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熟人

杜中宵帶着蘇頌走在新開出來的路上,指着不遠處正在挖的大溝,口中道:“開封府以南各州,地勢低窪,年年內澇。這地啊,一內澇就容易出鹽鹼,這一帶斥鹵遍地,種什麼都不長。要在這裡開墾田地種田,首要的便是治這斥鹵。地田地周圍開大溝,起出的土堆到田地裡去,稱爲臺田和條田。”

蘇頌連連點頭:“這辦法若是有用,等到回去,我也在宿州開些荒地。地方爲官首重招攬人戶,沒有新的土地開墾出來,憑什麼吸引人家來?待曉這辦法是極好的。”

杜中宵笑道:“其實馬蒙一案,關鍵人員都已到案,只要嚴加審訊就好。這等事,司理參軍鄭朋做起來最合適不過,我們又何必摻和地裡面?只要閒來看一看,他們審案時沒有差謬就好。”

蘇頌深有同感。因爲案情重大,轉運使司從隔壁宿州調了一名官員過來同審,便是蘇頌。這讓杜中宵喜出望外,沒想到幾個月後兩人就能聚在一起。仔細想想,這事並不奇怪。調官員過來是協助,並不是重新審理,就只能是幕職官。蘇頌新到宿州,這種差事不讓他來,還能差誰?

杜中宵是個很務實的人,馬蒙的案子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剩下的都是苦功夫,現在參與審訊的人多,他便不再事事過問。大多部分的精力,都放到了墾田上來。

蘇頌因爲與杜中宵的關係,再加上也是個不喜歡案牘勞形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跟杜中宵前來查看墾田上。他本是推官,並不需要深入參加前期的審訊。蘇頌腦子極是清醒,知道什麼該做,什麼是不那麼緊要的。馬蒙一案現在參與的官員衆多,在裡面花力氣也未必有多少功勞,反而是墾田,自己從杜中宵這裡學到辦法,回到宿州一樣可以搞,那纔是真的政績。

此時汴河從黃河引水的汴口已經堵上,河道里的水一天比一天淺,已經沒有大船通行,只有一些小船跑短途運輸。整個汴河上游,包括官方的漕運官船和私人商船,從業者十幾萬人,逐漸開始失業。冬天對水上人家很難熬,杜中宵在永城墾田,而且是僱人做工,並不強制要求落戶,吸引了不少人來。此時真正在當地落戶,將來依靠墾出來的田生活的有三百多戶,還有兩千多人在這裡做工,極是熱鬧。

看着幾條大溝一起動工,煞是熱鬧,蘇頌道:“如此大的工程,用的人力不少,花費錢糧極多。若不是待曉有賺錢的法子,有這個心思,只怕也做不出這件事來。”

杜中宵笑了笑:“賺錢的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只要開動腦筋,總有門路。我們是官身,不是給自己家裡賺錢,好多事情都方便很多。”

蘇頌聽了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官員利用職務便利做生意的有很多,但多是爲自己謀利,用於公事的不是沒有,只是很少罷了。賺的錢用於公家,不說白辛苦,有的時候還容易說不清楚。

此時與黨項的戰事逐漸平靜下來,以前的守邊大臣許多加官進爵,進入朝廷。其中有一些,如滕宗諒和張亢便因爲公使錢賬目不明,被朝臣彈劾,結果難料。杜中宵前世學過一篇課文《岳陽樓記》,便是寫的這個時候的事情,主角正是范仲淹的同年滕宗諒。

前世學課文的時候,老師因爲作者范仲淹的關係,對此事多是略講,或者語焉不詳。後來接觸到一些網上的說法,又說滕宗諒是個大貪官,而且在欽差調查時燒掉賬簿,所作所爲駭人聽聞。范仲淹的文章寫得好,但其實是爲個貪官喊冤。自己真正身處這個時代,才知道事情哪裡那麼簡單。滕宗諒被說賬目不明的是公使錢,這錢朝廷就從來沒查過賬,使用範圍極廣而且賬目混亂。那裡是西北,不燒賬目,還不知道扯出來多少人物,其中有些特別敏感的與宋朝和党項同時有來往的小部落。以此時官員的習慣,只怕也不會給這些蕃人部落保密,敗壞朝廷信眷。

當然,若以此認爲滕宗諒冤枉也不見得。此人不只是在西北,在其他地方爲官也有愛錢的名聲,動用兵士公吏回易爲自己斂財非止一次。滕宗諒有前科,此事真正倒黴的不是他,而是張亢。

