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集結

福州總兵吳佩孚原本應該在一個月前就到達福州。他帶着他的一個營八百人,從朝鮮安州出發,經鴨綠江進入大清國,然後一路向南,走到長沙。在長沙,吳佩孚先是被當地民衆以抗日英雄盛情款待,後來又莫名其妙地被湖南巡撫沈葆楨扣了起來,再到後來,又莫名其妙地被當地民衆歡送出境。

剛剛踏進福建,吳佩孚就見到了姚喜。姚喜帶給他一個令人抓狂的消息——大哥周憲章還活着!

這個消息差點讓吳佩孚背過氣去,他還以爲姚喜是在拿他尋開心,這個狗日的姚喜,拿着弟兄們湊的大把銀子在上海享福,好好地寓公不當,跑到福建來尋他的開心,吳佩孚一怒之下,命人把姚喜綁在大樹上,操起一把鞭子,狠抽了姚喜二十鞭子!

可憐姚喜被打得皮開肉綻,喊都喊不出來。還好,吳佩孚一鞭子抽破了姚喜的夾襖,從裡面掉出來了周憲章的親筆信——大哥真的還活着。

吳佩服這才知道打錯了人,慌忙把姚喜從大樹上解了下來,又是賠禮又是療傷。姚喜緩過勁來,破口大罵吳佩孚不仁不義,是他媽的什麼狗屁兄弟,要和吳佩孚割袍斷義!

吳佩孚的嘴皮子倒也麻利,他向姚喜解釋說,抽他二十鞭子,是爲了姚喜好。道理很簡單,這些日子裡,章軍兄弟們日子過得都不如意,大家都吃了不少苦,只有他姚喜一個人,在上海花花世界享盡榮華富貴,和弟兄們拉遠了距離,如今姚喜捱了這二十鞭子,就算和弟兄們拉平了,大家就又成了同甘共苦的生死兄弟。而且,姚喜在上海當享受生活,用的錢都是兄弟們湊的,如今大家回到章軍大家庭裡來,首先就要還錢,捱了這二十鞭子,錢就不用還了。

吳佩孚這一套歪理邪說,還真說到了姚喜的心坎上,他早把弟兄們湊的錢揮霍得差不多了,聽說不用還錢,自然是滿心歡喜。兩人重歸於好。

周憲章在信中,簡單說明了他的意圖——章軍重新集結,進軍臺灣。周憲章命令吳佩孚,星夜進軍福州,務必在八月底之前,接管馬尾軍港,爲章軍集結做好準備。

周憲章沒有在信中解釋章軍進軍臺灣的緣由。別的軍弟兄們聽說太后老佛爺暗害周憲章,第一反應都是舉旗造反。只有吳佩孚,腦瓜子精明,馬上就猜出了周憲章的意圖。

章軍雖然強悍,但畢竟兵力有限,又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此時貿然反叛,正好給了朝廷各個擊破的機會。

章軍進軍臺灣,看似冒險,其實,卻是大有好處。

首先,臺灣已經被朝廷拋棄,那裡已經不是大清國的國土,章軍去了臺灣,就是有了一塊自己的立足之地,太后老佛爺在想搞什麼花招,也是鞭長莫及。在臺灣,章軍可以爲所欲爲。

其二,臺灣是一塊富庶之地,也是一塊風水寶地,經過福建移民兩百年的拓墾,漁業、農業、商業都是極爲發達,而且,近二十年來,從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開始,歷屆官府都大力興辦工礦業,工礦企業初具規模。臺灣礦產豐富,尤其是鐵礦和煤,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兩樣寶貝,恰恰就是現代兵工業的基礎,有了鐵和煤,章軍就可以興辦工廠。有了漁和糧,章軍可以自給自足,有了東南亞商業通道,章軍就可以積累財富。總之,有了臺灣,章軍就可以獨立自主,與大清國平起平坐,再也不用受朝廷的鳥氣!正因爲如此,法國人、日本人、英國人都盯着臺灣,想把臺灣變成自己的寶島。如今,朝廷支持章軍拿下臺灣,對於章軍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第三,章軍面臨的危險在於,日軍已經在臺灣登陸,佔據了臺灣北部,反客爲主。章軍遠渡海峽,成了客軍。情況看似對章軍不利。但是,別人怕日軍,偏偏章軍不怕!章軍的戰鬥力在日軍之上,恰恰是日軍怕章軍。

