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有禮物也不高興

bookmark

第23章 有禮物也不高興

葉欣顏把包袱提在手裡,對王氏說道:“這裡是爺爺給家裡孩子們買的小物件,我給爺爺拿進去。”

有了前一個籮筐裡豐富的內容,王氏的二兒媳韓氏看着那個不起眼的舊包袱,心裡就有了點小期望。這時聽葉欣顏說,裡面只是給孩子們買的小物件,不覺很是失望。咱們窮人家,錢都是要花在刀刃上的,有給孩子們買小物件的銀錢,還不如給家裡添幾尺布來的實惠。

葉欣顏說是小物件,其實包袱裡的內容,還是順着韓氏的期望值來的。

等齊友年三弟一家聞訊趕來,和齊友年和葉欣顏又是一番相見。

齊友年三弟叫齊友榮,今年五十二了,妻宋氏,育有三女兩兒。三個女兒年長,都已出嫁。

三房的長子齊棟,娶妻張氏。別看齊棟才二十七八歲,卻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爹了,膝下兩兒一女,分別是齊從文,齊從武,花兒。大的齊從文八歲,最小的花兒才兩歲。

次子齊樑今年二十四,娶妻龐氏。

讓葉欣顏格外注意的是龐氏出場。

龐氏抱着一個一歲多的男孩兒,齊友榮介紹給二哥這是三房最小的孫子齊從亮。

韓氏一邊剁排骨,一邊心有不滿的和大嫂許氏嘮叨:“我聽人家說,出外歸來的人,大都是那什麼……衣錦還鄉,對,就是衣錦還鄉。看二叔這樣子,只怕是外面過不下去了,這纔回來。既然沒錢,就不用充大頭了,買什麼布料,那一點點布料能做衣服嗎?難道一個孩子做一隻袖子?”

另外還有幾包糖果、點心分發給幾個孩子。

端坐炕上的齊友貴卻沒露出喜色,幾不可查的皺了皺眉,有些不滿的斜了齊友榮一眼。

葉欣顏不明白,齊友貴這個做大伯的,爲啥不待見三房的這個侄子、侄媳?

齊友年三人過來清河村,並不知道齊家大房和三房的人員情況。所以,齊友年和金嬤嬤商議,只給大哥大嫂和三弟兩口子各買了一身布料,其餘就給兩房的孩子們各買了些鮮亮布匹,不拘各家孩子大小,能做幾件衣物就行。

葉欣顏看見金嬤嬤的示意,大概也能想象到廚房裡的情景,也就不再過去。

齊家本來就是村裡的一般莊戶人家,當年分家是按着兩個兒子分的。就算分兩份,她們每家也只分了四畝多一點的田地,爲了維持全家人的吃用,還佃了村裡大戶的田來種。

二房拿來的食材足夠多,王氏又不願意讓其它兩房的人覺得她小氣,就緊着所有東西,一起做出來,三家人舒舒服服吃了頓堪比過年的豐盛飯食。

成年男人們和何全泰一起,在裡間的炕上擺了一桌。另外兩桌是女人和孩子們,擺在堂屋。

公爹一年總要念叨他那個二弟幾次,若是爲了他二弟的日子好過,做主重新分家產,那就需要兩家的婆婆媳婦們共同努力,保住家產。

若是兩家再勻出來土地和房子給齊友年,那他們的日子可就更不好過了,這可不行。

金嬤嬤本打算來廚房幫忙的,結果在門口聽了韓氏的嘮叨,再看廚房裡的人,都各懷心事的做事、傾聽,卻沒一個人出來制止。只得默默退出來,對上從堂屋出來的葉欣顏,無奈的搖搖頭。

不滿兩歲的孩子,口齒很不清楚,但也像模像樣的叫了伯祖父,雖然吐字模糊,但幼童的聲音軟糯甜美,極是可愛。

午飯在大房吃,當然做飯也在大房。

再看人家齊樑夫婦,二十幾歲的年紀,小兩口親親熱熱的。龐氏退回到齊樑身後,坐在凳子上的齊樑還貼心的把龐氏懷裡的孩子抱過來,放在膝頭上,正常的、恩愛的不得了,毫無不妥之處。

韓氏看起來是和大嫂許氏說悄悄話,其實根本沒想着避開三嬸宋氏。她就是說給宋氏聽的,讓三房也有個準備。

齊友榮家的宋氏也在廚房裡做事,聽到侄媳婦說話不中聽,卻也不阻攔,只一邊擇菜,一邊靜靜的聽着。

把韓氏希望的東西分發完,韓氏依然不高興。二叔父買來的東西提前都包好了,只分大房和三房,沒按人頭分發。也就是說,兩房的東西一樣多。

這頓飯吃的,韓氏還是很滿意的。他們大房的孩子多,除了娶過媳婦的齊成,多是些半大小子,就是女孩子,也是大孩子了。那飯量,可不是三房那幾個小傢伙能比的。

她過門的時候,二伯已經離家好幾年了,她真怕二伯回來和自家分田地和房屋。

葉欣顏的目光不由得也掃了過去,見叔祖父渾不在意,根本就不往齊友貴那裡看,只笑呵呵的看着齊友年那裡分發帶給孩子們的物品。

她們三房來的晚,這時人多,不好在房間裡打聽事。她只在心裡納悶,不知道這個叫齊友年的二伯回來做什麼?看二伯和他孫女的穿戴,加上現在韓氏說話,顯然二伯過的並不好。沒準兒真是在外面過不下去了,纔想着回來分自家的家當、田產的。

