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房宅

bookmark

陳慶的新宅位於市西坊的三橋北面,院牆緊靠涌金河,房宅幾個月前才修建完成,就是一座新宅。

次日一早,陳慶便帶着呼延通、鄭平等人一起去接收自己的宅子。

和他們辦理交接的是一名中年宦官管事,長得白白胖胖,人還比較客氣。

“這是官家的私宅,不是朝廷的官宅,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陳將軍不要混淆了。”

“兩者具體有什麼區別呢?”陳慶笑問道。

“最大的區別就是產權,官宅的產權是朝廷的,你只能居住,被罷官免職或者告老還鄉時,官宅就要交還朝廷,子孫不可繼承,但官家的私宅既然是賞賜,那就是送給將軍了,產權歸將軍,可以傳給子孫。”

“官家的私宅多嗎?”

“大概有四十幾座,都是新修的,以前是留給皇族,現在是賞賜給外戚和功臣,到目前爲止一共賞賜了十六座,陳將軍這座是稍微偏小的。”

陳慶點點頭,跟隨宦官管事進了大門,鄭平對陳慶低聲道:“我家宅子也是天子賞賜的,聽說張俊、劉光世、韓世忠和岳飛都得到了賞賜宅子。”

宅子一共三進,沒有帶花園,雕樑畫棟,黑瓦白牆,修建得非常精雅,因爲沒有花園,土地利用很充分,大大小小足有七十多間房舍。

房舍雖然不錯,但房間裡都空空蕩蕩,沒有傢俱,更沒有什麼生活用品,中庭有一棵兩丈高的杏樹,枝頭掛滿了青綠的杏子。

“怎麼樣,陳將軍滿意吧!”宦官管事笑眯眯問道。

陳慶點點頭笑道:“比我期待的還要好得多!”

“那當然,新宅子嘛!”

宦官管事倒也乾脆,讓陳慶在一份文書上簽字畫押,把房契和地契交給他,就算完成了交接,他隨即帶着幾名小宦官揚長而去。

“接下來該怎麼過戶?”陳慶一頭霧水地問道。

呼延通笑着搖搖頭,“看來你確實什麼都不懂,拿到地契和房契後,就要去官府過戶,不過不需要你去跑,交給田宅牙人,給他們幾貫錢,他們就會幫你辦得妥妥貼貼。”

陳慶恍然,這不就是房產中介嗎?

他遲疑一下問道:“你說的牙人,除了田宅外,別的事情也做嗎?”

呼延通一臉鄙視,這位老大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怎麼啥都不懂?

“大宋哪一行都有牙人,只要有買賣有交易,都需要找牙人,剛到城內,租房子要找牙人,找事情做也要找牙人介紹,做各種買賣也要找牙人,紅白喜事甚至打官司也需要,像這座宅子過戶後,接下來要買傢俱,各種家居用品,僱傭下人僕婦,甚至請人種點花草,哪裡需要修繕一下,自己跑要累死人,沒關係,交給牙人去做,他們保證幫你想得周全,還節約錢,你需要的話,我讓三叔幫你介紹幾個路子廣的牙人。”

陳慶擺擺手,“不麻煩你三叔了,我自己找牙人。”

趙小乙笑着一指對面一座兩層樓建築,“那裡就是牙行!”

陳慶一回頭,只見對面一座兩層樓前掛着一塊大牌子,上面用黑墨寫着‘通濟牙行’四個大字。

..........

宋朝的牙行就像後世的中介一樣,滿大街都是,但他們不止涉及房產,大宋牙人幾乎各行各業都涉及。

這也是因爲大宋的商品經濟十分發達,但信息產業沒有跟上,便催生了大量專門從事信息服務業的牙人。

通濟牙行曾是東京汴梁最大的牙行之一,陳慶房宅對面就是去年才遷來的總店,在江南各地有一百多家分店,光臨安城就有二十多家。

一名管事很客氣地接待了陳慶,“官人請放心,我們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信譽,信譽丟了,那就寸步難行,你儘管把一切事務都交給我們,保證幫你辦得妥妥貼貼。”

陳慶把房契和地契交給管事,笑問道:“這座房宅值多少錢?”

管事仔細看了一遍,驚訝道:“原來是官家賞賜的宅子,官人,失敬了!”

“不必客氣,幫我看一看宅子市價多少?”

“市西坊的土地市價在兩千貫左右,再加兩千貫各種修建耗費,您的宅子市價在八千貫左右,而且宅子地段非常不錯,靠着涌金河和三橋,以後想買都買不到,您就算賣一萬貫錢也有大把人想要。”

“如果我把房宅託給你出售,一萬貫錢能賣掉嗎?”

管事眨眨眼笑道:“官人是在開玩笑吧!”

“我當然不是開玩笑。”

“正好有好多商人在託我們找宅子,你這宅子放出去肯定就沒了。”

陪同陳慶一起來的呼延通和鄭平頓時急了,呼延通連忙把陳慶拉到一邊,“你瘋了,這個地段的宅子以後你想買也買不到了。”

鄭平也急道:“統領,這可是官家賞賜的宅子啊!你怎麼能賣掉?”

陳慶嘆了口氣,“我前兩天接到楊元清的信,箭筈關的陣亡弟兄,沒有拿到一文錢的撫卹。”

原來信中說是這件事,鄭平瞪大了眼睛,“爲什麼?”

“楊元清專門跑去南鄭縣問了曲司馬,曲司馬給的理由是,關中都被金兵佔領了,他們沒辦法去關中給陣亡將士家屬發放撫卹,只能視同士兵放棄,宣撫使已經簽字決定了。”

“放屁!怎麼可以叫做視同放棄?”

