食不足,要撐不下去了,再加上收買不了睦州人心,轉移南下已是箭在弦上之事。

呼延通興奮地摩拳擦掌,盼望已久的時刻終於要到來。

“我們什麼時候出發?”

陳慶沉思片刻道:“我打算今晚就出發,搶先到遂安縣,佈下陷阱等候張逵的到來!”

陳慶並沒有把徐蘊和王渙放在心上,既然對方暫時不打算見他,他也沒有時間應對,陳慶隨即找到了賀建。

“今晚就要走嗎?”賀建問道。

陳慶點點頭,“對方已經撐不下去了,若被他們搶先,遂安縣就慘了,但我們還是留一步後手,防止張逵用聲東擊西之計,今天開始,城門就不要開啓了,一千鄉兵要加強防禦,如果張逵來進犯,知州可立刻派人通知我?”

“我怎麼找到指揮使!”

“我會留一份行軍地圖,情況危急,可憑地圖來找我。”

賀建默默點頭,他本來還想和陳慶談一談御史之事,但想想還是不要讓陳慶分心了,他會寫一份詳細報告給朝廷,把事情說清楚。

“那些匪衆,如果投降了,能不殺就儘量不殺吧!”

陳慶笑了起來,“我並非嗜殺之人,之前人頭示警只是爲了震懾其他匪衆,如果這些匪衆投降,我會分辨,罪大惡極者殺,若沒有人命或者姦淫婦女之類,可以饒他們一命。”

賀建欣然笑道:“這樣最好!祝將軍旗開得勝,抓住張逵!”

當天晚上,陳慶便率領兩千士兵離開了淳安縣,沿着官道向西南方向的遂安縣進發。

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787章 詐死第七百零七章 議和第1019章 施壓第1317章 追殺(上)第1498章 瑞兆第1518章 殿議第四百五十五章 補缺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二百零一章 搶關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1208章 劫糧第979章 火攻第六百八十九章 硬戰(上)第892章 新官(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線索第859章 談判(上)第1228章 收穫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使者第1516章 雍南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滿第999章 歸心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宴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930章 文攻第1192章 逼撤第1052章 妥協第892章 新官(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監軍第1176章 抓捕第二百九十九章 夜殺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教誨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斃第1219章 意外第五百五十三章 求援第863章 求情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五百一十四章 涼州第1412章 寒心第1305章 攻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求救第七十七章 爭營第二百七十六章 脅迫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雷神第1178章 滅患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五百零八章 急令第1066章 澄清第二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800章 報復第五百八十三章 博弈(五)第八十一章 武娘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雷神第五百七十三章 承諾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第二百八十七章 條件第五十七章 風波第1182章 交代第1509章 安置第四百二十七章 賭鬥(上)第五百六十七章 初寵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933章 交手(上)第七百五十章 策劃第七百五十二章 重蹈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二百九十五章 陷營第七十六章 後勤第923章 田宅第1355章 北訊第823章 決戰第1026章 攔截(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1295章 決策第1278章 偷香第六百五十八章 窘況第835章 微訪第五百零四章 平涼(上)第808章 突病第1076章 除夕第1170章 請罪第1320章 方案第886章 兵訊第四百六十章 補牢第五百八十一章 博弈(三)第六十五章 裙帶第三百八十二章 逃兵第788章 告發第六百六十九章 安置第1399章 丹灞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917章 織造第1173章 病倒第1446章 傳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