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

bookmark

天剛亮,李察哥終於得到了消息,西平府連夜派人送來情報,在西平府南面三十里外,發現了大量宋軍騎兵,至少在五萬人以上,對方意圖不明。

李察哥經驗豐富, 西平府發現的宋軍騎兵肯定不是襲擊自己莊園的軍隊,距離和時間都對不上,這是兩支軍隊,兩者相加,對方出兵八萬以上。

李察哥當即簽署命令,將城外的十萬白甲軍先調入城內。

李察哥隨即進皇宮求見天子。

李乾順冷靜地聽完李察哥的彙報,半晌問道:“皇弟認爲宋軍北上的意圖是什麼?”

李察哥躬身道:“啓稟皇兄, 臣弟認爲宋軍派騎兵北上,顯然不是爲了攻城, 但沒有好處的話,他們也不會大舉北上,臣弟反覆考慮,對方的意圖應該就是針對城外的各個莊園。”

“這些莊園會有多少物資財富?”

李察哥搖搖頭,“這些權貴從不說實話,臣弟也猜測不到有多少財富,但肯定糧食有不少,哎!這些權貴寧可讓宋軍把糧食搶走,也不肯用來支持自己的軍隊。”

“那就這樣眼睜睜看着對方將所有莊園搶掠一空?

“皇兄, 西平府已經發現對方有數萬騎兵北上,他們很快就會殺到興慶府,臣弟沒猜錯的話, 他們就是來牽制我們出兵救莊園,臣弟的意見, 分兵兩路, 一路軍隊去救援莊園,另一路軍隊和宋軍對峙, 甚至爆發激戰,請皇兄定奪。”

李乾順嘆了口氣,“我們和宋朝對抗多年,什麼時候讓宋軍兵臨城下,簡直是奇恥大辱,作爲西夏之君,朕無法接受這種恥辱,皇弟出兵吧!”

“臣弟遵旨!”

.........

李察哥當即出兵十萬,命令都統軍李良輔率軍三萬趕去救援莊園,他親自率領七萬大軍南下,攔截宋軍騎兵。

高定率領三萬騎兵在黃河河套平原上一路橫掃,僅僅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便摧毀了十大莊園,全殲莊丁四萬餘人,解放漢人奴隸超過三十萬人,奪取錢糧財數以百萬計,還有各種財物、兵甲以及牲畜牛羊不計其數,光駱駝就有一萬五千頭,同時還繳獲了七十七艘平底大船。

高定命令一萬四千騎兵分成十隊,由唐騫率領, 繼續掃蕩其他中小莊園,其餘兩萬騎兵負責將三十餘萬漢奴和大量物資運到黃河西岸。

這時, 統領趙小乙率領三萬頭駱駝也趕到了黃河西岸,加上繳獲的駱駝,四萬五千頭駱駝揹負錢糧物資,兩百五十餘艘平底大船運送老弱婦孺,多出的上萬頭騾驢也給老人代步。

就算如此,還是有一半的錢糧物資無法運走,宋軍索性利用繳獲的五千多隻大型皮筏子運輸,從早上天剛亮第一批人出發,到了晚上一更時分,最後一批物資才搬上皮筏子出發,隊伍長達四十餘里,由兩萬騎兵護衛,浩浩蕩蕩向南而去。

李良輔曾經率十萬大軍攻打甘泉堡,被宋軍火攻殺得大敗,回到西夏後,他便一直沉寂,但天子李乾順頗欣賞他,這次點名讓他成爲李察哥的副將。

李良輔已經六十餘歲,但辦事效率很高,上午接令,中午便率領三萬大軍出發,興慶城距離黃河只有五里,黃河從峽口便分岔成兩條,一條東黃河,一條西黃河,中間是遼闊肥沃的河套平原,高定帶着三十餘萬百姓走的是西黃河,而李良輔率軍要渡的是東黃河。

數千西夏士兵用皮筏子搭建浮橋,之前唐騫一直懷疑大量渡船藏在城內,事實上並非如此,西夏沒有水城門,三百餘艘大船全部藏在各個莊園內,已經被宋軍搞到了兩百五十餘艘,剩下的大船已經不多了。

但浮橋剛剛搭建完成,軍隊還沒有上船,上游忽然出現了兩艘大船,每艘大船上都有數十名宋軍士兵,大船速度很快,向浮橋疾衝而來,李良輔大驚失色,急聲大喊:“士兵衝上去放箭!”

