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個故事

就在這時陳浩看着令狐綯的背影冷笑道:“陳某向來看不慣冤情,也看不慣吃裡爬外的東西,令狐大人還是自求多福吧!”

令狐綯未有回身而是稍作佇立,繼而臉色陰沉的冷哼一聲退了下去。陳浩隨後將目光落在了崔從的身上,隨後笑道:“既然崔大人一口否定,且諸位臣工皆言雍王罪有應得,那下官不如與衆位講一個故事,權當是緩解氣氛如何?”

一個故事?陳浩的這句話可是讓衆人不覺爲之一愣,思忖這陳浩又要出什麼事幺蛾子,這好好的商議案情,怎麼又開始說起故事了。居於龍椅之上的李忱,聞聽陳浩說出此言也是爲之一愣,於是手扶御書案驚異道:“哦?講故事?莫非這故事與雍王一案有關?”

崔式與崔從一衆崔黨衆人聞聽之下,頓時心中一驚,紛紛將目光聚集在陳浩身上。對於衆人的圍視陳浩不以爲意,而是躬身一禮鄭重道:“聖上還請暫放焦慮之心,這個故事與雍王一案是否有關聯,待微臣說完之後聖上自會明瞭!”

見陳浩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李忱提着的心稍稍的放了下來,李忱相信陳浩定然有了解決之法,否則也不會如此自信的站於朝堂之上。於是便微微頷首點頭沉聲道:“既然如此,愛卿不妨慢慢道來……”

“在微臣說故事之前還請聖上恩准,若是微臣在接下來的故事中有違逆聖言之語,還望聖上免於微臣妄言之罪!”

李忱聞聽眉頭微皺,但也是出於好奇於是便鄭重道:“愛卿大可直言,朕恕愛卿無罪便是!”

待得到李忱的允許之後,陳浩便朗盛開口說:“相傳三十年前有一位皇子想要登基爲帝,然而卻擔心他的皇叔威脅他的帝位,於是便暗中派中常侍四人將這位皇叔除去,當時這位皇叔年紀尚幼豈能是四常侍的對手,於是險些死於四常侍之手……”

陳浩說道這裡卻讓在場的老臣陡然色變,尤其是崔式、崔從、令狐綯這些朝堂老臣,均是各個臉色各異的偷眼瞥向李忱。而李忱此刻臉色極度陰沉,雖然陳浩未有直言故事中的人物姓名,但是李忱卻明白這皇叔說的就是他,而那位皇子便是駕崩的武宗皇帝,也就是他的侄兒。

李忱未曾想到陳浩以他的事蹟說成故事,雖然李忱對這段皇室辛密很是忌諱,但是他也很想知道這段辛密與雍王一案有何聯繫。因此此刻李忱雖對陳浩有些不滿,但是也對接下來的事情很是新奇。

羣臣與李忱的反應早在陳浩的意料之中,因此陳浩在說故事之前特意請示有所請示,因爲此事關係皇家辛密。他陳浩一個外人妄言臆斷,一不小心可能或招致殺身之禍。見李忱未有阻止他說下去,於是陳浩便接着以含糊其辭的方式述說此事。

當年李忱身爲光王之時,其侄武宗便欲有殺害李忱之意。李忱在輩分上雖是武宗叔父,但是年紀卻未有武宗年長,也正因爲如此武宗始終覺得李忱是一個威脅。本以爲暗中派四常侍暗中將李忱淹死於廁所之中,但是天不絕李忱有一個宦官仇公武將光王李忱救下。

隨後仇公武在武宗面前假意言說已將李忱處死,而背地裡卻將李忱送出了皇宮。之後在江南杭州落難之時曾經臨幸了一名女子,此女子名爲孫梅乃是杭州一位富家千金。之後李忱極其喜歡孫梅,二人情投意合倒也美滿。於是不久之後孫梅便有了身孕,不久之後便誕下一子名爲李渼,也就是如今的雍王。

取名爲渼諧音也是梅,足以見得李忱對孫梅是多麼的寵愛有加。而京城的光王府李忱已經有了王妃,也就是如今的晁妃。當年宮中傳來光王的死訊之後,整個光王府倍加淒涼,晁妃就於是領着三歲大的李凗居住在孃家。

之後不久武宗駕崩,武宗子嗣互相爭奪皇位五年之久。這段時間李忱已經恢復了光王的身份,同時也將孫梅接回了王府被給予多番寵愛。不過孫梅進入王府不久便自此一病不起,連年幼的李渼也開始身患消渴之症。李忱遍訪名醫但是依舊未能救得了孫梅,不久之後孫梅便離開人世,不過所幸的是李渼經過多方救治之下得到了續命。

