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鐵雷

bookmark

北宋因爲長期和遼國、西夏作戰,因此對武器研究極爲重視,尤其對火器的研究。

最早火器是用來助燃,漸漸發現它的爆炸特性後,便不斷改變配方和火藥工藝,以促進爆炸威力,各種名稱兇猛的雷由此誕生、霹靂火雷、蒺藜雷、震天雷等等。

但早期受工藝的限制,只能做紙火雷,爆炸威力太弱,就算在敵軍身邊爆炸都傷不了敵人,於是各種補丁就出來,摻入鐵釘、鐵片、鐵蒺藜或者毒藥、猛火油等等。

那時點火也是一件麻煩事,火器營的士兵都會帶一隻爐子,裡面燒煤,插幾根條鐵條,給火器點火時隨手抽出一根燒得通紅的鐵條烙之。

但宋朝的工匠確實厲害,不斷改進火藥配方,繼紙火雷後,木殼火雷和陶殼火雷也相繼研製出來,但這種火雷本身的衝擊威力還是不夠,只能靠摻入的淬毒鐵釘爆炸四射發揮威力。

到北宋後期,火藥配方已經和後世的黑火藥很接近了,但細度和均勻程度還是不夠,使火藥燃燒速度不夠快,無法瞬間產生大量氣體,宋軍的鐵殼火雷始終無法突破。

很多偉大的發明往往是在最危急的時候誕生,靖康元年,汴梁被金兵包圍,在這最危急的時候,鐵殼火雷終於研製成功,聲響傳百里,半畝內人畜皆爲齏粉,當然有點誇張,畢竟是黑火藥,也就爆炸周圍十幾個人被迸射的鐵片炸死炸傷。

但就算是這樣,還是極大地震懾住了金兵,金兵隨即撤退返回河北,李綱的東京保衛戰由此獲得成功。

遺憾的是,第二年金兵圍城,李綱被貶黜,跳大神取代了震天雷,汴梁城破。

但不知爲什麼,研究成功的鐵殼火雷和技術都沒有能傳下來,或許是毀在戰火之中,也或許是技術還不穩定,成功率太低,就算工匠被金兵擄掠去北方後,也沒有能造出震天雷。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金國不重視,金兵不需要這種鐵殼震天雷,這種鐵殼震天雷只能用來攻城或者守城,在曠野裡作用不大,金兵所向披靡,殺得南宋君臣屁滾尿流。

完顏兀朮率十萬大軍搜山檢海,所到之處,城池軍民無不望風而逃,哪裡還需要這種點火很不方便的火器,鐵騎就足夠了。

等到攻打川陝時,鐵騎沒有用武之地,金兵需要用火器了,但這時,製作鐵殼火雷的技術和工匠早已消失了,技術又回到了陶瓷火雷和木桶火雷的起點,陳慶最多把它改良爲雙層木桶火雷。

黑火藥的配方早研製就出來了,硫磺一成,木炭一成半,硝石七成半,陳慶也知道這個配方,但他們造不出鐵殼火雷的原因不是火藥配方,而是工藝,一個是火藥工藝,一個鐵殼工藝。

火藥工藝從甘泉堡遷徙到成紀縣不久後,便獲得了突破,火藥已經研磨得足夠細,足夠均勻,又用雞蛋清把它們糊在一起,然後再碾碎,這樣就變成芝麻大一顆顆的火藥。

如果用放大鏡看,它實際上是一種蜂巢狀結構,極細的藥粉和藥粉之間有空隙,這樣就能保證它迅速並充分燃燒。

雖然鐵殼工藝沒有突破,但只要火藥數量足夠多,也能發揮出威力巨大的爆炸效果,五百斤重的箱式火藥雷於是便發明出來。

可惜成本太高,宋軍最終只造了十隻這樣的箱式火藥雷便無法再造下去了。

所以當管事說,剛纔的爆炸是鐵殼火雷導致,讓陳慶怎麼能不震驚。

“鐵殼火雷什麼時候研製出來的?”陳慶問道。

謝瑛低聲道:“前天!”

陳慶頓時有些惱火,怎麼重大的事情,爲什麼不及時告訴自己?

“爲什麼不上報?”

“回稟郡王,因爲還不確定,十顆鐵殼火雷只爆炸了一顆,我們不敢倉促彙報。”

這個理由陳慶可以接受,他又問道:“爆炸的原因找到了嗎?”

謝瑛嘆口氣道:”應該是大家心急,想盡快造出來,今晚當值的三名工匠連夜試驗,他們摻入了過油鐵粉,結果不慎引發了爆炸。”

“只是一顆雷爆炸就有這麼大威力?”

