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在手術和保守之間

bookmark

“如果是BIID的話,這項手術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早應該北美那邊開始有人嘗試進行這種手術,然後,因爲那邊的法律也不允許,據我所知後來一直在馬來西亞爲主的東南亞一帶進行。泰國的話近些年發展非常快,曼谷又幾乎算得上是國際化大城市,辦理醫療簽證去那邊就醫和治療慢性病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如果你說你去了曼谷,我猜多半是這種截肢類的外科手術。”沐春說完繼續跑着。

張文文擡起溼溼的手腕對沐春比了一個大拇指,“我懷疑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你不知道的事情。”

“有啊,我想知道你有沒有花時間研究BIID患者的大腦問題,是否可以通過神經外科手術加以糾正。”沐春說。

“BIID患者大腦的右側頂上小葉這一腦區比普通人更薄,目前來說,神經外科手術沒有辦法改善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能爲力的。而且這些病人既沒有癲癇,並且意識清晰,也沒有明顯的其他生理問題,我其實非常困擾。”張文文坦然相告。

喝了幾口可樂的張文文有些煩躁,這個紙質吸管絕對是一種反對人類享受碳酸飲料之偉大樂趣的愚蠢發明。

張文文索性把吸管抽了出來,因爲他現在每吸一口,當嘴脣離開這跟吸管末端的時候都會被隨即涌出來的可樂弄的異常狼狽。

處理完吸管後,張文文又說道:“我找不到腦外科手術對【身體完整認同障礙】(BIID)有什麼好處,目前也沒有看到有關的研究,這就是我想要去泰國看一看病人的原因,回來以後我也想知道如果顧一平這樣的病人再出現,我能夠給出什麼樣的建議。”

“一定會再出現的,就連顧一平都可能會再出現,身體完整認同障礙和其他認同障礙一樣,非常不容易糾正,因爲我們等於要重構大腦完全沒有這種連接的部分,甚至比這個還要複雜,大腦的一部分確信它們是在身體上的,另一部分卻完全不去感知他們的存在。”沐春越跑越快,思緒卻絲毫不亂。

“是這樣的,所以病人應該是很清楚自己是確定要進行截肢手術的,不存在誤診的情況下,我認爲這種手術......”

“等一等。”沐春打斷了張文文的話。

漸漸放緩了跑步機的速度,沐春改跑步爲快速步行,道:“不要輕易說出應當執行這樣的手術,即使你是這樣想的。”

“我瞭解,因爲這種事情畢竟在法律的邊緣,我們國內也是沒有辦法進行這類手術的,那麼我們還能做什麼?遇到這種病人的時候,我們還能做什麼?”張文文急切地想要答案。

“說來話長,首先是完善評估,不僅僅是BIID這類患者的評估,這類評估不是由身心科就能完成的,顯然需要神經科的建議。一套標準化的主觀評估和檢查之外,還應當有較長時間的觀察期,除此之外,必須與患者充分溝通截肢手術的全部內容,確保患者完全理解截肢手術對他未來身體的影響以及生活的影響;嚴格來說,應當要求病人對自己截肢後的衣、食、住、行做出完整計劃。

他會如何應對截肢以後生活中的幾個重要部分,工作將如何繼續?是否要因此放棄工作?家庭經濟狀況如何保證?截肢後是否能夠有能力繼續保持現有的家庭經濟水平?

患者將如何照顧自己的起居?或者是否已經有了清楚計劃將由誰來負責照顧他截肢後的康復期以及未來的生活。

另外,是否做好充足準備,取得家人的認同。

我能想到的就是將這一切都落實到更細微之處,以最大化的避免可能出現的問題。

當然據我所知,大部分接受截肢手術後的成年人,都獲得了更高的幸福感。”

沐春說完,張文文充分認同後,點點頭,“我相信這些都已經做的很完善。但是你怎麼會知道的那麼清楚?是沐春老師自己思考的嗎?還是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沐春爲了避免張文文疑惑,立刻解釋了一下,這些事情他雖然瞭解一些,但是並非認識從事這方面手術的人,也不瞭解這方面的組織和團體。

шшш• тTk Λn• CΟ

至於其他的,都是他在顧一平的案例出現之後總結和思考的。

沐春繼續說了下去,“我們還應該可以在這些之外做一些事,嘗試一些其他可能有效的治療方式,尤其是在面對青少年甚至十歲左右孩童的時候,我們在慎重和謹慎之餘還能做些什麼?”

