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滿洲大軍

清日戰爭爆發後,伊克唐阿主動請纓,親率部署五千人赴漢城迎擊日軍,但是,所部剛剛趕到奉天,葉志超所部已在平壤敗北,敗軍一路狂奔過了鴨綠江,大清國失去了整個朝鮮。

爲了抵禦日軍強渡鴨綠江進攻大清國本土,朝廷下令,四川提督宋慶所部爲右翼,盛京將軍伊克唐阿所部爲左翼,以九連城爲核心,沿在鴨綠江一線部署重兵。伊克唐阿原本只是衆多奉調而來的各路人馬統領之一,擔任左翼軍總指揮後,伊克唐阿奉旨節制轄區內各路練軍、鎮邊軍及其他各路人馬,成爲了與宋慶平起平坐的前線總指揮,手中掌握着近五萬大軍。

至此,在遼寧地區,大清國形成了兩個軍事集團,一個是以宋慶爲首的軍事集團,兵力五萬,一個是以伊克唐阿爲首的軍事集團,兵力五萬,兩支部隊互不節制,同時向朝廷負責。伊克唐阿也從一路將將佐,搖身一變,成了一方統帥。

但是,伊克唐阿與宋慶的地位並不相同。

宋慶是漢人,朝廷一向對漢人統兵心存疑慮,對宋慶暗中提防,處處掣肘,稍有敗績,便是嚴厲斥責。

而伊克唐阿則不同了,他是鑲黃旗出身的正宗旗人,算是滿清王公大臣們的親戚,忠誠度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更爲難能可貴的是,伊克唐阿是個文武全才,具備過硬的軍事能力和相當的行政管理能力,可以勝任地方官和軍事長官,這在八旗子弟當中,實在是鳳毛麟角。

滿清朝廷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有出息的八旗子弟,當然是恩寵有加,極力呵護,不僅放手讓伊克唐阿統軍,而且,儘可能把更多的部隊交到他的手上。部隊交到他的手裡,朝廷放心。

就這樣,伊克唐阿有兵有槍,又得到朝廷的極度信任,在遼西地區,乃至在整個東北地區,他成了一個踱一腳地動山搖的大人物,就連總理對日戰爭大臣劉坤一,也得看他的臉色行事。事實上,劉坤一根本就調不動伊克唐阿,伊克唐阿的部隊,只有朝廷能夠調得動,朝廷上的滿清王公們,已經把這支部隊,當成了滿洲人自己的軍隊,不容漢人染指。

伊克唐阿來到九連城後,原打算在鴨綠江沿線整頓隊伍,伺機收復朝鮮。沒過多久,周憲章所部在安州大勝,殲滅混成旅團,守住了朝鮮北部半壁江山,周憲章本人也被朝廷任命爲駐朝鮮總理大臣。伊克唐阿只得作罷。

緊接着,日軍攻佔旅順,向遼東大舉進犯,攻破海城,兵鋒直指奉天。伊克唐阿和宋慶同時接到朝命,立即率軍前往遼東,抵抗日軍的進攻。

兩支大軍併發遼東,所受的待遇也不相同。宋慶所部衝鋒在前,在蓋平、海城、營口一線與日軍苦戰,伊克唐阿所部卻是一直在旁邊打醬油,與日軍只有一些小的接觸,一旦前面的宋慶敗北,伊克唐阿的部隊就迅速後撤,與日軍脫離接觸。

在旁人看來,宋慶所部損兵折將,而伊克唐阿的部隊雖然沒打過勝仗,但沒吃過敗仗,雖然是一路後撤,那也是有組織的後撤,軍容完整,旗幟鮮明,與丟盔卸甲的宋慶,形成鮮明對照。

所以,不瞭解內情的人都以爲,伊克唐阿統軍有方,宋慶是個窩囊廢。

然而,乃木希典心裡是清楚的,與清軍大戰無數個回合,乃木希典看透了清軍,也看透了大清國的政治。

他知道,不管是宋慶的部隊還是伊克唐阿的部隊,其實毫無二致,他們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都是束手無策,只能等待失敗的惡運。大清國有意把宋慶推向前線,讓伊克唐阿保存實力,說白了,這是在爲戰爭結束做準備。

