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初見

bookmark

陳慶和先帝趙桓的第一次見面顯得十分嚴肅,氣氛有點緊張,陳慶恭恭敬敬行了君臣大禮,隨即在趙桓對面坐下,這可不是賜坐,而是他自己坐下。

這就是陳慶的軟硬兼施的手法,軟就軟到底,他跪下行了大禮,但硬卻硬得夠狠,不宣自坐,而且是平起平坐,周圍一片寂靜,沒有人斥責陳慶。

良久,趙桓緩緩道:“感謝郡王把我父皇的靈柩迎回大宋,使他魂歸故土。”

昨天下午,兒子和徐寧談過後,趙桓便知道了陳慶和朝廷的真實關係,完顏昌說得也對,但也有隱瞞,比如他告訴自己,陳慶出兵強佔四川,使四川成爲他的地盤,但完顏昌卻沒有告訴自己陳慶和朝廷談判之事,四川依舊屬於朝廷,官員都由朝廷任命,也向朝廷彙報,陳慶只是拿走了四川的稅賦而已。

趙桓便知道了,陳慶名義上依舊是天子之臣,而實際上已經割據了,現在的禮節就充分表現出這一點,對自己行臣子大禮,卻又和自己平起平坐。

但現在的趙桓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鋒芒畢露的新皇帝了,十年的磨折,一方面使他更膽小,但同時也使他更爲隱忍,城府更深。

陳慶自行坐在他對面,他眼皮都沒有跳一下,似乎就根本不在意,相比之下,陳慶倒顯得有點咄咄逼人,頭角猙獰。

但真是這樣嗎?還真不是,陳慶可沒有這麼鋒芒畢露,因爲這是他和先帝的第一次見面,必須表明態度,這個時候態度纔是最關鍵的。

當然,還有一點不爲人知的地方,陳慶隱隱猜到趙桓患有心理疾病,就是恐懼症,要控制患恐懼症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從骨子裡怕你,同時又只能依賴你一人,使他甘心被你控制,但這得慢慢來,潛移默化中形成。

趙桓是陳慶手中的一枚極重要的棋子,自己的夢想或許就會在趙桓手中實現。

“帝君好好休息幾個月,把身體養好,我們再去臨安。”

“去臨安?”趙桓瞳孔猛地收縮,恐懼從眼中流露出來。

陳慶看得清楚,心中暗忖,看來他不傻,他知道趙構不會容他。

“帝君應該知道朝廷在臨安吧!”

“朕我知道!”

“去臨安只是去看一看,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微臣會絕對保證帝君的安全。”

有陳慶這句話,趙桓輕輕鬆了口氣,“休息幾個月再說吧!”

臨安,一艘中型貨船駛入了西湖,貨船前面坐在一人,正是京兆報館駐臨安管事胡云,時隔一個月,他又一次在臨安露面了。

隨着時間推移,《京報》之事早已被人們漸漸淡忘,縣衙也不再追查此事。

在貨船內,有十個大箱子,一萬兩千份剛剛印刷出來的《京報》,需要再一次散發到臨安各處。

船隻在一處貨運南碼前靠岸了,碼頭上停泊着一輛牛車,下來幾個人,動作迅速地將十隻大箱子擡上牛車。

這些人都是郡王府情報司潛伏在臨安的情報斥候,一共有八十人,收集各方面的情報,他們這次的任務是要把一萬兩千份報紙在臨安城內分散出去。

爲了避免被盯住,他們用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將一萬兩千份報紙散發給臨安四百家酒館茶樓,每家三十份,挑選在吃飯喝茶的黃金時間散發,因爲朝廷沒有禁令,這些酒館和茶樓的掌櫃也不擔心,他們自然會散發給自己的客人。

黃昏時分,八十人一起行動,按照各自的名單,一人負責五家,策劃周密,動作迅速,在短短一刻鐘內,一萬兩千份全部散發出去。

入夜,呂晉拿着一份報紙一路小跑跑回內宅,書房裡,呂頤浩正拿着一本《猴王鬧天宮》看得津津有味,這是他第二遍看了,正是看第二遍,他才品出很多有趣的東西,比如菩提祖師早就在關注石猴出世,石猴出世時的眼中光芒能驚動了天庭,菩提祖師又豈能不知?

還有東海龍王借孫悟空之手拔掉了大禹鎮海的神針,還有孫悟空在蟠桃園偷吃的蟠桃數量完全對不上,替各路偷桃者背了黑鍋。

呂頤浩第二遍纔看出這些端倪,他忍不住提筆在書上評點幾句。

“父親!”門外傳來長子呂晉欣喜的聲音,估計有什麼好事。

“進來!”

