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行刺

bookmark

畢貴安帶着十幾名手下心事重重走了。

陳慶隨即兵分三路,命楊再興、劉璀和高定各率兩萬軍隊取肅州、瓜州和沙州,一舉蕩平河西走廊。

西州軍的主力都在張掖,已全部被殲滅,剩下的零星軍隊都已無法抵擋宋軍的鐵騎。

河西掃尾的事情交給楊再興,陳慶則率領一萬軍隊返回京兆城。

成都府水仙橋,這裡距離府衙很近,是府衙進入城內繁華區的必經之路。

下午時分,一支百戲團在水仙橋下面賣藝,百戲團就是宋朝的雜技魔術團,在宋朝底層百姓中很受歡迎,不多時便圍得裡三層外三層,不斷有百姓大聲叫好。

這時,一頂官轎在十幾名騎馬隨從的護衛下,從水仙橋對面緩緩走來。

官轎裡坐着成都知府李逸,李逸是呂緯的岳父,在成都爲官已經五年了,他屬於比較堅定的呂黨,也是公認的,陳慶在四川官場的代言人,朝廷幾次想把李逸調走,都被陳慶攔住了。

但實際上,李逸也會考慮朝廷的利益,一直小心維護陳慶和朝廷簽署的四川協議,既保證了陳慶的稅賦利益,又維護了朝廷的尊嚴,使四川幾年來處於一種平衡狀態。

李逸年約五十歲,長得很清瘦,能力也很強,這兩天他準備去一趟京兆,和陳慶談一談鹽稅問題,四川本來就盛產井鹽,加上鹽價是每斤四十文,但私鹽每斤才二十文,甚至更低,導致這兩年巴蜀地區私鹽氾濫,屢禁不止。

李逸考慮,如果把鹽價降到每斤三十文,讓利於民,同時再嚴打私鹽,使鹽販子得不償失,私鹽就會越來越少。

今天上午,李逸得到一個消息,前兩天被公開處死的鹽梟王建,竟然是果州士曹王東原的侄子,這讓李逸忽然意識到,私鹽問題恐怕不是那麼簡單。

官轎從百戲人羣旁經過,人太多,十分擁擠,隨從不斷催促百姓讓路。

這時,一名男子從轎子旁經過,他忽然抽出一支軍弩,對準了轎子裡的李逸,一箭射出,這一箭正中李逸胸膛,李逸慘叫一聲,倒在轎子裡。

“有刺客!”

人羣頓時一陣大亂,嚇得跌跌撞撞,四散奔逃,百戲和刺客也混在人羣中消失不見了。

“府君!府君!”

隨從悲憤大喊,但箭尖上有劇毒,毒入心房已無力回頭,李逸已停止了呼吸。

一刻鐘後,鄭平率領數千士兵趕到了案發現場,將水仙橋一帶團團包圍。

鄭平臉色着實難看,李逸可是郡王在四川的定子,他這一死,自己沒法向郡王交代啊!

“可查出線索了,是什麼人乾的?”鄭平怒吼道。

知縣楊文輝對鄭平道:“卑職剛剛調查過,剛纔這裡有百戲,吸引了大量百姓來觀看,使得道路十分擁擠,這就給了刺客機會,卑職認爲這個百戲團給刺客創造條件,有很大的嫌疑。”

鄭平咬牙切齒道:“立刻抓捕這百戲團,發動成都所有蛇鼠尋找百戲團,有線索者,重賞!”

蛇鼠就是乞丐、混混、無賴、閒人,他們整天在成都街頭覓食,一旦官府拿出懸賞找人,他們比誰都積極。

很快,就有知情人彙報,這支百戲團來自重慶府,三天前纔到成都,現在已經坐船南下了。

鄭平立刻派出兩支騎兵追趕,並在沿途設卡,攔截這支船隊。

次日上午,眉州那邊傳來消息,他們已經發現了船隻,但百戲團七名成員全部被殺,屍體從水中撈起。

鄭平這時冷靜下來了,他忽然意識到,刺殺李逸的後面是一個很大的團伙。

他必須立刻寫信向陳慶彙報,鄭平剛提筆,堂下有人稟報,“啓稟鎮撫使,外面來一支隊伍,約三五十人,爲首者說是京兆內衛。”

內衛來人了,怎麼會這麼巧,他立刻道:“請他們進來!”

片刻進來兩人,爲首是統領韓正福,後面跟着種桓。

“卑職參見鄭將軍!”

鄭平大喜,“原來是老韓來了,好久不見!”

內衛原本就是鄭平手下的斥候營改制而成,王浩還是鄭平的親兵押隊,基本上所有的高官都曾是鄭平部下。

鄭平歡喜地請韓正福進來,又看着種桓笑問道:“這位年輕俊傑是”

韓正福介紹道:“這是我們內衛判官,前年進士出身,斷案很厲害,叫做種桓。”

種桓連忙行禮,“回稟鎮撫使,家父種泓。”

種泓出任成都倉曹,和鄭平很熟,鄭平哈哈笑道:“老種整天吹噓他兒子考上進士,原來就是你啊!”

