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上聖天心浩然氣

隨着文藝軍遭受重創後分兵而走,岳雲統轄數萬騎軍緊追在黑龍軍、雷神軍之後,楊繼坐鎮的南線大軍也分出近十萬兵力,在荊湖北路設防攔截。

姚若愚爲了避免被宋朝多名八境圍攻,只能遮掩氣息,短時間內只怕難以找到他們,所以楚狂歌和嶽鵬舉也在數日後先後返回了杭都,向趙昺稟報前線戰況。

此時蘇軾、趙挺之、包拯三位尚書也都已經返回了杭都,朝堂上再度恢復了往日的盛況,以兩相和三王爲首的文武羣臣,依照六部劃分列隊而立。

兩相、三王、六尚書,除了十位一品軍侯或戰死或在外圍剿文藝軍沒有參與,宋朝文武中最頂尖的幾人千年罕見地齊聚在朝堂上。

秦檜紫袍魚袋,攏袖立於百官之首,身側是容貌堪稱天下第一美男子的蘇相。

楚狂歌、嶽鵬舉、楊繼三尊異姓親王因爲八境身份,都有資格入殿賜座,此時也都端坐在御階之側,只是除了楊繼氣息如常,楚狂歌和嶽鵬舉的臉色都有幾分蒼白。

楚狂歌那日突襲文藝軍,先後遭受吳血、譚文軍的捨命一擊,再加上姚若愚以終結天道侵蝕,使得他體內暗傷嚴重。

至於嶽鵬舉,他則是在攔截張子強時受的傷。

那晚張子強臨陣破入八境,和嶽鵬舉一場血戰幾乎將數十萬丈方圓盡數化爲廢墟,雖然最後張子強被殺心侵蝕,發瘋遁入山林,但是嶽鵬舉也受了不輕的傷勢。

楊繼見他們兩人都負傷不輕,微微皺眉,轉頭看向秦檜。

此時殿內正說到接下來討伐川渝的事宜,秦檜一如既往地沒有過多發言,只是笑眯眯地看向三王,那眼神說不出的古怪。

楊繼微微皺眉,卻不清楚秦檜又有什麼陰謀,便沒有作聲。

待得伐文之事安排完畢,秦檜忽然清了清喉嚨,咳嗽了聲。

原先還稍顯喧鬧的朝堂陡然間恢復寂靜,無論敵友,所有人都是轉頭看向這位權傾朝野的奸相。

雖然大宋皇城名義上有兩位宰相,但是誰都清楚,蘇相常年隱居皇城,只有秦檜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宰相,也是真正的文官第一人。

面對衆人注視,秦檜淡淡一笑,面朝面沉如水的趙昺,作揖道:“稟陛下,老臣要彈劾嶽王。”

楊繼虎目圓睜,猛然立起身來,同時朝堂上也是頃刻間喧鬧起來,但凡秦檜麾下親信盡數出列,出聲附和,其他派系的文武官員則是面面相覷,或茫然或惶然地看向秦檜。

聽見秦檜居然彈劾自己,嶽鵬舉濃眉一皺,緩緩站起身來,隨着他的起身,朝堂內瞬間又恢復了寂靜,無論那些附和秦檜的人剛剛如何吵鬧,面對這位八境帝尊級強者,他們還是發自內心地感覺到了恐懼。

“你要以什麼罪名彈劾本王?”嶽鵬舉瞳孔中滿是冷冽,沉聲道。

秦檜淡然一笑,不置可否地一撣衣袖:“莫須有。”

“荒唐!”楊繼憤然前進半步,厲聲道,“連個罪名都沒有,也敢彈劾嶽王?”

楚狂歌也是緩緩起身,臉色冰冷地凝視向秦檜。

瞧見三王先後起身,秦檜的黨羽都是面色一陣不自然,少數膽小的更是退入人羣,生怕對方一怒之下動手,危及到自己。

面對三王並肩後展現出的威勢,秦檜面色如常,淡然笑道:“我覺得嶽王有罪,還有誰覺得?”

