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歌謠

bookmark

衆人都笑了,“怎麼個意外?張參事不要打啞謎了,快點解開謎底吧!”

張妙這才道:“朝廷爲了解決江淮百姓生存問題,下旨讓江淮百姓前往荊湖兩路就食,荊湖北路宣撫使岳飛給難民糧食、藥物,準備安置難民,不料大量難民們得到補給後,並沒有在荊湖北路停留,而是繼續北上,沿着商洛道進入了武關,現在聚集在商洛縣一帶,目前難民已經超過三十萬人,據說後面還有大量難民們會來,而且卑職擔心大量去荊湖南路的難民也會沿着三峽道進入四川。”

周寬又補充道:“難民中有一首歌謠,不知是誰編的,叫做《陝西歌》,‘家有百畝田,吃鹽三五錢,秋後谷滿倉,布帛滿屋填,官府不收稅,過路不要錢,胡虜灰飛滅,百姓子孫全。’影響力很大,難民中所有孩童都會唱。”

“對!對!”

張妙也笑道:“江淮難民那邊也是這首歌謠,很多難民說,就是因爲這首歌謠,大家纔不願意留在襄陽。”

陳慶眉頭一皺,“這個歌謠是我們編的嗎?”

“絕不是,來得很奇怪,突然很多就會唱,顯然是有人在故意傳播!”

“算了,歌謠之事暫時不管它!”

陳慶擺擺手,又問蔣彥先道:“陝北那邊可以安置多少人?”

蔣彥先想了想道:“陝北各州安置百萬人沒有問題,其實安置地方很多,巴蜀、漢中、陝北、河東路,甚至關中也能安置幾十萬人,現在的問題是,來得太突然,人手不足,物資糧草不足。”

陳慶點點頭道:“人口對我們非常重要,也是我們的一次大考,所有官衙都要調動起來,能用的物資和運輸工具也全部動用,動員官員和太學生,每個衙門至少要抽調三成的官員,太學生全部派出,另外,明年的科舉延後至五月份舉行。”

停一下,陳慶又道:“我再派兩萬軍隊協助安置,兩地依舊由周參事和張參事全權負責。”

內政堂決議只是定下了調門,然後由周寬牽頭,連夜制定詳細方桉,陳慶批准後就開始執行。

陳慶隨即在蔣彥先的陪同下,前往倉城視察。

寬大的馬車內,兩人一邊吃午飯,一邊聊着公事。

“河東路官員的調查報告都出來了嗎?”陳慶問道。

“西部和南面的幾個州出來了,平陽府、隰州、慈州、絳州、解州、澤州、隆慶府出來了,其他的還沒有出來。”

“情況如何?”陳慶端起酒杯問道。

“大部分都還可以,平庸也罷,能幹也罷,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民憤,有民憤的都跑掉了,但我們這邊有些議論”

陳慶停住酒杯問道:“什麼議論?”

蔣彥先苦笑一聲道:“還能有什麼議論,就是說那些河東官員都投降過金國,郡王啓用他們,對不肯投降的官員不公平。”

陳慶點點頭,“這確實是個問題,我在太原時也考慮過,對那些堅持民族氣節,不願爲金國效力的官員我們要褒獎,在生活給予照顧,比如官宅高配一點,生活補貼多一點,這些都沒有問題。

但我們也要面對現實,大部分不願效忠金國的官員都去了臨安,留在我們這裡的並不多,能用的基本上都用了,所以拿下河東路後,我們不可能用學生或者剛剛入職的新人,我必須要用瞭解地方、經驗豐富的官員。

更重要是,這些官員都代表着地方士紳的利益,我們要在河東路站穩腳跟,就必須用他們,我不會再走四川的老路,和朝廷談判解決,所以要堵死朝廷染指河東路的可能。”

“其實卑職理解,大家都理解,郡王不要放在心上,倒是完顏希尹後天抵達京兆,郡王的談判內容有沒有什麼增加事項?”

陳慶想了想道:“聽說金國要廢除劉豫,廢除僞齊,這個消息在我看來其實也並不奇怪,劉豫治下民怨沸騰,民不聊生,屢遭敗績,完顏兀朮對他已經忍無可忍,再不廢除,整個中原地區都要崩掉了,如果消息屬實,我想要一些僞齊官員,原來太原知府張孝純、上官悟、張柬、鄭億年、宋汝等等,這些官員可以用千夫長和萬夫長去交換,不需要金國給贖金。”

蔣彥先點點頭笑道:“如果是這樣,估計金國也願意。”

停一下,蔣彥先又問道:“郡王用粘罕和銀術可交換先帝,朝廷那邊告知過嗎?”

陳慶澹澹一笑,“他們若知道了,會有大麻煩,所以等生米做成熟飯後再告訴他們,相信天子一定會喜極而泣!”