“爆炸的應該是一顆鐵狗。”

五百斤的箱式火雷叫做犀牛,一百斤的箱式火雷叫做黑豬,三十斤的火藥桶叫做野狗,五斤的火藥桶叫做刺蝟,他們研製的鐵殼火雷就是鐵狗和鐵刺蝟。”

陳慶翻身下馬,在幾名官員的陪同下,走進火器所大門

火器所的爆炸位置是在倉庫,火器所背後有數十座倉庫,都是用青磚砌成,每一座倉庫都十分堅固,從原材料庫到成品庫,爆炸的倉庫最邊上,它實際上是一座廢品庫,都是各種失敗的火器,準備拆解後取出火藥。

此時整座廢品庫都坍塌了,只剩下殘垣斷壁,數十名工匠在收拾,炸死的士兵和工匠都在擡到一邊,用席子包裹着。

還有一名工匠坐在地上,頭上纏着白布,內衛統領韓正福正在詢問。

“那是目擊證人嗎?”陳慶看了一眼受傷工匠問道。

“正是,他是唯一的倖存者。”

這時,內衛統領韓正福上前見禮,陳慶問道:“問清楚了嗎?是怎麼回事?”

“已經問清楚了,應該是燈籠不慎損壞,引發了火災,大家救火時,一枚很大的火藥桶忽然爆炸了。”

這些工匠的保密意識很不錯,除了自己之外,連內衛調查都不肯說出真實原因。

這時,謝瑛帶着陳慶來到一座倉庫內,他指着貨架上幾枚火雷道:“這就是鐵火雷,五枚鐵刺蝟,一枚鐵狗。”

陳慶上前拍了拍幾個酷似南瓜的鐵疙瘩,又問道:“這些都可以用嗎?”

謝瑛苦笑一聲道:“不知道,但不會爆炸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密封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鐵殼是用鐵水一體澆鑄而成,關鍵在於模子,使鐵殼不厚不薄,厚度非常均勻,模子的難度很大,然後要留一個小指頭大的孔,火藥就從這個小孔灌進去,最後用一個小木管插在孔上,木管裡面就包着火繩。

剛纔一名工匠提出了一個想法,既然試驗失敗的火雷會突然爆炸,可能配方和鐵殼的問題不大,而是小木管不適合鐵殼火雷,會導致大量熱氣直接從火繩口噴出來,這個原因的可能性很大,我們必須摒棄木殼火雷的思路,重新考慮新的辦法。”

“有備用辦法嗎?”陳慶問道。

謝瑛搖搖頭,“暫時還沒有!”

“我給你們提一個方案,田裡都有螺螄,一圈一圈的那種,澆鑄的時候小口就做成螺螄狀,這樣熱氣就沒有那麼快噴出來,一瞬間燃燒完成,大量氣體膨脹,其實我們要的就爭取那一點點時間,在熱氣還沒有來得及泄露的瞬間,鐵殼就轟然炸開了,對不對?”

陳慶說的螺螄方案基本上做不到,太難了,但原理謝瑛聽懂了,就是入口做得稍微複雜一點,讓氣體沒那麼快衝出去,爭取一點點時間。

謝瑛想了想道:“我們可以試一試,只是填火藥的時候會麻煩一點,不過只要能成功,麻煩一點也無所謂。”

第1267章 空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鑄錢第1417章 嫡次第1254章 渡江第一百八十一章 接風第四百九十五章 抽薪第1389章 投誠第二百二十一章 抓捕第1280章 安撫第1286章 解釋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1223章 歷城第1479章 兵變第1287章 審問第916章 換地第1138章 真相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陵(下)第1322章 小島第七百三十七章 同鄉第1014章 換將第836章 嚴懲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招供第1431章 借錢第1391章 獵鷹(下)第1208章 劫糧第五百三十章 探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機密第819章 解密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1204章 水寨第852章 夜刺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鎖(下)第二十九章 警訊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第1285章 無功第二百九十章 初戰(下)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1427章 建議第1488章 陷阱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外戚第776章 介休第1048章 禮物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魚第812章 奇貨第1446章 傳言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商第一百五十章 虎穴第七百四十七章 貨郎第三百零八章 新將第六百零五章 破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1421章 刺殺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驚悉第984章 驅逐第1440章 任務(下)第1466章 補救第七十九章 背鍋第1157章 全殲第987章 爭汝(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偷襲第1274章 漏網第五百二十一章 備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弱點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四)第832章 平叛第855章 智言第七十八章 反擊第1054章 狙擊第1406章 女工第1180章 軍詢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達成第777章 方案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願第二十四章 血戰(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匠第1479章 兵變第1425章 陷阱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1081章 反間第800章 報復第1486章 偷營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鎖(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攻第三百零九章 攔江第1479章 兵變第1177章 情報第1419章 海商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第二百一十七章 初攻第1377章 告狀第七百二十四章 陝縣第1226章 棒喝第1049章 提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第823章 決戰第784章 內幕第979章 火攻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1210章 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