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兄弟生隙

此事尚且不足以讓李渼生憂,然隨後的昏厥之後卻讓李渼產生了危機感。於是便想起了陳浩的臨行之言,此番出行東都洛陽一則治病二則也是遠離京城,希望能將此中貓膩看得清楚。

府中陳浩與李渼相談甚歡,當得知這個雍王殿下將糞便放於馬車之中時,陳浩不禁啞然失笑,心道這雍王還真是個少年,玩心還真委實不小。二人品茗之餘李渼一臉鄭重的問:“本王雖已上書奏章向父皇言明早到東都,然不知護送本王與皇姐的那支禁軍何時來到東都!”

“殿下無需再等候了,那支禁軍已經全部死於非命!”陳浩臉色微沉的自語道。

“什麼?全部死了?”李渼被陳浩這一句話驚得是目瞪口呆,臉手中的茶杯傾斜以至茶漬溢出都未曾察覺。

陳浩淡淡的呷了一口清茶,繼而無奈的迴應道:“是的,據探馬來報無一生還,並且當場有一百餘人的賊匪的屍體……”

李渼聽完之後臉色陰沉的極爲難看,他雖然年歲不大但作爲皇家子弟,自然不會單純的認爲此事純屬偶然劫匪劫道。幾百禁衛軍即便再不濟也不會全軍覆沒,定是有人早有消息做了相應的埋伏。

想到這裡李渼感激的看了看陳浩,當初若不是在離京之時調換了馬車,想必今日早已落入危難之中。最後深吸了一口氣感激道:“若不是陳兄的金蟬脫殼之計,否則本王想必途中早已遇難!”

“殿下務須客氣,爲殿下分憂乃是陳某職責所在!”陳浩謙遜的迴應道。雖然二人交好但是禮節不可有廢。

自從李忱准許李渼與李瀧二人出行東都之後,直至半月之後方纔出行。期間李忱早已傳旨東都洛陽,讓陳浩這個東都留守給予好生接待。陳浩接到旨意後便心生了一絲焦慮,思忖若是當初的自己的猜測是真的話,那雍王殿下可能會有危險。

因爲有人慾要雍王身患絕症慢慢死去,便是有着很大的野心。如今雍王前來洛陽尋他醫治定會百般阻撓,否則此前的努力定會付之東流,然而最爲有效的辦法就是途中下手。

雖然自己與雍王李渼交情還算不錯,但是也沒有到事事關心的地步。但是這個危險要是發生在洛陽附近,那他這個東都留守想必也算是當到頭了。王子公主兩位殿下罹難在洛陽附近,那他這個東都留守的失職之罪想必坐實無意了。

所以不論於公於私他都有必要想個萬全之策,以確保二人的安全抵達洛陽。這纔有了永泰商號以商隊的形式提前將二人送到了洛陽,只是令陳浩也沒想到的是這幫人沒有洛陽附近作案。

然而對於這次禁軍全部罹難陳浩也頗爲心驚,陳浩萬沒想到這幫人會如此的兇殘。皇子之間的爭鬥自古有之,陳浩通曉經史又豈會不知。

眼前的這位雍王若是沒有自己的出現,想必一年半載之後便因病痛死去。這個深受李忱喜愛的二皇子,死後竟被李忱下詔追冊爲靖懷太子,不是儲君卻被追封爲太子,這足以體現李忱對這位皇子的優寵。

而身爲日後皇帝的太子李漼,若要說沒有絲毫想法與不滿,即便打死陳浩也不會相信。李漼作爲日後的昏庸之主,又豈會不嫉賢妒能他的這位皇弟。因此這一切的事情根源也就不言而喻,定是與那東宮太子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李渼陰鬱的猛灌了一杯茶水,隨後沉聲而言:“以陳兄之見,此事是何人所爲?莫非真是賊匪劫道所爲?”

陳浩聽了這句話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擡眼看向李渼鄭重的說:“殿下心中已有計較,又何必讓陳某言出呢?”

