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微訪

bookmark

陳慶移師成都,經過連續多天的清剿搜查,宋軍抓捕了四千餘人,經嚴格審訊,釋放了誤抓了五百餘人,其餘三千八百餘人全部都已認罪。

“卑職不知該怎麼處理這批人,請郡王示下!”

鄭平很無奈地向陳慶請示,這批人你說他們是罪犯,他們啥都沒幹,可你說他們無辜,可他們都私藏兵器,蓄勢滿滿地等待着掀起一場騷亂,到時不知有多少普通百姓遭殃。

陳慶喝了口茶,不慌不忙道:“按照戰俘處理,送去礦山服勞役三年,三年後放他們回家。”

“卑職明白了!”

鄭平猶豫一下,還是沒有說出來。

陳慶瞥了他一眼道:“有什麼話還不好說嗎?”

鄭平有些不好意思道:“是關於成都新知府的任命,郡王有人選了嗎?”

現在鄭平會說話了,懂得先問自己有沒有人選,陳慶微微笑道:“你有合適的人選嗎?”

“如果郡王沒有人選,我推薦簡州知事鄭愛農,先說明,他姓鄭只是巧合,和我一點關係沒有。”

陳慶笑道:“我還以爲伱會推薦成都通判李學敏。”

鄭平搖搖頭,“李學敏和李逸一樣都是中間派,骨子裡充滿了妥協,要不是他們的放縱,成都怎麼會潛伏將近四千叛賊,他對百姓比較好,可以繼續當通判,但不能再當知府。”

“那鄭愛農呢?”

陳慶淡淡問道:“李邈好歹還殺了十幾名鹽梟,他殺了多少?”

”回稟郡王,這就是我推薦他的原因,他不是不殺鹽梟,而是他的治下,簡州根本就沒有鹽梟,也沒有私鹽,他從源頭斷絕了私鹽,所有鹽井都是官府控制,嚴禁私人採鹽,我之前在簡州部署了一千軍隊,他總是派人來向我借兵,打擊私鹽販子,我去年索性幫他建了一支民團,他纔沒有借兵。”

“此人不錯啊!”

陳慶讚道:“光是厚着臉皮一次次借兵打擊私鹽販子,此人的魄力就很不錯,能做大事,他人在哪裡?”

“就在成都,賊軍殺到資州,他就預知不妙,連夜率領一千民團士兵護衛數萬簡州百姓逃到成都。”

“我說呢!城外怎麼有一支難民大營,原來是簡州百姓,你不要叫他,也不要通知他,我私下去看一看。”

陳慶換了一身普通人的衣服,拿一把扇子,帶着十幾名手下前往城外臨時大營。

城外臨時大營也就是趙開創建的川陝墟市,簡明一點說,就是川陝大宗物資交易市場,通過這個市場,把陝西路的羊皮、牲畜、小麥、蜂窩煤、皮革製品、銅錢等等運到四川,又將四川盛產的茶葉、布匹、糖、油、醃肉、雞鴨、蔬菜、鮮果、酒麴等等物資運去陝西路。

可以說這個市場的開建極大促進川陝之間的物資流通,也保證了西軍的後勤物資,而運輸工具便是越來越壯大的駱駝隊。

這幾天因爲叛賊造反的緣故,川陝墟市暫停,墟市上的大片空地正好用來安置從簡州陽安縣逃過來的數萬百姓。

鄭平的介紹使陳慶對簡州知事鄭愛農頗有興趣,但百聞不如一見,說得再好,也不如親眼看一看他怎麼安置這幾萬人的簡州民衆。

陳慶走到墟市前,就儼如走進一座小縣城一般,大門口密集擺滿了小攤小販,賣各種吃食、蔬菜、瓜果,應該都是附近的農民。

而買東西的客人也不少,都是簡州陽安縣的百姓,討價還價,頗爲熱鬧。

陳慶剛要走進大門,迎面走來一名鄉兵將領,向陳慶行一禮,“這位兄臺可是簡州人?”

陳慶搖搖頭,“不是,我只是進去探望一個朋友。”

“我們知州有令,外來訪客一律不準帶兵器,要不,您的手下把兵器放在外面,要不您可以一個人進去,您的手下在外面稍候,我們保證你您的安全。

鄉兵首領很客氣,不是因爲陳慶衣着考究,而是他身後跟着十幾名帶刀護衛,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陳慶微微笑道:“你說出一個理由來,爲什麼不允許帶兵器入內?”

“因爲現在不是正常時期,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百姓也容易不受控制,假如在裡面發生衝突,動動拳頭沒關係,如果動兵器見了血,那周圍百姓激憤起來,就會有性命之憂,所以知州說,要防患於未然。”

防患於未然,這個理由還不錯,陳慶又笑問道:“難道沒有一點通融餘地嗎?”

陳慶等着這位鄉兵都頭開口要錢,不料他想了半天道:“要不您去要一份軍方攜帶兵器許可,因爲特殊情況就一種,軍方可以兵器入內。”

陳慶呵呵一笑,居然不是要錢,着實出乎他的意料啊!

陳慶扇子一合,回頭笑道:“給他們看看!”

顏駿和十幾名手下取出了軍牌,鄉兵都頭嚇了一跳,連忙抱拳道:“失禮了!不用放下兵器,請進!”