正值寂靜到落針可聞,兵部侍郎管集緩步出列,拱手道:“本官附議秦相,嶽王有罪!”

吏部侍郎徐福紀隨後出列,朗聲道:“嶽王有罪!”

“嶽王有罪!”

“嶽王有罪!”

“嶽王有罪!”

伴着一道道人影先後出列,“嶽王有罪”四字此起彼伏,幾乎響徹殿堂內。

瞧見戶部侍郎陸秀夫也隨着衆人出列,身爲戶部尚書的歐陽修不禁一瞪眼,只是不想身旁人影一閃,文天祥、包拯兩人竟然同時出列,高聲道:“嶽王有罪!”

先前秦檜黨羽附和的時候,王安石還安然肅立,此刻看見文天祥和包拯居然也都出列附議,不覺心頭一沉,眼中滿是驚疑。

如果說管集、徐福紀、盧東、陳一秀等人是秦檜黨羽,所以附議還算正常,那麼包拯、文天祥兩人也會附議,就說明今日之事絕不是秦檜一人所爲,定然還有其他人摻和在內。

忽然間,王安石彷彿想到了什麼,扭頭看向端坐在上的趙昺,眸中盡顯疑問。

瞧見王安石的目光,趙昺有些遲疑地低下頭,但是旋即就重新擡起頭,眼中滿是堅決,開口道:“秦相既然以莫須有之罪名彈劾嶽王,那麼嶽王你可有反駁?”

嶽鵬舉抱拳一禮,洪聲道:“本王對我大宋忠心耿耿,從未有過二心!”

“好個忠心耿耿,嶽王,那你可曾做過壞我大宋根基之事?”秦檜斜眼瞥他,冷聲問道。

嶽鵬舉哼了一聲,不等他說話,秦檜已經作揖道:“陛下,老臣知曉嶽王狡詐定然不肯口吐真言,不過無妨,包大人。”

包拯黑臉鐵青,似是有些猶豫,不過看了眼趙昺後,還是緩步出列,拱手道:“稟陛下,下官有一法子,可以判斷嶽王是否奸邪。”

“哦?”趙昺長眉一挑,問道,“什麼法子?”

包拯縮手入袖,忽地擡手一拂,衆人還來不及反應,已經有一道純白氣柱從天而降,轟然落在嶽鵬舉身上。

“上聖天心浩然氣?”

瞧見那道貫穿而下的氣柱,所有人都是駭然色變,便是先前從容不迫的秦檜也稍稍小心地後退半步,忌憚地看向那道氣柱。

上聖天心浩然氣,乃儒門最核心秘法才能煉製,採集浩然長河中最深處的精純正氣,借取天意加持,只需觸及就會被天意拷問,但凡心中有半分不正不義之念,都會引得天意罪罰。

王安石、歐陽修兩人看見這一幕,心頭都是驚怒交加,因爲要想煉製此氣,包拯一人根本做不到,至少要聯合三十位大儒和過百儒生,才能從浩然長河中採集到那最精純的浩然正氣。

而身處於上聖天心浩然氣之中,嶽鵬舉只覺一股浩大到連他這尊八境都如螻蟻的意念降臨下來,從他幼時開始,審查他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

感覺到這股審查,嶽鵬舉面色沉靜,他自幼家教甚嚴,自己又性情嚴謹,可以自負地說一句,從小到大,他絕對沒有做過一件不忠不義之事。

瞧見嶽鵬舉在那氣柱中安然無恙,王安石稍稍鬆了口氣,而先前附和秦檜的那些文武則是紛紛變色,驚愕地看向嶽鵬舉。

雖然世人都知道嶽鵬舉忠義無雙,但是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此人竟然從小到大沒有做過一件錯事,這特孃的是聖人轉世嗎?

朝堂內人聲鼎沸,秦檜卻是安然而立,眼見嶽鵬舉虎目逼視過來,他只是淡淡一笑,開口道:“嶽王,你當真沒有做過一件壞我大宋根基之事嗎?”