這一反問倒是讓李渼感到一絲尷尬之餘卻是深深的苦笑,此刻他心中確實已有計較,只是他不願意去接受罷了。起初他便對太子的前後態度有所懷疑,接着又是這次圍堵截殺。這讓他一時之間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無法接受一直疼愛他的皇兄竟然對他下如此狠手。

“此時此刻,本王仍舊不相信此事與皇兄有關!”李渼搖了搖頭露出一絲苦笑。

“殿下不必憂心,此事尚不明朗,各種曲折也難以定論。然不論如何,陳某相信是非曲折均逃不過時間的拷問!”陳浩見李渼如此猶豫,便出言安慰道。

“陳兄言之有理,但願是你我曲解了此事!然不論如何本王這條命是陳兄所救,在這裡請受本王一拜!”聽了陳浩的勸解之言心中也釋然了不少,於是起身向陳浩施禮以謝救命之恩。

陳浩豈敢受李渼如此大禮,於是連稱不敢給予還禮,最後二人均是相視一笑。此後二人在東都相處十分融洽,期間李渼很是虛心的向陳浩學習書法。在陳浩的三位一體的治療之下,李渼的消渴之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這使得李渼欣喜之餘更是對陳浩感激。

至於隨行而來的二公主李瀧,陳浩便一直沒怎麼搭理。期間也只是象徵性的到行館見禮問安,之後便沒有理會這位公主。幾次李瀧移駕留守府,陳浩都是以抱恙爲由將之拒之門外。最後不能一直以抱恙作爲推搪的理由,於是便以公務在身爲由,躲開這位讓陳浩恨得牙癢癢的公主。東都這裡一切如舊倒是甚爲安然,而此刻的京城卻是幾多震動。

宣政殿上一如慣例的早朝,也一如慣例的爭論不休。此刻衆羣臣正在商討着魏謨上奏的一道奏章,魏謨所奏的乃是淮河堵塞經常淹沒周邊良田無數,有更甚者會引起水災,故此魏謨請李忱將此事提上議案,以便早日解決隱患造福百姓。

就在朝臣爭論不休之時,便從殿外急匆匆進來一內侍太監:“聖上八百里加急……”李忱聽罷不禁眉頭一皺,心道莫非邊關軍情有變,又或是……。此刻來不及細想便讓內侍將奏章呈了上來,待李忱緩緩打開之後,不消片刻李忱便雙手顫抖的霍然起身:“猖獗的賊子竟敢如斯!”一更。--by:89|10054173--

第40章 金蔓蘿花第74章 江南雙傑第17章 整頓薊州第25章 輸贏都是你的第35章 各有所意第55章 埋骨青山第28章 書法民間第一第1章 公輸贊第44章 塵埃易冷第28章 誰算計了誰第26章 空谷幽蘭第50章 局勢有變第57章 陳浩瘋了第49章 君子所爲第20章 豈能饒你第12章 凌空屠刀第47章 太子少傅第28章 嗜血棋子第63章 斷袖你妹啊第55章 掃北元帥第86章 西漠木沉香第29章 方形月光第57章 請求隱退第42章 侯爺請留步第59章 觀壁石下第537章 同仇敵愾第528章 局中因與果(四)第31章 情形危急第569章 伏屍三十里第76章 三件事第60章 等北風來第45章 無話可說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7章 有客登門第80章 信中無信第37章 東宮招拒第15章 落日黃昏第106章 我有異議第90章 何爲書法第80章 深情一吻第60章 爭鋒相對第12章 你敢陰我第18章 思量再三第50章 御花盛宴第562章 恩怨已了第33章 生死攸關第23章 火燒繡樓第81章 火燒眉毛顧眼前第2章 有仇報仇第65章 不得好死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15章 落日黃昏第91章 答應娶我第59章 等燈登閣各懷天第43章 來得正好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3章 索家三步走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60章 劉小姐病重第67章 佳人三驚歎第18章 六指縣令第38章 藏中之藏第5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8章 恕難從命第530章 局中因與果(六)第16章 圖在何處第24章 盧琛的憤怒第48章 三件套第541章 驚退敵軍第7章 有客登門第49 章 李字缺子第42章 原來是他第76章 艱難抉擇第61章 歷歷銀鉤指下生第91章 定北侯第23章 火燒繡樓第45章 帝心難測第90章 何爲書法第54章 一粒佛珠第29章 東瀛獻寶第86章 圍困鎮州第69章 杜府喋血第40章 金蔓蘿花第98章 無名寺第29章 道士遇到僧第46章 品帝王之茗第82章 不降無生第18章 六指縣令第13章 直奔河西第87章 獨樂寺第94章 埋葬屈辱第46章 值與不值第83章 靜水流深第30章 火速回京第2章 漸入圈套第23章 火燒繡樓第26章 你好直接第25章 兄弟生隙第19章 風中的凌亂第6章 王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