五年之後由馬元贄爲首的一衆宦官將李忱迎會皇宮,至此登基爲帝結束了幾年的皇位更迭爭奪局面,成了當今的宣宗皇帝。李忱由於過度思念孫梅,於是便追封孫梅爲梅妃。雖然李忱的原配王妃是晁氏,但是李忱如今爲帝卻未有想立晁氏爲後。因爲在李忱的心裡,孫梅纔是皇后的不二人選。

雖然孫梅已經離開人世,但是李忱將李渼看做孫梅的延續,於是對李渼可謂是寵愛有加。本想將李渼立爲儲君,但是李渼自從年幼之時患有消渴之症,這讓李忱心痛之餘也倍失所望。因爲消渴之症乃是絕症,於是李忱爲了江山社稷着想,只得立晁妃之子李凗爲儲君,不過依舊未有立晁妃爲後……

陳浩所敘述的故事,使得幾位朝堂老人以及李忱各個臉色出現異樣,都不敢置信的看着大殿之上侃侃而談的陳浩。李忱與朝堂幾位老臣,都未曾想到陳浩對此中辛密竟然如此知之甚詳。此事即便是令狐綯等人,也未必知道此等細枝末節。

當陳浩將故事說到這裡便突然戛然而止,李忱臉色陰沉的低聲道:“愛卿這則故事應該會有下文吧?”“聖上聖明,微臣方纔這個故事的確只說了前半部分,此刻微臣講述半日有些許口渴,不知聖上可否賞賜微臣一杯御酒潤潤喉嚨?”“陳大人果然事事與人不同,說起故事來也是故弄玄虛荒誕無理,老臣聽了半日實在是覺得乏味。故此老臣懇請聖上還是勿要聽着無稽之談,以免污了聖聽!”久而未語的崔式此刻卻出列彈劾陳浩,這可讓朝堂之上的一干大臣爲之驚詫。一更。-- by:89|10054286 --

第19章 丹書鐵券第19章 落子豈可重開局第13章 美女救男第40章 一張借據第541章 驚退敵軍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104 無人可破第555章 往事如煙第14章 脣槍舌劍第546章 不是一句空話第24章 人頭我要了第33章 入京前夕第110章 我的規矩第23章 真的好大第542章 塘邊垂釣第23章 火燒繡樓第46章 品帝王之茗第23章 上行下效第52章 河朔三鎮第4章 薊州疑雲第92章 醉芳園第20章 以勢壓人第81章 寧願我負天下人第82章 二人對弈第53章 地坤堂第47章 順利深入第30章 奇怪的石頭第4章 一條瘋狗第29章 洛陽花會第58章 醉紅顏第96章 一個信念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83章 親自操刀第544章 兩翼夾擊第27章 遠去的身影第65章 敲門磚第66章 搏骨通筋第23章 張氏家宴第47章 四宗大罪π第2章 有仇報仇第82章 不降無生第550章 重申軍令第25章 公輸祖訓第7章 有人反水第67章 萬箭齊發第5章 高漲米價第72章 靜怡無聲第85章 惜元來訪第44章 塵埃易冷第52章 聽風觀月第57章 陳浩瘋了第63章 科舉取士第19章 月夜寧靜第46章 意外的字據第23章 上行下效第50章 順利離開第2章 真僞名冊第30章 奇怪的石頭第55章 三司會審第35章 各有所意第64章 仰面朝天賞夜空第29章 一起到白頭第531章 餘溫未退第44章 朝堂三問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551章 早有安排第65章 賣功鬻名第37章 東宮招拒第95章 將帥之別第44章 不着 詔 調第526章 局中因與果(二)第1章 朝堂之論第43章 這酒有問題第82章 入宮作畫第556章 南詔的舉動第36章 廣陵散第23章 張氏家宴第18章 斬首第91章 答應娶我第77章 喜歡一個人有錯嗎?第42章 侯爺請留步第38章 只要你敢想第92章 天雷地火第78章 辭官回鄉第30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71章 誓死不嫁第38章 無風自動第2章 真僞名冊第68章 腹部有傷第99章 何須鍍金身第95章 將帥之別第16章 入得沙州第84章 誰惹你了第104 無人可破第69章 花開花謝落塵煙第47章 太子少傅第532章 蓄勢待發第42章 裴調賠掉第57章 陳浩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