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意

bookmark

宋軍們望着張定邊攀上對岸懸崖,頓時一片歡呼,劉璀立刻令道:“搬一架投石機過來!”

十幾名士兵搬過來一架小型投石機,很快準備完畢。

“發射!”劉璀一聲喝令,‘砰!’一聲,投石機將一塊捆有長繩的石塊發射出去了,遠遠落在山崖對面。

張定邊拾起繩子, 將它捆綁固定在山岩上,一連投過三根繩索,做成一道簡易的過江繩橋,數十名士兵帶着工匠開始攀爬繩索過斷崖。

到了黃昏時分,第一道鐵索已經在斷崖上空出現了......

陳慶率領十萬大軍一路東行,或許是在西北的緣故,西軍的戰馬比較豐沛,就算是步兵遠距離行軍也會騎馬代步, 十萬大軍都騎馬而行, 對草料要求比較高,所以熙河路和陝西路各州縣都有很大的草料倉庫,有專人管理,這就解決了行軍的需要。

這天上午,大軍從通會堡穿過了屈吳山,屈吳山從西夏延綿到宋境,長達千里,它的餘脈便是隴山山脈,將整個西北分隔成兩部分, 東面是陝西路, 西面便是熙河路,延綿數千裡的山巒上有無數隘口, 有的隘口能走騾馬甚至大車,這種關口要隘的戰略價值就很高了。

過了屈吳山便進入了西安州, 大軍在海原縣休整了一天, 次日又繼續西行,兩天後,大軍終於抵達了蕭關。

唐騫率領兩千士兵在整理蕭關,碎石被清理乾淨,枯草被拔光,整個蕭關看起來也沒有之前那麼破敗了,接下來只需要稍微修葺,蕭關就能恢復原貌。

十萬大軍在蕭關稍作休息,陳慶帶着一羣將領在唐騫的帶領下巡視蕭關關隘,蕭關實際上是隋長城的一部分,只是這裡有一條峽谷隘口,可以通過戰馬和大車,蕭關就修建在這條峽谷內,漸漸形成一座關隘羣,成爲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而跨越千年的秦直道,又給蕭關通行帶領了極大的便利。

“現在西夏那邊有什麼動靜?”陳慶問道。

“應理縣沒有動靜,但我們斥候發現鳴沙縣進駐了一萬五千西夏軍。”

陳慶點點頭,“人數不少,他們想做什麼?”

“卑職估計李察哥想用這支軍隊牽制我們主力,給他募兵爭取時間, 卑職得到消息,西夏各地都在強行募兵,形勢很亂。”

“這一萬五千人能牽制我們主力嗎?”陳慶又笑問道。

唐騫搖了搖頭,“都是平原地形,卑職認爲不太可能,最多截斷我們糧道,估計對方打的也是這個主意。”

旁邊司馬張曉問道:“鳴沙縣城防如何?”

“回稟司馬,鳴沙縣整體都不如應理縣,高只有兩丈出頭,城池周長二十里,還算堅固結實,但年代有點久遠,我們抓到一名探子,城內主將叫做尚東延,吐蕃人。”

張曉沉思片刻道:“這個尚東延我聽說過,原本是曹保宗的副將,他力勸曹保宗不要走鞏州南下,結果兩人鬧翻,這個尚東延在西夏士兵中口碑很不錯,應該是個勁敵,而且我們對西夏的瞭解遠不如西夏人,他們駐守鳴沙縣必然有其原因,宣撫使切不可輕敵。”

唐騫臉一紅,顯然司馬在說他輕敵了。

陳慶淡淡道:“張司馬有什麼話就直說,不用顧忌!”

張曉看了一眼唐騫,直言不諱道:“卑職認爲唐將軍就不該出現在蕭關,北面還有一連串的險關要隘,唐將軍應該在那邊駐防,時刻警惕西夏軍反攻,但唐將軍顯然是輕敵了,認爲那邊有駐軍,不會有事,可這個尚東延是吐蕃人,在西夏人沒有什麼地位,可他卻能臨危受命,可見他是有真本事之人。”

楊再興也在一旁道:“司馬說得對,如果尚東延沒有特殊能力,李察哥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用他。”

唐騫滿臉通紅,躬身道:“卑職知錯,現在就趕回割踏寨!”

陳慶點點頭,“趕緊去吧!”

唐騫不敢怠慢,率領兩千士兵急急向八十里外的賞移口奔去。

陳慶命令軍隊在蕭關休息一天,次日五更時分,大軍吃罷早飯,準備出發了。

就在這時,前軍統制楊再興匆匆趕來,後面跟着一名報信士兵。

“都統,好像前面真的出事了!”

陳慶一怔,喝問道;“到底出了什麼事?”

