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

bookmark

這時,王薔長子王非磕頭道:“啓稟郡王,小人還有一事要稟報!”

“還有什麼事?”

“去年我們和三戶人家達成了契約,以每畝三貫錢的價格購買了他們三家六十畝的祖田,請問郡王,這份契約是否合法?”

“他們都簽字畫押?”

“都簽字畫押,還有居間,我們還向官府交稅。”

陳慶點點頭,“這份契約既然是你情我願,雖然價格低了點,但也合法,六十畝土地可以從百畝地中剔除,你們只要補交剩餘四十畝地的九十貫錢就可以了,但其他四百五十畝地是違法的,必須全部收回。”

監察司第一署令江曠遠暗暗點頭,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又不失寬容,這算是經典判決案例了,必須要向整個關中推廣

兩天後,陳慶在郃陽審理了另一樁土地大案,創建了另一個案例,當年的縣尉韓桑農把自己所有親戚都變身爲陝北農戶,每家授田兩三百畝,侵佔了六千畝土地。

這個案子的性質又和王員外不一樣,它是官員利用手中權勢私佔土地,所以這些韓桑農親戚的土地全部沒收爲官有,沒有任何選擇餘地,韓桑農被就地免職。

這就是第二個典型案例,涉及官員的土地。

還有第三案子是知州王行密的大案,涉及土地近萬畝,這個案子更惡劣,他不屑於假扮陝北農民,鑽政策空子,而是空手套白狼,做假帳購買了八千畝閒置土地,涉及馮翊縣、郃陽縣和韓城縣三個縣。

王行密用他小舅子的名義,以每畝三貫錢價格先後向官府購買了八千畝土地,然後假收據,假入帳、假入庫,假出庫、假出帳,這樣就把帳實都做平了。

若不是韓桑農和縣吏爲免罪而揭發他,這件事還真發現不了。

王行密被追回了全部土地,免去一切官職,他和小舅子都被判處流放鹽田做苦力五年。

這是第三個典型大案,比韓桑農耕的案子更惡劣十倍,他是官員親自上陣強佔土地,罪加一等。

三個典型的案例判決被印刷出來,陳慶下令發放關中各地,命令各地參照執行。

土地案子結束後,陳慶來到了蒲津關,蒲津關這裡集結了十萬大軍,由都統制楊再興和都統制劉璀統領,看起來就是準備開春後進攻河東。

但陳慶真正的目標卻不是河東,而是陝州和虢州。

陝州是個狹長型的州,包括黃河兩岸狹長型的州,黃河南岸便是崤函故道,而黃河北岸也是一條狹長地帶,位於是中條山脈和黃河之間。

黃河北岸倒是不難攻打,從風陵渡渡過黃河,一路攻打過去,敵軍駐軍也不多,只有幾千人,難的是黃河南岸,包括崤函故道、函谷關和陝縣縣城,都是極難啃下硬骨頭。

不過,陳慶考慮的是硬攻和智取。

在抵達蒲津關大營的第二天晚上,陳慶便率領十萬大軍南下,殺往潼關。

陳慶分兵三路,一路以劉璀爲主帥,從風陵渡渡過黃河,攻佔陝州的黃河北岸部分,另一路以劉瓊爲主帥,率領一萬大軍攻佔虢州。

而陳慶親自率領七萬大軍,以楊再興爲副將,統制牛皋爲先鋒,攻打崤函故道。

既然叫做智取,陳慶的棋子早已悄悄佈下

陝縣是位於秦嶺山脈東延與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匯地帶,地形複雜險要,縣城更是座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水,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正因爲戰略地位重要,陝縣的軍事地位也十分突出,城池周長約三十里,城牆高達三丈,堅固寬厚,易守難攻。

十年前,宋將李彥仙和完顏婁室十萬金兵血戰,堅守陝州兩年,最後糧食盡絕,陝縣被金兵用巨型投石機攻破,李彥仙投河自盡,數千宋軍皆血戰而死。

儘管時間已經過去七年,但城牆上依舊還能看見當年硝煙烈火留下的痕跡,城牆上的撞擊坑依然觸目驚心。

不過城內的秩序倒漸漸恢復了,有人口十餘萬,由於僞齊沒有禁止和陝西路的商業往來,陝縣便成爲東西貿易的重要中轉地,商業時分繁華。

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客商入城出城,這天上午,一支三十餘人的商隊從西面而來,帶着數百頭駱駝,滿載貨物,這是一支比較大規模的商隊,商隊領頭叫做喬林,洛陽人,在崤函古道上名氣很大,守城將領和士兵都認識他。

