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進退兩難
###148
也不知道是王無道還是天要滅大齊。總之,兵戈擾攘,總是四方黎庶遭殃。
至於那些在皇宮裡的人自然不會明白其中的苦楚。
他們直到最後,纔會爲百姓的苦難感到悲痛。
慘慘時節不復,憂來泣涕無聲。
人生一世有期,北風蕭蕭不盡。
這悲痛中,更多的是抱怨天道無心扶社稷,四下荒蕪,生靈塗炭,社稷丘墟。不過是天不助我,天要亡我。
哪又那麼多天道。
皇帝自命天子,以爲真的是上天註定他就該在萬人之上。他的話就是天理,他就是代表了天。
一派胡言,誰定下的這種規矩。
當年,後蜀皇帝昏庸,諸侯失望至極,如今,大齊的皇帝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究竟秦家人連年征戰,精忠報國,盡的是什麼忠,報的又是什麼國。
秦炎看了一眼澤竽手中的桃枝,又看了一眼澤竽。
這個頂替她妹妹嫁入皇宮的人,的確有幾分小師妹的秀麗,但是僅僅有幾分而已,天下之大,再不會有人和她一樣美好,不會有第二朵桃花,像她一樣叫人無法忘記。
若說這天下,沒有了她,早就不在是秦炎想要守護的天下。
“你要用桃枝求雨?”秦炎道。
“是的,若再不下雨,將士們恐怕將被困在這裡,進退兩難。”
澤竽憂心忡忡,她不確定求雨之事是否會成功,也不確定,這雨能下多少又能下多久。
凌雲峰背後燃燒着的是地火。她雖然沒有在陸地上見到過地火,但水下炎火恐怕和地火差不了太多。
地火將這裡的一切燒得通紅,莫說是打仗,就是這麼原地坐着,士兵們都煩躁不安,偶爾有幾個安靜的,也是一副萎靡不振,昏昏欲睡的樣子。
如此下去,就算糧食供應充足,戰士的士氣也會一日不如一日。
思量至此,又聞秦炎道:“死守凌雲峰的戰術,原本就可能是錯的。”
“此言何意,凌雲峰本就是易守難攻,此山脈如天兵天將矗立於後蜀和大齊之間,正是一道天然的城牆。此地勢作戰,本就是隻要守住就好,何來戰術原本是錯誤的一說?”
“過去獲勝的經驗,未必適合於今日的戰事。一來,行軍打仗,忌兵法重複,凌雲峰易守難攻之事,不僅我們心知肚明,後蜀也清楚瞭然。爲什麼他們還是要在巴淥、鳳烏屯兵?爲何他們仍然要來攻擊凌雲峰?”
秦炎娓娓道來,似乎正在反省自己此前的戰術,又好像在爲今日之困自責不已。
“兵法有云:可勝者,攻也。”
澤竽道。
“兵法亦云:不可勝者,守也。”
秦炎又道。
“正是如此。兵法開篇即有提出。從度、量、數、稱、勝五個方面來衡量軍隊和糧食的規模,再以地勢判斷戰法。今日大齊糧食充足,雖然賑災消耗不少物資,但是沒有用到半粒軍需用糧,無論糧食還是軍隊數量或是地勢,以守爲先都是上策。”
蕭宇解釋了一番,實在不明白秦炎今日爲何發出這般感嘆,難道凌雲峰這種地形,後靠高山,前有凌雲江,大齊的軍隊應該走出山脈,渡江而攻嗎?
“今時不同往日,雖然後蜀想要獲勝必須攻,而我們想要獲勝,若是反過來想一想,我們想要贏下這場戰役,爲何不能渡江攻下鳳烏?”
“這違背兵法。”澤竽和大皇子異口同聲道。
“的確是,一來我們不熟悉凌雲江後面的地形,二來,我們也不熟悉鳳烏和巴淥的佈防。我們甚至根本不知道後蜀這次究竟有多少兵。”
“我們真的要知道那麼多嗎?”蕭宇問道。
“大皇子覺得我們雙方的兵馬人數各是多少?”秦炎問道。
“我方十五萬大軍,而後蜀最多不過八萬。”
“以多勝少,又有地勢之優,糧草充足,讓他們不戰而退就是了,朝中大臣都是這麼想的吧。大皇子也一定以爲此戰定然比三皇子出使南吳容易得多。”
“怎麼想的不重要,若說兵法,我自然不如秦將軍,父皇既然讓我來這裡,我也不能躲在皇宮,什麼都不作爲。
這凌雲峰畢竟也是大齊的土地,後蜀若要侵犯,人人皆有守護之責,難道我就在皇宮裡坐享其成嗎?”
“有時候坐享其成也不是壞事,皇上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比你現在更懂得坐享其成,以逸待勞的好處。”
若不是從小一塊長大,秦炎這樣說當今皇上,自然是犯了重罪,要是被有心人聽了去,弄不好惹出一場大風波。
當年朝中天師就因爲一首詞遭受牢獄之災。
皇上雖然面慈心善,但是,迫於朝廷大臣的壓力,有時候也沒辦法保持自己的本心。
大皇子深諳爲君的難處。今日,雖然朝中大臣圍在他身邊轉,爲他上下打點,比他還操心太子一事。但是他知道,來日,一旦他登基爲王,這些人今日爲他做的一切都是要他還的。沒有人會做賠本的買賣。
就像這一次,朝中幾個大臣一邊說服皇上讓大皇子與晏王府一同前來凌雲峰。一邊勸說大皇子,此戰無驚無險,不過是給後蜀一點壓力,讓他們退兵便是了。實在不行也就是談判,最多後蜀每年減少一些進貢的絲綢。
分明是國家有難,朝中大臣們想到的卻是爭權奪位的好時機。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南吳和後蜀同時擾亂大齊西、南兩處邊境,正是讓在太子問題上遲遲不下旨意的皇上有一個下定決心的機會。
若說有人甚至從中生出什麼極端的念頭,蕭宇也不是不能相信。
當然,朝中大臣,有幾個能想到江山社稷。
說白了,江山是蕭家的江山。
好的時候人人緊跟不放,諂媚皇權,到了真正危難降臨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會跟隨蕭家,誓死忠誠呢。
蕭宇也知道,即使這些人的確是自私的,他也離不開他們,歷朝歷代,君與臣的關係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他要用很多時間才能慢慢領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