陳慶取下佩劍,扔給身後的顏駿,笑道:“我沒有軍牌,還得按你們的規矩來,這樣,我也能正大光明的進去了。”

說完,陳慶帶着手下走進了臨時大營。

望着一行人走遠,都頭撓撓頭對手下道:“不對啊!剛纔我怎麼看見了銀軍牌。”

幾名手下也道:“我們也看到了,是銀牌,那人身後第一個手下就是銀牌。”

銀牌是統領以上將領纔有,親兵護衛是銀牌,那這名男子必須是都統以上將領,但他們都知道,連都統鄭平的親兵頭子都沒有銀牌,還有誰比鄭平的地位更高?

衆人忽然想到一個傳聞,陳慶就在這裡。

難道剛纔那人就是

衆人臉色都嚇白了,都頭連忙道:“我趕緊去告訴知州,別誤了大事。”

都頭撒腿就向北面的臨時官衙大帳跑去.

陳慶帶着一羣手下正不慌不忙在大營內閒走,地面很乾淨,沒有污水河橫流的情況。

臨時大營內有幾千頂大帳,基本是每戶一頂大帳,很熱鬧,臨近中午,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做飯,他們居然用蜂窩煤爐子,而且用過的蜂窩煤都仍在旁邊一個大木箱裡,看樣子是垃圾桶。

“大娘,你們怎麼不燒柴?”陳慶蹲下,笑着問一名正在做飯的老婦人。

“現在柴禾貴,不合算。”

旁邊另一個老女人笑道:“鄉下可以燒柴,我們住城裡只能買柴禾,算下來還是蜂窩煤合算,做一頓飯燒一壺水,只需要一塊蜂窩煤,五文錢,如果燒柴禾至少十文錢。”

“但引火煤貴啊!要二十文錢呢!”

“掰一小塊引火煤,去別人家借點火就行了。”

陳慶這才明白,還是老百姓會過日子,爲什麼要用整塊引火煤,那是斥候才幹的事情,普通百姓只用一小塊就夠了。

“在哪裡買?我是說蜂窩煤好買嗎?”

“當然好買,去平倉店買就是了。”

平倉店是官府開的,幾乎每個縣都有,裡面主要賣小麥、粗布、鹽、糖、蜂窩煤,這是保證城裡百姓最低生活水平的物資,讓窮人家能吃飽肚子,穿暖衣服。

不過雖然叫做平倉店,但幾乎全縣的百姓都會排隊來買東西,鹽是必須的,赤紅糖大家都喜歡,雖然貴一點,但家裡總要備一點,還有就是蜂窩煤。

所以一個店還不夠,一般縣裡都有三到四家店。

陳慶點點頭,又問道:“請問大娘,茅廁在哪裡?”

老婦人站起身,指着遠處道:“看見沒有,那邊有十幾座木屋,用柵欄包圍,男的在東面,女的在西面,可千萬別在帳篷背後亂來,抓到要重罰的,還會連累帳篷主人。”

陳慶故作驚訝道:“這麼嚴格嗎?”

“那當然,我們知州說了,不嚴格的話,一旦瘟疫爆發,大家都活不了,孩子首先遭殃,咱們不能害了孩子。”

陳慶心中暗暗誇讚:這位鄭知州還真不錯,他不僅強硬,還要教育百姓自覺維持衛生,保證不出疫病。

其實從看守大門的士兵不收錢這一點就看出知州剛正清廉的一面,一個貪賂成性的官員絕對培養不出不收賄賂的士兵。

這時,一面中年男子帶着十幾名官員正氣喘吁吁跑來。

第1211章 須城(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競技(上)第963章 新詞第1200章 作繭第1308章 心思第1278章 偷香第1304章 改局第三百一十八章 江陵(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追溯第三百七十九章 小別第1414章 集會第七百零六章 南下第1007章 太行(上)第1054章 狙擊第二百九十二章 逃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刺客第999章 歸心第930章 文攻第1209章 夜追第一百九十章 定西第1227章 妥協第803章 悟道第八十七章 機密第三百三十九章 仙圖第一百四十二章 奇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壽宴(七)第919章 掮客第四百三十一章 紙兵第1344章 增兵第801章 轉移第二百九十八章 奇遇第四百一十八章 陶妹第826章 選擇第782章 太原第1139章 會主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破城第二百零四章 試攻第851章 接觸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突破第二百一十六章 奸細第二百二十七章 破營第三百六十章 婚禮(下)第1106章 小店第1171章 和解第1320章 方案第1418章 搬家第934章 交手(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趁亂第七百零四章 處置第五百三十章 探子第1237章 奪船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源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五百七十九章 博弈(一)第五百四十章 城下第1110章 上任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817章 初見第978章 開導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1109章 求情第1154章 衝突(下)第845章 啓程第二百一十章 牛皋第六百四十八章 口風第864章 離去第三十三章 任務第1283章 報復第六百七十章 尋船第七百四十四章 偷襲第886章 兵訊第992章 空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提議第四百二十九章 通西第928章 處理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火鷂第四百五十三章 升級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商第一百九十七章 出逃第1367章 大興(一)第1490章 大敵第五百八十三章 博弈(五)第962章 底線第一百五十六章 京觀第六百八十九章 硬戰(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1092章 獵殺(下)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易第1280章 安撫第五百三十七章 美色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招供第1161章 殺人第893章 老將第1290章 先機第二百八十五章 齊使第三百六十二章 獻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第七百二十七章 壽宴第1011章 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