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尋船

bookmark

陳慶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雖然攻城武器一時過不來,但並不代表他就無所作爲,他完全可以從不需要攻城的方面做起,先清理外圍,最後再攻城,就像脖子上的套的繩索, 一步步慢慢收緊,最後再下手勒死。

首先是船隻,西夏各城都分佈黃河左右兩岸,他必須用船隻來搭建浮橋,用皮筏搭建浮橋很容易被西夏人摧毀,船隻搭建的浮橋要堅固得多。

陳慶現在需要找一個善於奇襲的將領, 沉思良久, 他回頭吩咐道:“把唐騫給我找來!”

不多時,唐騫匆匆走進大帳, 單膝跪下行一禮,“卑職參見都統!”

“唐將軍請起!”

陳慶笑眯眯道:“交給你一個任務,若任務能完成,我讓你官復原職!”

唐騫着實激動,抱拳道:“卑職一定不辜負都統的重託!”

陳慶點了點頭,“我給你的任務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就是去搜尋並繳獲所有城外的船隻,如果遇到漢人奴隸可以直接把他們帶回來, 但也不用刻意去找他們, 你們的任務是找船。”

“卑職明白了!”

“帶五千騎兵過去, 找到一批就送回來一批。”

“卑職明白!”

.......

一個時辰後, 唐騫率領五千騎兵渡過了皮筏浮橋,沿着黃河西岸北上。

河套平原這一帶的河面十分開闊,水勢平緩, 極爲適合航運和灌溉, 加上土質肥沃,光照充足, 使河套平原盛產糧食瓜果,被稱爲塞上江南。

河套其實由前套、中套和後套組成,前套是今天的銀川一帶,中套是指內蒙古巴彥淖爾一帶,後套則是指內蒙包頭一帶,這三個地方都是得到黃河充分灌溉,而成爲著名的糧食產地。

五千騎兵沿着黃河西岸疾奔,這裡都是平原,視野開闊,黃河內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看不見船隻,也看不見皮筏子,黃河內十分沉寂,次日中午,他們過了峽口,黃河從這裡開始分岔,同時河兩岸也出現了大片蘆葦蕩,從正常的渡河需求來說, 這一帶應該有船隻。

唐騫勒住戰馬, 在黃河上眺望,一名來過西夏的士兵指着對岸道:“對面其實是黃河中一片大島, 面積很大,裡面河渠衆多,像蛛網一樣密集,數百個大大小小的莊園都分佈裡面,卑職估計我們要找的船隻也藏在裡面。”

唐騫有點頭大,現在問題是他們怎麼進去?

這時,忽然有士兵指着遠處河面喊道:“將軍,河面上有條小船!”

唐騫連忙細看,果然一條小船從蘆葦蕩裡駛出,晃晃悠悠向這邊划來。

士兵們連忙揮手大喊,不多時,小船划到岸邊,竟然是個駝背老者,看起來很蒼老了,但面孔和衣服都是漢人的樣子。

“你們是....宋軍嗎?”老人說的是漢語,但有點生澀了。

唐騫點點頭,“我們是西軍,老丈是漢人嗎?”

老人嘆口氣,“我曾經是,但現在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裡人了?”

“老丈來西夏多久了?”

“五十年了,我十幾歲被擄掠而來,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一輩子就沒有回去過了。”

說到這,老人忽然哭了起來,“不知我的爹孃還在不在?”

衆士兵的眼睛都溼潤了,唐騫勸道:“老丈如果願意回家鄉看看,我們可以帶你回去。”

“家鄉?我家鄉在延州,如果能重回故土,哪怕死了我也願意。”

“老丈,我們是其實來找船的,老丈知道哪裡能找到嗎?”

老者用袖子擦拭眼淚道:“我知道伱們是來找船,我就是船工,西夏人說你們會把船搶走,所以把船都藏起來了,我就在蘆葦蕩等你們呢!”

衆人大喜,唐騫連忙問道:“老丈知道船藏在哪裡?”

“我怎麼會不知道,我在黃河當船工五十年,在這裡閉上眼睛我都知道路,這附近就有三個藏船的地方,我可以帶你們去。”