嶽鵬舉冷哼一聲,正欲反駁,心頭卻忽地一動,之前鎮壓李奕健、蔣思羽,派遣武穆軍團突襲文藝軍,並親自攔截張子強的事情莫名浮於腦海。

雖然當時答應了楚狂歌,但是嶽鵬舉只是礙於趙昰之命,而非他真的覺得文邦有謀逆之心,更何況,其實他內心深處,始終認爲文邦是大宋今後平定天下的最大助力。

所以那日伏擊失敗,讓文藝軍高層逃脫後,嶽鵬舉心底其實是暗暗鬆了口氣,只不過此事委實逆了本心,所以他也時常感覺愧疚。

剛剛回憶起這些事情,嶽鵬舉就心道不妙,果不其然,那股浩大意念彷彿感應到了自己的這些念頭,威壓猛然倍增,先前環繞身周而平靜不動的上聖天心浩然氣也是瞬間爆發開來,牽引着那股浩大天意不斷深入自己心魂,質問着自己。

若是以往巔峰時期,嶽鵬舉單憑自身功力的確有能力對抗這股不完整的天意,但是他和張子強一戰,受到終結天道的侵蝕,本來只需要數月時間他就能慢慢恢復,但是如今受到天意審查,那股暗傷也是於此刻爆發了出來。

噗!嶽鵬舉猛然張嘴噴出一口鮮血,身軀一個搖晃,身週上聖天心浩然氣也是轟然大盛,原先還無形無質的天意在這一刻驟然間化爲熊熊烈焰,自他身軀中燃燒起來。

這一刻,朝堂內一片譁然,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地看向嶽鵬舉。

“嶽王有罪!”秦檜面無表情,緩緩拱手說道。

包拯嘆息一聲,和文天祥同時作揖,朗聲道:“嶽王有罪!”

文武羣臣也都醒悟過來,紛紛出聲響應,伴隨着“嶽王有罪”之聲越發洪亮,降臨在嶽鵬舉身上的天意火焰也越發洶涌,哪怕他貴爲八境,竟然也開始有無法對抗的跡象。

然而身處於此等痛楚之下,嶽鵬舉忽然間明白了楚狂歌爲什麼要找自己一起對付文藝軍,他扭頭望去,就見楚狂歌不知何時已經坐下,正脣角含笑地看着自己。

“楚狂歌!”嶽鵬舉心中怒極,一擡手祭出瀝泉槍就勢刺出,只是他本就負傷,又身受天意炙烤,戰力十不存一,這一擊雖說足以秒殺任何七境,但是面對同爲八境的楚狂歌,卻是微弱到不值一提。

隨手一拳就將槍勁擊碎,楚狂歌緩緩起身,沉聲道:“嶽王你瘋了麼?”

趙挺之大袖一拂,朗聲道:“嶽鵬舉此人果然奸邪,竟然惱羞成怒攻擊楚王!”