大清國朝廷是在利用日本軍隊消弱漢人的軍隊,保存旗人軍隊的實力!戰爭結束後,漢人統帥的各路部隊,包括北洋水師,都將大大消弱,而伊克唐阿的部隊,將成爲維護滿清政權存在的強有力的保障。

如今,日本與大清國簽訂停戰協議後,戰爭真的結束了。按理說,伊克唐阿應該坐享和平的果實,他根本沒有必要冒險與日軍發生衝突。

шшш⊙TTKдN⊙¢ o

但是,出乎乃木希典意料的是,漢人統領的武毅軍消失了,而伊克唐阿的部隊突然衝過了大清河,與日軍展開正面對壘。

五萬清軍把五千日軍圍在了蓋平城裡。

這要是在以往,五萬清軍在乃木希典眼裡,如同草芥,但是,經過三個月的征戰,尤其是失去了後方補給的情況下,剛剛結束了大清河與武毅軍苦戰的乃木希典所部,精疲力竭,糧食彈藥奇缺,面對五萬清軍的圍困,乃木希典失去了突圍的能力。

更爲可氣的是,伊克唐阿的部隊把蓋平圍了個水泄不通,但並不主動發動進攻,伊克唐阿甚至派來和平信使,聲稱清軍與日軍都應該遵循兩國的停戰協定,各守陣地,互不攻擊。

可是,蓋平城裡的日軍已經斷糧了,雙方要是保持這種“互不攻擊”狀態,拖上幾天,乃木希典的第一旅團就得餓死。

而日軍若要出城籌糧,或者向金州前進,就必然要與清軍發生衝突!以日軍現有的狀態,無論如何也衝不出清軍的包圍圈。

乃木希典知道,在遼東,他是一支孤軍,他不能指望任何增援。西寬二郎的旅團已經成了殘軍,自顧不暇,除此之外,日軍在遼東再也沒有其他部隊。

乃木希典站在夕陽映照下的城樓上,遠處,清軍的陣地上,升起陣陣炊煙。

“對峙兩軍今如何?戰事恰似驚雷過。奉天城外三更雪,百萬精兵過大河!”

乃木希典喃喃吟詠。這是第一旅團攻克遼東重鎮海城時,他寫下的詩句。那個時候,乃木希典雄心勃勃,意氣風發,他以爲,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站在奉天城牆上,傲視這座大清帝國的龍興之城。

但是,事實正好相反,第一旅團最終也沒能到達奉天,而是被圍困在蓋平這個偏僻小城裡,陷入了外無救兵內無糧草的絕境。

到了這個時候,乃木希典猛然驚醒。

——蓋平是一個陷阱!

原本與他在大清河對壘的武毅軍,一夜之間不知去向,而伊克唐阿的部隊,是來接替武毅軍的!

武毅軍去了哪裡?

乃木希典的後背上,冷汗淋漓。

“金州!”乃木希典倒吸一口涼氣:“他們一定是去了金州!”

金州是旅順以北日軍最後的據點,西寬二郎率第二旅團最後的殘軍駐守在那裡,如果清軍佔領金州,就徹底切斷了乃木希典所部五千日軍回家的路!

……

乃木希典的判斷是正確的,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此時,落日餘輝下的金州城,已經更換了旗幟。

日本的太陽旗被大火焚燒,金州城頭上,升起了大清國緞黃色的龍旗。

早晨,聶士成率武毅軍和和字軍撤離了蓋平,全軍急速向金州進軍。

原本,聶士成的八千人馬與乃木希典的五千日軍對壘,是很不容易撤出戰鬥的,日軍的攻擊力極強,武毅軍包括和字軍,都只能拼盡全力固守大清河陣地,無法分兵南下。正因爲如此,武毅軍與第一旅團對峙了五天,始終無法抽身增援周憲章。

然而,當大清國與日本簽訂停戰協議後,盛京將軍伊克唐阿突然派來密使,表示盛京將軍所部五萬大軍已經到達蓋平附近,準備接收陣地,請聶士成和敏繡格格揮軍前往旅順,保護敏繡格格。

聶士成與伊克唐阿一向並無交情,兩軍也從來沒有合作過,搞不明白伊克唐阿的用意何在。而且,敏繡前往旅順,本事機密,不知怎麼搞的,伊克唐阿竟然知道了。保護格格倒也是個正當理由,不過,伊克唐阿不應該不知道,保護敏繡格格,其實就是保護周憲章!

