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次貸危機

bookmark

時間跨進了2007。

從98年開始就持續火爆至今的國內房地產市場,從2月份開始便陡然一滯,之前依靠假按揭、循環貸、加按揭、轉按揭等五花八門房貸產品套取現金,進而瘋狂炒房的人,熱情好像忽然之間就出現了降溫,不再大批量買房,而是改爲持幣觀望。

具體表現就是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急劇下滑,房價開始滯漲,初始範圍還只侷限在深圳、廣州等珠江三角洲地帶,然後便迅速蔓延到了京城、上海等全國各大一線城市,房市開始大範圍降溫、房價滯漲甚至開始下跌,逐漸成爲了媒體報道的熱點。

關注度很高,衚衕胡慶兩兄弟很頭疼,李想也有些鬱悶。

“好端端的怎麼就突然降溫了?我這纔剛上市,業績直接下滑了30%,照這個速度跌下去,我看我離退市也不遠了。”胡慶黑着臉。

衚衕臉色也不好看:“這些媒體也是胡說八道,還房市泡沫破滅,海南93事件重演,簡直胡扯,現在跟93年能一樣嗎?那是全國人都跑到一個地方去炒房,絕大部分都是投機,現在呢,自住、保值和投機都有,就算有泡沫,那也比93年健康的多。”

李想無奈道:“美國佬這一手玩的有點狠啊,把自己賠上還不算,我們也得跟着遭殃,這真的是,無妄之災啊。”

林啓風搖搖頭:“也不能這麼說,國內房市這些年能持續火爆,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前些年美國樓市的不斷上漲,助長了國內購房者對樓市的信心。以前跟着沾了光,現在跟着遭點殃也很正常。”

李想嘆口氣:“話雖然是這麼說,但是有福能同享,有難誰會想去同當啊,這才兩個月,公司房地產這塊業績就已經下滑嚴重,上個月上市的樓盤,到現在還沒售罄,自從98年開始開拓房地產這塊業務以來,這種情況還是頭一次出現,要再這樣持續下去,業績繼續下滑,恐怕長風的股價也得跟着受影響。”

胡慶簡直欲哭無淚:“長風還好,家大業大產品多,還有手機業務保底,不差房地產這塊市場,而我們宏茂可就靠房市吃飯了,要再這樣下去,我們公司上下可都得去喝西北風了。”

衚衕臉一苦,他的盛華同樣如此:“真希望美國那邊能早點消停下來啊。”

林啓風笑了笑沒說話,衚衕的願望顯然是要落空了,由美國產生,即將要席捲全世界的這場金融風暴,現在纔剛剛開始,之後還要持續兩年多,怎麼可能早點消停下來。

現在危機還只是侷限在房市,等以後迅速蔓延到銀行、保險、投行、基金這些但凡能跟錢沾到邊的金融業,這場危機纔可能會看見結束的曙光。

原因無它,事鬧的太大,鷹醬得被迫接盤了。

細說起來,這場危機雖然是以房市爲發端,但最終的爆發可是由全美所有金融業共同參與導致的。

打個比方來講,從九十年代末開始,美聯儲進入了降息週期,經過連續多次降息之後,利率一路下降到了不足1%,大量資金不願再把錢存在銀行,於是把錢轉移到了市場,購買成了各種理財和保值產品。

而其中又以華爾街刻意營造出來的房地產只漲不跌的神話最有吸引力,不但吸納了大量資金,還誘使大量不具備還款能力的人通過貸款大舉涌入,於是一套循環開始了。

銀行A首先看中了這塊市場,開始大力投資房貸項目,假設A有資產100億,把錢全部貸出,如果投資收益能達到5%,那A這筆投資,總共就能夠賺到5億。

但是如果採用槓桿,把資金放大10倍,從100億放大到1000億來操作,同樣全部貸出,那最終的收益就會來到50億,如果放大20倍,那收益就是100億……

利潤很誘人,但是槓桿操作風險也很大,A想盡可能的賺到暴利,但是又不願意冒這麼大風險,於是A找到保險B,跟B商量讓它來幫它做貸款違約保險,每年付它一億美元保費,連保十年,總計10億美元,如果不違約,那這筆錢你就白賺,但是一旦違約,那你得給我賠償。

B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回頭做了一份調查,發現在房地產市場火爆的當下,這份保單違約的可能性不足1%,如果找到100家同樣的保單,那它將會收到1000億的保費,按照違約率不足1%來計算,即便一百家裡出現一家違約的保單,損失它也能承受。

貸款違約這種保險,又叫信用違約掉期,價值是以基點來衡量的,1基點相當於1000元,1000個基點相當於1手標準合同,可爲1000萬的資產做擔保。

A如果付保費10億美元,那麼B就相當於在爲1000手標準合同做擔保,如果違約,它要付的賠償金最高也不過是1000手標準合同×1000萬資產=100億。而它總共擔保了100份保單,收到1000億保費,即便賠出去100億,它還能淨賺900億。

B覺的這筆買賣很划算,於是它接下了這筆保單。

C聽說了這件事,很眼饞,於是它找到B跟B商量,我給你500億,你把這一百張保單賣給我怎麼樣?

