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新皇登基

令狐綯是小人也是奸臣,這一點宣宗李忱比誰都清楚,但是正因爲李忱清楚這一點,所以纔會委以重任掣肘陳浩。無論小人亦或是奸臣大多是貪慕虛榮之輩,只要給予足夠的實惠與名譽,便少有興風作浪之輩。而如陳浩這等人物卻不可小覷,機智沉穩文武雙全且深謀遠慮難測深淺。若是這等人物成風得勢之時,必定會攪動天下風雲社稷堪憂。

宣宗李忱也知道這番考慮無非是自身的憑空臆測,陳浩這些年來一直對大唐忠心耿耿毫無怨言。但是人心是最容易善變的,尤其是攀上權利的巔峰之時,一切的忠誠之言可能會在瞬間抹去。尤其是李渼年紀輕輕且對陳浩多番信任,這更是讓李忱心中甚是不安。

如今陳浩的聲望無論是天下百姓還是士林學子,都已經到了讓宣宗心生忌憚的地步。試想若是得以權勢在身待羽翼鋒芒,陳浩效仿王莽、曹操之流也不無可能。因此李忱在安排好一切之後,一再叮囑李渼要善用平衡之術,切不可感情用事壞了江山社稷。

李渼雖然答應了宣宗的最後遺囑,但是心中卻是極度的抑鬱。若論陳浩如今在他心中的位置,即是兄長、恩師也是救命恩人。李渼心中很是清楚,若是沒有陳浩一直在背後幫助他救治他,如今他已經是一捧黃土了。從他順利登上儲君之位後,他李渼就曾經暗自發誓,只要將來登上皇位,定會好好補償陳浩的恩情。屆時君臣二人攜手治國,復興盛世大唐。

而如今宣宗的臨終囑託,讓李渼覺得自此與陳浩君臣之間有了隔閡。而這種漸行漸遠的距離,讓他覺得對陳浩有些內疚。此刻李渼才真正的明白何爲孤家寡人,當他登上這一人間至高的皇位時,他便從此沒了友情……

見李渼對此事甚是鬱結,李瀧於是便冷哼道:“內疚?皇弟如今您貴爲天子何來內疚?他不過是一臣子而已,皇弟又何必爲此事而內疚?”

或許因爲李瀧的語氣讓這位新皇帝很是不悅,於是側身低眉瞥向李瀧:“皇姊此言差矣,若是當年少傅應下皇姊這門親事,想必此刻皇姊也不會說出此等話來!”

李瀧聞聽此言身姿微微晃動了一下,眼神也逐漸有了些許迷茫。但是卻在莜然之間又恢復瞭如常,隨後冷聲道:“此乃陳年往事,又與此事有何關聯?”

“皇姊莫非以爲皇弟乃是愚癡之人,父皇任命駙馬之父盧匡爲宰輔,這其中又豈能沒有皇姊的功勞?皇弟也深信,父皇能夠有如此決定來掣肘陳大人,皇姊你也費了不少口舌!”見李瀧依舊揣着明白裝糊塗,李渼便沒好氣的質問道。

這一年多來這位皇姊的性情變化,他李渼是看得一清二楚。當初太和縣盧琛被陳浩金筆羞辱一事,李渼也私下裡有所耳聞。雖然此事被壓了下來,但是李渼卻不覺得此事如此簡單。李渼始終覺得此事或許與他這個皇姊有關,以他對李瀧的瞭解,李瀧恨起人來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而恰好在李忱迷離之際,李渼發現這位皇姊就在父皇身旁說着什麼。也正是因爲李瀧參與,才使得父皇最後下了這個決定。因此李渼斷定眼前的這位皇姊,定是說了一些對陳浩不利的話。

李渼的這一冷聲質問讓李瀧頓時語塞難言,過了一會兒李瀧才平息情緒沉聲道:“陳浩此人雖有才識也對你我姐弟有恩,然此人並非表面上那般忠心,聖上切不可被他的表象所迷惑!”話一說完便向李渼行了一禮,繼而寒着臉轉身離去。

……

第二日,京城地百姓便得知了宣宗李忱駕崩地死訊,隨後這則訊息傳至整個大唐。一時之間整個大唐禁止停止作樂,以哀悼宣宗李忱。身爲新皇的李忱扶棺戴孝期間便頒下喻旨,除常赦所犯下不能解除罪責的罪犯外,一律大赦天下以示新皇恩澤。