張文文立刻接上沐春的話,“面對孩子或者25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好的方式,也是一直在做的方式是等待。

每一年到兩年,患者會重複提交一份在線評估表,如果是未成年人則會由他的父母幫助填寫。其他我這邊就沒有了,我知道的全部就是這樣。”

“已經非常全面了,我這邊還能想到的治療方法我之前有和你稍稍說起過一些,不知道你還記得嗎?”沐春的態度很謙虛。

“好了,你就不要跟我那麼客套這麼多了到底有什麼辦法快告訴我。”張文文說道。

“不,這方面還是你比我更專業一些,我畢竟還在初步建立一個評估體系,一部分是醫生評估,一部分是患者自述問卷,還有一部分是醫學檢查。治療方法除了剛纔我們討論的這些,還包括有【厭惡療法】以及【談話療法】。

先說【談話療法】,重點是要讓患者帶着問題去思考,我們需要給出比較明確並且簡單的問題,例如:如果世界上有一種藥吃了以後能讓你不想截肢,你會願意吃那顆藥嗎?”沐春說完,靜靜地看着張文文。

張文文忽然有一種自己是BIID患者的代入感,立刻跟着沐春的話思考起來。

“我不知道,我想不出來,也許應該會的吧。”張文文一本正經回答道。

“張博士,你的代入感有點太強了吧,這樣很容易被催眠的。”沐春說着給張文文扔了一粒巧克力。

第七十八章 沐春的筆記第四十七章 《天使望故鄉》第四百五十四章 如果你聽不懂他的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這個人是隊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在沙啞和明媚之間第五百八十二章 在疑點和迴避之間第四百九十章 讓身心科什麼都管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這樣拿東西也算偷嗎第一百四十章 這些都是證據啊第七百四十章 映照在他臉上油畫般的光彩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醫第四百四十七章 如果一切都不是幻覺第二百五十一章 領養的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這位病人說自己沒活着第二十九章 頭疼第七百章 在工作時候不會出現症狀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套房子很奇怪第一百五十二章 這個羣裡也有人聽見第三百六十章 在隱瞞和責任之間第七百三十四章 你沒說要來醫院啊第五百六十六章 如果一個人說自己有病而不是有罪第三百二十七章 在放下和開始之間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裡有很多好玩的第二百五十九章 工作壓力第六十八章 心裡的苦第一百八十三章 這裡有比賽第六百五十一章 這位醫生你認識嗎第七百一十六章 糊塗的時候特別糊塗第三百九十七章 在謊言和媽媽之間第七百第十五章 一手好菜第六百六十一章 這個身心科爲什麼那麼多女生第六百三十六章 在有趣和感謝之間第六百五十九章 這些線索代表什麼第八十章 孕婦第一百零四章 請聖光指引我第四百零七章 如果真的很累第二十六章 恐婚症第六十五章 別的地方也疼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好還是檢查一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哪有長生不老第四百七十四章 讓一個人恐懼並不困難第六百一十八章 就在陰暗的角落裡第二百二十五章 這個早上的病人第六百七十章 這個時候你還不願意說嗎第六百五十九章 這些線索代表什麼第四百八十九章 讓一個人徹底沉浸在痛苦裡第五百一十九章 在傷感和鼓舞之間第一百三十四章 這種事情怎麼說出口第七百零二章 事件還原第五百二十五章 在月色和悲傷之間第四百三十五章 如果我可以控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人成了英雄第七百五十章 引力第六百九十五章 最怕的就是效率低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在邊界與邊界之間第二百七十章 鏈條形成第五百四十三章 在大城市的夢裡第六百九十五章 最怕的就是效率低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無病之症第三百四十八章 在請醫生來和請醫生走之間第五百七十九章 在回答和不回答之間第一百五十三章 這個醫生懂不懂第五百八十六章 在可怕和真相之間第七百六十八章 本質的問題和夢想的價值第七百九十二章 平靜自如第四百三十一章 如果失去生命的控制第五百七十七章 在避而不談和人人指責之間第五百四十七章 在關心和夢想之間第四百七十四章 讓一個人恐懼並不困難第四百一十一章 如果你變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在停止和無法停止之間第三十一章 那就不是帕金森第三百九十二章 在治療和遺憾之間第六百五十七章 這是一種合理化的過程第三百九十章 在擔心和控制之間第五百六十六章 如果一個人說自己有病而不是有罪第九十一章 腹診第六百五十八章 這個雨水綿綿的季節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間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這寫圖片說明說什麼第三百一十一章 在視頻裡出現的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被表揚的微笑第四十四章 沒有朋友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興不高興第七百四十八章 喋喋不休第五十六章 迷信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行星少女】第二百三十八章 見面第824章 天空的灰色和地面的灰色第四百八十七章 讓他去的結果就是睡了三天第三百六十章 在隱瞞和責任之間第八百章 身心科也需要加班嗎第三百六十二章 在拖延和無奈之間第八十六章 從那一天開始我就不知道是愛還是恨了第四百一十章 如果我們終將死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喝酒的爸爸第二百六十九章 酒精酒精第五百四十九章 在沙啞和明媚之間第三百三十七章 在冰山和冰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