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位神佛只是高居於寺廟之中享受供奉,做泥塑木雕的佛,而不是大智慧、大眼光、大胸懷的佛,那麼他的存在將是一種巨大的悲劇,因爲人類並不需要那樣的佛,而是需要真正給人間帶來無窮福祉的真佛。
燃燈古佛甘願將自己縮得一燈如豆,正是一種不問個人榮辱、只求蒼生幸福的奉獻精神,惟其如此,在佛教殿堂之上,他才永遠受到人類的頂禮膜拜。
那麼,燃燈古佛讚的是林軒的不卑不亢,不因面對神佛而自慚形穢,更不傲慢自大,鞠那一躬,敬的是真佛的真意,而不是虛假的俗套禮節。
林軒既然能理解燃燈古佛的處境,則自己也必定是有大胸懷、大智慧的人,已經具備了“成佛”的基礎。
“看吧——”那聲音說。
黑暗驟然退去,就像魔術師揭開了魔箱的蓋布一樣,林軒眼前突然出現了嶄新的光明世界。
此刻,他是懸空而立,繞身體一週全都可以俯瞰到極廣闊、極渺遠的範圍內。
他看到無數高聳的山丘,每一山丘周遭都是洞窟,每一洞窟裡都有人影晃動,無數誦經聲從洞窟中傳出,漸漸彙集成一道道偉岸、*的聲浪。
那些山丘並不僅僅存在於崇山峻嶺之間,海邊、海上、沙漠、都市、戈壁灘、沼澤、密林……無處不在,隨處可見。
“那些都是修行者,有些已經修行成佛成仙,有些剛剛登堂入室,有些則早就進入了‘禪定、作繭、沉眠’的階段,只等破繭而出,振翅成蝶了。”那聲音仍在響着。
“你在哪裡?”林軒看不見那盞燈去了何處。
“我在你心裡,你在我心裡。”那聲音在打機鋒,這兩句話飽含禪意。
林軒怔了怔,忽然頓悟,仰面向上看,卻見一尊巨大無朋的佛像頂天立地而立,遮擋了他能見到的八方視界,至高、至寬、至渾圓、至偉岸。與那大佛像相比,他像巨樹下的小草一般渺小。
“那就是你嗎?燃燈古佛的真實模樣?”他問。
那聲音帶着淡淡的哀傷回答:“曾經是,以後就不是了。當一切毀滅,人、神、佛、鬼、蟲全都消失,全都不復存在了。”
林軒不信,但聽了這樣的話,聯想到地球大毀滅之後,皮將不存,毛將焉附?世上已經沒有了人,神失去了存在的基礎,豈能安然存在?
所以,他相信了燃燈古佛的話。
也就在他由“半信半疑”轉向完全相信時,那大佛像轟然坍塌,灰飛煙滅。
於是,他視界裡毫無遮擋,所見的只有四面八方、全身三百六十度的各色山丘。此刻的情形,果真如地理學家所說的,身在北極點上,所有方向全都是南,再沒有第二種可能。他在這裡,所有方向都是山丘,毫無例外。
這就說明,他所在的位置正是地球的核心點,毫無偏差,往任何一個地方行進,都是地球表面。
那麼,真正的地球軸心應該就建在此處,人人覬覦的地球軸心神力就在此處。
“爲什麼要讓我看到這些?”林軒喃喃地問。
這就是地球的真相,看到這些之後,紅塵俗世中的任何新鮮事都提不起他的注意力來了,因爲他已經見識到了世間最神秘複雜的東西。如果他稍微有點俗心的話,就會慨嘆沒有帶着攝像機進來,把這種世人想象不到的奇景攝錄下來。
“我不知道,雖然我不認爲你是最好的傳承者,但你在恰當的時間闖了進來,這就是上天的啓迪,只能傳承給你。我就要熄滅了,我的壽命就要結束了,再找不到傳人,這點火頭怎麼傳承下去?”那聲音說。
林軒環顧四周,不禁眼花繚亂,不知道先從哪個山丘看起。
杜甫的名詩《望嶽》中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句子,極言身在高處、俯瞰大地的舒暢快意,但那是在地球表面來看,此刻林軒身在地核,又該怎樣判斷哪座山丘更高大、歷史更悠久、價值更深重呢?
“記住,一切看似大自然無心經營的規律,恰恰是刻意經營的結果。一切平安穩定向前發展的系列,一定是被歸納、梳理、調度、執行過的,否則這個世界就像遠古神話中大禹治水之前那樣,水脈橫流,淹沒大地,民不聊生,倒懸水火。我們的存在,就是默默地站在背後維繫着世界的安寧。”那聲音繼續補充。
“記得佛教中對於‘天龍八部’的定義嗎?”那聲音問。
林軒微微點頭,他系統地熟讀了中國的古籍與佛經,當然知道“天龍八部”是指天衆、龍衆、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
聯繫那聲音說過的話,林軒知道,對方提及“天龍八部”,一定是要說“天神的死亡”這一節。
天衆即指天神,又稱提婆族。佛教衆神中,天神地位並非至高無上的,只不過比人能受到更大更長久的福報而已。佛教認爲一切事物無常,天神也是要死的。天神臨死時有五種症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或者說是“玉子離散”),這就是所謂的“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
如果那燈火說自己不久即將死亡的話,其最終表現出來的,正是以上羅列的種種不祥之兆。
“正因爲修行,使我已經感知了自己的死期,並且一步步眼睜睜看着自己走向死亡,真是一件可怕又可悲的事。”那聲音繼續說,“你來,我走,走也走得放心了。”
林軒一急,因爲他心中還有很多難了的煩心事,不可以就這樣永遠留在地球核心之中。就算是那些一門心思覬覦着地球軸心的探險家,也不會一輩子堅守在情形詭異的地核中,甚至泯滅了肉身成佛,永遠斬斷情絲。
他做不到,他真的做不到。
他佩服燃燈古佛的犧牲精神,但他心中過不了“情”字這個坎,對堂娜念念不忘。六根不淨,放不下種種煩惱、誘惑和私情,是永遠不可能丟棄小我、成就大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