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談判(下)

bookmark

下午,朱勝非再次來到大營,他利用中午時分整理了一下天子的意見,他本想明天再談,但趙構等不急了,恨不得今天就達成協議,然後晚上就把陳慶趕走。

朱勝非向周寬提出了天子的意見,然後就是等待,周寬要去稟報陳慶。

陳慶聽完周寬的彙報,冷笑一聲道:“還居然用四川來換荊湖,虧他想得出來,難道退位詔書只是附帶的嗎?”

周寬笑道:“郡王要不要聽聽卑職的意見?”

“你說!”

陳慶一擺手,示意手下上茶,讓周寬慢慢說。

“郡王,第一條對天子最重要,我們可以單獨再談,洞庭湖六州天子已經同意,問題不大了,關於四川路,天子堅持要州一級官員任命,卑職建議可以答應,但我們要通判的任命,有了通判和縣官,其他州官便可以輕易架空了,我們完全用通判加幕僚的形式,建一座新官署,其他州官要麼暗中向郡王效忠,要麼就直接架空,每個月給幾貫柴米錢,就不用管了。”

陳慶點點頭,“這樣可以,我們爭通判的任命權,如果連通判也不肯答應,那我們就另外建一套州官,把朝廷任命的州官全部架空。”

“對!卑職就是這個意思。”

“再說說漳州,天子是什麼意思?”

周寬笑道:“其實就是一個駐軍權的問題,天子不允許有駐軍,但允許建立民團打擊海盜,卑職以爲,民團和軍隊其實沒有區別,只是名稱不同罷了。”

陳慶沉思片刻道:“但要和他們講好,我不駐紮軍隊,朝廷也不允許在泉州駐紮軍隊,另外鹽鐵署、市舶署都不允許在泉州設立官衙,甚至曬鹽也不允許,你要和他們說好,泉州的商稅是我的收入。”

周寬點點頭,“這樣一來就要詳談了,估計他們也沒有想到那麼多。”

“那再說說第一條,關於封王,我估計他也不會答應封秦王,太敏感了,這樣吧!鳳翔古稱雍,我可以接受雍王,但條件是必須允許《京報》在臨安發行,如果他還不答應,那就不要想要什麼退位詔書了。”

“卑職明白郡王的意思了,只是.”

周寬躊躇半晌道:“郡王真的要把先帝的退位詔書給天子嗎?”

陳慶笑了起來,“你不會真的以爲我要立趙桓爲帝吧!”

“啊!卑職真的一直以爲。”

陳慶淡淡道:“我只是想把嫡系皇脈捏在手中罷了,天子可是後繼無人。”

周寬恍然,“卑職明白了!”

“讓朱相公久等了!”

周寬笑眯眯走進大帳,又讓士兵重新上茶。

“怎麼樣,郡王能接受嗎?”

“我們第一條先不談,先說說後面兩條,郡王同意四川路的州官和府官由朝廷任命,但州府中的通判一職必須由我們任命。”

黃龜年飛快地寫了下來,朱勝非點點頭,“我記下了,會稟報天子,那第三條呢?”

“第三條是關於泉州,我們同意只安排鄉兵民團,但朝廷也不能在泉州駐軍!”

“沒問題!”

朱勝非很爽快的答應了,“天子已經承諾不在泉州駐軍。”

趙構之所以承諾不在泉州駐軍,是因爲他決定在隔壁的福州駐紮重兵,這和在泉州駐軍是一回事。

“然後是朝廷不能在泉州有任何官署,像鹽鐵轉運署和市舶署都不允許有,有不允許曬鹽,然後泉州其他商船繳納的商稅歸我們。”

朱勝非聽到商稅,立刻緊張起來,萬一泉州實施低商稅,豈不是把所有商隊都吸引過去了,他連忙道:“官署可以答應,但商稅問題要商榷。”

周寬不想在商稅問題上和他糾纏,郡王取泉州,用意並不在商稅上。

“這樣吧!就按照去年泉州商稅的總額,每年分一半商稅給朝廷,一個固定數額,比如去年泉州商稅是一萬貫,那以後每年分給朝廷五千貫,當然,一萬貫只是隨便舉例,具體多少,伱們應該有數額。”

“好!我回去一併稟報天子,不知王爵怎麼說?”

朱勝非也很緊張,第一條最重要,之所以重要,是因爲郡王上面是國王,和春秋分封的諸侯國是一個意思,名稱都一樣,只不過唐宋都不是實封,而是虛封。

可就算這樣,也會有很強的象徵意義,比如封陳慶爲秦王,那麼陳慶就會以秦國王自居,百姓也認可,就會形成事實上的割據獨立。

親王只有皇帝的兒子才能得封,大宋從沒有封異姓爲親王的先例,所以天子趙構堅決不肯答應封陳慶秦王或者其他中原王,最多封域外王,比如涼王、夏王之類,他的潛意思就是,你陳慶想去河西走廊或者西夏故地建國,朝廷也無所謂。

周寬道:“如果天子堅決不肯封秦王,那我們郡王可以退一步,但有條件,那就是必須允許《京報》在臨安發行,不準再打壓。”

朱勝非連忙道:“報紙我可以稟報天子,我覺得問題不大,不知郡王退一步的意思是”

“郡王說,鳳翔古稱雍,我們可以接受雍王,到此爲止,我們不可能再讓步了,否則先帝的退位詔書,天子也別想了。”

“好吧!我去稟報天子。”

除了秦檜請假不在,其他幾位相公都在等着呢!