還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們無計可施,沒想到一個漢人老船工願意幫助他們。

唐騫讓兩名士兵坐上船,他率領騎兵在岸上跟隨,老船工向北划船數裡左右,指了指一處水灣,水灣被茂密的蘆葦覆蓋,還真不容易看出來這裡是一處水蕩。

立刻有二十幾名水軍士兵划着皮筏子下河了,奮力向對岸的水灣內劃去,他們跟隨着老者划船進了水蕩。

不多時,三艘平底大船從水蕩裡是駛出,岸上的士兵一片歡呼。

這三艘大船隻是第一步,但它卻是基礎,三艘大船將幾百名士兵運過黃河,很快,在對岸的一條河道內,又找到了二十幾艘藏匿的大船。

這二十幾艘大船和前面三艘大船完全一樣,都是極具西夏特色的平底船,也是因爲西夏一帶黃河風平浪靜,沒有什麼風浪,兩邊的船舷比較低,但船底卻很寬大。

如果用一種比較形象的比喻,中原的船隻像碗,而西夏的船隻則像盤子,一次能運輸很多人和馬匹,也能運載很多糧食。

但宋軍先後找到了二十七艘船也只是西夏船隻的一小部分,老船工說,西夏一共有三百多艘這樣的船隻,一部分運入城內,另一部分則隱藏起來。

他知道不遠處還有一處藏船的地點,根據老船工提供的線索,宋軍很快同一條小河上,又找到了二十艘平底船,短短一天內,宋軍便找到了四十七艘大船,這個收穫着實不小。

“多謝老丈提供的線索。”唐騫再三感謝。

老船工的漢話已經不像最初那樣生澀,已經說得十分熟練了,衆人知道他姓喬,具體名字已經忘記了,大家都叫他喬駝子,延州安塞堡人,世世代代都是清水河上的船工,宋神宗年間被入侵的西夏軍隊擄掠到西夏爲奴,西夏人見他會駕船,索性就讓他在黃河上當船工。

剛開始幾年,喬公無時無刻都想逃回家,西夏人爲了牽住他,便一名回鶻女子嫁給他,還給他生了一個兒子,這下徹底把他牽住了,回家的念頭被漸漸消磨了,一晃就做了五十年的船工。

他妻兒都在十年前先後病逝,兩個孫子也被西夏軍隊帶走,不知所蹤,喬老船工再次變成孤身一人,西夏人見他年邁,沒有剝削價值了,便不再管他,他自己也不敢再回家了。

直到今天終於見到宋軍,他再一次有了回家的念頭,只要能看一眼父母的墳堆,他這輩子就沒有遺憾了。

“我是宋人,能幫助故國的軍隊,我也很高興,我在這裡生活了五十年,都這邊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你們想知道什麼,我都告訴你們。”

“太感謝老丈了。”

唐騫又問道:“請問老丈,這附近有沒有莊園?”

喬公笑道:“這邊莊園不多,要北面纔多,但還是有一座大莊園,就是在我們發現二十幾艘船的旁邊,我忘記告訴你們了,二十幾艘船其實就是那座莊園的財產,主人是西夏的皇族,住在都城內,秋收的時候會來莊園。”

“莊園內有漢人嗎?”

“怎麼可能沒有呢?西夏人擄掠漢人,就是給他們種糧食,其他胡人不會種糧啊!西夏人自己也不會,莊園內至少有三千漢人,有百餘名士兵看守,前兩天又送來一批奴隸,兩三百人,也是從京城送來的。”

“運送奴隸過來,也要用船吧?”指揮使王簡笑問道。

喬公愣了一下,他低頭思索片刻道:“你提醒我了,莊園內不僅有船,好像還有一支軍隊,也是前兩天才來的。”

“軍隊有多少人?”唐騫連忙問道。

喬公搖搖頭,“具體有多少人我不知道,我都是聽別人說的,那座莊園我不敢靠近,裡面有很兇狠的惡犬,我曾經被咬過。”

唐騫站起身對幾名指揮使笑道:“我們就去看一看西夏人的莊園是什麼樣子?”

第1009章 太行(下)第1520章 西使第一百零三章 警醒第六百九十一章 搶麥第五百七十八章 入蜀第五百五十章 真相第755章 困獸(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逃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嚮導第1450章 藏身第950章 消釋第1483章 突襲第五百六十九章 官司第二百五十六章 微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將計第1435章 幕後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1237章 奪船第一百一十八章 鐵籠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第六百九十一章 搶麥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1191章 破裂第1091章 獵殺(上)第1338章 斷念第1064章 取財第一百四十五章 平涼(下)第1404章 再臨(下)第1462章 耽羅第一百四十八章 泄密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783章 地氣第二百六十五章 壽宴(七)第1141章 誠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建議第1261章 宣戰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1092章 獵殺(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驚夜第三百四十六章 毒計第816章 先帝第1344章 增兵第1207章 解惑第938章 佯雷第一百零三章 警醒第四百三十二章 拖戰第1101章 信心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負荊第957章 廷議第1160章 北歸第1502章 重歸第1077章 巨港第四百七十四章 公文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強勢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四)第1177章 情報第六百四十二章 驅逐第1131章 調查第981章 賞罰第1255章 透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線索第819章 解密第1002章 許昌(下)第1002章 許昌(下)第1261章 宣戰第1436章 抓捕第三百四十六章 毒計第969章 圍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收徒第四百七十四章 公文第三十八章 首戰(下)第1502章 重歸第1255章 透密第二百七十六章 脅迫第五百零七章 勸說第三百七十七章 廷論第五百八十二章 博弈(四)第七百三十七章 同鄉第五百九十五章 博弈(十七)第1496章 緊急第1342章 工部第1340章 想法第五百八十章 博弈(二)第1431章 借錢第1098章 三科第773章 斬首第四百一十七章 遷徙(下)第1285章 無功第五百九十八章 求援第1375章 逆轉第1061章 巡視第863章 求情第三百七十一章 噩耗第五章 狹路第1481章 序幕第三百二十四章 決戰(上)第770章 霍邑第1295章 決策第五百二十八章 改弦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