同時百官進官各進一等優賞諸軍,關於修建山陵諸費,盡皆從國庫裡拿出無需百姓加賦。同天禮儀院進言:準禮例,差官奏告天地、社稷、太廟、諸陵,應祠祭惟天地、社稷、五方帝諸大祠,宗廟及諸中小祠並權停,俟廟禮畢方爲功成。與此同時禮部派閣門使告喪南詔、吐蕃與渤海三國,命禁軍都尉馬元贄爲大內都巡檢,領着衛士守衛宮殿和各門。敕命南平郡王高崇文爲皇城四面巡檢,帶領禁兵檢查巡邏京城,防止有宵小乘機作亂。

第三日新皇即位登基,黃麾儀仗蔚爲壯觀。仗首左右廂各二部,絳引幡十執各一人。第一部左右領軍衛大將軍各一員;第二部左右領軍衛折衝,掌鼓一人兵官一十人。次執儀刀部十二行,每行持各十人後部並同。以如今陳浩的身份地位,對於各種節日或者祭典的禮仗他都有曾見過,但都沒這次來的規模宏大。

看到衆臣魚貫而入,樂官奏唱:冠佩雍容,時惟上公。享於清廟,陟降彌恭。籩豆靜嘉,粢盛潔豐,孝孫有慶,萬福來同。然後閣門使宣口敕曰:“先皇帝奄棄萬國,凡在臣僚,畢同號慕,及中外將校,並加存撫。”

百官行禮應奏丹陛大樂,此時設而不作,羣臣慶賀的表文也進而不宣。待閣門使宣口敕完畢,由四位宰輔引領羣臣向李渼叩拜口稱萬歲,隨後羣臣泣聲躬身告退。之後羣臣上表請李渼登基,李渼在連續三拒之後便登上了帝位。在登基後的第三日,李渼才讓輔臣召集大臣進殿參觀宣宗遺物。直到第五天後,李渼才脫掉衰服、去杖,並由內侍王公公扶着升坐龍椅,在宣政殿接見羣臣。褪去衰服的李渼身着龍鱗錦表,上綴玉爲七星,紫雲白鶴錦裡地加冕服。在殿外陽光的照射下,臉上一片莊嚴肅穆。一更。-- by:89|10054304 --

第32章 滿庭芳第96章 原來你是奸細第21章 引至山中第108章 說三道四第31章 誰是誰非第29章 一起到白頭第17章 一指壓死馬第75章 誰的提議第55章 掃北元帥第10章 跳樑小醜第53章 地坤堂第29章 一起到白頭第81章 前往北原第43章 這酒有問題第63章 江陵岳家第16章 圖在何處第63章 穆魯詩雅第56章 孤芳自賞第42章 你很俊第95章 將帥之別第79章 您終於來了第34章 蠱毒第56章 孤芳自賞第112章 如何破局第55章 你有沒有喜歡過我第16章 入得沙州第17章 兇手不是你第17章 兇手不是你第48章 河西驚變第32章 血腥與腐臭第60章 等北風來第68章 妙筆生花第10章 跳樑小醜第69章 花椒的妙處第35章 陰霾朝堂第19章 丹書鐵券第85章 靜水流深(3)第56章 長風十八騎第83章 弈棋論前因第30章 火速回京第63章 科舉取士第17章 諸位阻撓第78章 雙龍騰空戲日月第42章 裴調賠掉第76章 東方耳浩第5章 洛陽留守第95章 天璣第90章 何爲書法第60章 等北風來第73章 玉石觀音第6章 王百萬第3章 刑部尚書第60章 爭鋒相對第563章 塵土皆安第28章 風中的銀杏樹第93章 揚長而去第15章 小人何時告退第6章 你全家都皚威第33章 可笑至極第52章 河朔三鎮第64章 不好意思第80章 深情一吻第35章 各有所意第43章 這酒有問題第13章 美女救男第40章 花花太歲第25章 你永遠見不到他第38章 只要你敢想第57章 誰是畜生第101章 不能跟你走第51章 所謂何意第39章 公費旅遊第84章 一杯茶而已第31章 妙心聖手第33章 一個故事第556章 南詔的舉動第98章 全是啞雷第60章 等北風來第45章 請君入甕第18章 替本官掌嘴第54章 風可觀,月可聽第73章 今日毀車來日毀國第50章 御花盛宴第87章 獨樂寺第26章 你好直接第87章 內亂已起第46章 值與不值第54 上山打獵第88章 竟是女兒身第44章 金蟬脫殼第66章 火牛陣第90章 何爲書法第7章 一匹烈馬第36章 魚躍龍門第90章 真是了不起第39章 公費旅遊第83章 弈棋論前因第40章 特製美酒第74章 夜色幽藍第66章 搏骨通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