報信兵單膝跪下稟報,“啓稟都統,割踏寨失守,被西夏軍偷襲奪走,唐將軍正率軍強攻。”

陳慶的拳頭捏緊了,果然輕敵出事了。

割踏寨是蕭關道在西夏境內的最後一道關隘,也是最險要的一道關隘,如果這道關隘攻不下,通往蘭州的西南軍道又修復不了,那麼應理縣的宋軍就只能放棄縣城,穿過沙漠退去河西,這就意味着陳慶攻打西夏的計劃失敗。

尚東延善於謀略,他派一名死士扮做探子前去探查宋軍情況,結果被宋軍斥候抓住,熬不住拷打,交代了鳴沙縣內的情況,基本上都是真實,但在最關鍵的一件事上說了假話,尚東延的目標不是截斷宋軍後勤,而是重新奪回割踏寨和賞移口這兩座險關。

他一方面命令李苛不斷派探子去探查應理縣的情況,同時修建黃河北岸烽燧,擺出一副要截斷宋軍後勤的架勢,但他自己卻親自率領五千精銳在夜間悄悄離開鳴沙縣去了韋州。

韋州位於割踏寨的西面五十里,已經是一座空城,無兵駐守,他率軍在韋州背後上了山,沿着一條山間小道而行。

這條小道直通割踏寨的東側,二十年前,還是一名行將的尚東延就率領一千軍殺到童貫軍隊背後,燒燬了宋軍的糧草輜重,使原本已經攻下割踏寨的一萬宋軍不得不退兵南下,功虧一簣,這也是童貫兵敗的原因之一。

割踏寨由上將指揮使羅晉率兩千軍隊鎮守,唐騫沒有發現鳴沙縣的西夏軍過來,便有些輕敵大意,率三千人去蕭關迎接主帥陳慶到來。

主將輕敵,羅晉也同樣輕敵了,他怎麼也不想到西夏軍居然會從後面殺來,被西夏軍偷襲殺進營寨,兩千宋軍不敵,傷亡慘重,主將羅晉不幸陣亡,剩下數百士兵被迫放棄割踏寨,撤退去了應理縣。

此時,唐騫懊悔萬分,丟失了割踏寨,他卻發現山寨竟是如此難以攻打,他率領六千士兵拼死攻打,攻打了整整一天,傷亡近半,依然沒有任何收穫。

傍晚時分,陳慶率領大軍抵達了割踏寨山腳下,唐騫赤着上身,前來請罪。

“卑職輕敵失關,罪該萬死,特來請罪!”

陳慶點點頭,“先把衣服盔甲穿起來,你是有過錯,但不是犯罪,不必赤身!”

唐騫穿上盔甲,跪地接受發落,陳慶這才道:“你輕敵大意,失守割踏寨,士兵傷亡慘重,大將陣亡,按照軍規,降你兩級爲上將指揮使。”

“謝都統不殺之恩!”

“你先退下,會給你立功贖罪的機會。”

唐騫退了下去,陳慶這纔打量周圍的地形,這一帶屬於兜嶺,南面是賞移口,北面是割踏寨,兩者之間是一條寬達數十里的谷地,分佈着大片樹林以及河流。

踏割寨就在一座陡峭的大山上,西夏軍在山上鑿石開道,修建了一條蜿蜒的盤山道,可以走騾馬和大車,盤山道不怕,難的是山太高太陡,西夏軍層層設卡,一步步攻上去,傷亡代價太大了。

第765章 蒲津(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第1044章 宋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九十章 三箭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二百四十六章 虛攻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998章 逼迫第1240章 目標第五百零五章 平涼(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陷營第1183章 調任第三章 排擠第893章 老將第二百八十五章 齊使第1091章 獵殺(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戰(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追擊第十七章 晉升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線索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二百二十八章 迂迴第990章 情報第1378章 人選第1206章 夜襲第812章 奇貨第九十八章 賭箭(中)第1179章 南歸第1395章 營救(上)第838章 藏秘第三十八章 首戰(下)第五百九十章 博弈(十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構架第四百三十三章 放將第917章 織造第1489章 來賓第1467章 實習第1056章 突來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第857章 是他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1194章 戰機第789章 狗性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1253章 溝通第1433章 燒眉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魚第879章 梳理第1071章 建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異議第1216章 讓路第1082章 交換第八十三章 競跑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一百八十章 通判第1132章 劉貴第1057章 設網第1260章 妥協第1071章 建議第1200章 作繭第1202章 相投第1150章 清野第二百九十四章 內應第760章 血戰第1313章 傳信第十二章 分歧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三百七十章 態度第1375章 逆轉第二百三十三章 漢中第848章 分兵第949章 搜城第1011章 定罪第1326章 挖人第1262章 壽春第1139章 會主第五百三十九章 秦王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平壤第四百九十二章 底細第五百三十四章 改任第915章 穩定第853章 發酵第794章 難民(上)第901章 搶麥第768章 黃蘆第四百三十三章 放將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三百三十章 獻計第1212章 須城(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機密第四百二十三章 管家第983章 襄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