再說了,齊家二老把三個兒子拉扯大,只有齊友年沒在父母跟前盡過孝,這時來分家產,只怕說不過去吧。

龐氏給齊友年行禮,並讓小孩子叫伯祖父。

這就不美了,大房的孩子多,而且都是大孩子,這樣分下來,一個孩子很可能勻不了一身衣服。而三房的孩子少,年齡又小,把那幾個布匹勻到兩家,孩子們估計各做兩身衣服都有剩餘,這叫什麼事兒?

可那是人家的禮物,明面上不好過多計較,韓氏也只能悶悶的忍下心裡的不快。

除了幾個炒菜,齊家那三口大鍋裡做出來的飯菜,除了上桌的,廚房裡還有剩餘。韓氏尤其把自家三個兒子照看好了,給那桌添了幾次飯菜。

三房的宋氏和兩個堂弟媳婦在一旁,明晃晃的翻了好幾個白眼,也沒能讓韓氏收斂一二。

一頓午飯吃下來,王氏、宋氏領着媳婦和兩個孫女收拾飯桌和廚房,何全泰和齊友貴兄弟稍事休息,就領着兄弟兩個去看村裡一處廢棄房子。

何全泰邊走邊對齊友年解釋:“友年叔您先去看看,那是兩間土坯房,有幾年沒人住了,破敗的厲害。您先若是能住,就先住下。若是看着不行,咱們再去別家租房子住。不過那樣,就是在人家院子裡住了,估計住處也不寬敞,不如自己一個院子住着方便。”

(本章完)

第380章 江一凡打算說什麼?第798章 鐵了心的要去第982章 有正事要辦第325章 有事要問第259章 爽快的說第212章 起心思第237章 爲人之道第142章 ,安國公府知道了?第429章 身份第969章 缺了點兒什麼第801章 多有抱怨第31章 靠老人家養活?第850章 不過是坊間傳言第510章 很成功第464章 往事第684章 你怎麼對他說的?第559章 侍奉第768章 都有資格獲利第545章 桃林和荒地?第392章 愁雲慘淡第813章 果然是人以羣分第887章 風中盪漾的吟唱第604章 沒什麼可談的第1005章 不能忍的事第477章 不知死活第986章 汪橋的描述第414章 銀子就不要了第95章 力爭第978章 早年的計劃第886章 這種稅收還有什麼搞頭第895章 (二)大伯父怎麼說第746章 主管?第717章 失去了賺銀子的機會第194章 避嫌去了第390章 一年之計第632章 不甘心第1051章 遇到了熟人第327章 是個孫兒就好了第24章 我爺爺喊您吃早飯第814章 很有道理的樣子第550章 全家人認定第345章 無聊生事端第744章 腦子是怎麼長的?第553章 心下妥帖第639章 關係不一樣了第645章 妥了第761章 哪有那麼簡單?第749章 攪局第619章 被尾隨第360章 這還用得着想嗎?第531章 接回來第744章 腦子是怎麼長的?第293章 都學行不行第1009章 皇帝的興趣第630章 哪裡是肥差?第19章 重新計劃行程第930章 想的這麼遠嗎?第118章 現在的葉欣顏是無害的第327章 是個孫兒就好了第80章 地八十章 被人家晾起了第395章 人家關禾不願意去第848章 哪有這麼失禮的人第722章 這纔是白說了第847章 不要打錯了算盤第928章 滾出來了第1044章 太子的辯解第218章 沒見過世面第796章 幸虧瑾融在場第1013章 因此而興盛第807章 我和上官告假了第707章 要不,就別去了第321章 大掌事就算了第273章 如今長進多了第1001章 盛況空前第509章 揣度的眼神第556章 自尊自立的婦人第150章 六爺您自己琢磨去吧第200章 國公府裡的姨娘第361章 怎麼處置第493章 知府夫人都要看人臉色第213章 適時地解說第764章 歸屬權是誰的第287章 盡興第443章 這是被人打了多少下第901章 這東西很重要第857章 拿進大牢的可行性第520章 豈不是亂了?第142章 ,安國公府知道了?第819章 保持沉默第1028章 繁雜的勢力第701章 簡直太懂了第901章 這東西很重要第392章 愁雲慘淡第446章 討說法的套路第34章 叔祖父的抱怨第211章 說錯第753章 就愛你這調調第474章 不要出現疏漏第142章 ,安國公府知道了?第709章 引發的議論