呼延通冷笑一聲道:“藉口而已,應該是朝廷給了賞錢太少,不夠分,所以能剋扣的儘量剋扣,活着的士兵都吃不飽,誰還顧得上死去的人。”

陳慶點點頭,“我估計也是這個原因,參加大散關戰役的士兵有三萬人,但張宣撫使手下有五萬軍隊,朝廷只給三萬人的賞賜,那另外兩萬人怎麼辦?若不給他們一點,這些士兵肯定不幹的,所以賞錢就不夠了。”

陳慶猜得很對,確實是僧多粥少,賞賜的錢遠遠不夠分,也是因爲很多巴蜀的士兵沒有拿到賞錢而爆發了兵變。

在鎮壓兵變後,爲了防止再度發生兵變,張浚便把所有陣亡將士的撫卹全部挪用了,用來獎勵巴蜀和漢中的駐軍。

箭筈關陣亡將士的撫卹自然也沒有了。

但朝廷已經發放了撫卹,這是西軍的內部分配問題,陳慶又不可能再去找朝廷補發,也不可能去找張浚,錢都沒有了,鬧事也沒有用。張浚最多安撫陳慶幾句,讓他理解自己的難處。

撫卹陣亡將士,最後也只能陳慶自己想辦法了,其他各軍也是如此,正如呼延通所說,活着的人都顧不過來,哪裡還管得了死去的人。

鄭平還是難以接受,“可是....可是怎麼能讓統領自己掏腰包,這叫什麼事啊!”

“這不是錢的問題!”

陳慶搖搖頭道:“不光是他們,還有抽到死籤攔截金兵的士兵,還有在二郎寨、在鳳凰嶺、在京兆城戰死的弟兄,他們同樣也沒有得到一文錢的撫卹。

楊元清在信中說,有不少陣亡將士的家人逃到漢中了,後來有一百多名老人來找到他,打聽兒子的情況,但原本給他們的撫卹已經賞賜給了別的士兵,軍方不可能再申請兩次,楊元清只能眼睜睜望着這些老人大哭着離去。”

說到這,陳慶眼中有了淚花,他指着自己的胸口說:“箭筈關一千三百四十名士兵爲國陣亡,家人卻沒有一文錢撫卹,作爲主將,我陳慶卻在升官發財,老鄭,我的心痛啊!”

鄭平喃喃道:“朝廷規定士兵陣亡一次性撫卹三十貫錢,那至少要四萬貫錢,可....就算賣了宅也遠遠不夠啊!”

陳慶向呼延通望去,呼延通明白陳慶的意思,點點頭道:“我去給三叔說,讓他把三千兩銀子還給你,投資就算了。”

陳慶沉思片刻道:“騎射第一名朝廷給我五百兩銀子的獎賞,再加上新兵比賽我分到的賞賜,還有剿滅張逵的賞賜,湊一湊有五千貫錢左右,這樣加起來就有三萬貫錢,先給一部分吧!只是我有點發愁怎麼把錢運過去?”

“這個簡單!”

鄭平是商人世家,他知道該怎麼辦,“可以走錢櫃,寶記錢櫃在成都有分店,我們把錢存到臨安的寶記錢櫃內,然後在成都提錢,商人都是這樣做的。”

陳慶捏了捏鄭平寬厚的肩膀,“那好!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了,你和小乙、楊元清,你們三人負責箭筈關陣亡士兵家人的撫卹。”

鄭平點點頭,他上前取回房契和地契,“這座宅子我買了,我說服父親用一萬五千貫錢買下來。”

“不用,一萬貫錢就足夠了。”

鄭平咧嘴一笑,“他不會吃虧的,再過兩年,這地段一萬五千貫錢都未必買得到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1324章 要價第1231章 意外第二十章 買糧第五百二十七章 廷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交代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漏洞第五百七十一章 使者第1080章 救援第1238章 爆發第1108章 集合第1474章 證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奇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悔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四十七章 攻心第1211章 須城(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城(下)第1136章 無疑第七十五章 嘴戰第三百零七章 募軍第957章 廷議第834章 崩潰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石第七百一十五章 告狀第四百九十七章 調動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三百零二章 長壽第1503章 密謀第六百四十二章 驅逐第1462章 耽羅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懾第五百二十五章 合圍第五百七十三章 承諾第六百二十二章 算帳第1051章 苦勸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官第1326章 挖人第五十五章 考試第964章 反間第997章 兵臨第1519章 遼探第959章 鄭家第800章 報復第1489章 來賓第1409章 家醜第1011章 定罪第1053章 炒房第1311章 崔家第三十九章 備戰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二百九十八章 奇遇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939章 交易第1253章 溝通第820章 試刀第六百一十九章 密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決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激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心機第1095章 寶貝第1004章 撤離第1040章 舉報第1010章 述職第四百五十四章 絕密第1502章 重歸第1030章 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險棋(上)第1428章 驚訊第988章 再戰第八十七章 機密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平壤第六百三十八章 爭奪(上)第一百四十章 突圍第三百零六章 混撤第三百六十五章 奇兵(上)第1217章 火噬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命第1057章 設網第1281章 買藥第1428章 驚訊第860章 談判(下)第1170章 請罪第六百一十六章 絕望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896章 搜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二百八十章 故技第五百六十五章 搬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攻城(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小鎮第1066章 澄清第二百九十四章 內應第七十九章 背鍋第五百四十五章 轉折第1016章 選擇第1275章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