而且,周憲章在上海,翹着二郎腿,與太后老佛爺談起了條件:周憲章也是獅子大開口,88式連發步槍一萬支,手槍兩千支,克虜伯野炮五十門,山炮八十門,機關炮一百門,手榴彈十萬枚,子彈一百萬發,炮彈一萬枚,馬克沁重機槍十挺,所有裝備,必須在八月底運抵馬尾軍港。

慈禧太后拿到周憲章開具的這張清單,氣的咬牙切齒,卻也只有忍氣吞聲,滿口答應下來。周憲章還活着,這件事足以讓慈禧太后焦頭爛額,一怕周憲章把黃海上的事說出去,二怕章軍舉旗造反。慈禧太后知道,周憲章和孫文有來往,一旦章軍造反,革命黨人也趁機起事,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她現在唯一想的就是,趕緊把周憲章和他的章軍送出大清國,只要章軍肯走,什麼都好說。

太后老佛爺給了這麼好的裝備,讓章軍去臺灣打天下,何樂而不爲!

吳佩孚完全領會了周憲章的意圖,並把這個意圖傳達到了手下的官兵們,官兵們個個興奮異常,到臺灣去打天下,再也不受朝廷的鳥氣!

緊接着,朝廷傳來皇帝密旨,允許吳佩孚恢復章軍番號,秘密進駐福州,並表示,已命沿海各級官員全力支持章軍的攻臺行動。光緒皇帝也打算要大幹一場了!

吳佩孚快馬加鞭,只用了兩天,就趕到了福州,一路上,當地官員早已得到朝廷指令,爲章軍的行動提供一切便利。吳佩孚又是堂堂總兵大人,奉旨接管馬尾軍港,當地官員不敢怠慢。

福建當地官員原本就強烈反對割讓臺灣,他們一直在暗地裡支持臺灣軍的抵抗運動。如今,朝廷又要向臺灣派出章軍,當地官員驚喜不已,心裡高呼皇上聖明。所以,吳佩孚一到,從巡撫到知府,要人給人要糧給糧,一切開綠燈。少數幾個不識時務的地方官,還想搞點官場潛規則,想從吳佩孚那裡敲點銀子,吳佩孚二話沒說,直接派兵給抓了起來,也不送交知府,直接砍了腦袋!這一下,當地官員更是不敢怠慢。

吳佩孚在福州打前站,而周憲章坐鎮上海,向散佈在各地的章軍發號施令,命令各部向福州集結,同時,以湖廣提督的名義,命令各部招兵擴軍。同時,命令上海道道臺黃遵憲籌集糧餉。

本來,周憲章只是湖廣提督,是一個領軍將領,儘管品級達到了正二品,頭上戴着一品頂戴,但按規矩,他沒有權利干預地方行政。但是,當初慈禧太后爲了消除周憲章的兵權,給了他一個總理衙門大臣、內廷行走的虛銜,這要是在平時,倒也沒什麼,如今周憲章乾脆拿着雞毛當令箭,在上海擺出了總理衙門大臣的架勢,相當於朝廷欽差,黃遵憲、劉坤一等人也乾脆順水推舟,對這位總理大臣的指令言聽計從,認認真真地辦差。

上海本是大清國的經濟重心所在,府庫裡糧餉充沛,但是,這些銀子,朝廷是看在眼裡的,就是道臺黃遵憲,也不敢隨便動用。如今,周憲章以總理大臣御前行走的身份調用府庫,黃遵憲樂的順水推舟。