門開了,呂晉快步走了進來,手中拿着一份報紙,呂頤浩眼睛一亮,“又有《京報》了?”

“正是,今天下午出來的,金山酒樓掌櫃特地送來的,有人給我們酒樓送來三十份,都分發給客人了。”

金山酒樓是呂家的產業,前兩年纔開業,生意頗好,呂頤浩連忙問道:“是誰送來的報紙?”

“王掌櫃說,來人不認識,給了報紙就走了,一文錢也不要。”

呂頤浩略一沉吟,頓時醒悟,一定是西軍在臨安的情報斥候,他們瞭解情報,負責分發報紙最便捷。

呂頤浩連忙接過報紙,上面的頭版頭條的幾個大字就讓他呆住了,‘二帝迴歸故國!’

又是專版,詳細介紹了和金國談判的經過,以及兩次交換時的情形,尤其寫到數萬百姓百姓回到故國時,個個痛哭流涕,泣不成聲,寫得十分感人,還有配圖,一個男子雙膝跪地;兩隻手抓着泥土,仰天慟哭,標題就是,‘爹、娘安息吧!孩兒終於回家了。’

這一幕連呂頤浩的眼睛都有點溼潤了。

下面就是重點了,先帝趙桓和太子歸來,還有太上皇的靈柩也一併歸來,配圖是一幅巨大的靈柩圖,‘太上皇魂歸故國’。

呂頤浩輕輕嘆息一聲,陳慶在給天子上眼藥呢!估計這次天子不接招也不行了。

就在這時,管家在門口道:“二老爺來了。”

呂頤浩連忙呂晉道:“伱二叔來了,趕緊請到我書房來。”

呂晉快步走了出去,不多時,呂青山走了進來。

“兄長也看到報紙了?”呂青山笑問道。

“二弟應該也看到了吧?”

呂青山在旁邊椅子坐下道:,“我還沒有看,估計大哥這裡有,不過裡面的內容我昨天就知道了。”

“不會吧!報紙今天下午纔出現。”

呂青山微微笑道:“我看的不是報紙,而是陳慶的奏摺,昨天下午到的,今天上午呈給了天子。”

“那天子怎麼說?”

“天子今天下午已經下旨,命令趙鼎爲迎接使,我爲副使,趕赴京兆迎回太上皇靈柩。”

“二弟要去京兆?”

呂青山點點頭,“所以我今晚來找大哥,明天一早就出發,大哥有什麼話要我帶過去?”

呂頤浩連忙道:“我馬上寫一封家信,你稍坐一會兒,看會兒報紙。”

停一下,呂頤浩又問道:“那先帝呢?有一併接回臨安嗎?”

呂青山搖了搖頭,“陳慶說先帝身體太弱,需要休養幾個月,這次只迎接太上皇靈柩,幾個月後再迎回先帝。”

第764章 蒲津(上)第一百零二章 對立第779章 合兵第1052章 妥協第一百八十一章 接風第1174章 小梅第1241章 拉攏第四百七十六章 聯絡第一章 求生第四百四十三章 迴歸第942章 勸諫第五百五十三章 求援第五十五章 考試第九十七章 賭箭(上)第1003章 談判第五百五十章 真相第1301章 戰起第1345章 離間(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1250章 遠客第五百七十一章 使者第951章 黃金第1203章 離去第四百零八章 隴西第六十三章 兵器第六百八十章 進退第1063章 收網第六百八十二章 遭遇第754章 覆轍第三十六章 消息第1300章 壯志第1383章 述職第873章 交易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1294章 抓捕第六百零九章 斷後第921章 加入第九十章 三箭第1138章 真相第1101章 信心第806章 夜爆第945章 孟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五百三十一章 收網第1259章 勢危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二百六十章 壽宴(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互助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製法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1084章 對抗第1179章 南歸第974章 破洛(下)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1196章 交換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南使第911章 變故第三百一十五章 回師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1472章 順藤第1447章 秘議第1017章 收編第1217章 火噬第1378章 人選第三十八章 首戰(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改弦第1488章 陷阱第十四章 單挑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1105章 訴苦第1473章 追查第三百七十六章 改良第923章 田宅第十一章 反戈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車第六百九十九章 決戰(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安置第五百三十六章 撲朔第八十七章 機密第1485章 計劃第五百一十一章 建言第1000章 許昌(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趁亂第786章 舊案第二百四十六章 虛攻第六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971章 穿山第1188章 北上第865章 泉州第1422章 疏漏第一百零五章 妥協第1252章 南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人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1509章 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