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行臺

bookmark

牙人拱手道:“您的兩個幕僚昨晚去喝花酒,一人找了個陪酒妓女,結果今天一早,兩個妓女來告狀,說她們只陪酒不賣身,但你的兩個幕僚把她們灌醉,污了她們的身子,所以縣君把兩個幕僚抓來拷問,他們捱不住板子,只得承認自己酒後亂性,兩人都招供畫押了,現在關在縣裡大牢中,不準任何人探視。”

“啊!那可怎麼辦?有沒有辦法讓我見見他們?”

“見是不可能了,我說願意多出點錢,牢子都不敢答應,不過可以變通一下。”

“怎麼變通?”張斌急問道。

牙人笑了笑道:“我認識一位押司哥哥,他比較清楚內幕,若老爺肯花十貫錢,他可以給你說說內幕,說不定還可以幫你傳個口信。”

張斌已經豁出去了,吩咐隨從道:“給他十二貫錢,讓他給我找一身衣服來,穿着官服受辱,我丟不起這個臉。”

半個時辰後,張斌換了一身藍色深衣,頭戴襆頭,來到縣衙附近的一家茶館內,他肩頭剛纔敷了藥,已經不疼了。

牙人給他引薦了縣衙的宋押司,一名三十餘歲的黑漢子。

宋押司帶他到裡間,其他人都在外面等着。

“我就給伱說幾句話,出了這個門我就不認了,你再找我,我也不認識你。”

張斌點點頭,“我知道,宋押司儘管說!”

“我知道官人是朝廷任命的張知府,但對你來說,成都就是龍潭虎穴,雍王殿下絕對不允許朝廷勢力在成都出現,所以你註定不會有好結果,我勸你趕緊抽身回臨安去。”

這位宋押司的話讓張斌聽得異常刺耳,他擺擺手道:“先給我說說案子,我的兩個幕僚能救出來嗎?”

宋押司嘆口氣道:“就知道你不愛聽,但我是看在十貫錢的份上給你說幾句實話,你兩個幕僚的案子是真的,人證物證俱全,兩個妓女確實是陪酒不賣身,估計你的幕僚被人酒中下了春藥,這種事情很多,一般是敲詐一筆錢,但這次鬧大了,兩個妓女報了官,你的兩個幕僚也認罪了,然後交給府衙和提刑司審覈,正常情況下,徙千里,流放三年。”

張斌咬牙切齒道:“一定是鄭愛農在背後策劃,除了他沒有別人”

他忽然眼睛一亮,“等等!你剛纔說要案子經過府衙審覈同意?”

宋押司暗暗搖頭,這個張知府還真是個蠢貨,自己講了半天,白費口舌,他還以爲他能當知府?

“要經過鄭愛農手下官員審覈同意,和你沒有關係。”

宋押司起身道:“你的一個姓錢的幕僚讓你去找鄭都統,好了,該說我都說了,出了這個門,我什麼都不認。”

說完,宋押司轉身揚長而去,張斌坐在房間裡發呆,過了好一會兒,他起身對隨從道:“我們去找鄭都統!”

下午時分,張斌趕到軍營,見到了鄭平,鄭平將一封信遞給張斌,“這封信麻煩你安排人送給我父親,這是我給他的正式答覆。”

張斌接過信道:“我的兩名手下被縣衙抓捕了,懇請鄭都統幫忙,把他們放出來。”

鄭平半晌道:“雍王殿下在成都呢!我不敢插手地方政務,過兩天吧!等他走了,我替你託託人情。”

張斌千恩萬謝走了,他現在也沒有辦法了,也不敢去找陳慶,只能耐心在驛館裡等待消息。

兩天後,呂青山抵達了成都,陳慶親自到碼頭迎接他的到來。

呂青山對陳慶而言不光是長輩,而且他曾是朝廷相國,以他的身份和能力替自己坐鎮四川路,能鎮住巴蜀各路妖邪,使四川路迅速穩定下來。

“殿下,大宋各地,我最喜歡的就是成都,它沒有遭受金人蹂躪,只有在這裡還能看到當年的宣和盛世。”

走進城內,城內的繁華讓呂青山異常喜歡,他用馬鞭指着遠處一座高樓笑道:“那就是官學的藏書樓吧!我十七歲在成都求學時修建的,一晃快四十年過去了。”

“叔祖是不是感覺時光過得太快了?”

“正是!”

“我原以爲退仕在家就等着入土,沒想到命運又把我送到成都了,殿下,你說還能再幹十年嗎?”

