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孟州

bookmark

孟州是河東路最南面,緊靠黃河的一個州,它之前是陝州的一部分,因爲隔着黃河,陝州管理不便,川陝宣撫使司便將它獨立成一個州,叫做孟州,孟州的隔壁便是懷州,懷州屬於河北,金國的地盤,兩個州以沁水爲界,互不往來。

不過孟州的鹽價只有七十文一斤,今年漲了十文,漲到八十文,但比起懷州三百文一斤的鹽價還是要低得多,不光是鹽價,其他糧價、布價都比懷州要低上幾倍,而且兩地的稅賦也差距巨大,孟州前年免稅了一年,去年開始徵稅,但稅賦負擔也只有懷州的三成不到。

同樣二十貫一年的收入,孟州人就要過得比懷州人滋潤無數倍,孟州人能吃飽穿暖,過年還能殺只羊,懷州人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如此巨大的生活差距,使懷州人內心失去了平衡,從去年開始,便有很多人偷偷遊過沁水,來孟州買鹽買糧買布,孟州人也發現了這個商機,很多村民便蹲在岸邊,專門向對岸過來的人售賣鹽糧布,稍微加點錢,村民有了差價收入,對岸百姓也方便了很多,皆大歡喜。

可惜好景不長,從去年六月,懷州駐軍便在沁水東岸部署三支巡哨隊,一旦去對岸買東西被抓住,重則喪命,輕則罰個傾家蕩產,跑去買貨的人越來越少,很快銷聲匿跡了。

駐軍以爲遏制住了這種走私行爲,駐軍主將還特地向完顏昌請功,但到了八月,徵夏稅的時候到了,懷州百姓收成的小麥一半要被官府徵稅徵走。

逃亡潮陡然間爆發,百姓們拖老攜幼,帶着糧食和微薄的家產投奔孟州,這時候孟州的三千軍隊及時殺過沁水,將三支巡哨隊悉數殲滅,孟州官府在沁水上組織了上百艘船隻,日夜不停地運送逃亡百姓,七成的懷州百姓,約十幾萬人逃到了孟州。

這便是發生在去年八月的孟州事件,在《京報》登載後,引起很大的轟動。

此時,十幾萬懷州逃亡百姓被安置在河陽縣城外的一座大營內,從去年九月開始,懷州百姓便實行以工代賑的辦法,在王屋山北面的澤州晉城縣,發現一片埋藏很淺的露天煤礦,挖開薄薄一層泥土,下面就是厚達七尺的優質煤。

軍隊便組織了四萬懷州青壯來晉城縣開採煤礦,一部分要拿去冶鐵,但大部分都是用來做蜂窩煤。

數千人組建了三座蜂窩煤工坊,簡短培訓後,便開始大量製作蜂窩煤,就這樣,四萬青壯每天的辛勤勞動不僅可以養活自己,還能養活河陽縣的一家老小。

礦工們每天掙一百文工錢,一個月三貫錢,按照孟州的最低物價,能保證全家吃飽穿暖,每個月還能攢下一貫錢,還不用交稅,這可不就是懷州百姓們夢寐以求的生活?

雖然是以工代賑,但很多人都動了心思,就算以後回到懷州家鄉後,是不是還可以繼續來挖煤做蜂窩煤,掙錢養家,在懷州,青壯男子每月最多隻能掙兩貫錢不到,現在每月卻是三貫錢。

而且他們轉爲正式礦工,收入會增加到每個月五貫錢,想到每個月能掙到五貫錢,還包吃住,礦工們怎麼能不怦然心動?

這其實就是陳慶的意思,目前挖煤和做蜂窩煤都是由軍隊來完成,這很不合理,陳慶早就想交給地方官府,正好在晉城發現了大量淺表煤層,同時爆發孟州事件,天時、地利、人和都齊了,四萬難民礦工便順理成章地接手了軍隊挖煤制煤任務。

這天下午,斥候統制呼延雷帶着十幾名斥候出現在懷州難民的大營內,官員帶着他們來到一座大帳前,官員大喊道:“孟大叔!孟大叔!”

“誰啊!”

從大帳內走出一名身材魁梧高大的中年男子,約五十歲左右,皮膚黝黑,鬚髮半白。

“啊!是王縣尉,找小人有什麼事?”姓孟的中年男子滿臉陪笑。

王縣尉指了指旁邊的呼延雷道:“這位是軍隊的呼延統制,他找你有重要事情。”

“各位進帳坐吧!裡面有毯子,可以直接坐在地上。”

“不用了!”

呼延雷問道:“你就是被譽爲黃河水牛的孟小光?”