B算了算,它想全額賺到這900億要等10年,而現在轉手就能賺500億,省下了10年時間不說,還不用再承擔任何風險,那何樂而不爲,於是B就把這一百張保單賣給了C。

而C也沒打算等上十年,而是直接把這一百張保單標價550億掛牌賣出。

D看到了這筆買賣,覺的很划算,即便它花550億把這筆保單買下,它還有350億的盈利空間,於是它接下了保單,然後再次以580億的價格掛牌賣出。

以此類推下去,ABCD以及後面的EFG看似都在賺錢,但是這是在美國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市場違約率不足1%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如果房地產市場開始走低,違約率大幅增加,那這種循環立刻就會被打破。

假設這筆保單最後被接盤俠Z以850億的價格拿下,但是還沒等它再次轉手,房市就崩了,最終的違約率達到了20%,遠遠超出當初預測的1%,按照每張違約保單要賠付100億的價格來計算,它總共要賠2000億,減去它最終能如約收到的1000億保費,再加上850億的收購價,Z這次的虧損總計將達到1850億,即便Z家大業大,它也賠不起這麼大一筆錢,因此Z只能破產。

然後A就傻眼了,當初爲了轉嫁風險才搞出的貸款違約保險,現在被倒黴蛋Z接手了,它想要賠償,只能找Z要,Z都破產了,肯定拿不出這筆錢,損失還是隻能由它自己來承擔。

更糟的是A當初還採用了槓桿,即便只採用了10倍槓桿,把100億資產放大到1000億,那它這次的損失一旦超過10%,它這筆投資就將虧損超過100億,而它本身只有100億資產,也就是說即便它把家底都賠光,可能都不夠,於是A立刻同樣面臨破產危機。

更更糟的是,B當初承保的100張保單,是跟A同類型的100家銀行簽訂的,按照20%違約率計算,除A之外,至少還有19家銀行要面臨破產,這麼多家銀行一旦破產,毫無疑問會對美國的金融業造成難以估量的重創。

因此Z和20家銀行一同找到財政部,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遊說,Z絕對不能倒,Z要一倒,大家都得玩完。

財政部一合計,覺的有道理,於是大手一揮,把Z國有化了,這筆窟窿最終就由財政部來兜底,拿納稅人的錢來買單。

第386章:碰上騙子了第361章:撩陰腳第449章:奇葩第444章:幕後黑手第625章:大跌眼鏡第195章:罪魁禍首第513章:因禍得福第751章:投到一顆雷第379章:朱老二,你要幹嘛?第553章:紅眼病第349章:倒黴的老丈人第114章:瘋狂的大豆第七十章:吳首君第138章:這買賣划算第678章:相親第725章:跑車變廢品第235章:爭風吃醋第725章:跑車變廢品第677章:綁架第305章:無人問津的戴強第593章:親切感第548章:囤地第649章:膨脹的老孃第305章:無人問津的戴強第379章:朱老二,你要幹嘛?第328章:太敷衍了第643章:力挽狂瀾第546章:堂弟第九十四章:好兆頭第711章:緣分第379章:朱老二,你要幹嘛?第244章:最是別離難第767章:熊貓燒香第158章:趁熱打鐵第314章:羅勇的神奇經歷第662章:項目拿下第570章:強買強賣第751章:投到一顆雷第445章:日賺一個億第370章:四大缺德事第779章:老孃辭官第423章:不自量力?第702章:深藏功與名第239章:怎一個愁字了得第596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502章:良心發現第713章:不負責任第282章:生意火爆第224章:語出驚人第418章:打破常規第301章:隊伍大了不好帶第531章:盛華地產第675章:萬億身家第五十四章:把我家當廟了?第664章:面子功夫第164章:說好的大吃一驚690章:兩個倒黴蛋第443章:被黑慘的陸誠第626章:痛心疾首第312章:該撒網了第616章:指點江山第九十九章:柳杉杉第596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八十一章:潘越的新造型第四十七章:度化第573章:尋呼機第七十九章:冉冉升起的新星第105章:進廁所躲躲?第406章:包租婆第736章:混世小霸王第167章:沈蘇來信第685章:又見熟人第281章:新店開張第197章:人老成精第108章:你剛剛說什麼?第517章:現實第289章:破落戶引發的圍觀第673章: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573章:尋呼機第533章:對罵第498章:暖氣第655章:訴衷腸第540章:保鏢團隊第327章:文人的氣度第433章:拿回戰利品第668章:招標第291章:薛家的新起點第546章:堂弟第182章:老闆威武第383章:和尚廟裡出了個小師妹第613章:一無是處第432章:碰上一條大魚第631章:貪得無厭第342章:長風破浪會有時第三十四章:出名了(求收藏求推薦)第298章:童真受傷了第121章:我想家了第九十六章:現實問題第216章:大徹大悟第599章:虎父無犬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