戰事緩和之後,西北查公使錢的賬,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讓官員在經濟上不敢放開手腳。

杜中宵是個謹慎的人,他墾田的啓動資金是州里允許的截留的永城稅賦。然後打了個時間差,用這些錢建了個做煙花鞭炮的工場,再用賺來的錢墾田,賬目清清楚楚。蘇頌不清楚這些,不好多說。

行不多遠,到了一處不小的陂塘處,杜中宵對蘇頌道:“這裡的地下水位過高,掘不多深便就出來水,最是麻煩。每隔一段,便選一處地勢低窪的地方留爲陂塘,容納流水。唯有如此,才能用深溝把前面的水引過來,一段一段,最後流互渙河裡去。”

蘇頌點頭:“東邊汴河因爲泥沙堆積,河牀高擡,此法倒是可行。”

“不錯,汴河的河道高,等到來年放水,可以從那裡面引水,淤灌建好的臺田。河水多泥沙,正是上好的肥料,兼且壓鹼。如此雙管齊下,這裡必爲良田。”

蘇頌學識淵博,而且是諸般雜書無所不知,跟杜中宵談起這些來,頭頭是道。

杜中宵選的這塊墾田的地方,正在汴河與渙水之間,兩條河一條的河道高,一條河道低,天然有落差。開好深溝,利用自然流水,就可以實現排澇和淤灌兩項,極是便利、

杜中宵想得清楚,自己辦件案子固然能夠得些名聲,但真正顯示自己政績的,還是開墾荒田和招攬戶口。官員考課,這纔是第一位的。

陂塘邊一處棚子,是墾田工人歇息的地方。杜中宵和蘇頌走到棚下,道:“我們在這裡歇一歇。”

兩人坐下,隨從上了茶水,杜中宵對蘇頌道:“子容,此次治下馬蒙一案,牽連極廣。我粗略估算了一下,若是窮治,永城的公吏便就要去除大半,州里吏人也有不少要受牽連。縣裡吏人,特別是管着各種官物的衙前,向來都是大戶輪差。把這些人全抓起來,一一追查,只怕地方大戶也得大半破家。雖說是勢力人家難有清清白白的,但如此大弄,地方必然不穩。依你看,該當如何?”

蘇頌笑道:“我來了兩日,也知道你的佈置。這邊對馬蒙極其莊客窮審不已,外面的永城縣衙卻一絲風聲不漏。這些日子,聽說各種蛇鼠,包括衙門吏人,逃往他鄉的不少。以此觀之,你心中早就已經有了定數。無非是首犯馬蒙絕不輕恕,而衙門裡的人不輕易動他們。非是大奸大惡,就如此算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穩定地方,只能如此。放心,我到這裡,必會幫你。”

杜中宵拱手謝過。本州有韓億撐腰,杜中宵有把握按自己方式解決問題。外州來的蘇頌不反對就一切好辦了。杜中宵是要整治地方,並不是要官府癱瘓。

第95章 經銷商第52章 分岐第144章 開拓兩湖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137章 再回幽州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40章 派兵第185章 張網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82章 霹靂車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65章 生事第48章 雙刃劍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112章 大生意第44章 背後勢力第170章 地震第137章 馬車第71章 花超了第6章 兩軍對壘第111章 都是小錢第61章 于闐商人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67章 帶你看炮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16章 好大的雪第54章 同病相憐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86章 多學多煉第7章 糟白酒第5章 中招第85章 四散而逃第78章 党項來人第14章 交涉第67章 生意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42章 故交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142章 今非昔比第247章 劉淮相親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11章 墾田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154章 再見陶十七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21章 嚇了一跳第21章 練兵第64章 聖心難測第113章 分岐第229章 如果勝了呢?第19章 走訪民間第118章 賽馬第59章 順手牽羊第50章 如釋重負第48章 高朋滿座第32章 火炮對決第25章 栽培第150章 破城第32章 不許看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126章 行會第175章 逃跑第32章 危機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85章 內亂第72章 進攻第13章 關鍵證人第38章 進山第65章 強行收錢第22章 難題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72章 數字嚇人第86章 逝者已矣第75章 自尋退路第10章 模範部落第81章 新知州第62章 分兵而進第4章 仗勢欺人第9章 鑄門炮吧第125章 提攜舊人第102章 拿人第227章 利器第78章 錢來了第153章 鬼谷口第32章 收網第37章 錢的問題第216章 三策第10章 不賣給你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91章 爭鬥第87章 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