不過,格格要是有個什麼三長兩短,聶士成和伊克唐阿,都不好向太后老佛爺交待。

聶士成不再猶豫,立即命令部隊讓出了大清河陣地,穿過蓋平城,向金州急進而去。與此同時,伊克唐阿的部隊立即從西北方向,穿插到蓋平城南,佈設陣地,堵截住了乃木希典的去路。

這一次,打頭陣的是段祺瑞率領的和字軍。格格在旅順,如果有什麼差池,太后老佛爺第一個就饒不了段祺瑞。所以,段祺瑞行動極爲迅速,下午兩點,就衝到了金州城下,隨即向金州日軍發起了攻擊。

駐守金州的只有一箇中隊的日軍,招架不住和字軍的猛烈攻擊。段祺瑞身先士卒,攻上了金州北門,把日軍壓縮在了金州南門附近。

正在圍攻二龍山的西寬二郎聽說金州遭到攻擊,大吃一驚,也顧不得二龍山了,率部急速增援金州。

然而,等西寬二郎趕到金州城下的時候,聶士成率領大部隊已經衝進了金州城,圍殲了困守在金州南門的日軍,金州回到了清軍手裡。

第73章 風塵女子第18章 腳踏兩隻船第107章 囚徒第138章 鋼鐵洪流第143章 吳先生第230章 所謂文明第26章 反水第222章 儒家的巔峰第27章 反水(二)第130章 斷指第107章 弒主第48章 空城第112章 殖民觀第176章 陌生的炮口第15章 會師第51章 內外交困第101章 遠去的硝煙第21章 不務正業第167章 妒火中燒第192章 臺灣玉第48章 空城第78章 你應該當總兵!第51章 奸細第121章 與虎謀皮第184章 南北夾擊第4章 憤青馮國璋第51章 奸細第178章 將功折罪第124章 了無生趣第143章 吳先生第235章 日島炮臺第222章 神聖的交合第198章 弄假成真第37章 再次議和第51章 奸細第54章 停戰第77章 革命黨人第231章 戰爭的代價第6章 二龍山第87章 野炮對山炮第158章 血戰赤巖洞第259章 競選總統第251章 中了埋伏第179章 被埋沒的英雄!第187章 震方炮臺第199章 刺客第162章 冷兵器對熱兵器第82章 翠奶奶第210章 做個買賣第236章 無法掙脫的失敗第149章 仙子阿第194章 炫富第230章 一方霸主第193章 尷尬人第147章 白鹿寨第136章 戰爭重負第218章 強拆第117章 黑色絕唱第63章 夜襲第7章 填油第160章 賭博第64章 汪洋中的一條船第37章 皇上病重第243章 擒賊擒王第46章 和平初現第166章 狂怒的軍魂第168章 死結第170章 反擊!第69章 青幫大佬第130章 斷指第240章 騰飛(二)第124章 了無生趣第3章 從天而降的炮彈第26章 木桶浴第253章 仇人相見第85章 辮子露餡第198章 致命的錯覺第111章 臺灣第173章 金姝出走第4章 憤青馮國璋第150章 絕地求生第7章 填油第161章 三個目標!第172章 太后的眼睛第51章 內外交困第128章 奪權(二)第45章 末路英雄第117章 底牌第202章 名號之爭第5章 放空槍第236章 名利雙收第121章 與虎謀皮第192章 惡性競爭第218章 強拆第192章 臺灣玉第235章 聯合聲明第11章 仇恨的機器第146章 陣眼第129章 天音第68章 剷除異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