很快,周憲章就在上海籌集到了五百萬糧餉,租用法國人的商船,運到了馬尾軍港。

與此同時,散佈在各地的章軍舊部,紛紛向福建靠攏。

吳佩孚的第一團,大部分留在了朝鮮安州,歸樸永烈節制。得到周憲章的命令後,這個團的剩餘人馬,馬上乘船沿海路回國。

樸永烈已經升任平壤執政官,成爲朝鮮北部的實際統治者,此時,他的第四團依舊保持着章軍番號,但人數卻發展到了八千人,樸永烈主動請纓,要求率第四團到臺灣參戰。周憲章沒有同意,只是讓樸永烈派出韓令準率兩個加強營三千人,前往臺灣參戰,樸永烈的任務是守住朝鮮北部,拖住日軍在朝鮮的第五師團。周憲章這是要把朝鮮北部打造成了章軍的另一個基地。樸永烈只得遵命,不過,他讓韓令準帶去了一批軍火,包括二十門野炮,五千支步槍,以及兩百萬兩白銀。如今的樸永烈是個富翁,趙正倫和法國人的生意做的有聲有色,在平壤附近開採煤礦,日進斗金。

臨汾總兵張勳,率章軍第三團於8月20日從臨汾啓程,趕赴福州。當初在臨津江邊,賴傳武反水,張勳這支辮子軍保持中立,跑到元山,讓賴傳武輕而易舉地拿下了羅鳴芳和那哈五。張勳心中有愧,不敢來見周憲章,想賴在臨汾不走,可週憲章的命令一傳到臨汾,第三團的官兵們就坐不住了,紛紛要求尊令前往福州,張勳還想賴着不走,結果,301營營長姜萬里帶着301營不辭而別。301營是張勳的基本部隊,這個營走了,其他兩個營眼看也要步301營的後塵,張勳知道人心所向,難以抗拒,只得親自帶着剩下的兩個營,急急忙忙追着301營而去。

第163章 聯姻第251章 軼聞第173章 金姝出走第42章 賭輸了!第139章 旗人的優勢第204章 愚蠢的代價第138章 朝廷大忌第1章 好槍!第169章 戰場上的古董第73章 風塵女子第206章 誰來保衛家第10章 強行結拜第56章 羽翼零落第146章 陣眼第258章 被拒絕的和談第98章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123章 孤獨的黃虎第199章 混戰第62章 日本人第7章 天津衛第229章 授權第80章 朝廷旨意第89章 炸炮第22章 要打仗了!第173章 火海第36章 海軍陸戰隊第35章 策應第23章 靠山走了第106章 先發制人第119章 十三衙門第14章 賭人頭第14章 賭人頭第68章 盤道第138章 鋼鐵洪流第252章 自縛第137章 缺槍第241章 朝俄危機第178章 將功折罪第24章 大義滅親第77章 煮熟的鴨子第121章 與虎謀皮第18章 目標國子監第20章 不要俘虜第59章 遺骸第4章 奇襲第51章 奸細第41章 煤煙第21章 惡戰序幕第162章 變臉第80章 綁架第246章 江河日下第179章 諜中諜第63章 瘋子第248章 打出來的尊嚴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169章 戰場上的古董第93章 仁川港第76章 奸細第199章 刺客第214章 毆打知府第262章 除夕(二)第208章 琉球或是沖繩第40章 上吊第51章 奸細第51章 奸細第121章 天狼第31章 士兵的尊嚴第254章 皇天集命!第66章 最恨的人第133章 爲親家母報仇第53章 合力第241章 朝俄危機第142章 向衛汝貴學習第241章 洞房第81章 大同賓館第222章 儒家的巔峰第110章 脫逃第165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47章 高麗女人第54章 山洞第97章 洋鬼子第206章 誰來保衛家第136章 戰爭重負第193章 尷尬人第85章 神槍第92章 定武軍第192章 惡性競爭第111章 臺灣第170章 反擊!第179章 諜中諜第221章 夜色中的仙子阿第140章 親王公子第240章 騰飛(二)第238章 東方公主第124章 替死鬼第159章 一報還一報第193章 尷尬人第246章 江河日下第17章 官官相護第95章 神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