關於四川路的分權,趙構沉思良久,最終答應了,把通判的任命權交給陳慶,如果陳慶什麼都不給他,他也沒有辦法。

泉州的條件,趙構也一口答應,泉州的商稅其實並不多,能拿到一半,他也不虧。

講來講去,關鍵還是第一條,趙構問李光道:“李相公的認爲能接受嗎?”

李光緩緩道:“我們可以要求退位詔書在《京報》刊登,不光臨安的《京報》,也包括京兆的《京報》,其實一份報紙問題不大,我們也可以辦一份報紙,和它競爭嘛!我們是地主,難道還比不過《京報》?

所以卑職認爲,《京報》這個條件可以答應,至於雍王,那是秦末章邯封號,而且雍和庸同音,並不吉利,卑職覺得可以接受。”

“徐相公的意見呢?”趙構目光又轉向徐先圖。

徐先圖微微笑道:“關於《京報》,我和李相公的想法一樣,不用堵它,我們也辦報競爭便可,再說退位詔書刊登在《京報》上,然後我們又宣佈《京報》不合法,那豈不是授人把柄?”

“可以!”

趙構果斷道:“《京報》就這麼決定了,准許它在臨安發行,我們辦報和他競爭,關鍵是雍王,徐相公覺得妥當嗎?”

徐先圖笑道:“陳慶肯定不願接受涼王了,也難怪,涼王有西戎之嫌,略帶蠻夷的意思,雍王的格局要比秦王小,不是一級王,甚至還不是越王、吳王這種二級王,對唐朝有點特殊意義,但對我們大宋沒有。”

徐先圖說的特殊意義是指唐朝都城在長安,所以雍王有特殊意義,唐德宗李適在封太子之前,就先封雍王。

宋朝的都城不在關中,雍王自然就沒有意義了。

這時,朱勝非也道:“陛下,《詩經》有有云,振鷺于飛,於彼西雍,雍者,邊塞也,其實和西涼的意義也差不多,都有一點西部邊塞,或者西戎的意思,微臣認爲其實無妨。”

朱勝非在忽悠天子趙構呢,雍國可不是西戎國,是周文王第十二子雍伯的封國,就是今天的河內府,不折不扣的中原王國。

關鍵是朱勝非很害怕最後雙方談不成,陳慶一怒之下走了,朱勝非很清楚退位詔書對於天子的重要性,如果拿不到退位詔書,天子肯定會把所有重大責任都推在自己頭上,自己真的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朱勝非又補充道:“如果明天雙方簽署協議,那麼後天《京報》就會正式刊登先帝的退位詔書,陛下也就能拿到手。”

想到皇兄的退位詔書,趙構忽然覺得其實就算封陳慶爲秦王也不算什麼,這天下,還能有什麼比得上自己的皇位更重要呢?

第996章 突襲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1422章 疏漏第986章 爭汝(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第809章 成功第五百五十章 真相第三百八十八章 備戰第912章 意外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防範第二百六十八章 交換第六百六十九章 安置第二百六十章 壽宴(二)第1300章 壯志第911章 變故第七百一十三章 合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降服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軍(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求援第1111章 默契第1121章 上書第933章 交手(上)第1273章 宰豬第1504章 告發第一百三十一章 險棋(上)第1321章 分財第二百九十五章 陷營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793章 談判第1339章 房產第五百七十七章 破劍第954章 解決第二百六十六章 選擇第1438章 新宮第1125章 再談第1145章 態度第五百六十章 警訊第775章 全殲第1152章 新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刺客第1333章 情商第1080章 救援第三百零二章 長壽第1311章 崔家第895章 呂憂第七百三十一章 嚮導第八十七章 機密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1455章 奪兵(上)第771章 軍城第871章 狡兔第二百六十七章 述職第1254章 渡江第1232章 毒蛇第1311章 崔家第二百九十章 初戰(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七百四十三章 尺度第二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追溯第三百八十八章 備戰第1480章 搜查第四百章 夜襲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五百七十一章 使者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1095章 寶貝第六百八十五章 迫攻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七百一十章 內閣第二百八十一章 出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聚兵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浡泥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四百三十二章 拖戰第939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戰第1044章 宋城第三百五十章 審問第四百二十五章 同步第1434章 暗示第862章 反殺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775章 全殲第779章 合兵第1295章 決策第五百二十七章 廷議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四百六十章 補牢第881章 逼官第六百八十七章 投誠第五百五十二章 春困第998章 逼迫第1445章 借刀第五百四十二章 攻城(上)第860章 談判(下)第六百五十章 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