“晚輩不敢當!”

“都不是外人,過來坐下。”

兩人坐下,鄭平又讓人上茶,韓正福小心翼翼問道:“卑職進城時,聽說出事了?”

“哎!”

鄭平長嘆一口氣,“不知道那個狗殺才團伙,昨天下午行刺李知府,李知府不幸去世了。”

韓正福和種桓面面相覷,臉上都露出震驚之色,竟然發展到刺殺成都知府的地步,不用說,一定和合州之事有關聯。

“鎮撫使,我們來成都也是來查案,發生了一件事大事,剛露出苗頭。”

韓正福便將合州和昌州知事秘密拜訪趙鼎之事說了一遍。

鄭平一拍大腿,大罵道:“狗日的,一定就是他們,百戲團來自重慶府,合州和昌州就緊靠重慶府。”

種桓沉吟一下問道:“是不是李知府發現了什麼,他們才動手了?”

“有可能,因爲李知府這兩天準備出發去京兆,我正在給他安排護衛,沒想到昨天就出事了。”

韓正福想了想道:“不如我們兵分兩路,我去合州查他們聚兵之事,小種判官留在成都查李知府被刺案,兩者肯定有很大的關聯。”

種桓默默點頭,他要問問父親,成都官場到底出了什麼事?

………

種桓父親叫做種泓,年約四十餘歲,官任成都府倉曹,主管成都府的後勤物資,他是种師道的侄子,因爲种師道的後人全部爲國陣亡,朝廷便命令他繼承种師道的後嗣煙火。

靖康之後,種泓便帶着全家人逃到成都。

書房內,種泓聽完兒子的疑問,捋須淡淡道:“其實我們都知道是誰殺了李逸。”

“父親,是誰?”

種泓收起笑容,臉色嚴肅道:“準確說,是一大勢力,巴蜀的保皇派。”

“保皇派?”

“這是他們自己的起的名字,簡單說就是敵視陳慶的一些豪門士紳,要求巴蜀迴歸朝廷。”

“就像黃臨江?”

黃臨江是巴州通判,是巴中名門,是蜀中有名的保皇派,他和種家有婚約,他的小女兒將嫁給種桓爲妻,只是種桓身邊已經有了西夏公主,他就想廢掉這門婚事。

不停黃臨江還好,提到黃臨江,種泓頓時怒髮衝冠,拿起書本在他頭頂上狠狠敲了一記,“你是怎麼回事,爲什麼要退婚?”

種桓捂着頭解釋道:“父親,我和黃家道不同不與之謀,他只承認天子,堅決反對郡王,我和他們說不到一起去!”

“放屁,這是你的理由?休想糊弄我,伱身邊那個女人是誰?”

種桓翻翻白眼,原來父親已經知道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華容第1172章 使女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互助第四十四章 偷襲第1486章 偷營第四百七十八章 陷城第1226章 棒喝第958章 後臺第二百六十九章 生變第六十五章 裙帶第1283章 報復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殺第一百一十章 泄憤第一百三十章 東進第五百六十五章 搬家第903章 小將第1356章 出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冊封第1160章 北歸第1322章 小島第1236章 開導第1422章 疏漏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四章 競技第五百四十二章 攻城(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追擊第1178章 滅患第1004章 撤離第1459章 殺異第1371章 大興(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將第914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營第三百五十八章 婚禮(上)第二百零九章 圍城第1015章 原則第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二十章 遇襲第一百三十三章 險棋(下)第八十五章 複賽(下)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五百零九章 有朋第1149章 北訊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鎖(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談判第三百八十四章 互助第1306章 遇襲第八章 絕境(中)第1364章 居庸第三百二十二章 壓力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部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敦煌第1034章 破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博弈(一)第八十一章 武娘第1276章 沐浴第839章 安慰第七百一十一章 勸服第二百九十七章 哀訊第1376章 交接第二百四十一章 出岔第903章 小將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北征第958章 後臺第1490章 大敵第三百三十一章 絕路第1152章 新兵第五十三章 撤離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驚悉第1358章 新村第797章 建議第979章 火攻第1148章 修正第七百四十章 深挖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陵(上)第1153章 衝突(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壽宴(四)第1382章 航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軟肋第1267章 空城第1155章 草谷第1418章 搬家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秀第1256章 卡位第五百四十二章 攻城(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違令第1080章 救援第788章 告發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禍言第六百四十章 新人第1436章 抓捕第770章 霍邑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兵第1057章 設網第六百三十七章 發榜第1337章 否認第771章 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