王安石冷眼旁觀,看着殿堂內滿是指責嶽鵬舉之聲,如果說先前懾於他八境身份還不敢太過放肆,此刻大局已定,所有人都是撕破臉皮,唾沫橫飛各種斥責,捏造各種罪名丟過去。

嶽鵬舉此時已經被熊熊烈焰徹底淹沒,只是任憑他如何痛苦地嘶吼,那天意依舊源源不絕地降臨下來,化爲烈焰焚燒着他的體魄。

第三百五十三章:無限劍制破蒼天第二百二十八章:首次經歷傳送陣第三百二十三章:達州大竹困冰泉第三百二十六章:智如淵海定謀劃第三百六十三章:錦繡榜出西北動第三百七十二章:誰人能辨雪與血第八百零四章:以人爲料煉武魄第七百六十八章:劍氣流瀉劍聖隕第四百二十二章:江州有女鄒菲菲第三百六十七章:吐蕃精銳出涼山第四百九十三章:昔年並肩可能忘第五百零六章:文王三度赴杭都第五百三十七章:毒蛇出洞刀甲候第三百一十二章:筆繪龜甲算天機第六十五章:大儒白鶴顯威風第八百一十七章:八境迭出江南亂第四百九十二章:鬥轉千里出塞外第七百五十六章:當年意氣今飄散第四十四章:完顏刺宋七境雄第七百二十四章:荊棘狂潮淹咸陽第二百七十三章:燃滅不盡顯魔威第六百一十八章:重慶孤危鄧定計第三百七十一章:亡靈狂潮臨南隴第三百零三章:國戰已起硝煙立第二百三十六章:吳越劍道主包容第四百一十三章:白塔巔上議涼州第二百五十七章:西夏叛變伏兵集第四百三十九章:影流殺神驚深宮第六百八十八章:天妒詭謀敗羣雄第一百二十章:以傷換傷遇敵手第五百七十八章:地獄如真現岷州第二百四十六章:芙嬋王妃正風氣第四十五章:前倨後恭楊仁杰第九十一章:羣雄臣服統合州第二百五十七章:西夏叛變伏兵集第八百零七章:死結不解緣無分第三百四十一章:一瞬生死悟往昔第五百零九章:彎腰拱手敬劍道第六百零七章:戰火將熄生嫌隙第二百八十二章:大灣郎刃殞命時第四百一十二章:年夜歡喜有人憂第七百七十六章:望南無語自悲涼第七百九十八章:海外諸國齊揚帆第四百一十章:思憶伊人共嬋娟第二百二十一章:明謀靠山暗圖壽第七百九十章:一人背城面萬軍第四百三十四章:侍郎府後梟雄來第六百二十八章:狩獵時刻劍掀潮第一百五十七章:秦相夜來訪文王第七百九十九章:曾經滄海今憐水第九十五章:楓火焰騎將襲來第三百九十三章:寒潭龍骨有血果第六百零九章:大金王朝落幕時第七百零四章:儒理爲鼎問文邦第三百六十四章:文藝集結聚眉山第六百六十章:老將幕後算盤響第一百三十二章:橫行無忌雄武隆第六百三十二章:十位宗帥守釣魚第七百八十七章:虎嘯夔州氣崑崙第七百五十一章:黃羊落幕吞天龍第三百零四章:沙魚關處各謀略第七百六十二章:血神重現瘋魔出第一百三十九章:太湖浮屍原劍豪第二百一十一章:此生你我無可能第七百零九章:百種心緒有情意第七百章:大文定鼎於川渝第十七章:半生僞裝盡燃起第六百三十七章:情有不值亦無畏第五百二十五章:東西南北情字事第十一章:當世你我唯彼此第七百九十四章:百家重議功聖王第一百二十四章:以文爲號建城邦第五百九十一章:孤注一擲誓滅金第三百二十二章:廣安城主李白竹第八百四十六章:龍氣匯聚華夏劫第四百六十八章:撒潑打滾葉菲虹第二百二十四章:山間青草忽如潮第九十四章:名動華夏敗楚子序章:天變第一百六十一章:劍聖指點疑道基第二百五十一章:吳血燃焰退星辰第八百四十三章:共尊帝君臨華夏第二百六十六章:霸王傳人項蓓蓓第七十三章:生死賭鬥搏賊首第二百一十五章:龍騎衝陣世無雙第六百七十章:野戰之王汪良臣第三十八章:今晚血色映涪陵第二百四十六章:芙嬋王妃正風氣第三百八十五章:北疆風月有鴛鴦第一百九十八章:爾虞我詐各算計第八百二十二章:姝隕宋奪太鴻成第四百二十一章:那年武夫今執筆第六百九十八章:潮流洶涌滿文邦第三百三十二章:算計人心終挨踢第七百九十二章:羣雄合力敵起源第三百八十四章:成都歸文法家現第五百八十六章:一別數年終相見第三百九十三章:寒潭龍骨有血果第二百五十七章:西夏叛變伏兵集第三百五十七章:玩弄人心毒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