但來不及了,兩千士兵剛跑山浮橋,兩艘大船便重重撞在浮橋上,將浮橋撞爲三段,宋軍士兵隨即放火,他們將火油潑在浮橋上,點燃了烈火,撞斷的浮橋迅猛燃燒起來。

李良輔看得目瞪口呆,但他們有的是皮筏子,既然搭建浮橋不行,他便立刻命令使用中型皮筏子下水,六千隻皮筏子進入黃河,每隻皮筏子上運載四到五名士兵,士兵們划動皮筏子向對岸駛去。

這一招果然厲害,兩艘大船隻能遠遠躲開,黃河水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黑點,儘管河面寬達十幾裡,但風平浪靜,水流平緩,非常適合划船。

不到半個時辰,大部分皮筏子都漸漸靠近了對岸,就在這時,對岸忽然出現無數宋軍騎兵,他們點燃了沿岸的蘆葦,大火燃燒起來,西岸頓時火光熊熊,濃煙瀰漫,數百隻陷入蘆葦蕩中的皮筏子被大火包圍,前後無路,士兵紛紛跳下水逃命。

在瀰漫的煙霧中,劉瓊率領宋軍騎兵在疾奔射箭,他們的目標卻是皮筏子和水中掙扎的西夏士兵。

一般皮筏子上都有一塊木板,但木板比較薄,並不是起浮力作用,而只是固定支撐,平衡對於皮筏子十分重要,尤其這種乘坐四五個人的中型皮筏子,一旦下方的羊皮筏漏氣,整個皮筏子就會失去平衡。

箭如雨發,不斷有皮筏子傾翻,士兵落水。

後方的皮筏子紛紛掉頭,重新返回東岸,落水士兵除了少數人抱着羊皮囊游回對岸外,其餘三千餘落水士兵全部被宋軍騎兵射殺,或者溺斃在黃河之中。

一時間,李良輔也無計可施,對岸竟然有一萬騎兵阻截,不管自己從哪裡渡河,都逃不過對方的截殺。

.........

六萬宋軍騎兵出現在興慶府以南約三十里處,陳慶得到斥候消息,西夏軍已出兵,他立刻率八萬後援大軍北上,在距離六萬宋軍騎兵二十里外,等待着兩軍大戰。

此時六萬大軍分成三個方陣,呈倒‘品’字型排列在一片曠野裡,橫長約十里,氣勢恢宏,秋風勁起,大軍戰旗獵獵飄舞。

遠處也出現了一條長長的黑線,晉王李察哥率領七萬西夏軍出現了。

這七萬軍都是西夏的精銳騎兵,包括他自己的三萬騎兵,從沙州撤退回來的兩萬騎兵,以及拓跋部的兩萬騎兵,相比之下,李良輔率領的三萬軍都是各部落招募的党項牧民,意志十分薄弱,在黃河中稍微遇到挫折便調頭撤退。

七萬西夏軍緩緩向前逼近,越來越近,兩軍距離只有三裡,這時,一名騎兵疾奔而來,遞給劉璀一份手令,劉璀查看手令,上面是陳慶的命令,只有四個字,‘主動出擊!’

劉璀抽出寶劍大喊道:“擂鼓出戰!”

“咚!咚!咚!咚!”

驚天動地戰鼓聲敲響,六萬騎兵舉起短矛和盾牌大喊,驟然發動了。

李察哥也舉劍大喊:“爲了西夏的百年榮耀,殺啊!”

‘嗚——嗚——’

低沉的號角不斷吹響,七萬大軍也發動了,鋪天蓋地的西夏騎兵迎着宋軍殺去。

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780章 雜鋪第1426章 購島第1134章 增兵第1444章 又刺第1475章 送功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七十九章 背鍋第六百九十四章 寒來第1201章 理由第1339章 房產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陝第1360章 出兵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舊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攤牌第六百九十五章 雪擊第五十五章 考試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零七章 匪患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北征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1068章 清剿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一百零五章 妥協第二百七十五章 變故第1383章 述職第三百五十九章 婚禮(中)第四百零六章 築城第1074章 商隊第五百三十二章 初攻(上)第八十六章 舞弊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敵第1301章 戰起第955章 蹊蹺第四百三十八章 銀礦第一百一十八章 鐵籠第六百七十九章 巷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924章 試探第1367章 大興(一)第1511章 圍城第1360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挑第六百一十五章 反攻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海戰第972章 破洛(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軍報第九十三章 清照(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冊封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蒸氣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岔第六百零六章 狹路第1368章 大興(二)第十九章 軍寨第1515章 登基第四百一十七章 遷徙(下)第1070章 棉貴第861章 行刺第786章 舊案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查第1207章 解惑第一百零七章 詩集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夜殺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六十一章 解圍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搶麥第一百二十二章 競技(下)第951章 黃金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苦勸第1063章 收網第1472章 順藤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對峙第1504章 告發第1463章 新居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1390章 獵鷹(上)第1276章 沐浴第三百八十二章 逃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心慌第778章 攻心第七百二十六章 燭道第933章 交手(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境第1441章 錯過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1272章 會子第1156章 宋城第1387章 剿匪第五百零七章 勸說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綻第一百六十章 終南第1434章 暗示第945章 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