中年男子笑着擺擺手道:“黃河水牛是朋友們的擡愛,實在不值一提,不過我確實是孟小光。”

呼延雷淡淡道:”我們幾個想去黃河對岸看看,想請孟前輩駕船,事成之後,每天付你十貫錢,如何?”

“十貫錢!”

中年男子笑得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十貫錢啊!當然可以。

下午時分,一艘千石貨船離開了河陽縣的黃河碼頭,緩緩向對岸駛去,這一帶的黃河河面很平緩,非常適合渡河,而對岸又是一片方圓十幾裡的平原,使這裡成爲了黃河上最有名的渡口:孟津渡。

孟津渡實際在北邙山腳下,只不過山腳距離黃河還有十幾裡,適合大軍駐紮,便使這裡成爲最好渡口,當年武王伐紂,就是從這裡渡過黃河。

北邙山南面便是洛陽城,在渡口以東約十幾裡外有好幾座山谷,其中有一條山谷可以穿過大山,山谷前便修建了一座關隘,叫做孟津關,穿過孟津關山谷,就抵達洛陽城的東北面了。

呼延雷問道:“對方在黃河上有戰船隊嗎?”

孟小光笑道:“戰船肯定是沒有了,聽說大名府那邊有些哨船,還有一支運糧船隊,我見過,不超過五百石,大概有幾百艘,上面插着官船旗,船上有士兵。”

“伱說的哨船和運糧船是南岸的,還是北岸的?”

“當然是北岸的,南岸啥都沒有。”

呼延雷點點頭,這時,他們小船漸漸靠近南岸,距離南岸還有一里,發現南面地形還是蠻複雜的,在沙盤看似乎很平坦,但到了實地才發現是一片低矮的小山崗,只是和遠處高大北邙山身影相比,它們確實算平地。

“岸上有敵軍士兵嗎?”呼延雷又問道。

孟小光點點頭,“應該有,但不多,有巡哨之類,將軍要上岸的話,我帶你們去一個地方,不會被敵軍發現。”

貨船掉頭向東,行了七八里,越過一座低矮山丘,前面出現了大片樹林,呼延雷大喜,有樹林就不怕了。

孟小光將船停在岸邊,“你們回來後喊我的名字,我就會出現!”

呼延雷擺擺手笑道:“我們自有聯繫的辦法!”

孟小光發現自己想多了,對方十幾個人,只上岸一半,還有一半留在船上。

呼延雷率領幾名士兵上岸走了,一名士兵笑着對孟小光道:“你不要想得太多,不是不相信你,今天本來就不是專門探查敵情,只是過來大致看看。”

孟小光乾笑兩聲,“我無所謂,給錢就行!”

果然,去了僅半個時辰,呼延雷幾人回來了,船隻沒有走遠,立刻駛了過來,帶着呼延雷向東面繞行回去。

接下來,呼延雷的手下又連續僱了孟小光十天,去了白馬渡,又調頭去了風陵渡,

一路觀察黃河上的船舶數量以及各地碼頭情況。

第六百二十章 消息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247章 危言第五十五章 考試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1040章 舉報第1202章 相投第1015章 原則第1354章 青山第1392章 團滅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宴(一)第1049章 提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合圍第841章 審訊第三百九十章 試攻第802章 西行第966章 連擊第1295章 決策第959章 鄭家第1123章 廷議(下)第一百八十章 通判第1279章 竊玉第1231章 意外第1080章 救援第五百七十四章 腹黑第一百二十一章 競技(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短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閣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1396章 營救(中)第1056章 突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逃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887章 調研(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西寧第1221章 突變第925章 入甕第1155章 草谷第五百三十五章 膚施第928章 處理第1065章 闖關第六百一十七章 士氣第三十一章 金釵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1302章 搶關第1449章 勢危第1106章 小店第七百零一章 決戰(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810章 偷襲第五百三十九章 秦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家眷第856章 初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刀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1424章 開導第一百零八章 獵殺第1078章 圓果第十六章 鵲起第五百二十九章 北關第931章 對策第824章 激戰(上)第1430章 責任第二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一百六十章 終南第1244章 棋子第六百零六章 狹路第828章 保皇第1101章 信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1254章 渡江第1251章 初勝第1210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場(下)第四十三章 火攻第1434章 暗示第1328章 破裂第1215章 暴露第1369章 大興(三)第1291章 策反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宴第1132章 劉貴第1065章 闖關第934章 交手(中)第1029章 激戰(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1016章 選擇第九十九章 賭箭(下)第789章 狗性第1247章 危言第三百六十章 婚禮(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博弈(十七)第二百八十二章 殺機第856章 初談第1436章 抓捕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1227章 妥協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抓俘第851章 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