“如果叔祖幹得舒心,再幹二十年也沒有問題。”

呂青山大笑,“說得好!如果我幹得舒心,我就再給你賣命二十年。”

四川路尚書行臺府就是從前的川陝宣撫使司官衙,佔地約二十畝,主官是尚書行臺總管,由陳慶兼任,呂青山出任長史,陳慶出任各地主官是慣例,比如河東路尚書行臺官衙也是陳慶出任長史,張孝純出任長史,還是有河西路總管也是陳慶兼任。

鄭愛農在門口迎接呂青山的到來,陳慶給呂青山介紹道:“這位原本是接替李逸的成都知府,現在改任成都府通判。”

呂青山立刻明白了,這是陳慶和朝廷達成的協議,由朝廷派人出任知府,陳慶的人出任通判,爲了應對這種局面,陳慶才決定成立四川路尚書行臺府。

“我們進去說!”

一行人來到官衙大堂,陳慶坐在正位,衆人在兩側坐下,陳慶讓晁清掛上尚書行臺結構圖,陳慶親自上臺給衆人講解。

“尚書行臺府設總管一人,按照慣例,由我來兼任,下面設長史一人和兵馬使一人,兵馬使還是由鄭平出任,我就不多說了,長史由呂公出任。”

呂青山站起身向衆人笑着點點頭,衆人響起一片熱烈掌聲。

陳慶又繼續道:“長史下面由政務署、提刑按察署和鹽鐵轉運署三部分組成,之前內政堂要求我設立監察署,我認爲沒必要重複,所以還是由雍王府監察司第四署兼管四川路,第四署原本是管漢中,很快會把官衙移到成都來。”

衆人立刻明白了陳慶的意思,不是沒有監察署,而是不在尚書行臺下面設置監察署,監察署是獨立於尚書行臺。

陳慶又指着政務署道:“政務署下面設立六曹、判官、推官,另外,它還有一個很特別的部門,叫做支使臺,由四川路各州通判兼任支使,支使臺是什麼意思,各縣提交的審覈都要彙總到所在州的支使臺,也就是說,支使臺纔是四川路各州真正的州衙所在地。”

呂青山笑道:“也就是說,現在各州州衙變成了一個空架子。”

“正是這個意思,我和朝廷達成的協議,朝廷管州府,我管縣,那怎麼管?就是靠支使臺來管。”

呂青山點點頭道:“殿下對尚書行臺的構架很大,需要大量的人手,但人手從何而來?”

陳慶微微笑道:“我大概估算一下,朝廷會派出二十名知事來四川路上任,這樣我們就有二十名官員會被頂替退下了,除了部分官員年紀較大,直接退仕外,還有十六七名高官,他們中有幾人會去荊湖南路五州上任,剩下的就會進入尚書行臺府任職,至於各州府的文吏,則進入支使臺任職,這樣,行臺府的人手不足解決了,而州府基本也空了。”

呂青山沉思片刻道:“這樣可以是可以,但我還是建議,這些被架空的知府和知州,在待遇上還是儘量要保證,這只是我們和朝廷鬥爭,和他們無關,另一方面,也顯得殿下對事不對人,顯出殿下的心胸。”

陳慶笑着點點頭,對鄭平道:“咱們給呂長史一個面子,回頭你打招呼把張斌的兩個幕僚放了,把府衙後面的官宅安排給張斌,準他每天去府衙喝茶睡覺。”

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1443章 補給第1256章 卡位第761章 平陽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1392章 團滅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情第1054章 狙擊第837章 罷相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陵第六百七十六章 黃雀第1443章 補給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第995章 再貶第1261章 宣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危漸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1502章 重歸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通西第三十二章 婚禮第一百八十章 通判第三百六十五章 奇兵(上)第799章 瓔珞第1490章 大敵第1303章 渡口第1189章 奪島(上)第1063章 收網第1108章 集合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奪(下)第1000章 許昌(上)第966章 連擊第1105章 訴苦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渡第922章 所圖第一百零三章 警醒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1447章 秘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1093章 處理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交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膚施第1332章 建署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密第三百三十七章 追擊第七十五章 嘴戰第777章 方案第1452章 衆怒第892章 新官(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859章 談判(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1382章 航道第1430章 責任第947章 遇險(上)第1420章 燕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河州第二百零七章 豐收第七百四十三章 尺度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一百八十一章 接風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第997章 兵臨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撤第1208章 劫糧第五百六十三章 把柄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二百六十七章 述職第1504章 告發第1183章 調任第917章 織造第三章 排擠第四百六十六章 俘獲第二十章 買糧第1395章 營救(上)第782章 太原第六百七十三章 血盟第四百一十六章 遷徙(上)第1295章 決策第1237章 奪船第1050章 震怒第三百六十七章 劍門第1506章 大戰第1341章 授課第1224章 返回第1495章 遷徙第五十八章 勇擔第1096章 南瓜第四百六十六章 俘獲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1392章 團滅第1449章 勢危第二百五十三章 生意第758章 絕望第1121章 上書第1348章 立威第785章 躊躇第五百七十三章 承諾第1271章 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