“噗!”蔣彥先一口酒噴了出來

傍晚時分,宰相秦檜的馬車返回了相國府,這段時間秦檜在朝廷中屢遭挫折,使他心情一直鬱鬱不樂,最大的挫折是他以財政無法支撐爲藉口,極力要求朝廷放棄江淮,徹底抹殺張浚的功勞。

原本在張浚罷相後,朝廷已經決定放棄江淮,不料岳飛卻抵制朝廷旨意,出兵佔據了淮西一線,使僞齊軍無法南下,同時完顏兀朮收兵北上,原本鐵定要丟失的江淮地區,居然保住了。

在趙鼎和李光的勸說下,天子也後悔放棄江淮,再也不提放棄江淮之事,這無疑給秦檜重重一擊。

然後是江淮難民的安置問題,秦檜又一次輸給了趙鼎和李光聯手,岳飛提議將江淮難民安置在荊湖兩路,秦檜強烈反對,不料趙鼎和李光卻極力支持,最後說動了天子,下旨將江淮難民遷到荊湖兩路,這無疑又是狠狠給了秦檜一記耳光。

在涉及江淮的兩件大事秦檜都落敗了,不僅秦檜顏面無光,更重要是,這兩件事降低了天子對他的信任度,讓秦檜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

他必須要動用一切手段扭轉面臨的被動。

秦檜在書房剛坐下,管家來報,他的心腹幕僚王昊回來了。

王昊也是秦檜妻子王氏的族弟,雖然在家族地位比較低,但頭腦很靈活,而且很能幹。

連王氏也很欣賞他,便把他推薦給了丈夫。

王昊果然沒有讓秦檜失望,幾件事做得很漂亮,使秦檜對他刮目相看。

秦檜點點頭,“讓他來書房見我!”

不多時,王昊快步走進書房,他年約三十歲出頭,身材瘦高,看起來就很精明能幹的樣子。

王昊躬身行禮,“卑職參見相公!”

“一路辛苦了,情況怎麼樣?”

王昊豎起大拇指讚道:“相國不愧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效果非常好,江淮百姓中都在流傳相國編的歌謠,結果一窩蜂去了商洛,而且這個歌謠還傳到了中原。”

秦檜擺擺手,“中原那邊我不管,我只關心有多少江淮百姓去了陝西路?”

“據我所知,已經快接近三十萬人了!”

“好!”

秦檜一拍桌子,渾身激動起來,第一批去荊湖北路的難民一共才五十萬人,結果一半以上都跑去了陝西路,他倒要看看趙鼎和李光怎麼向天子交代?

秦檜對了對付趙鼎和李光,便親自編了一首《陝西歌》:‘家有百畝田,吃鹽三五錢,秋後谷滿倉,布帛滿屋填,官府不收稅,過路不要錢,胡虜灰飛滅,百姓子孫全。’

這是一石雙鳥之計,首先是打趙鼎和李光的臉,讓天子認爲他們江淮安置辦法是愚蠢的做法,從而證明他秦檜是多麼有先見之明。

同時也栽贓陳慶,使天子認定陳慶要和天子爭奪社稷百姓,從而更加敵視陳慶。

當然,雖然這首歌謠也會成全陳慶的名聲,這是秦檜極其憎恨的事情,但涉及到眼前的切身利益,秦檜暫時也顧不上了。

第六章 死士第六百零四章 不利第三百九十八章 偷襲第991章 分歧第五十二章 決戰(下)第四十七章 攻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北征第817章 初見第1192章 逼撤第1078章 圓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第766章 打援第二百五十三章 生意第四百零七章 匪患第1191章 破裂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陵第1428章 驚訊第六百八十三章 協商第923章 田宅第五百九十六章 喜夜第859章 談判(上)第1131章 調查第1234章 查漏第865章 泉州第1330章 編制第六百六十章 接應第1295章 決策第1292章 押司第三百五十四章 佈置第五章 狹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通西第1191章 破裂第950章 消釋第1414章 集會第882章 行臺第1123章 廷議(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會盟第1466章 補救第992章 空城第四十三章 火攻第二百零六章 保川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1503章 密謀第855章 智言第五百三十六章 撲朔第一百七十二章 混亂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1182章 交代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下第四十章 填溝第六百六十四章 重奪第1117章 漢陽第1194章 戰機第1353章 晨事第五百零三章 驚城第七百章 決戰(三)第1259章 勢危第1180章 軍詢第三百六十八章 郿縣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1290章 先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子夜第890章 商談第1058章 夜襲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1376章 交接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挑第六百九十一章 搶麥第969章 圍城第1274章 漏網第1443章 補給第767章 目標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點第822章 重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援第1241章 拉攏第1137章 詭異第970章 洛水第四百三十一章 紙兵第1049章 提議第834章 崩潰第1278章 偷香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二百零二章 新將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1188章 北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算帳第877章 報復第1347章 離間(下)第823章 決戰第1484章 攻奪第三十二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章 虎穴第774章 策反第三百四十九章 跳槽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第896章 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