喬林按照規矩給守城將領交了幾貫茶水錢後,便帶着駱駝隊進城了,進城第一步是交稅,僞齊的商稅頗重,達到商品總額的一成了,使得客商怨聲載道,相反,川陝卻是免除商稅,這樣的後果就是大量銅錢流入中原,大量物資流入關中。

對於僞齊而言,目前還看不到這種單向物資流動的危害,相反,大量銅錢進入中原,使得官府銅錢充裕,軍隊也有錢發俸祿了。

所以像喬林這樣帶着貨物進城的商隊不多,以前,喬林都要和稅吏大吵一頓,嫌他們估價太高,但今天他卻很沉默,很痛快的交了稅,連稅吏都覺得奇怪,紛紛打趣他。

“老喬,是不是昨晚被女人榨乾了,今天沒力氣吵架了?”

衆稅吏嬉笑一番,喬林也沒有和他們囉嗦,交了稅就去客棧了。

客棧就在城門邊,叫做三橋客棧,這個橋就是喬林的意思,這座客棧他有五成的份子,三是杜三郎,他的連襟,也是一個大商人,兩人合夥開了這家客棧。

見周圍無人,喬林對身後一名黑瘦高大的漢子道:“唐頭,客棧沒有問題,是我的侄子打理,你可以讓城內其他弟兄都搬過來。”

這位唐頭就是宋軍斥候首領唐騫,他在西夏之戰後期立功,已經恢復了原職,年初升爲上軍統領,距離統制就只有一步,使唐騫憋足了勁,主動請纓來陝縣潛伏。

唐騫點點頭,“我知道了,先住下來吧!”

關師古給陳慶介紹的關鍵人物並不是喬林,喬林只是一個商人而已,最多熟悉路途,但對奪城作用不會大。

在唐騫的旁邊是一個三十餘歲的文士,他叫楊晉,是關師古的幕僚,關師古把他推薦給了陳慶。

陝州最大的豪強叫楊公然,楊家是弘農楊氏的一個分支,唐末遷到陝州,曾在真宗和仁宗年間,楊家兩度出任陝州通判,楊公然在宣和年間也出任過陝縣知縣、河南府司馬等官職。

而楊晉就是楊公然的次子,所以關師古纔敢向陳慶拍胸脯保證拿下陝縣。

衆人在客棧住下後,唐騫去城內去找先期潛入的二十幾名弟兄,而楊晉則回楊府見自己的父親。

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刀第890章 商談第1372章 燕山(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廚遇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隱藏第894章 運轉第七百五十章 策劃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綁架第1390章 獵鷹(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公文第1124章 虛與第1290章 先機第七十三章 召見第1331章 歸來第894章 運轉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夥第829章 失衡第一百三十三章 險棋(下)第1274章 漏網第1262章 壽春第758章 絕望第三百一十四章 中線第969章 圍城第1353章 晨事第1216章 讓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一百零二章 對立第1066章 澄清第918章 建議第六十二章 磨刀第三百五十九章 婚禮(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機第1515章 登基第一百九十章 定西第815章 交換(下)第十四章 單挑第1236章 開導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刀第1223章 歷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1158章 貪功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七百五十章 策劃第十九章 軍寨第六百零三章 北上第860章 談判(下)第一百二十章 楊柳第五百一十三章 兄弟第一百五十八章 佯退第四百二十五章 同步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894章 運轉第1433章 燒眉第七百零八章 凱旋(上)第1366章 扼喉第三百六十八章 郿縣第1367章 大興(一)第1363章 未盡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南使第817章 初見第六百零三章 北上第1158章 貪功第1422章 疏漏第1027章 對壘第六百四十二章 驅逐第1079章 偷襲第757章 困獸(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月黑第1414章 集會第1242章 新生第1249章 初談第四百六十六章 俘獲第二十三章 血戰(中)第895章 呂憂第757章 困獸(下)第1395章 營救(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二百一十六章 奸細第1376章 交接第1375章 逆轉第二十七章 神槍第1517章 分財第1098章 三科第834章 崩潰第六百五十一章 籌碼第1045章 巡河(上)第1127章 談成第788章 告發第897章 抓俘第四百二十二章 求救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決策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935章 交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